Huseum的“生活化”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定这个栏目名字的时候,犹豫很久,到底是用“博物馆”还是“美术馆”?在国外很好办,一概统称Museum,画廊统称Gallery。但在中国,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苑……这些名词让我在向外人介绍时很是头疼。国内这些机构名称的不明确性往往会带来很多的“误解”,直到国外的类似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进入,才让人们对中国的这些艺术机构的定义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这几年间,美术馆和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开遍了整个中国大地。不光是国家政府机构对此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和机构也开始加入到了这个文化行业。短短几年间,各种大大小小规模不一、不同文化特色的美术博物馆机构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各个省市都在积极兴建大型的文化设施,北京、上海、深圳等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出现了庞大的艺术区,各种艺术展览、论坛、拍卖和艺术活动应接不暇,艺术市场极为火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新文化时代开始了!
  今日所谈是前几天去香港参加09香港艺术展,旁听亚洲艺术文献库主办的《后室谈》后对Museum的一些新认知,与大家分享。这次艺术展和座谈会不约而同地向我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艺术的“生活化”和博物馆的“生活化”!它既是艺术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同时也是博物馆必须要关注的新课题。艺术的“生活化”已经开始慢慢被人们认知并接受,博物馆的“生活化”又是什么呢?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让普通老百姓走进博物馆,把逛博物馆当作他们的生活之一,在博物馆里可以欣赏到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给他们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愉悦。这对传统的美术博物馆的功能和展示方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能更好地顺应艺术和时代发展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Museum的“生活化”一方面可以表现为展示内容的“生活化”,另一方而也可以表现为展示方式的“生活化”。艺术当随时代,这是不变的真理,失去与当下现实生活的关系,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美术博物馆如果失去了展示“生活化”艺术的空间,自然就容易与活在当下的民众产生距离感。本来中国的民众就没有“逛”美术博物馆的习惯,更何况是去看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东西呢?好的“生活化”的艺术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激发他们观看和参与的兴趣,能给与他们视觉L甚至于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偶尔还能得到一些启发。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美术馆,不断接受美术馆向他们传递的“艺术”信息,总会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渗入其中一部分人的内心意识,甚至慢慢地产生白发性的对艺术的需求。
  Museum展示方式的“生活化”也是很有效的另一种手段。在09香港艺术展上,吸引最多观众眼球的作品往往是那些能与观众互动,让观众亲身参与的作品。那些不仅可以调动观众的视觉,同时还可以调动触觉、听觉等其他多重感觉的作品是最容易让观众为之兴奋,并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的。把艺术用更“生活化”的方式让观众去看、去触摸、去听、去感受,这才能真正起到用艺术去引导生活,改变生活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马斯·曼,是移居美国的德国人。有次,记者问他:离开故土是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回答:不管我人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前不久在深圳家门口的华润超市购物,一个面熟的女营业员,边给我秤西洋菜,边冲我热情地打招呼:  “回来多久了?”  “刚回。”  话一出口,我不由得一震。在我心中,“回”这个字眼向来是很神圣的,它是用来称呼从外地到故乡这段旅程的专门用语。从什么时候起,我竟已习惯
期刊
《焦点》风土中国杂志一直致力于用文字和图片留下建筑美丽的影像,用独特的方式呼唤诗意栖居地的回归,为中国民族建筑建立起一座纸媒博物馆。  今年年初,季富政教授曾应邀为我们杂志社《五十六个民族原生态建筑》专辑作序。时值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召开,季富政教授作为大会特邀专家,将在“族群/聚落/民族建筑”专题会议上发言。今天,我们将季教授在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上的发言稿——《巴蜀
期刊
老广州告诉我,广州素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说法。为什么西关出小姐,东山出活像呢?据说是因为旧广州西关一带富者(商贾)多,东山一带富者(官宦)多。但官家小姐就不如富家小姐有风采,有魅力吗?不过西关女子似乎确实比东山女子多点儿故事: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蜚声遐迩,区梦觉解放后担任广东省委领导、还有人们熟知的女英雄向秀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在西关这块土地上産了独特的文化、比起广州许多地方、西关并
期刊
曲阜传统婚嫁习俗极具鲜明地方特色,婚嫁礼仪程式详细规范。近年来,西风东渐,都市中的现代人离传统婚俗越来越远,不过,在一些偏远乡村,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婚俗,笔者就有幸亲历了这样一场婚礼,至今那喜庆的场面和富有民族传统意味的婚礼程序,仍深深的印刻在脑海里。  在婚嫁礼俗中,婚礼一般是在白天举行的,但在曲阜却有在子夜时举行“夜婚”的习俗。现在虽然不在子夜时分举行婚礼,但其婚俗礼仪中还能看到“夜婚”的
期刊
一    “姐儿,姐儿……醒醒。”母亲轻轻地摇着沉睡的我。  “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  母亲俯身对我说:“我下地去了,你快点起来,记得把粥熬好,我走了。”母亲吸着木鞋下阁楼,“咚哐,咚哐……”木鞋轻轻击打在木楼梯上,母亲下楼很久了,那悠长清脆的声音还在阁楼里萦回。  阁楼里残留着隔宿的暑气,我抹了抹鼻尖上的汗珠,撩开帐子,起身走到窗口。一股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天空灰灰的,有一层薄雾。对面的黎叔
期刊
一    佛经上有“浮屠不三宿桑下”的说法,为的是在一棵桑树下面连续住上三宿,僧人会产生眷恋的情怀。  也许事实果真是这样。“黄莺久住浑相恋,欲别频啼四五声。”唐诗中如是说,鸟犹如此,号称“感情的动物”的人,自然更不必说了。  我就有这样的实际体会。近日,在贺兰山下住过了几天,一种流连忘返之情渐新地潜生心底。  然而,我之所以宛转低徊、流连无限,却并非着意于此地的风光。真正使我动心动容、感发奋起、
期刊
山南扎囊县地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距拉萨130公里。这里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虽然现代文明已步入千家万户,但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还是风行乡里。2001年3月,我和朋友们到山南地区扎囊县过藏历年,听朋友说县里羊嘎村的一户农家即将为女儿举办婚礼,我们便央朋友带我们一同前往。  在西藏,人们大多会把婚礼日期安排在农闲时期,所以藏历年期间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在我们去参加这户农家女儿婚礼的当天,村里的另一户
期刊
那是在两年前的一天早上,忽然接到好友冯相才的一个短信,说他要在海南岛某风景宜人处,建造一座小屋子,作为其商海沉浮大半生的归隐之所,嘱我题写一个斋名。这当然是不能拒绝的事情,我当即回一短信云: “豪宅雅室,村夫俗子岂敢擅入?弟书法粗糙未入上品,有缘登大雅之堂,实是仁兄厚爱也!请问以何词句书之?弟当尽快伏案也。”  停了许久,相才兄的回复才传过来,洋洋洒洒俨然一篇短文,其文曰:“承蒙相允,先谢谢了!
期刊
在一个明朗的晴天,我和晴天猪领了结婚证,两人都在思量举办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和亲朋好友分享。婚礼到底是一场做给别人的秀,还是成全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呢?人生的长途跋涉,是不是誓言、仪式、法律可以承诺的幸福?  每一朵花都知道或许明天自己就会凋零,但这生命的短暂性并不妨碍它们认真仔细的盛开,也不会遗忘每一片花瓣的芬芳。最终我们明白自己还是渴望一次对彼此最深情的表白,这将是对过去的坎坷释怀,以及在未来长久的沉
期刊
如果没有来过宝安观澜牛湖社区大水田村,人们很难想象在繁华的深圳居然还能找到这样宁静、厚重、淳朴、优雅的世外桃源,200年来,这个客家人生息繁衍、创业奋斗的古老村落一直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客家风俗风貌,宁静、安逸的就像一幅描绘中国田园风光、原生态客家人生活的套色木刻版画。这里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近代著名版画家、教育家陈烟桥的故里。如今,这里已成为国际艺术家聚集地,有世界最大、设备最好的版画工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