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疮多见于冬季气温低且较为潮湿的地区,好发于手、足、耳廓及鼻尖等处。主要与病损部位反复暴露于冰点以上的低温环境,且保护较差有关。表现为局部有痒感或胀痛的皮肤紫红色斑、丘疹或结节病变,可伴有水肿与水疱。病程中表皮可脱落,出血、糜烂或出现溃疡,最终形成瘢痕或纤维化。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患者32例,均符合冻疮的诊断标准。其中手背冻疮22例,脚冻疮10例,年龄7~12岁。反复冻疮者8例,其家长均未接受相对应的治疗,表现为局部有瘙痒感或红肿胀痛的皮肤紫红色斑,无水疱及溃烂。
治疗方法及结果:向家长告知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可能,经家长同意后,治疗先将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给予伤湿止痛膏,局部外贴患处,日1次,24小时后20例红肿胀痛均消失,7例换新膏药继续局部外贴24小时后,红肿胀痛消失。3例继续换新膏药局部外贴24小时后,红肿胀痛消失。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7%。
讨 论
冻疮易复发[1],与患病后局部皮肤的慢性血管炎以及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病理为机体局部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动脉痉挛、皮肤血管发生强烈收缩,血流滞缓,影响细胞代谢。受影响的部位最初感觉缺失,经24~48小时暴露,待局部复温后,血管扩张、组织反应性充血。随之出现感觉异常与烧灼样疼痛局部出现水肿、起疱,可形成溃疡,常伴发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甚至组织坏死。治愈后组织对寒冷特别敏感,受冷刺激肢端常发紫。
中医冻疮主要是寒邪致病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2],其中寒邪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则痛。寒性收引,可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伤湿止痛膏[3]的主要成分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丁香、肉桂、荆芥、防风、老鹤草、香加友、积雪草、骨碎补、白芷、山楂、干姜、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冰片、樟脑、荟香浸膏、颠茄流浸膏。具有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①抗炎:川乌、草乌、没药、香加皮等有抗炎作用。②镇痛:川乌、草乌、干姜、肉桂、乳香、没药、香加皮、樟脑有镇痛作用。③改善血液循环:川乌、草乌、肉桂、乳香、没药等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以使局部气血通畅运行,瘀祛络通,通则不痛,诸证自愈。凡有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伤湿止痛膏外贴患处治疗冻疮,见效快、疗程短,方法简便可行,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6.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5.
3 徐军.药物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6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患者32例,均符合冻疮的诊断标准。其中手背冻疮22例,脚冻疮10例,年龄7~12岁。反复冻疮者8例,其家长均未接受相对应的治疗,表现为局部有瘙痒感或红肿胀痛的皮肤紫红色斑,无水疱及溃烂。
治疗方法及结果:向家长告知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可能,经家长同意后,治疗先将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给予伤湿止痛膏,局部外贴患处,日1次,24小时后20例红肿胀痛均消失,7例换新膏药继续局部外贴24小时后,红肿胀痛消失。3例继续换新膏药局部外贴24小时后,红肿胀痛消失。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7%。
讨 论
冻疮易复发[1],与患病后局部皮肤的慢性血管炎以及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病理为机体局部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动脉痉挛、皮肤血管发生强烈收缩,血流滞缓,影响细胞代谢。受影响的部位最初感觉缺失,经24~48小时暴露,待局部复温后,血管扩张、组织反应性充血。随之出现感觉异常与烧灼样疼痛局部出现水肿、起疱,可形成溃疡,常伴发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甚至组织坏死。治愈后组织对寒冷特别敏感,受冷刺激肢端常发紫。
中医冻疮主要是寒邪致病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2],其中寒邪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则痛。寒性收引,可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伤湿止痛膏[3]的主要成分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丁香、肉桂、荆芥、防风、老鹤草、香加友、积雪草、骨碎补、白芷、山楂、干姜、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冰片、樟脑、荟香浸膏、颠茄流浸膏。具有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①抗炎:川乌、草乌、没药、香加皮等有抗炎作用。②镇痛:川乌、草乌、干姜、肉桂、乳香、没药、香加皮、樟脑有镇痛作用。③改善血液循环:川乌、草乌、肉桂、乳香、没药等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以使局部气血通畅运行,瘀祛络通,通则不痛,诸证自愈。凡有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伤湿止痛膏外贴患处治疗冻疮,见效快、疗程短,方法简便可行,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6.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5.
3 徐军.药物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