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拙作《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全书贯穿一个主人公“我”,而且“我”自始至终在盘算支出、收入和效益,书中反复提示这样一句话:经济学是“我”的元学问!
经济学究竟“元”到什么程度呢?我认为,经济学是最根本的,全部的哲学社会科学,乃至哲学家康德当年所提出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都可以被统一在经济学的范畴内,经济学能够一“元”化到底。
如何消化经济学一元主义,可以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角度来谈一谈,这就是道德修养的角度。道德修养也是个经济学问题?我很早就想专门地论一论这个问题,“刺激”来自于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老先生的一句话。事情说的是,到南沙沟小区拜访茅老的人特别多,老人家都热情接待,从不在意来访者的“来历”和“动机”。《南风窗》记者曾好奇地向茅老问起为什么,老人家说了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这属于地道的经济学答案,但问题却是个典型的道德问题。
茅老在为人处世中所表现的单纯和善意,正是孔夫子当年所提倡的“不逆诈,不臆不信”,中国人的通俗圣典《菜根谭》也有相关论述,原话是:“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这种种看起来都像道德说教,茅老一句“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另辟蹊径,举重若轻,发人深思!
实质上,茅老的话是用经济学的语言为孔夫子和《菜根谭》的话点了题。孔夫子和《菜根谭》没有直接说“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但意思应该就在于这一点,至少也包括这一点。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因为古人没有经济学,更没有“成本”的说法,那时候, 整个舆论和语境是就道德说道德,大家也接受这样的道德说教,倒是“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会让人唐突不知所以。
但今天如果再简单地重复孔夫子和《菜根谭》的话,那就真是正儿八经的道德说教了,容易让人心生厌倦。对道德问题,对古代智慧,乃至对整个儿的中华文明,我们都应该像茅老称“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一样,用今天的语言来点题,如果能够做到用经济学的语言点题,自然更好。
说到道德修养,最崇高或者说最成熟的道德修养是什么呢?中国有一部古老的书叫《易》,被誉为“群经之首”。一般认为,《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各家各派都从它而起。《易
经济学究竟“元”到什么程度呢?我认为,经济学是最根本的,全部的哲学社会科学,乃至哲学家康德当年所提出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都可以被统一在经济学的范畴内,经济学能够一“元”化到底。
如何消化经济学一元主义,可以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角度来谈一谈,这就是道德修养的角度。道德修养也是个经济学问题?我很早就想专门地论一论这个问题,“刺激”来自于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老先生的一句话。事情说的是,到南沙沟小区拜访茅老的人特别多,老人家都热情接待,从不在意来访者的“来历”和“动机”。《南风窗》记者曾好奇地向茅老问起为什么,老人家说了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这属于地道的经济学答案,但问题却是个典型的道德问题。
茅老在为人处世中所表现的单纯和善意,正是孔夫子当年所提倡的“不逆诈,不臆不信”,中国人的通俗圣典《菜根谭》也有相关论述,原话是:“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这种种看起来都像道德说教,茅老一句“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另辟蹊径,举重若轻,发人深思!
实质上,茅老的话是用经济学的语言为孔夫子和《菜根谭》的话点了题。孔夫子和《菜根谭》没有直接说“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但意思应该就在于这一点,至少也包括这一点。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因为古人没有经济学,更没有“成本”的说法,那时候, 整个舆论和语境是就道德说道德,大家也接受这样的道德说教,倒是“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会让人唐突不知所以。
但今天如果再简单地重复孔夫子和《菜根谭》的话,那就真是正儿八经的道德说教了,容易让人心生厌倦。对道德问题,对古代智慧,乃至对整个儿的中华文明,我们都应该像茅老称“怀疑别人的成本太高”一样,用今天的语言来点题,如果能够做到用经济学的语言点题,自然更好。
说到道德修养,最崇高或者说最成熟的道德修养是什么呢?中国有一部古老的书叫《易》,被誉为“群经之首”。一般认为,《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各家各派都从它而起。《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