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桥梁,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滋润,行为上的激励,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智障孩子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常被人冷落,忽视,因而使他们形成孤独和怪异的性格。至今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孩子们的情景,当时我带着初为人師的喜悦,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这所修文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时候,我惊呆了,茫然了。我看到的是满脸口水,说话含混不清,长相怪异,蓬头垢面的学生向我跑来,我不寒而栗,心中的喜悦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难解的谜团:难道这就是我要面对的孩子吗?这就是我要为之奋斗一生的教育事业吗?这样的孩子我教得了吗?有收获吗?就这样,我带着疑虑与困惑开始了我的班主任工作,这一干就是好几年。通过这几年与孩子们的接触以及对他们的教育教学,使我改变了对这群孩子的看法。
其实,智障孩子的孤僻和怪异的性格以及依赖性强、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实际是智障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不健康的种种表象。智障孩子往往情感发展慢,水平低,易发生冲动,自控能力差,常常出现胆怯、焦虑、自卑,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而有的父母由于孩子有缺陷就经常对他发脾气,态度无理、粗暴,表现出失望的情绪;也有的父母过分溺爱,事事包办,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因此,作为一名教育他们的老师,为了改善智障孩子的这些状况,使他们能健康地生活,体验到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好他们的学习活动,随时稳定孩子们的情绪,注意他们精神领域的发展和变化,用敏锐的眼光去照亮智障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温暖残缺的心。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爱孩子,使其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我认为,让智障孩子接纳老师,是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才会对孩子的情感有所了解,孩子才会配合你的训练,达到你的要求。要多关心爱护这些孩子,多用身体拥抱他们,抚摸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课时,突然有孩子站起来问:“老师,他们说我们读的是傻子学校,说我们是憨包,大家都讨厌我们,谁都不愿意要我们,是真的吗?”听到学生这样的话语,我的心像被一把利剑深深刺了一下,顿时脸上一阵发烫,感觉很慌乱,我心酸地说:“不!不是的,老师喜欢你们,不要听他们乱说。”这时他们的脸上才有了一丝微微的笑容。那一刻,无限的怜爱、满腔的自责都交织在一起,才发现这是一群多么需要关怀和爱护的孩子呀!所以,在后来和她们相处中,我常采用的是“你试试看”“你真棒”等激励的语言来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常与老师敞开心扉的交谈。
其次,弥补孩子缺失的爱,让孩子感到被爱的幸福
智障孩子的孤僻和怪异性格,自控能力较差。很大因素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爱。这时作为老师,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多给孩子一份关爱。如:我班学生郑某,是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跟着父亲生活,没有母爱,由于智力原因,父亲不喜欢他,时常打骂他,因此,他的性格变得十分暴躁、孤僻。对老师的话不理不睬,记得一次,他和同学打架,本来是他有错在先,可他这么也不肯认错,还认为是大家瞧不起他,而且还想找人来报复。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我没有一味地责怪和打压他,而是与他平和地交谈整件事情的原委,对他进行了良好的正面指导教育,让同学们帮助他找出错误的地方,共同为他改正错误。在他的学习上,我特委派专人为他辅导,生活上,我时常关注他,衣服穿脏了,我就及时提醒他换,鞋子穿破了,就给他买双新鞋穿上,一有时间就和他谈谈心,让他感到如同父母般的爱,感到温暖和幸福。在大家的关心下,他发生了改变,渐渐地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孩子了!
第三,因生施爱,关爱每位孩子
关爱每位孩子,是每位老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孩子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要爱得恰到好处,能够激发孩子的真挚情感。
对于智障孩子要爱在得体,这类孩子的生理、心理不同于普通孩子,自卑感强且比较敏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告诫我们必须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他们。尤其有些孩子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基本上不和老师交流,有的则看见老师就远远避开。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要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做朋友,以期最终走进他们的心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重在赏识和鞭策,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都应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以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同时我们还要从善意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在恰当的时候鞭策他们,将自己的良好愿望变成一种精神渗透力,从而让这些学生重获前进的动力。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孩子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孩子;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只有用真心爱孩子,才能用敏锐的眼光去照亮智障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温暖残缺的心。
其实,智障孩子的孤僻和怪异的性格以及依赖性强、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实际是智障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不健康的种种表象。智障孩子往往情感发展慢,水平低,易发生冲动,自控能力差,常常出现胆怯、焦虑、自卑,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而有的父母由于孩子有缺陷就经常对他发脾气,态度无理、粗暴,表现出失望的情绪;也有的父母过分溺爱,事事包办,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因此,作为一名教育他们的老师,为了改善智障孩子的这些状况,使他们能健康地生活,体验到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好他们的学习活动,随时稳定孩子们的情绪,注意他们精神领域的发展和变化,用敏锐的眼光去照亮智障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温暖残缺的心。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爱孩子,使其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我认为,让智障孩子接纳老师,是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才会对孩子的情感有所了解,孩子才会配合你的训练,达到你的要求。要多关心爱护这些孩子,多用身体拥抱他们,抚摸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课时,突然有孩子站起来问:“老师,他们说我们读的是傻子学校,说我们是憨包,大家都讨厌我们,谁都不愿意要我们,是真的吗?”听到学生这样的话语,我的心像被一把利剑深深刺了一下,顿时脸上一阵发烫,感觉很慌乱,我心酸地说:“不!不是的,老师喜欢你们,不要听他们乱说。”这时他们的脸上才有了一丝微微的笑容。那一刻,无限的怜爱、满腔的自责都交织在一起,才发现这是一群多么需要关怀和爱护的孩子呀!所以,在后来和她们相处中,我常采用的是“你试试看”“你真棒”等激励的语言来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常与老师敞开心扉的交谈。
其次,弥补孩子缺失的爱,让孩子感到被爱的幸福
智障孩子的孤僻和怪异性格,自控能力较差。很大因素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爱。这时作为老师,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多给孩子一份关爱。如:我班学生郑某,是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跟着父亲生活,没有母爱,由于智力原因,父亲不喜欢他,时常打骂他,因此,他的性格变得十分暴躁、孤僻。对老师的话不理不睬,记得一次,他和同学打架,本来是他有错在先,可他这么也不肯认错,还认为是大家瞧不起他,而且还想找人来报复。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我没有一味地责怪和打压他,而是与他平和地交谈整件事情的原委,对他进行了良好的正面指导教育,让同学们帮助他找出错误的地方,共同为他改正错误。在他的学习上,我特委派专人为他辅导,生活上,我时常关注他,衣服穿脏了,我就及时提醒他换,鞋子穿破了,就给他买双新鞋穿上,一有时间就和他谈谈心,让他感到如同父母般的爱,感到温暖和幸福。在大家的关心下,他发生了改变,渐渐地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孩子了!
第三,因生施爱,关爱每位孩子
关爱每位孩子,是每位老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孩子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要爱得恰到好处,能够激发孩子的真挚情感。
对于智障孩子要爱在得体,这类孩子的生理、心理不同于普通孩子,自卑感强且比较敏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告诫我们必须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他们。尤其有些孩子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基本上不和老师交流,有的则看见老师就远远避开。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要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做朋友,以期最终走进他们的心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重在赏识和鞭策,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都应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以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同时我们还要从善意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在恰当的时候鞭策他们,将自己的良好愿望变成一种精神渗透力,从而让这些学生重获前进的动力。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孩子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孩子;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只有用真心爱孩子,才能用敏锐的眼光去照亮智障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温暖残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