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为“美丽中国”抒写壮美乐章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大报告涌现出许多新的词汇、新的提法,无一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这其中,关于对“美丽中国”的界定和描绘最让我触动。这一概念展现出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彰显着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显然,这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无疑最好的艺术载体和艺术主题之一。
  全方位地准确理解“美丽中国”是首要的课题。十八大报告中的“美丽中国”不单单是形象的愿景描述,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首先,“美丽中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的生态文明成为最直观的表现。从传统文明的“天人合一”,再到我们今天倡议的科学发展,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这种对生态文明的情愫体现在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顺时农耕、春华秋实等等,文明因自然勃兴,文化因自然兴盛。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以天地人和谐相处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崇尚生态文明的文化因子闪耀其中。“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显然是从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土壤中始发。
  其次,“美丽中国”关乎历史,这在客观上为表现它的“美”提供了一个视角或者说是切入口。作为社会和时代的记录者,文艺工作者首要应是解读、体悟、贯通和表现我们的“美丽中国”。我们把“三贴近”作为创作的法则,其基点就在于要把视角投向生活,从生活中感受到美,汲取美的滋养,来表现美。这几年,中国音协在引导音乐创作方面一个分量很重的举措就是组织系列采风活动,通过抒写自然环境变化、社会变迁乃至遗存至今的历史印痕这些点点滴滴来为“美”塑像。《我要去延安》是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的纪念采风中创作的一首歌曲。它里头有“延水岸”、“安塞鼓”等自然的物象,也有对“先登宝塔山,再看南泥湾”等直观的追忆,当然更有对这块革命圣地所包容的宏大历史意义的感受——“我要去延安看时间荏苒,看万山红遍……”这首歌采用的是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现代音乐语言,希望唤起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革命历史的回望和感受。多年后的今天,延安依然“天蓝蓝水清清”,依然延续着这种象征,这首歌的“点”选的就是这种象征意义。《我要去延安》其实是倡导人们去重新领略那被时光流年冲淡了的崇高精神,展望的是一种信念,再现的却是一种光荣历史和真理品格相融的“大美”。这种美,既存在于自然,又寄予历史追忆,还流淌于人们的意识领域,丰富多样、寓意多元,自然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
  笔墨当随时代。不惟如此,抒写“美丽中国”更应该有对现实的观照、对人文的关注——这是其第三个主要含义,也是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最有启发意义的部分。十八大报告中阐释的“美丽中国”所阐述的“美”,是自然美、生态美,又是心灵美、人文美,可感、可知、可触摸。名山大川气象万千,这固然是自然的壮美;而我们的生活中亦是时时有大美、处处有大美,需要的是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挤乘公交车的老人不慎摔倒,你伸手扶一把,这是美;排队购票,看到要误点的乘客匆匆赶来,你把位置让给他,这也是美。还有“舍己救人文艺工作者”韩雪勇救落水儿童,把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善行义举谱写人间大爱,闪耀着人性光辉,在他身上就凝聚着美。所以,文艺工作者只有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敬意,用真诚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暖流,用真实的情去抒写身边的感动,才能将道德楷模的精神实质、人民群众的心底期盼呈现出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进一步激发人们的道德自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
  “美丽中国”美在自然,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十八大报告首倡“美丽中国”,传达出浓浓的民本意识和沉甸甸的民意期许。可以说,“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践行,十八大报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这就是建设“美丽中国”。那么,文艺工作者该怎样用好这个载体、表现这个主题?一句话,文艺工作者当为“美丽中国”抒写壮美乐章!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6日第24版)
  徐沛东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作曲家
其他文献
新媒体的勃兴,给党报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在多媒体生态环境下,党报究竟该如何看待与新媒体的关系?党报又该如何有所作为?新华日报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表明,互联网等新媒体
中国电商正在憧憬一个令人鼓舞的黄金时代,这也是大卖家频出的时代,它们的欢欣喜悦与纠结挣扎,都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质感细节。中国电商离黄金时代还有多远?最起码在公元2014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已雄辩的证明: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技术创新
2013年12月4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行商获得了工业与信息化部发放的TD-LTE网络移动业务经营牌照,拉开了中国通信业4G时代的序幕。江苏移动作为中国移动的第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内心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扰。越来越多的人迫切需要一个可以诉说、可供交流、获得疏导的地方,而广播夜话节目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今天,人才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关键资源之一,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公认的难题。人才犹如土地、资金一样已经成为
自Berle与Means提出两权分离的命题以来,学术界对于契约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代理问题的研究从未停止,因为任何形式的代理问题都会损害公司价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追求的重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供顾客所需的服务以抓住顾客的心,如何满足顾客服务需求,就成了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探讨的课题,也成为服务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对于经济、社会、国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走新型工业
二○○四年第十一期1960年5月9日,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大同矿务局发生了中外采矿史上最惨痛的煤尘大爆炸事故。当时死亡677人,连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的5人计算在内,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