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方视角的技术转移模式研究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供方参与主体的不同将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各种技术模式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并分析了国内两种技术转移新模式,以指导企业更有效地开展技术转移。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技术转移经验,指出新形势下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供方视角;技术转移模式;国际技术转移
  
  1、引言
  
  技术转移,又叫做科技成果转化,出自英文的“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以及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模式(Pattern)一词标志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技术转移模式就是指实现技术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的一套方法论或者叫解决方案。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包含着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适用于不同主体之间开展的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对于技术转移开展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从目前学术界关于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研究成果看,通常采取从国内外、是否以市场为媒介等角度进行划分,而对于企业需求关注不多。鉴于企业在技术转移中的主体地位,转移的技术最终要落实到需求方企业,因此,本文采取从技术供方角度将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得出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该分类有助于指导企业选择技术转移模式,对于政府分类指导技术转移活动有一定指导意义。另外,随着欧盟创新驿站的成功运作,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积极借鉴其成功经验创建技术转移平台,本文对创新驿站和创新育成中心两种新的实践模式也进行了介绍。
  
  2、基于供方视角的技术转移模式分类研究
  
  2.1“企业一企业”模式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样也是技术转移的主体。早期的技术转移多为一种无意识的活动,供给方与需求方企业在技术转移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商业价值的驱动下,通过早期的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发展到后来的直接投资及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了技术从供给方企业到需求方企业的扩散。
  2.1.1商品进出口贸易
  商品是技术的一种重要载体,进口方企业通过向出口方企业进口相关商品,进行反向工程,对进口商品进行仿制,分解、研究、学习先进技术,从而导致技术转移到进口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出口商品也可以获取新技术,参与商品出口贸易,在与进口方企业的接触中获取有关产品生产的蓝图和技术规格,了解相互竞争的有关产品的信息,以及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等情况的反馈,这给出口企业直接获得无偿技术信息提供了有利机会。普通的大宗交易商品本身所包含的技术通常已较为普及,与技术转移有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和资本品的贸易,各种新的差异产品或资本品的进口使包含在贸易商品中的技术发生转移。通过物化在有形资本商品中的技术来实现的技术转移,主要包括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生产线等商品的国际贸易。二是贸易过程中的技术信息流动,向具有技术知识的买主出口商品,通过交流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技巧,也可以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技术。国际贸易提供了跨国学习生产方式、产品设计的途径,从而有效利用国内资源或调节产品组合以使单位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例如,通过最常见的直接引进机器设备方式,可以迅速安装并投产形成生产能力,获利较快;相比购买专利或专有技术风险要小。但其技术含量一般较低,不利于掌握先进技术,对提高技术水平贡献较小。
  2.1.2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国际间技术供求企业双方按照一般商业原则买卖技术的行为,进行技术贸易的技术不仅包括包含在有形产品中的知识,如操作手册、说明书、专利或计算机软件等,还包括管理方法和技巧,以及只存在于人们头脑或组织规章中的专有技术。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为技术许可,一般包括专利、专有技术和商品的许可。它通过签订许可协议的方式进行技术使用权的让渡,达成许可交易后,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取得其拥有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以及产品的制造权或销售权,被许可方则根据协议规定按时支付技术使用费,并承担保守秘密等义务。技术许可按照技术特性可以分为专利技术许可、专有技术许可和计算机软件许可;按照许可方授权范围大小,又可以分为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从属许可和交叉许可等方式。
  技术许可交易可以直接获得技术,规避专利侵权问题,降低研发成本,获得应用新技术在时机上的优势,缩小与技术领先者的差距,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但是,通过技术许可方式获取技术,被许可方可能需要向许可方免费地回馈对技术的改进,而如果这些信息被其他的被许可方或竞争者获得,就会损害买方企业的竞争地位,同时也面临引进的技术过时和技术升级的压力。
  2.1.3对外直接投资(FDI)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直接输出生产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进行投资,对于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投资者拥有直接的经营管理权。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都与技术的转移相结合,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技术转移最主要、最基本的渠道。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到资本、专利和管理技术等要素的国际转移,东道国可以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带来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发国内的生产要素,进行各项资源的最佳配置,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迅速建立起现阶段自身没有能力发展的新产业,加速本国产业升级的进程。同时,东道国企业进行技术追赶的努力程度越高,技术积累能力越强,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就会越来越小,这将迫使外国投资者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形成良性的追赶态势,甚至赶超外资技术。对外直接投资不可避免地也会给东道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造成东道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充当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很难实现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换技术”战略,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技术进步,从1993年起连续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图1表示了我国从1985-2008年我国FDI的大致发展趋势。
  
  2.1.4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主要为了技术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战略性合作。发达国家之间企业结成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多形成于高新技术领域,通过联盟及时获取合作伙伴的缄默知识和技术成就,分摊科技创新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降低研究阶段的成本和风险,并能迅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以专题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合作为目的,以协定、条约为纽带,企业之间相互联合而形成战略联盟,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转移方式。
  通过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可以将其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相融合,达到战略合作的升华。对于高新技术处于优势地位的跨国公司来说,通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可以相互交换彼此 机构中,各国的创新驿站直接通过商业公告板系统(Business Bulletin System,BBS)相连接。大多数创新驿站通过合作建立,欧盟一般提供40%-50%的经费支持,其余部分由创新驿站的合作单位承担。各个创新驿站雇佣的人员都是有经验的商业、工业和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员,他们对当地的经济情况和技术需求非常了解,可以判断出何时、如何进行技术转移来满足,当地特点环境和条件下的技术需求。
  
  3、国内技术转移模式的新实践
  
  结合国内技术转移现状,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各地市积极探索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了区域间技术转移和扩散。其中,较为成功的包括创新驿站和育成中心两种模式。
  创新驿站。在对发达国家各种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后,欧盟创新驿站模式在我国的得到初步尝试。借鉴欧盟创新驿站(IRC)的模式,上海技术交易所在2007年3月建立“青浦创新驿站”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窗口。与IRC一样,青浦创新驿站在促进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同样采用“企业需求——解决方案”的运作模式,它与传统技术转移召开推荐会、在网络平台挂牌项目信息等最大的不同在于:需求导向型的转变极大的增加了技术转移的明确性和方向性,用需求来寻找技术,为企业定制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将带来技术转移过程中成功率的提升,证明了这种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育成中心。创新育成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产业化服务机构,面向中小科技企业,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及物业管理、通讯、网络与商业服务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培训与信息咨询,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政策、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但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孵化器”,除了孵化企业,还要从帮助被孵化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供管理及市场咨询、提供创业基础条件人手,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与产业规模。因此,育成中心提供孵化、融资、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2010年8月,中科院深圳育成中心正式开园,未来3-5年内,育成中心将在机器人、数字城市、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孵化、凝聚、育成不少于100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企业可以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优势项目资源与科研力量,通过注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基因,育成并凝聚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引领并带动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转移如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专有技术许可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等方式,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国家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也有所加快。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技术转移越来越倾向在技术创新链的上游——应用研究成果乃至基础研究知识的转移。这要求技术转移中的受方必须要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才能有效地接受、消化与吸收技术供方的先进技术,否则,只能接受成熟甚至即将淘汰的技术以致只能处于亦步亦趋的跟随状态。因此,这对技术接受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技术转移中,一方面直接受方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性知识积累,增强技术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技术转移管理组织者应当创新技术转移模式,以更有效促进技术转移的实现。在有效模式的指导下,技术接受者通过主动学习和技术积累使自身的技术实力得到提升,加快发展。同时,经济活动区域化特征更加明显,地理位置上较为集中的相关产业互动交流日益频繁,产业集群影响着区域间合作的开展和技术交流。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区域性网络和国际化网络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得到深刻体现。欧盟创新驿站模式充分体现了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对于技术转移的重要性,通过网络与数据库的建设,为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供需方之间搭建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整合,提高创新要素与运行主体的效率。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孕育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地区之间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通过网络建设和数据库的共享,可以方便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
  国际技术转移不存在一种模式是否绝对优于另一种模式的问题,各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技术转移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选择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技术本身特点,结合需求方所要实现的目标及其学习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声霞,高红梅,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9):152-155,
  [2]黄静波,国际技术转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一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梅元红,孟宪飞,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1-5.
  [5]杨珺,卢金鹏,基于聚类分析的科技产业孵化器运作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9):82-85.
其他文献
每股收益是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15号规则下的一个汇总统计项目。自从1969年以后,对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呈报,一直众说纷纭。1994年3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初步建议会使每股
文章以笔者前期研究成果和国际通行的理论为依据,通过比较计算宁波与香港的国民经济信息化指数,从一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国际著名港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及对宁波的启示。
目的:观察紫杉醇(特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有病理学诊断和可评价指标的3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第1天静脉滴注国产紫杉醇175 mg/m2,第2~5天静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广西R&D活动的主体。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对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活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工业化角度探讨宁波经济发展阶段,在借鉴国内工业划分的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判断法和三次产业构成进行划分,从经济的空间结构(格局)来反映经济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政
目的:探讨甲状腺侧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间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210例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行甲状腺侧叶次全切除或加峡部切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出发,分析经济周期现象中考虑随机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可看出经济周期运动的内在机制中蕴含着大量的不确定随机因素及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从随机周期现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内蒙古矿业资源丰富,销量可观,但是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业资源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内蒙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方法能否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Bobath疗法和临床试验方法进行对照评价.结果:①早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的原有薪酬方案都已经远远不适应该企业发展的需要,人才的流失、分配的不公平、庞杂且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的福利性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