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阵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题的创新
  课题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的意义来,如: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自学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题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题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了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堂提问的创新
  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新教育潜在因素,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或集中或发散,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意志。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鹿柴》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这时,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不难看出,这里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浪漫的童趣。
  三、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但是,目前讨论的形式大多是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曾作过一些尝试。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我由课文本身的内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从而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了深入。
  四、教学手段的创新
  利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得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展示了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狂风呼啸(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随之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老战士真的是向战友借火吗?他可能想些什么呢?学生通过读书、观察、思考,仿佛置身于文字叙述的环境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
  五、板书设计的创新
  一堂富有创新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但是其中的板书设计也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苞丁解牛”似的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要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可以用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画,从而收到凝精聚华之功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
  六、教学语言风格的创新
  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也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当然,风格化语言是教师个体精神内最具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外化,它是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当教师进入到自由的创新计划阶段才能自然形成。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去追求。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而课堂教學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好每一节课的40分钟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抓好读书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
期刊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固然有千万条,但实践证明,通过经常上公开课的历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最大,专业化成长最快。  一、压力就是动力  人有天然的惰性。通常教师平时上“家常课”,一般能过得去能应付的就应付,很少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夜不能寐,大量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而要上公开课则不同,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大脑开始高度紧张起来,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课去思考,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但还
期刊
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界最亮丽的风景。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改,才有出路,才能激发学生生命潜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增多,高校的大面积扩招,学生生源结构呈现多样化,由于学习环境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形成了学生之间极大的个体差异,学生群体中的差距拉大,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学风建设令人堪忧,尤其是对于目前仍处在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学风建设,实现全方位育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学风建设提出了几点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学风建设;管
期刊
目前,教育观念的更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首要内容。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能适应现在社会的人才,更是培养能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人才;教育的功能不仅是集成人类已有的文化遗产,而且还是改造现存的文化,创造新的问号;启发成为教育的重要原则:受教育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主题,…。在新的观念指导下,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到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已实现新的教育目的,培养造就现代人才。
期刊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持续时间不长,好奇,喜欢新鲜、生动、具体的事物,不喜欢抽象的概念、定理,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
期刊
教学是一个外延无限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作为一个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师,现就如何开展语文教学浅议如下:  一、把握《课标》要求,贴近生活  《课标》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无论社会
期刊
摘 要: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是所有职校教学的理念,因而职校体育教学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职校体育教学中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中,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锻炼,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同时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字:职校;体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分析  在全民健身、
期刊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那你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不是用模具去塑造人,而是让人获得拥有幸福的智慧与道德。这是任何教育的基点,思品课教育也不例外。那么在小学思品课教育中,如何实现“教育无痕”的境界呢?笔者认为打造和谐课堂是关键。而和谐课堂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把握好“度”。那么思品课教学应该在哪些方面把握“度”,又如何把握好“度”?笔者经过探索,认为应该从以下九方面着手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东吴法学的建立背景、运行机制、人才培养就业等模式,来讨论民国法学教育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的依附西方法学理论的现象。西方教育模式的输入,无疑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和现代法学教育的建立,与此同时过度的“西化”导致了本土思辨能力的缺失,使得民众的盲目崇洋,所形成的在法学教育中的一种依附西方的发展倾向。从而给我们当下的法学教育所需要的理念提供了借鉴与反思。  关键词:东吴法学;法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