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舒地尔抑制APP/PS1小鼠神经元凋亡的线粒体动力学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线粒体动力学异常己被证实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法舒地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是否对线粒体动力学具有调控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究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25 mg/(kg·d)]和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治疗2个月,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应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评价小鼠空间认知功能,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数量与形态,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NeuN、Bax、Bcl-2、Cleaved Caspase-3、动力相关蛋白1(DRP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视神经萎缩因子1(OPA1)、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euN、动力相关蛋白1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法舒地尔干预明显改善APP/PS1小鼠损伤的认知障碍,提高其学习、记忆和探索功能;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P/PS1小鼠神经元数量减少,凋亡率增加,海马组织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及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法舒地尔治疗组得到明显改善;③法舒地尔减少线粒体分裂蛋白(动力相关蛋白1、线粒体分裂蛋白1)表达,增加线粒体融合蛋白(视神经萎缩因子1、线粒体融合蛋白1、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④结果说明,法舒地尔具有改善APP/PS1小鼠认知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修复线粒体分裂-融合失衡进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具有抑制炎症及细胞凋亡、促进组织修复及血管再生、免疫调节等作用.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及临床领域应用提供思路及依据.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exosomes,inflammation,tissue repa
背景:文献报道,川芎嗪和一氧化氮都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损伤.课题组合成一种在动物体内可以降解成一分子川芎嗪单体和一氧化氮的川芎嗪呋咱拼合物(605-1)化合物,其具有双重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目的:观察605-1防治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独给药组,模型给药低、中、高浓度组.假手术组和单独给药组小鼠行假手术,不作肾缺血处理;模型组和模型给药各组小鼠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引起急性肾损伤模型.6组均于术前24 h及
背景:参苓白术散是健脾祛湿的代表方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效应.近年来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疗效颇丰,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参苓白术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理学机制.方法:使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搜集参苓白术散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使用GenneCards和OMIN-NCBI数据库获取膝骨关节炎靶点,使用STRING与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化学成分-核心靶标网络与PPI蛋白网络互作分析,并进行GO及KEGG分析
背景:力竭运动导致机体多次血氧重新分配,诱发强烈炎症反应,增强全身炎症水平,损伤肾脏功能.目的:基于miR-155/SIRT1/TXNIP通路途径下,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造成大鼠肾脏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竭运动组,每组10只,力竭运动组采用三级递增运动负荷跑台训练建立一次性力竭运动实验动物模型,对照组不建模.训练结束后即刻取材,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丙二醛、胱抑素C和尿液肾损伤分子1水平,检测肾脏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背景:转基因植物可食性疫苗是以植物作为载体,将外源性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当中,进一步激活动物或人体免疫系统以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但外源性基因的持续低表达量一直无法达到满意的免疫效果.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转基因番茄植株中pacA-ctxB融合基因表达及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为进一步观察可食用防龋疫苗的防龋效果提供研究基础.方法:①提取转基因番茄叶片总DNA,PCR检测外源性融合基因pacA-ctxB,实验分组3组:阳性对照组为质粒p2355-EPC10;空白对照组为普通番茄1株(红抗219);转基因组为转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左旋肉碱、泛酸、辅酶Q10等营养因子能改善机体能量代谢,是能量转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联合使用这3种营养因子是否能产生更好的运动疲劳保护效应,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左旋肉碱、泛酸、辅酶Q10对小鼠运动性疲劳是否具有改善作用,联合使用的最佳组合方式以及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①动物分组:雄性ICR小鼠100只,利用正交设计原理,设定4种因素分别为左旋肉碱(A)、泛酸(B)、辅酶Q10(C)营养因子及游泳运动(D),3种剂量水平营养因子分别为水平1(不使用)、水平2
背景:既往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时效性的机制研究较少.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APK家族3条信号通路中p-ERK、p-JNK及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后2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模型),每组50只,每组再设脑缺血1.5 h后再灌注2h、6h、1d、3d、7d共5个时间亚组,每亚组10只.电针各亚组在规定时间点行单次电针治疗,选取“合谷”“尺泽”“足三里”“三阴交
背景: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的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作为软骨中唯一的细胞,软骨细胞的衰老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骨关节炎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楚,因此探索疾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变化,希望为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生物靶点和研究方向.目的:探讨在骨关节炎进程中软骨PDZ结构域蛋白1(PDZ Domain Containing 1,PDZK1)对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①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4,8周2个亚组.实验组小鼠行右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胫骨
背景:近年来肌腱病是一种高发的骨科慢性损伤,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川续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等功效.目的:旨在研究川续断中主要成分川续断皂苷Ⅵ对兔肌腱病的修复作用.方法:48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8)、模型组(n=32)和生理盐水组(n=8),其中模型组于左跟骨附着点注射前列腺素E2建立兔跟腱病模型,随后随机分为4个亚组,分别采用0,10,20,40 mg/kg川续断皂苷Ⅵ治疗,1次/d,连续4周.动物实验于2019-11-04经成都体育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成体伦理[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