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幸福,透支的人性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丽丝·莱辛的作品《第五个孩子》,通过叙述大卫夫妇在消费主义的误导下沦为物质的奴隶,不断地消费、生产,结果生产出“怪胎”并导致家庭分崩离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消费主义后果的反思。消费异化使人产生扭曲的幸福感、身体和灵魂的透支、被动的人格等。作品暗示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并把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结合起来。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对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幸福的概念提供了广阔的反思空间。
  关键词: 《第五个孩子》 消费主义 异化
  一、引言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第五个孩子》(1989)是多丽丝莱辛在创作太空系列小说之后回归现实主义的作品之一,被冠以“小经典”的称号。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60至80年代的英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在战后重建以后,人们有一种需要抓紧人生,及时行乐的迫切感。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由于对传统的反叛和信仰的迷失出现了精神危机,人情冷漠,伦理道德滑坡甚至沦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自私、冷漠、疏离。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舒适富足和感官欲望的充分满足,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了人们信奉的生活信条,人在消费欲望下沦为物的奴隶。
  受这一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大卫与海蕊这一对中产阶级夫妇误解了幸福的含义,在他们看来,努力工作,贷款购买大房子,生六到八个小孩,每年的复活节和圣诞节邀请亲戚朋友来举行宴会、休假、狂欢,这才是真正的幸福。事情在一开始似乎按他们的理想发展,海蕊一个接一个地生小孩,直到他们第五个孩子班的出生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宁静。班一出生就奇丑无比,被称为“怪胎”、“外星人”、“侏儒”、“返祖现象”。就像科学怪人弗兰克斯坦一样,他食量惊人,力大无比,还残忍地杀害了家里的猫和狗,还企图伤害兄弟姐妹,全家人因为他分崩离析,亲戚朋友也避而远之。大卫和海蕊对自己生出的“怪胎”也感到无能为力,最后他们卖掉了豪宅,但两个人都被工作和家庭琐事折磨得筋疲力尽,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空间,国内外的学者分别从空间批评,家庭伦理,母性主题,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的互文性等角度来解析作品,张中载教授在《多丽丝莱辛与第五个孩子》一文中提出了几种解读视角:计划生育的必要,对“差异”的态度,环境对产生异类的影响。但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到消费异化对文中主人公的影响。本文尝试从消费异化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对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尖锐的批评。他认为,异化是一种体验方式,在这种体验方式中,“他感觉不到自己就是他个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为的创造者——他只是觉得自己的行动及结果成了他的主人。异化的个人与自身相脱离,就像他与其他人脱离一样。同其他人一样,他用认识物的方式来认识自己,他虽有感觉和判断,但却感觉不到自己与自己以及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在他看来,异化无处不在,而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体现。
  所谓“消费异化”是指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越来越注重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使消费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消费不再是一种目的,它成了满足欲求的一种手段。小说中,大卫夫妇在消费主义的误导下,为自己那种以满足欲求为幸福的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二、消费异化的后果
  1.“怪胎”班——人类膨胀的消费欲望的表现
  消费异化造成人类欲望的膨胀,在消费主义的诱导下,人类不断地生产,最终导致生产失控,生产出我们无法驾驭的“怪胎”。大卫夫妇也是因为购买了巨大的房子,两个都忙于为自己的欲望生产,大卫拼命上班赚钱来填充房子里的物品,诸如沙发、电视、餐桌、冰箱、厨房设施,还有作为现代化标志的私家车;海蕊一个接一个地为填充大房子生育孩子。他们表现得“好像不紧紧抓牢,就会失去一切似的。”小说中的班象征人类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班的强大健壮和巨大的胃口则象征了大卫和海蕊内心隐藏的物质欲望。
  大卫夫妇对物质充满了欲求,他们的第五个孩子班,是他父母物质欲求的外在表现,在娘胎里,班就动个不停,对母亲“蛮横需索”。班不仅外表怪异,胃口还大于常人,在月子里,班的食量就是同龄孩子的两倍,一天喝十瓶以上的牛奶。才四个月大,“他就像个愤怒,充满敌意的小巨人”;还不满半岁,他就会伤害其他孩子;才一岁多,他就杀死了家里的猫和狗。他总有填不满的胃口,可以生吃掉一只鸡。班代表了大卫和海蕊身上隐藏的消费欲望,代表了他们永无止尽的欲求。代表了人类的消费欲望缺乏伦理的监控下结出的让人措手不及的恶果。
  2.扭曲的幸福感
  弗洛姆认为“快乐包括能够触摸到现实的坚实基础,发现自我,以及与他人的一体性与差别性。”他指出,我们不可能在充斥了异化着的消费态度中找到快乐,人们可能会从无止境的消费中获得短暂的乐趣和愉悦,但从根本上他们是抑郁的。在20世纪的消费社会里,赚更多的钱,占有更多的商品,纵情地享受人生,被很多人当做真正的幸福。大卫和海蕊也把对物质的占有看成是真正的幸福,他们在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买下了一座三层楼的豪宅,“买下这栋房子的那个下午,心儿快乐怦跳。”大房子是他们强烈占有欲的表现,“他们静悄悄地走下阶梯,步出这栋他们已经完全占为己有的房子,进入尚未被他们占有、依然对他们神秘隐藏的花园。”大卫和海蕊认为拥有了大房子和各种现代化的方便的家庭设施和生育很多的孩子,他们就占有了幸福。每天早晨,“大卫弯下腰亲吻她道别,抚摸路克的头,他的动作有一种海蕊喜欢并了解的强烈的占有欲,因为大卫占有的不是她或小宝宝,而是幸福,她与他的幸福。”每年的节假日,他们都会邀请亲戚朋友们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向别人炫耀他们的幸福。弗洛姆说:“重占有还是重生存是人对生活的两种不同方式的体验”,大卫夫妇重占有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忽略了对生活的认真细腻的体验,不可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3.身体和灵魂的透支
  消费主义下的人沦为物质的奴隶,为了自己的物质欲求,不断沦为房奴、车奴、卡奴而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无暇顾及个人潜力的发掘和精神的成长。大卫与海蕊也一样被物欲所吞噬,一个忙着拼命赚钱,一个忙着不断生养,根本没时间和精力进行个人精神的成长和潜力的挖掘。买下郊区的大房子以后,大卫不得不努力工作来维持家用。此外,为了维持大房子运转的巨大的开支和亲戚朋友前来度假的费用,大卫在原本就非常沉重的工作外又兼了一个差,到工艺学校教书,几乎都不回家。就算他在非周末日回家,也是很晚才到家,倒头就睡。他们对家庭生活和孩子的教育疲于应付,以前他们对生命的需索受到众人的尊重,现在它的负面效应浮现,譬如海蕊因怀孩子劳累无法应酬,朵拉丝从早忙到晚不得停歇。还有,孩子们变得爱吵架、渴求大人的注意,尤其是小保罗。常年繁重的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剥夺了大卫和海蕊的自由和健康,他们未老先衰。大卫“看起来好老。比实际年龄老多了,他才五十岁,却像六十多岁的人。他的头发灰白,身体佝偻,像个阴影,表情疲惫,眼神警觉,随时准备迎接麻烦。”海蕊“和大卫一样,看起来好老。没人会认为她只有四十五岁。那不是一般的老态——灰发与憔悴疲累的肌肤,而是某种无形的物质已从她身上漏光。那是一层类似脂肪的东西,并非真的有形物。这种人人皆有且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她已经被榨干。”这种无形的物质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充实与快乐,但他们在对物的追求中迷失了自我,疲惫不堪,未老先衰,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4.被动的人格
  弗洛姆认为,“消费异化产生出‘被动的人格’,尽管他吃得好,娱乐得好,然而他却是被动的,缺乏活力和感情。这种人的内心是虚空的,他被购买更多、更好、更新的东西的可能性所迷惑,不由自主地要吃、要买、要拥有和使用更多的东西。只有通过不断地消费,那些空虚、瘫痪和无力的感觉暂时离开,他才会感到自己还是个活人。”小说中,班和他的青年小混混们都是“被动人格”的典型,他们喜欢肥皂剧,但是他们最喜欢的是暴力节目。枪战、杀戮、折磨与战斗,这才是滋养他们的东西。他们被动接受暴力分子的鼓动集会活动,“革命来临,我们将杀掉所有有钱的王八蛋”。他们不停地看电视消费着垃圾食品,“啤酒罐、中国料理外带的纸盒、盛装炸鱼薯片的纸张丢得满地都是。”而班的第四个哥哥保罗也是消费异化下被动人格的代表,他被动地消费食品和电视节目,失去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他“成日看电视。遁逃于那个方盒子,扭动不安地看着,片刻不停,边看边吃,吃个没完,却一点也胖不起来。”他的身体里似乎有张永不餍足的嘴,说着“喂我,喂我”。他全身上下充满渴欲——“渴欲什么呢?母亲的双臂不能满足他。”班和保罗都是被动人格的典型代表,他们被动地消费电视,新闻,娱乐和食品,散失了正常的批判思维能力,沦为单面人。
  三、结语
  弗洛姆明确指出:消费仅仅是现代人逃避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在消费社会中,人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和自由的人格,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的。他极力主张全面消灭异化,建立健康、人道的消费行为,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发展。所以《第五个孩子》中大卫夫妇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主导的人生观是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的,只会加剧人的异化、孤独和毁灭。作品暗示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并把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结合起来。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对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幸福的概念提供了广阔的反思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蔡雪芹. 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阐释.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 第23卷第1期. 2003(2).
  [2](英)多丽丝.莱辛著,何颖怡译. 第五个孩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3]弗洛姆著,欧阳谦译. 健全的社会[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张中载. 多丽丝莱辛与《第五个孩子》[J].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6:204-207.
其他文献
仲秋之始,露凝而白。寒露,初見叹其外貌,再见赏其才华,终钦佩其人品。相信认识寒露、了解寒露的人,一定会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一份提案 源自心细如发的尽责履职  她睿智多思,认定的事情,坚如磐石。  2019年1月19日,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常委寒露在全省“两会”上的一份提案《建议加强四川藏区广播电视阵地建设,大力提升藏区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作为“党外人士意见建议”获得省委清华书记的亲笔批
舞蹈不是一个人的表现,而是音乐与人的艺术。没有默契的配合,个人的表现再好也是枉然。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学会“带领”和“跟随”。在学习中,虽然我经历过一个学期的舞蹈课程,但还没有具体的实践机会,自然还需要在社会上多磨合多历练。我并不畏惧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重重困难,反而对此充满了期待,这是成长的历练。在学习舞蹈的道路上,我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学舞蹈是很辛苦的,练功很累也很痛,但想起我背后那些
“从高处往下看  二郎滩渡口  酷似一个酒壶  赤水河流经二郎滩  再倒出去  都是美酒”  “给我一株红高梁  加上一株小麦  加上一瓢赤水河水  加上想象我们可以  创造一个市值万亿的企业”  某年某月苏东坡与兄弟夜游赤壁叹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的飘忽与宇宙的永恒,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里的隐痛。在倏忽万变的时代,令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的人生更显局促。其中
摘要:慕容雪村是我国新生代的作家,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文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选取慕容雪村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和《原谅我红尘颠倒》等进行文本分析,对小说中的人性进行深刻的透视,从而折射出作品中年轻一代的消费经济的现状,加深对慕容雪村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小说 慕容雪村 消费经济 透视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的网络小说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繁
摘要:在多义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让学习者有效区别和记忆各个义项一直是难点。本文以高频词汇“爱”为例,提出“求同存异”的教学策略。在分析“爱1”与“爱2”的句法、语义区别的同时,建议把隐喻作为多义词教学的切入点,把汉语词语意义形成的认知过程展示给汉语学习者。这不仅有助于区别词语之间的差异,同时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提高词汇的记忆效果。  关键词:隐喻 多义词 区别 记忆  一、引言  一词
黎明  少将,四川省军区原副政委,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曾任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老工委副主任,成都军区文化部长。早年曾有硬笔书法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因兴趣所致,坚持业余研习,书法见长行草。曾数次参加省级各类书画展及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迎春美术作品展、首都军事博物馆百名将军暨书画名家作品联展,部分作品先后被收入全国十余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画作品集。偶有作品见于《中国书画报》》《墨林》
彝陶 29cm×28cm 2011年  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两千年前的彝族文明,悠远、神秘。动人的传说故事和坚毅的英雄精神在漫长岁月里就像一些闪光的碎片昭示着世人。英雄精神贯穿彝人生存发展的始终,漆器皮铠甲、男子头上的英雄髻,这些战争的用具和精神的信仰感召着民众,处处发出坚毅、拼搏的光亮。  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通过作者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技法、不同的角度,被一笔一刀刻画出来,展现了延绵不断
大学语文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探究  ——基于消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运用价值释析  云南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周洪波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消防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现已成为推动当前适应现实消防需求消防教育培养对象发展重要价值显性载体。基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运用价值释析,反思大学语文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诉求,探究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本质,挖掘教材建设价值实现,架构培养对象所需教材建设基本思路。  关
我的哥哥是京劇演员,受到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戏曲产生了兴趣,在家人的支持下,我选择了学习川剧。9岁时,我正式考入川校学习川剧表演。15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成为一名川剧本科学生,大学在校期间学习川剧经典剧目及京昆剧目,主攻武旦、花旦行当。我非常感谢四川省川剧院与中国戏曲学院招办了川剧表演专业,让我有机会进入戏曲的最高学府学习。在京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收获了很多,这段经历也加深了我对戏曲表演的热爱。  把自
赏春光,听紫燕。碧落祥烟,大鸟来天半。几处黄莺羞爱恋。粉黛阴吹,沃野飞花乱。   饮香风,思武汉。水秀山明,热血犹鏖战。梦幻田园添念惋。寄望鸣金,九域欢声漫。   杨明贵   中江县委宣传部退休支部书记、宣传部关工委执行主任。爱好广泛,尤爱诗詞、散文、书法,在各级报刊发表不少诗文。出版作品有《戏味人生》《诗词文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