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票市场走势看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机制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7年的股市的走势变化反复,上证综指最低和最高点数之间的差距竞达3558.81点,增幅为223.96%,因此不少人对政府向中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干预问题也提出了疑问,所以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股票市场;证券市场;会计监管
  
  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发行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第一张股票,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从此诞生,证券市场的诞生和发展促使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和监管体系的出现。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揭牌成立,时至今日到2007年,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以沪市为例,从最初的几十点到现在的五千多点也是经历了从平原走向高山的过程。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国股市一直都是在平稳中上升虽有起落也是合理的振荡和波动。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7年1月4日一开盘上证综指为2870.87点,到2月16日上证综指突破3000点,4月12日上证综指突破3500点,5月9日上证综指突破4000点。8月1日上证综指突破4500点,8月23日上证综指突破5000点。此后上证综指几乎一路飙升,10月16日终于站上6429.68的历史最高点。这也许只是一个信号,从此,沪市开始了震荡下行的趋势,11月22日沪市股指全线暴跌,沪指在两点五十分跌破5000点整数关口,之后就一直在从5000点处缓慢上行。2007年整个这一年中上证综指最低和最高点数之间的差距竟达3558.81点,增幅为223.96%;从8月23日到11月22日的三个月的时间里沪市股指的变化指达到了1000点,而2006年前十一个月的股指增加才仅为1000点。直至今日,时间的脚步早已迈入2008年中期,沪市股指却依然在去年的同期水平徘徊。
  由此,不少人对政府向中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干预问题也提出了疑问。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各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有两个主要的变化:其一,证券市场的监管走向统一,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紧密结合;其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关注资产价格波动,进而关注证券市场的稳定问题。从目前实践领域来看,证券市场监管发展比较成熟,政府稳定证券市场的政策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证券市场之所以需要监管,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大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它是企业筹集资金和投资者获取收益的重要渠道。通过证券投资形式,筹资者可以广泛筹集资金,把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资本,补充自有资金的不足,通过开发新产品、上新项目,以迅速增强自身实力。投资者一般也能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2)证券市场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证券市场对发行证券的公司有很高的要求,能够通过证券市场直接筹集资金的公司一般都是信誉好、效益高、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因而,市场交易的最终结果是优胜劣汰,这种机制使资金自发向优势企业和朝阳产业集中,从而发挥证券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3)证券市场具有优化公司机制的作用,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可使公司处于股东、社会和市场的三重监督之下,有利于公司转换经营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国际上一般采用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两种模式。政府监管模式是在政府机设立专门的证券会计监管机构,使其成为隶属于政府构架内的一个专门组织。政府在证券会计监管中处于主导地位,各类自律组织起配合作用。自律监管模式是完个把监管任务交给社会自律性组织,主要是会计师及其相关协会。国际上几乎没有仅靠自律性组织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进行监管的,但是几乎所有的国家在会计监管方面都离不开这些自律组织。
  我国现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监管模式,即政府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的优劣主要表现在: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会计监管必然是中央集权,这种集中监管模式的优点较为明显。首先,政府是会计监管的核心,这种无法超越的地位,目的是更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其次,我国政府监管机构的特殊地位,能从整体上协调全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政府指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而且管理口径统一,有力提高了监管的权威性。我国地大物博,这种方式突破了地域的管制界限,有效地发挥了政府机构的监管职能。第三,任何自律组织都会按照“自利”原则办事,政府部门的最高监管地位使得政府监管可以很好的限制自律机构的这种弱点,并加以合理引导和利用。但这种监管模式也有其缺陷。由于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政府监管机构在监管证券市场的过程中,难免对证券市场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致使自律组织没有任何实质上的作用。而且政府监管机构没有深入证券市场,难以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使得政府监管的直接成本较高,从而错失了更好的时机,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我国会计监管的主体也不是十分明确财政部一直是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1992年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但它并不隶属于财政部门,这两个部门对证券市场监管的侧重点不同,往往财政部门颁布的有关准则与证监会颁布的有关规范相互交错。
  
  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对策
  
  1 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管薄弱,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内部控制制度采用的一切方法、措施和程序,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任何“完美”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为人员经验和设计水平的限制而带有缺陷;同时,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也都可能使内部控制系统陷于瘫痪。要建立内部评价制度。内部评价系统是会计控制有效性的保障。为确保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必须建立可计量业绩指标基础之上的评价系统,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 完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在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方面,我国监管部门在制定会计准则,应该加以改进:要求披露关联交易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只要求披露关联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和定价政策,但忽略了最根木的问题,即关联交易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的信息,没有要求披露在关联交易中,产品购销、其他则产销售、融通资金、债务重组、租赁、担保和抵押等交易,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状况都能产生影响。例如,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出售资产,仅仅披露出售资产所得到的收入是不够的,来自资产出售所得到的损益,也应该子以披露,否则,财务报表使用者就无从知道资产销售的关联交易为上市公司贡献了多少利润。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中应该明确要求披露关联交易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3 完善和健全外部制度。
  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强化会计规范,弥补制度缺陷,缩小造假空间以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频率和范围。要确立政府集中主导的监管地位。所谓政府集中主导指的是政府部门应给市场行为主体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对其任何具体的行为进行强势监管,并由政府一个主管部门集中管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当务之急就是在现有的监管框架基础上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部门协调机制,增进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提高监管实效。具体措施如我国证监会应从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管理者的高度出发,主动会同相关监管部门签署一个监管谅解备忘录,明确合作协调的原则、范围和方式;还可以在证监会设立兼职代表席位,由财政部、审计署、中注协派人参加出席。兼职代表的职责是向证监会传递其所在部门的意见并反馈意见,协调双方的关系,证监会在制定政策和对中介机构实行监管时,积极听取和吸纳各方的意见,但具有仲裁的独立地位和权威。并积极培育与扶持职业界,以使其具有未来集中监管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熊彼特构建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理论侧重于从技术创新单方面的角度对企业成长进行研究。本文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把制度因素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系起来,构造制度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框架模型,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制度瓶颈,并提出了克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瓶颈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因素    1.引言    技术创新理论最早由美籍奥地利
期刊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席卷了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场。给各国的流动性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各国央行纷纷注资救市,中国经济也由此受到巨大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并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风险传导机制度其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等方面产生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健康发展的启示和对策。  关键词:次贷危机;影响;启示    近来,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
期刊
摘要: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已有数年历史,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一直倍受国内外企业管理者的关注,理应受到公司经营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从我国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探讨我国石油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策略    引言: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国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石油企业
期刊
摘要:虚拟经济的产生和蓬勃发展,离不开立法的有力保障。虚拟经济法律制度的供给,虽然主要依靠中央的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不能有所作为,相反,在保障与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方面地方立法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重庆市虚拟经济立法保障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有解剖麻雀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虚拟经济;地方立法;法律保障    美国金融危机再一次告诉我们: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
期刊
摘 要: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是企业的可持续优势。从法学角度,知识产权的排他性、权利与客体的可分离特征为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形成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从管理学角度,知识产权具有的差异化和低成本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知识产权具有的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关键词: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排他性;差异化;低成本;熊彼特租金    前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战略性资源。上
期刊
摘要:国有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最些年来,人才流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章从分析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严重的原因,指出了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最后为企业如何进行人才的流失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人才流失    人才问题是企业的核心问题,人才竞争将成为国有石油企业竞争的首要主题和核心内容之一,想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要依靠
期刊
摘要:本文从地方税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借鉴国际上地方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地方税改革的目标规划,最后提出了我国地方税制改革的对策,重点对确立科学的分税制模式、适当的地方税税收规模和合理的地方税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地方税制;分税制;收入规模;税收结构    一、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中央税权集中,地方税权弱化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仅要求中央与地方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迅猛加快,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整合、再造和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以及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使企业在全球化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中得以持续发展,这是当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供大家商讨。  关键词:工程机械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摘要: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对促进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新疆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建设好企业文化,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融合新疆民族文化的精华于企业文化之中,建设独具特色的新疆民营企业文化,推动新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关键字:企业文化;新疆民族文化;新疆民营企业文化    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的新疆民营企业,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中国1995-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投入,以及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率等时间序列的相关数据。并在相关理论支撑下构建了合适的定量分析模型,进而对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一作用进行了合理的参数估计,在此基础上,对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