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雾霾的源受体关系新认识——“疫情霾”的启发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7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排放控制一直被视作缓解特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2020年春节期间发生于京津冀区域的雾霾引发了全社会对控制雾霾是否有必要进行交通管控的高度质疑.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影响,叠加春节假期,2020年1月23日起的人为活动几近停滞,交通降低比例远远超过了此前一些重大事件期间的下降程度.然而,1月25~28日和2月9~13日,北京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达到中重度污染水平,PM2.5日峰值浓度在2月12日达到218.3μgm-3.停滞的交通活动、极低的污染物排放和快速生成的雾霾形成强烈反差,“疫情霾”称呼由此而来.“疫情霾”的出现,挑战了传统交通排放与雾霾之间的“源-受体”响应关系认知,对此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1];同期,其他研究从排放变化、不利气象条件、卫星及地面观测、总减排情景数值模拟等不同视角揭示了我国华北地区冬季独特的雾霾生成机理[2~5].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深化大气污染管控提供启发.
其他文献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面对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疾病管理成为新的研究焦点,而且更加关注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的健康杀手.胸痛管理之所以备受瞩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胸痛具有频率高、病因广、恶化快、负担重等特点;二是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尤其是由此导致的危急重症——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每年夺走我国约54.4万人的生命,且抢救出院生存率非常低,例如深圳仅为0.06%,与发达国家的9%形成巨大反差[1].
期刊
近年来,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支柱性疗法.然而,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却常伴随响应率低、持续时间短、易复发等问题.了解造成免疫疗法局限性的原因对于提高免疫疗法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对肿瘤的免疫逃逸通路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调控癌症免疫应答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纳米材料用于癌症免疫疗法中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限制的策略.
钙钛矿量子点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在新型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钙钛矿量子点成为光电领域的研究热点,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效率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进展,分析了制约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效率提升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2月发布的《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在未来的20年中,全世界的癌症病例数可能会增加60%.全球每年有1/6的人死于癌症,癌症负担在增加[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性结论,癌症如果能在早期被发现,患者的治愈率可达80%.然而,许多癌症很难在早期查出,一般等到中、晚期的时候,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肿瘤细胞的准确判断及对癌症早期的准确筛查意义重大.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由核糖核酸模板、逆转录酶催化组分(TERT蛋白)和其他相关蛋白组成[2].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端
期刊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etal halide perovskite,MHP)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以及可溶液加工,有潜力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设备的核心发光材料.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人员试图将层状MHP作为发光材料,制备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PeLED).但受制于不成熟的成膜方法和器件结构,器件最终只在110K的低温下实现了正常点亮.2014年,Snaith等人首次实现了室温下正常点亮的PeLED器件.自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并投入到PeLE
有机、有机/无机复合光电器件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已经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在信息显示领域(如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和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电池)应用广泛.中国学者在此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集中展示该领域的发展,《科学通报》组织“光电功能材料和器件专题”,邀请国内专家和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撰写文章,对光电材料和器件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该专题共包含10篇文章.
期刊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低廉的制备成本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钙钛矿薄膜中出现的大量缺陷严重制约了电池性能与工作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一方面总结了钙钛矿晶体中各类缺陷的形成过程与物理性质,并分析了各类缺陷对太阳能电池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界面钝化层出发,综述了以Lewis酸、Lewis碱、有机胺与铵盐、聚合物、金属氧化物、三维钙钛矿、石墨烯和无机盐等材料作为界面钝化层的钝化机制与钝化效果.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出有效的界面钝化思路与策略,为钙钛矿太阳能
光电器件的柔性化、结构微型化是光电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溶液法加工特别是印刷技术和纳米光电材料的结合,有利于克服传统光电器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局限性,在未来柔性化、图案化以及大面积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聚焦于可溶液加工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介绍了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科研进展,包括喷墨打印量子点技术与应用,溶液加工量子点界面发光机制,以及发光、探测、突触器件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希望为该领域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采用镶嵌图形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探讨了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创造性在大脑功能基础方面的联系.首先,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计算西南某高校414名大学生被试的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然后与创造性思维进行回归计算,最后将得到的脑区与认知风格、创造性思维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发现,创造性思维与大脑静息态度中心性之间呈现正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颞上回、右侧前扣带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和左侧壳核
锌黄锡矿(CZTS(e))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代表之一,以其原材料储量丰富、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CZTS(e)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效率,在光吸收层内引入掺杂或替位元素成为近年来CZTS(e)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众多掺杂或替位元素中,锗元素(Ge)对CZTS(e)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特别是器件的开路电压(Voc))的提升作用极为明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Ge掺杂或替位CZTS(e)太阳能电池(CZTS(e)∶Ge)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CZT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