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历史学科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所说的知识经济,它的中心问题体现在“创新”二字上面。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还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原动力。倘若我们不进行改革创新,那么,我们的国家就难以发展壮大。这已被历史经验教训所证明了的事实。所以,我们身上承载着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就要勇敢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根本之所在,那就是要坚持创新。其实,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问题,而人才的培养又要靠教育。处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创新思维思维能力一、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明白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创新型人格,使学生具有生生不息的创新内动力。是的,我们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就要使我们的学生有强烈的上进心、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创新活动,长此以往,使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摒弃过去老的旧俗,不在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死板教条,而是充满生机勃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富有无限创造力的新生代。我们中国具有几千年文明灿烂的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一定是充满好奇的吸引力,当然,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和问题。尽管有些问题在我们教师眼里,以为是很幼稚天真,甚至是还觉得毫无意义的,可是这对这些后生来说,可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对自己好奇心的满足,由此可见,我们的可爱的学生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懵懂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来说,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么的天真幼稚,不管有多么的毫无价值,都要不能轻易地加以全盘否定,给红灯。
  作为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有我们历史学科的优势之所在。看一看我们人类历史上,那么多的重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是经过无数的科学家的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付出和努力以及进行无数次的失败才获得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历史课来讲述那些无数的革命先烈经过流血牺牲、艰苦卓绝的奋斗,还有无数次的探求和失败之后,采取中国革命的成功的史实,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通过这些能在学生的幼小的心灵里产生巨大作用,使他们继承发扬光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逐步来培养具有坚定不移、追求不懈的革命精神和意志,这是我们所必须要做到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
  要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大目标,就要通过具体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实现。可见发散思维对学生的重要性。因为发散思维,就是让我们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全方位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再看现行的历史教材,大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重视历史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人文性的,可这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这一点,还没有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的注意。面对这一事实,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来弥补,可以开展一些参观历史革命教育的展览馆,对学生进行一些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开展什么“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一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一些历史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说,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名句,来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联想,中国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豪杰气概,为我们树立了大家不朽的风范,这些都来自于他们拳拳的爱国之心,这是通过正面的视觉来看到的。还可以从反面来纵观历史长河,那些小人、民族败类,只顾自己个人的利益,而致国家民族大业于不顾,为我们后人所不齿。通过这些教育我们的学生,作为古老文明民族的继承人,应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浩然正气和伟大的光荣传统,不辜负老祖宗和革命老前辈的殷切希望和重托,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我们通过这样丰富的联想,就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倘若我们能经常开展这样活动,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历史课教学。
  三、注重培养学生独创性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实施以来,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地培养了学生独创性的创新思维。它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独立、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大胆地质疑,还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与众不同的见地。这样使得学生知识有前所未有的增长。只有对前人和现成的科学理论、传统观念不是一味地继承,能提出自己的质疑,才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所必需的。退一步来讲,假如我们对于有的理论和科学成果都不加任何思索、不加质疑地全面接受的话,那么,我们人类社会就会停留在原地进行踏步走,社会就不会日新月异的进步。所以,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应大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勇于向权威挑战,才能展示出我们新时代人的大无畏的创造力和风采,把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因为这种敢于探索,无所畏惧的创新精神,才是最可贵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学会标新立异。因为“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思维的创新。要大力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独立思考,认真钻研,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发挥我们历史课独特的教学的优势,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营造一个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英雄用武之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发和利用。
  总之,我们要想通过自己历史课的教育教学,来达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提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做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是义不容辞的。
  参考文献:
  [1]祁建基.历史教学与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2,(06).
  [2]杨志才.人才为本教材领先[N].中国教育报,2009.
其他文献
论述了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存瓦斯量评价预抽防突效果的方法及现场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能反映抽放后煤层瓦斯的分布情况,有利于防突管理工作。
以目前普通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论、有效教学论等科学理论为依据,对目前高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教学中的相关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点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有效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之间的结合关系,期望能为发展目前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策略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个人所占的角度不同,对其
根据对断层的落差(h、)走向长度(L)、影响面积(S),断层走向与工作面夹角(θ),煤厚(m)等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提出能全面反映某一断层对开采影响程度的断层破坏系数——K_1=(ι
本文联系矿井通风实际,确定了矿井通风参数有效数字的位数。
本文较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1982~1988年,我国地方国营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的概况、突出的特点与规律性、突出的防治工作等。
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实践活动,不但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让语文学习充满情趣,充满生命力,变的鲜活、诱人,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带来的情感体验。试验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让学生鲜活的生命,刻下生活的痕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观察,思考,感悟,提升。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课内外 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是学生精神的自我超越的凭借,是心灵成长的历程。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
【摘要】作为非英语专业的高职生来说,英语学习不占主要学习比重,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技能的习得上。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程度则决定着他们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知识的获得。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积极性的调查,进而研究和探索出新课改下调动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效措施。  【关键词】英语学习积极性新课改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强调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
矿井开拓第一水平,往往采用分区小井抽出式的通风系统,构成了多风机联合运转的复杂通风网路.显然,在设计这类矿井时,仍然采用单风机的计算办法,作为选择风机的依据是不合适的
期刊
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英语学习和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已经
<正>沼气、煤尘、空气混合物的最初着火的发生,有一个突出的、实际上很重要的特点。 甚至在最佳爆炸浓度和有能量大大超过最小着火能量的火源的情况下,最初着火也可能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