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物联网赋能大型装备维修

来源 :中国军转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概述了工业物联网的诞生背景以及应用价值,深入分析了工业物联网为大型装备维修赋能的五个层面:基础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仿真评估层。对大型装备维修企业全面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探明玄武岩纤维-碱液加固黄土的抗压强度和渗透特性演变特征,采用正交设计法,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特性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纤维长度、碱液浓度等因素对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碱液加固黄土的作用显著,影响纤维-碱液加固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碱液浓度、玄武岩纤维掺量、玄武岩纤维长度,而影响渗透系数的主次因素依
<正>机器人物流机器人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近日,物流机器人两项国家标准GB/T 20721-2022《自动导引车通用技术条件》和GB/T 41402-2022《物流机器人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据悉,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近15家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这两项标准,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1)归口。
期刊
针对编解码网络在病灶区域纹理复杂、边界模糊、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低以及背景噪声干扰等复杂医学图像的特征提取中鲁棒性较弱,导致病灶区域分割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语义表征的医学图像分割网络.首先,通过多尺度上下文感知模块增强不同尺度上下文的表征能力;其次,通过计算相邻层间的特征差异,突出不同层间语义特征的差异性,减少特征信息冗余;最后,通过混合注意力模块增强病灶区域的边界信息和网络对复杂特征
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为例,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说思路、说依据、说过程、说体验,层层深入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马克思十分注重人的发展与时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方式,时间是人生命的尺度,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时间非正义现象产生的根源和表现形式作了深刻揭露。他把人的解放阐释为争取更多自由时间的过程,把人的发展还原为获得更多自由时间的过程。遵循马克思时间正义理论,解决现代社会时间非正义问题,应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自由时间;改革生产关系,公平分配时间;激发人的时间主体自觉性
为了解藏药材植物薄叶鸡蛋参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通过使用CodonW、CUSP等软件对薄叶鸡蛋参叶绿体基因组中54条CDS编码序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密码子数ENC范围为37.21~58.10,平均值为48.94,GC3含量为22.31%~38.63%,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在相对同义密码子(RSCU)分析中显示,RSCU>1的密码子有30个,其中以A/U结尾的有29个,以C/
作为机电一体化的重要产物,工业机器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水平的主要指标。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效率和产品品质,必须对其进行数字化设计。针对数字化车间的控制需求,结合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特征,提出基于数字化车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将其划分为5个层次的网络,为下一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将所有与工业机器人生产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层和连接,可为工业机器人制造提供数据和网络支持。
<正>张苏榕教授,1962年6月出生,江苏响水人。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取得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19年晋升为教授。张苏榕教授从教近40年,始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于钻研,为人师表,曾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18年被评为学校“教学标兵”。所主讲的“《史记》女性人物讲读”被评为江苏省一流课程和盐城工学院精品开放课程,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批
期刊
当前,人类正进入以产业变革为主体的新工业革命时代。为应对产业变革的挑战,主要发达国家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竞争不断升级,竞相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表明,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互联网政策聚焦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重视技术政策、标准建设和安全政策的统一,并采取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以及多元主体间协作的实施路径。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工业互联网政策的演变趋势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
文章针对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发展,首先介绍物联网技术和工业自动化,并阐述当下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方向。其次介绍工业自动化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要点,并且从生产制造、产品信息化、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运营管理五个维度总结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方法,提出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全过程中运用的建议。最后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前景,实现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的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