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花,独放其美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n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着理想,怀着信念。来自千里之外的贵州赤水少年——十六岁的袁咨桐,牺牲在雨花台,成为长眠于此的最年轻的烈士。
  十六歲,正值灿烂无忧的青春岁月。而他,却将十六岁的年华定格在雨花台的纪念墙上,定格在人生最华美的乐章中,定格在流芳百世的史册里。
  清明前夕,当我走进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感受先烈的灵魂时,我发现这里的美竟如此纯粹与壮丽。
  崇敬着革命先烈的豪情壮志,我将瞻仰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年轻的脸庞上——袁咨桐。
  纪念墙上的袁咨桐与凭吊瞻仰的我,有着共同处。我和他都姓袁,或许是五百年前的本家;我们都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读过书;而此刻,在雨花台这片热土上,我正穿越时空,踏寻他的足迹。纪念墙上的袁咨桐,年轻的脸,清澈的眼,透过黑白相片,我看到了他坚毅的眼神,执着的信念,深远的目标,无畏的情怀。
  这位年仅十六岁的烈士,1914年出生于贵州赤水一个偏僻山村,1924年到贵阳读小学,深受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爱国爱民思想的影响。1927年黄先生遭军阀通缉,少而有志的袁咨桐离开家乡,义无反顾地追随黄先生前往四川。
  1928年,14岁的袁咨桐来到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求学,受到该校中共地下支部的教育。次年冬天,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后,袁咨桐积极阅读革命书籍,参加革命活动,广泛进行革命宣传。
  1930年初,袁咨桐担任晓庄师范学校共青团支部书记,参加了晓庄学生声援声势浩大的反帝反政府斗争的示威游行。同年8月,他在从事革命活动时被捕。
  伫立于烈士的遗像前,我默默无语。眼中唯有照片、唯有文字,心中油然升起感动敬仰之情。个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在瞬间烟消云散,我被眼前的纯美与壮美所震撼、所折服。
  我的目光沿着烈士的足迹,越过历史的烟云,穿透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回到了那个恐怖的白色年代。
  我走入监狱,静立烈士身边,我如忠实的记录者,把历史的记忆定格在我的脑海,然后在近百年后的中华盛世里,用文字将烈士的壮美尽情演绎。
  在狱中,敌人严刑拷打,让袁咨桐招出地下党员的名单。袁咨桐毫不畏惧,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令敌人无从下手。
  在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谷正伦眼中,这个十六岁的小同乡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他想给袁咨桐留下一条活路,前提是在悔过书上签字。面对生死抉择,袁咨桐毅然拒绝,他义正词严,他大义凛然,他刚硬决绝,他慷慨以赴,一番言语驳得谷正伦无地自容。
  恼羞成怒的谷正伦朱笔一挥,“判处死刑,立刻执行”。
  让我震惊不已、义愤填膺的是:按照当时的法律,未满十八岁不能判死刑。但是,穷凶极恶的敌人,却无耻地将袁咨桐的年龄由十六岁改为十八岁,判处极刑。
  1930年9月17日,袁咨桐被敌人枪杀于雨花台。
  “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走得很美、很美!”
  读着袁咨桐在狱中写给哥哥的绝笔信,我蓦地想起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其传记文学《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赞美征服南极却不幸遇难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的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
  袁咨桐的青春之花过早凋谢却独放其美,为了信仰而英勇献身的人生之美,如万丈光芒。他足以让一个冰寒的世界融化成碧波荡漾的暖江,他足以使一棵幼小的纤苗长成参天大树。
  这份美,令人敬仰和崇拜;这份美,是对革命青春的最好注解;这份美,是对理想与信仰所描绘的赤诚华彩。走出雨花台纪念馆,仰望蓝天,宁静而澄澈,天空中一片纯洁的白云,慢慢地,向西南飘去。
  袁传宝: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协会员。
  编辑 闫清
其他文献
天刚蒙蒙亮,村子被阴冷笼罩着。中年男人轻轻打开院子的门,踩着泥泞的小路向南走了几步,来到隔壁院子的门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清脆的撞击声惊醒了墙头睡梦中的小鸟,扑棱着翅膀飞走了。刚进院门,男人便看到院子的矮墙边,堆着些板凳和石砖。  他没有进屋。他知道,人不在。  这间破旧的瓦房,住着他年过古稀的老母亲。母亲在这个偏僻的村庄生活了大半辈子,养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五十多岁时,丈夫离世,大儿子去了城
期刊
记忆中,爷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论奶奶如何数落,他总是一声不吭。  相比奶奶严苛的爱,我更喜欢爷爷温柔无声的爱,他总会想法子陪我玩,和我一起逮公鸡,挖蚯蚓,掏炭火,甚至去抢母鸡刚下的蛋,而这些都是奶奶所不允许的。  奶奶去世后,爸爸和叔叔们都担心爷爷走不出悲伤的阴影。那天晚上,大家围坐在爷爷的房间里,谈论爷爷未来的生活。五叔建议爷爷随他去重庆生活,爸爸建议爷爷来上海,而二叔却认为爷爷留在老家生活更
期刊
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刚进教室,一个学生便冲到我面前,高高地举着一盒酸奶打报告:“李老师,小花偷酸奶!”  小花的爸妈外出打工,很多年都没有回家,家里只有她和爷爷,但这个小精灵的学习却是班里最好的。小小的她不仅在家照顾爷爷、做家务,在学校还帮老师做清洁,给同学讲作业。虽然没有爹妈的照顾,但这个小丫头却收拾得利索,再加长得清秀俊俏,所以,每当她像百灵鸟一样在校园里飞过时,老师们都不禁称赞:“多么快
期刊
1  林小柱从镇子中学赶到家,已是晌午。他进屋,把书包放在靠墙的桌子上,对正往炕上放桌子的妈妈说:“妈,我们老师说,每个同学要在假期做一件事,就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后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汇报。”  妈妈把桌子放好,往外屋走着,问:“那你想做什么?”  林小柱说:“我想蒸豆包。”  妈妈停住,回过头来看着林小柱,说:“这你可实践不了,豆包不是放到锅里就能蒸,可麻烦了!”  林小柱说:“学呗。”  妈妈
期刊
现今,名目繁多的消费卡让你尊享贵宾荣耀的同时,也“卡”住了你的血汗钱!这些消费卡一旦被“卡”住,因为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你将很难要回欠款!    “卡”你没商量    所谓消费卡,具体来说,是消费者预先付费办理会员卡,与经营者订立一份预付费服务合同。凭卡消费,消费者往往可以得到比正常消费更优惠的价格。理论上讲,这样一来,消费者省了钱,商家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因此,此类消费模式在不长
期刊
从最早的“纯棉时代”书系,到近年来的《女人的女朋友》《母亲的愿力》《女儿与父亲》等“玫瑰岁月”书系,赵婕都妥帖地书写了女性精神、女性情感的崭新向度。赵婕的写作所走的是纪实路线,结结实实,踏踏实实,以温婉、智趣的文字精准描绘出女性在多个场域的“在场”,从容叙述着女性角色在多维空间的变迁与转换,从个体命运折射出时代发展的步伐。  读过赵婕近年来大多数的作品,说她是在书写知识阶层女性的心灵史,并不失偏颇
期刊
寒冷的冬天来了,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号叫着。蘑菇妈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她的孩子们送进了地下,叮嘱他们:“天冷了,你们一定要耐心地等候春姑娘的召唤再出来。”  大地像一床温暖的被子包裹着蘑菇宝宝们,他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等呀等呀,地下好暖和哩,宝宝们渐渐都睡着了。  不知熟睡了多久,“轰隆隆”的一聲春雷炸响,惊醒了沉睡的宝宝。“听,春姑娘在召唤我们了!”刚睡醒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是谁也没有力气钻出地
期刊
突发奇想:打工汉要赚怀旧钱    今年33岁的张桥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新丰镇的一个农家。2004年,他来到深圳,给一家电子公司的杜老板做私人司机。杜老板的儿子名叫淘淘,刚上小学,特别淘气。  2005年5月3日,张桥像往常一样开车送杜老板回家,到家后已经很晚了,杜老板就留他在家吃饭。张桥刚坐下,淘淘就拿着一把玩具水枪冲了出来,嘴里喊着冲啊,对着张桥就是一阵扫射。张桥躲闪不及,被水枪喷得满身是水。杜老
期刊
凉风送爽,小杉擦了擦额上的汗水,望一眼澄澈的天空,感觉惬意了许多,因拥挤而引发的不快一扫而光。  路边的风景一闪而过,那别致的楼房,翠绿的田畴,黛青的山影,奶白的云絮……小杉无心欣赏,反而有些惆怅,他极目远眺,希望快点见到马良。新修的柏油路时而笔直如箭,一眼望不到边;时而蜿蜒似蛇,爬坡过坳。村庄退去,电线杆退去,高山退去,小杉忍不住鼻子一酸,泪如雨下。  再见,画岭!再见,韭菜园!  小杉孤独地长
期刊
这真是一件叫人莫名其妙的事儿!  一天,邮递员叔叔给我送来一封信。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通知书:  张小凡同志:  您的作品《好球!》获本市第三届摄影绘画展览一等奖。兹定于4月5日在市展览馆二楼礼堂举行发奖大会,敬请准时光临。  朝阳市摄影绘画展览评奖委员会  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我既不是画家,又不是摄影师,哪里来的“作品”?再看看信封,地址、姓名千真万确,一字不差。难道是同学们跟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