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的质量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因此对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越来越迫切。本文将重点讨论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从人才培养的意义、重要性以及人才培养几方面出发,从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汽车服务工程
1.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工程服务专业主要是以培养与汽车服务相关的专业人才为主,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专业的汽车技术与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与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能够为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高级专业人才。但是我国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发展历史短暂,国内高校对于这一专业还都处于探索阶段。
2.汽车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汽车服务工程行业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但是汽车产业又是我国近些年来重要规划的产业,因此培养专门的汽车服务工程行业的人才是我国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测的是我国汽车行业在世界上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人才在汽车服务工程行业都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国的汽车行业主要以东风、上海和一汽三大集团为主,以本田、长安、奇瑞、菲亚特、吉利等汽车企业为辅。这同样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规模是巨大的,因此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与汽车行业有关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3.当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3.1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美好的,相应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也是很受欢迎的。经过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普遍很高,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汽车产业遍布发展的今天,尽管很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汽车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依照当前的局势看来,行业整体的相关人才市场依旧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2教学模式
现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学生都是学习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况且在大学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选用的都是PPT投影式教学,这样尽管节省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这种教学工具带来的是学生长时间观影,不利于对课堂内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在于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的操作。缺乏实践的学习不能称之为全面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同样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3.3专业课设置
对于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我国国内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学专业课设置不合理。某些院校都在沿用之前的教学方案,就连教材都有可能沿用的是之前的,再加上学校几门程序化的课程教学。这样子的教学方式并不具备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特色,这样的培养方式也不符合社会汽车行业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期许。同时在课程的时间设置上面,很多学校通常会把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安排到大三大四,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事情太多,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很容易分散精力,不利于知识的就收。而在大一大二敬礼最充沛的时候却选择教授学校设置的基础课,这样的安排是极为不合理的。
3.4社会观念
受我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这一类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抱有歧视,致使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不会选择这一专业。同时对我国国内大学来说,像汽车服务工程一类的专业都开设在高职院校中,相对来说学校的生源力量规模不够。因此,社会观念的不同也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储备力量不够充足的原因。
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4.1偏理论,轻实践
现如今高校教育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育都偏理论而忽视了对实践的教育,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又是比较偏实践的一门专业,因此实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至关重要。在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教授下,学生缺少相关的实践活动,理论知识多余实践内容,学生相应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素质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这对今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讲是一件极为不利的事情。
4.2学生所学与行业现状脱节
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信息同样是不断交替更迭的。对于那些开设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校来说,在规划本专业的发展情况时并没有切实地考虑到学校本身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这就使得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脱节,甚至于学校为数不多的实践内容都脱离了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最后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实践内容已经脱离了汽车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学生所学根本应用不到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这会给即将毕业的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扰。
4.3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能力
上文中提到学生学习不到真正的社会实践中的真正技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与教师自身有关。从现在的高校教师就业来看,很多教师都是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后之间留在学校继续本专业的教学的,这样子的教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在实操环节中缺乏真正有效的训练联系,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只有潜在的片面认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自然也就相应地缺乏了对实践工作的认知。尽管现在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开始招收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或者会选派一些教师去特定的岗位学习,但是这种实践经验属于局部化的经验,教师还是缺乏长期化系统化的培训教育与经验积累。
5.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建议
5.1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系统化、专业性的教育,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定期的培训,政府与学校应该给大学教师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帮扶,增加教师们的实践经验。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与当地的汽车服务企业建立相关的联系,定期派教师接受最新的知识教育,同时也可以从企业内部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智能的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有关于汽车服务行业的消息,有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入岗。
5.2学校提供实践实习机会
学校也应该给学生提供不同阶段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积累实操经验,帮助学生确认今后的就业方向。学校提供实践机会不仅仅是出于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需要,还可以借助实习培养精英,提高本学校的就业率,提升本专业的专业度,提高学校在企业内的知名度。可以说,学校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所起到的作用是连环效应的。
5.3改善教学模式
学校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改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死板教学,采取更加灵活方便的教学模式培养专门的人才。将实操联系融入到学生系统化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的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自己岗位上的认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上的岗位对接,为汽车产业以及汽车服务行业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人才,不断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
參考文献
[1]王冬良,李璐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78-80.
[2]朱礼贵,王春风.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观察,2016(6):162-163.
[3]朱培培.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科技展望,2016,26(24).
[4]刘基冈,朱龙英,侯全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73):186-186.
[5]孙领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8(2).
[6]方健.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96-98.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关键词:人才;培养;汽车服务工程
1.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工程服务专业主要是以培养与汽车服务相关的专业人才为主,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专业的汽车技术与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与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能够为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高级专业人才。但是我国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发展历史短暂,国内高校对于这一专业还都处于探索阶段。
2.汽车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汽车服务工程行业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但是汽车产业又是我国近些年来重要规划的产业,因此培养专门的汽车服务工程行业的人才是我国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测的是我国汽车行业在世界上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人才在汽车服务工程行业都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国的汽车行业主要以东风、上海和一汽三大集团为主,以本田、长安、奇瑞、菲亚特、吉利等汽车企业为辅。这同样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规模是巨大的,因此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与汽车行业有关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3.当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3.1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美好的,相应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也是很受欢迎的。经过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普遍很高,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汽车产业遍布发展的今天,尽管很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汽车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依照当前的局势看来,行业整体的相关人才市场依旧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2教学模式
现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学生都是学习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况且在大学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选用的都是PPT投影式教学,这样尽管节省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这种教学工具带来的是学生长时间观影,不利于对课堂内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在于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的操作。缺乏实践的学习不能称之为全面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同样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3.3专业课设置
对于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我国国内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学专业课设置不合理。某些院校都在沿用之前的教学方案,就连教材都有可能沿用的是之前的,再加上学校几门程序化的课程教学。这样子的教学方式并不具备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特色,这样的培养方式也不符合社会汽车行业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期许。同时在课程的时间设置上面,很多学校通常会把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安排到大三大四,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事情太多,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很容易分散精力,不利于知识的就收。而在大一大二敬礼最充沛的时候却选择教授学校设置的基础课,这样的安排是极为不合理的。
3.4社会观念
受我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这一类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抱有歧视,致使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不会选择这一专业。同时对我国国内大学来说,像汽车服务工程一类的专业都开设在高职院校中,相对来说学校的生源力量规模不够。因此,社会观念的不同也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储备力量不够充足的原因。
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4.1偏理论,轻实践
现如今高校教育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育都偏理论而忽视了对实践的教育,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又是比较偏实践的一门专业,因此实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至关重要。在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教授下,学生缺少相关的实践活动,理论知识多余实践内容,学生相应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素质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这对今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讲是一件极为不利的事情。
4.2学生所学与行业现状脱节
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信息同样是不断交替更迭的。对于那些开设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校来说,在规划本专业的发展情况时并没有切实地考虑到学校本身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这就使得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脱节,甚至于学校为数不多的实践内容都脱离了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最后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实践内容已经脱离了汽车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学生所学根本应用不到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这会给即将毕业的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扰。
4.3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能力
上文中提到学生学习不到真正的社会实践中的真正技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与教师自身有关。从现在的高校教师就业来看,很多教师都是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后之间留在学校继续本专业的教学的,这样子的教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在实操环节中缺乏真正有效的训练联系,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只有潜在的片面认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自然也就相应地缺乏了对实践工作的认知。尽管现在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开始招收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或者会选派一些教师去特定的岗位学习,但是这种实践经验属于局部化的经验,教师还是缺乏长期化系统化的培训教育与经验积累。
5.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建议
5.1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系统化、专业性的教育,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定期的培训,政府与学校应该给大学教师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帮扶,增加教师们的实践经验。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与当地的汽车服务企业建立相关的联系,定期派教师接受最新的知识教育,同时也可以从企业内部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智能的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有关于汽车服务行业的消息,有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入岗。
5.2学校提供实践实习机会
学校也应该给学生提供不同阶段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积累实操经验,帮助学生确认今后的就业方向。学校提供实践机会不仅仅是出于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需要,还可以借助实习培养精英,提高本学校的就业率,提升本专业的专业度,提高学校在企业内的知名度。可以说,学校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所起到的作用是连环效应的。
5.3改善教学模式
学校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改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死板教学,采取更加灵活方便的教学模式培养专门的人才。将实操联系融入到学生系统化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的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自己岗位上的认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上的岗位对接,为汽车产业以及汽车服务行业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人才,不断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
參考文献
[1]王冬良,李璐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78-80.
[2]朱礼贵,王春风.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观察,2016(6):162-163.
[3]朱培培.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科技展望,2016,26(24).
[4]刘基冈,朱龙英,侯全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73):186-186.
[5]孙领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8(2).
[6]方健.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96-98.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