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商业街区的文化嵌入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蕴涵地域文化的特色商业街区则是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与展现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和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苏州古城的三个特色商业街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特色商业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的商业街区应该找准定位,通过深度挖掘和嵌入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商业街区文化特色,着力提升街区的文化影响力,才能突破街区发展瓶颈,实现街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苏州古城;特色商业街区;文化嵌入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6-0072-02
  苏州市的观前街、平江路和山塘街是三条“国字号”的特色街区。观前街被中国步行街工作委员会授予“国家级特色商业街”称号,平江路和山塘街也均入选我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这三个街区尽管在发展特点和商业模式方面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特色商业集聚之地,是苏州古城商业发展的示范和引擎。但随着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城市空间的变迁,这三条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街区正遭遇文化与商业的矛盾和冲突,其所承载文化的命运也正面临着新的抉择。因此,探讨如何通过“挖掘”、“提升”、“嵌入”文化主题等做法来展示苏州古城的文化特色、提升三条特色街区的品牌和文化影响力以促进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現状
  目前,关于特色商业街区如何进行文化嵌入的研究非常少见,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商业特色街区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发展研究,以及文化嵌入对于古镇保护、产业集群及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吴俊(2012)认为,特色商业街区是指某一特色较为明显的小型商业街区,与此类似的概念有“商业特色街”、“步行街”、“旅游商贸街”等,并结合杭州市的情况,将特色商业街区分为产业特色、商贸特色、文化特色,基于分类进行了功能分析。贾新政(2015)提出了发展特色商业街区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商旅文联动、尊重文脉、彰显特色、感知价值、互动体验、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陈来生(2015)在缕析了现代化进程中苏州古城特色街区的发展过程后,提出了苏州市的特色商业街区需要挖掘文化资源和打造文化氛围。王德刚等(2016)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古村镇保护和开发中进行文化嵌入的实施条件、路径选择、文化冲突与融合互动、商业模式设计等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嵌入”的风控管理。于磊(2018)梳理了我国商业街区的演变过程,并以承德为例对地域文化体验型商业街区模式进行了研究。刘水(2018)提出,城市在对商业街区的改造中,必须注重对城市文化特色的发展,要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直观的体现出来。马强(2017)基于文化嵌入的视角,研究了文化特别是徽商文化对本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影响,认为传统文化对本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区域文化嵌入的程度过高,会导致锁定效应,从而限制了集群创新的发展,提出未来本地产业集群必须坚持适度的文化嵌入。马国胜、陈娟(2011)通过对山塘街的问卷调查,提出要理顺体制、明确主体、强化特色、巧于运作。张佳等(2013)以苏州市的平江路、李公堤和山塘街为例,分析了商业特色街区这一城市特色空间,能够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延续城市历史、繁荣城市经济、弘扬城市文化以及塑造城市品牌。
  二、街区的功能定位及特点分析
  观前街、平江路和山塘街三个特色街区均是“国字号”街区。观前街在历史上已经是繁华的商业集聚区,平江路和山塘街属于历史街巷,是后期发展而成的商业街区。从经营业态看,三个街区无论是建筑、景观、环境、商铺,还是历史痕迹和文化底蕴,都体现了明显的文化特色,属于“文化特色明显”[1]的特点。
  (一)规划定位
  由于三个街区的资源禀赋各异,因而功能定位也不尽相同。从规划定位上看,三条特色商业街都在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存资源的基础上强调苏州的城市特色。观前街的发展与苏州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中心地位随着苏州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功能上被定位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融商业、文化、宗教于一体的市区购物、餐饮、休闲和旅游中心”。[2]平江路、山塘街因其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与利用,先后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平江路被定位于“合理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有文化内涵、高品质的第三产业,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地带”。山塘街则被定位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独具特色的“古城水街”。两者均将展现苏州文化内涵作为发展的关键。
  (二)街区特点
  一是位置好。三条街区都位于古城重要的公共服务节点附近。观前街为于苏州古城的几何中心,是市级商业中心,处于旅游交通的枢纽位置。1986年苏州城市规划确立了全面保护古城,跳出古城发展新区的指导思想,观前街的核心地位开始减弱。平江路毗邻观前街,山塘街位于老城阊门外,毗邻次一级商业中心石路步行街。三条特色街区公共交通十分便利,保证了其较好的公共性。
  二是历史久。观前街始于明清年间,已有160年的历史,街区内汇聚了众多名闻遐迩的老字号,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市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5年,至今己有近1 300年的历史,是我国明清时期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
  三是文化资源多。苏州市是吴文华的发祥地和江南文化的中心。观前街区是一条集中反映苏州传统文化的街区,浓缩了许多吴文化的精髓。平江路街区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七里山塘昔日即是苏州居民郊外游憩之绝佳去处,经过多年打造已经成为江南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苏式生活的体验地,是古城苏州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和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   三、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文化嵌入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市的特色商业街区采用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彰显特色”与“综合配套”并举,“商业经营”与“文化旅游”互動。2017年,姑苏区成立了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商业特色街区发展联盟,这是继杭州、上海之后,成立的国内第三家、江苏省内首家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联盟,实现了街区的抱团发展、有序竞争和互利共赢,构建了商旅文互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街区发展姑苏新模式,为商业特色街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认为当前街区发展及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三个街区采用了政府主导下的市场推进方式,成立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进行运作和管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在管理中存在政府和公司职责或权限不够清晰的现象,存在职能交叉或管理的模糊地带、真空地带,不利于街区的协调发展。
  2.发展空间有限。随着商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流量的快速增加,而现有的空间极为有限,已经遭遇发展速度下降甚至停滞现象,并伴随出现诸多问题。同时,街区地处或紧邻古城区,外部交通拥挤,内部配套服务不完善,停车位紧缺,交通与商街经营、停车与购物的矛盾十分突出。
  3.地域特色减弱。街区的不少项目因追逐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文化特色的培育,出现同质化问题。调查中有一半游客(居民)认为跟其他商业街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特点,传递的文化特色不够到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不足。
  4.商业项目缺乏创新。街区内的一些商业项目缺乏创新,有一些老字号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不能体现“国字号”的品位,难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譬如,观前街上一些传统老字号因自身创新不够而举步维艰,甚至搬离或倒闭,带来相应的历史和文化消亡。
  (二)文化嵌入的路径选择
  1.理顺管理体制。要完善街区整治和保护的总体方案,理顺政府和企业、商户和居民、整治和改造、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制度,协调好多方利益。
  2.发展优秀文化产业。组织政府、高校、企业和民间等多方力量,梳理与街区发展相关的各种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内涵,讲好街区故事。平衡好文化古街古巷融入现代商业元素之后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发展优秀文化产业,处理好商业和文化之间的不平衡,实现传统和现代、文化和商业在街区内的有机融合。
  3.提升文化识别度。要充分利用苏州历史文化资源来展现商业街区的特色,实现街区文化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定位;要充分利用历史遗存,营造本土文化的体验性商业空间,延续苏州厚重历史的人文形神,提升街区文化的可识别性和认可度。
  4.发展后街经济。为突破街区空间有限的桎梏,可在繁华的主街背后,开设一些市井商业,传递苏州的历史传统,延续市井文化;也可以通过现场经营和现场制作演示相结合方式,“让好玩有文化,使文化更好玩”,提升后街经济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来生.现代化进程中的苏州古城特色街区建设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9):22-27.
  [2]  张琼予,彭科,夏健.苏州观前商业街区近三十年形态演变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2):67-70.
其他文献
摘 要:自2018年1月2日起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当前正处于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在分析河北省农业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在农业发展上存在的問题,基于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链融合理论,寻找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科技
期刊
摘 要:基于多变量框架下的状态空间模型,运用卡尔曼滤波法研究广西1990—2017年的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贸易依存度、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双向的正负最大波动幅度的特征;金融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稳定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贸易依存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平稳,呈现出平稳的小幅度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摘 要:为了了解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现状、特征,收集、整理云南省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图表法、比较法对人口年龄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正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经济,逐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老年服务人才培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
期刊
摘 要:大学校园是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基地,但由于高校社团组织通常由学生自发成立,在社团组织管理方面并不规范,长期存在一些管理弊病。通过将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到社团组织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存在的管理问题,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相关性的对策研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对社团进行管理,积累有效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校社团组织;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獻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选择上海微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其客户导向,从收入来源、运营成本两个个角度,探讨在线教育相对于传统线下教育的区别,从而了解目前在线教育内容服务商的盈利模式。同时,细化分析三个角度下在线教育的长处和短处,总结新型的教育渠道特点,给出后续优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教育;收入来源结构;成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在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及时捕捉其新增长点,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为此,天津市提出并积极推进居民生活消费的新增长点——打造天津市夜經济,并通过采取相应举措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夜经济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但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解决,天津的夜经济肯定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真正成为天津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新增长点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关键词:夜经济
期刊
摘 要:杜邦分析法是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比率,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其已经存在上百年,广泛运用于企业经营绩效管理中,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在上市公司的运用中。因此,需要针对杜邦分析法的不足进行优化改进,让其更好地为企业所用。  关键词:杜邦分析法;帝王洁具;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8-0118-03  随
期刊
摘 要:以永春县茂霞村为例,在了解茂霞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了新乡贤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新乡贤在美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分析了新乡贤作用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最后通过成效评价得出新乡贤促进了美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结论,为进一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乡贤;特色文化产业;茂霞村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政府对公务员的重要激励手段之一就是职务晋升,但我国的公务员晋升机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晋升制度不完善、“官本位”思想影响、上级领导的私心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往往导致晋升后的公务员难以胜任新职务,晋升过程中面临着“彼得困境”。以黑龙江省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为例,阐述公务员的晋升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彼得困境;基层公务员;晋升机制;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
期刊
摘 要:在乡村旅游扶贫中通过整合乡村资源来实现产业融合,是促进精准扶贫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江县方山村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的路子,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以通江县方山村为例,探析精准扶贫视阈下乡村旅游扶贫的内涵、价值,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对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