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据报道用小鼠足垫麻风杆菌实验感染技术对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甲氟哌酸(Pefloxacin,PF)和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CF)的抗麻风杆菌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PF对麻风杆菌可能有杀菌作用,而CF实际上无作用。近来有人报告另一种氟喹诺酮类药氟嗪酸(Ofloxacin,OF)的抗分支杆菌活性比PF强,而药动学特点颇相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用小鼠足垫麻风杆菌实验感染技术对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甲氟哌酸(Pefloxacin,PF)和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CF)的抗麻风杆菌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PF对麻风杆菌可能有杀菌作用,而CF实际上无作用。近来有人报告另一种氟喹诺酮类药氟嗪酸(Ofloxacin,OF)的抗分支杆菌活性比PF强,而药动学特点颇相似。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2例非普通临床表现的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1例在躯干及四肢有靶形损害,类似于多形性红斑(EM),另1例类似于疱疹样皮炎(DH).例1.46岁,女性.发生瘙痒性水疱1个月.初发于手背,以后蔓延至躯干及四肢.入院前1周曾在院外诊断EM,当时活检符合DH及大疱性类天疱疮(BP).
作者遇见1例荨麻疹性血管炎(UV)女性患者(30岁)有复发性荨麻疹性发疹史1年,皮疹持续48~72小时后消退。发作时伴发热、不适、光敏感、关节痛、畏光及结膜炎,自觉风团处烧灼感,不痒。体检:躯干、前臂、小腿有大的风团损害,少数呈靶形损害,较硬,多位于下肢。实验室检查除低补体血症外,余均正常。风团损害活检符合早期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真表皮交界处有颗粒状IgG沉积,血管周围有浓染
环孢菌素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具有很强免疫抑制作用,并广泛地应用于接受移植的患者。近来已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预期其对严重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也是一治疗手段。本文报告用DNCB致敏的豚鼠,接触过敏中局部应用环孢菌素的效果。结果:环孢菌素局部应用能显著地抑制DNCB引起的接触性过敏反应,且其作用是局部的。最大的抑制作用是在局部应用0.02ml(25mg/ml)的环孢菌素3天后产生的。
本文报告2例线状IgA皮肤病(LID)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浆细胞瘤。例1.男,白人,65岁。开始在胸部和间擦区出现瘙痒性红斑、斑丘疹性发疹,2天后皮疹泛发,在红斑和外观正常皮肤上发生紧张性大疱。发生水疱前2个月,出现急性背痛,X片证实第8胸椎有压迫性骨折,活检标本组织学显示浆细胞瘤。
在银屑病、异位性皮炎、扁平苔藓及盘状红斑狼疮(DLE)等皮肤病的真皮和表皮中富含T淋巴细胞,但B淋巴细胞和无效细胞很少,因此,淋巴细胞通过皮肤移行似乎是一非随机的过程,这与淋巴细胞经外周淋巴结及肠壁集合淋巴结的移行相似。这种在表皮内“诱捕”淋巴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什么?现已知表皮角阮细胞参与许多免疫学反应。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模型研究Asanambut地区家庭内麻风接触者在传播麻风中的作用.该地区自1971年以来,已进行了麻风防治工作,麻风发生率为38.66/1000.
概括目前治疗尖锐湿疣方法如:外科切除、电凝法、冷冻法、激光疗法及外用足叶草脂、双氧水或秋水仙胺等药物,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都有欠缺的一面,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作者采用功率为1.6~6兆电子伏特的手提式小型电子加速器所产生带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束来治疗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的疗效.共收治37例男性患者,年龄18~59岁,病程1月~2年.其中11例已婚、26例独身.但均有活跃的性生活.34例既往有
作者总结了1968年9月~1982年12月间用氮芥局部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长期疗效、治愈潜能和致癌性方面的经验。
作者用经皮水丢失(TEWL)方法及复合线性回归模式研究了影响皮肤对弱刺激原敏感性的各种因素。43名无皮肤病的健康受试者,年龄20~48岁,记录性别、异位性病史和紫外线过敏的皮肤类型。将12.5mM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水溶液0.3ml置于直径20mm、厚1.0mm的圆形吸水纸中,再置于内径22mm的扁圆塑料小室中。用绷带将小室紧密固定于右前臂掌侧中心部位,每日2次,每次45分钟,两次间隔为3小时
作者应用HMB-45、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CAM5.2、AE1、LCA、LeuM1单抗和S100蛋白多抗对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并与HE、粘蛋白卡红、PAS染色和电镜检查对比,光镜下瘤细胞核中央常有一个明显核仁,大量中小型瘤细胞具有印戒样外观,似上皮性印戒细胞,有丰富淡嗜伊红胞浆,挤压胞核使之偏于一侧。例1还有较多大型印戒细胞。例2中瘤细胞经淀粉酶消化后PAS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