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一次“国骂”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开始,周总理就对林彪、江青一伙的极左思潮、极左情绪、极左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九届二中全会后,特别是“九一三”事件后,总理敏锐地抓住这个时机,对极左思潮开展了全面深入的批判,并且结合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地纠正“文革”造成的错误。批判极左的行动,开始时毛主席是同意的。因为林彪事件的爆发,毕竟让他有所警醒。但随着批判极左的深入,势必要否定“文革”的理论和实践,这是毛主席绝对不能允许的。江青一伙对批判极左思潮更是极力反对。因为林、江本来就是一丘之貉,只是各自目的不同而已。这些靠“文革”发家的野心家,对总理早就怀恨在心,不断寻找机会向总理发难。特别是1973年8月,党的十大召开后,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张春桥当上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政治局委员,江青一伙的势力得到加强,开始结成“四人帮”宗派集团,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向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老干部疯狂反扑。
  正当这个时候,《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若水于1972年12月5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很同意”周总理关于要批透极左思潮的主张,认为批极左不仅符合机关内部的实际情况,在舆论宣传方面也同样适用;信中还反映了张春桥、姚文元反对批极左的情况。王若水写这封信是勇敢正义之举,但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毛主席认为:王若水那封信不对,林彪路线的实质是“‘极右’。修正主义,分裂,阴谋诡计,叛党叛国。”“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这使一直坚持抵制、批判极左的周总理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出现了转折和反弹。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大张旗鼓地批判极左思潮是不可能的了。周总理只好把批极左贯彻在实际工作中,并把声音放低。
  从此开始,总理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厄运一个接一个而来,特别是1973年7月到12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毛主席连续3次批评周总理。这在客观上为“四人帮”向周总理发动进攻鼓了气、壮了胆,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我这里只讲第一次周总理挨批评时发生的一件事:1973年3月,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访美,同尼克松签订了《苏美防止核战争协定》等文件。对此,外交部写的《新情况》第153期简报提出:这是美苏合作、欺骗世人,妄图主宰世界。周总理同意这种看法。但毛主席是不同意这种看法的,因此,他找王洪文、张春桥等人谈话,指出:“近来外交部有若干问题不大令人满意,我常说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而外交部忽然来了一个什么大欺骗、大主宰。在思想方法上是看表面,不看实质。”然后,毛主席要王、张管管外交部的事,并说:“你们年纪不大,最好学点外交,免得上那些老爷的当,受他们的骗,以至上了他们的贼船。”“要跟线不跟人。”“将来搞修正主义,莫说我事先没讲。”又说:“结论是四句话,‘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正,势必出修正’。”
  这些话,毛主席没有和总理直接谈,总理是在会议上听其他人传达的。我当时看了周总理的会议记录,头都觉得膨胀了,简直有些发蒙,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厄运等着总理。
  这期间,我们很注意观察总理的心情。我没有看出总理有什么异常的反应。他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把毛主席的批评在会上做了传达,主动承担责任,并做了检讨。
  回过头来,说王若水的那封信。当时总理看过信和其他有关资料,批示给政治局传阅后,就把材料和信交给了我。我把它们和毛主席批过的其他文件一起装在专门的文件夹里,放在了总理办公室单人床头的一个茶几上。这个单人床是为总理临时休息准备的,我到西花厅时,总理已没有时间休息了,床上放满了文件。这个位置既明显又独立,不易同其他文件混杂,找起来方便。
  就在毛主席批评外交部“153期《新情况》”的时候,总理让我把王若水的那封信重新拿出来,他要看。
  我记得那天,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样片刚刚放映,中直机关组织各单位包括各领导处的工作人员观看。那天总理休息得晚,我估计他起床要到下午五点以后,我便和钱嘉东商量了一下,我先去看电影,他晚上再看。
  下午,天空阴沉沉的,非常闷热,看来要下雨了。电影下午两点开始,一点半的时候,我骑车往中直俱乐部奔去。开演后,约摸过了10分钟,忽然听到广播:“总理值班室纪东赶快回去,有车在门口等你。”真巧,电影放着,对话、音乐响着,我竟听到了广播。我马上站起来,直奔门口。出门先看到的是倾盆大雨,听到的是隆隆的雷声,接着,看到邓大姐的司机王炳文坐在吉姆车里向我招了招手。我上了车,车直奔中南海西北门而去。雨很大,视线很差,我问王炳文:“这么急,什么事啊?”
  他说:“总理找你。”
  车到西花厅,看到钱嘉东,我问他什么事?他说:“巧了,你刚走一会儿,总理就起床了。找你,没说什么事。”
  我马上到总理办公室去。总理没问我干什么去了,直截了当地说:“把王若水的那封信和有关材料拿来。”和平时相比,总理的声音和情绪好像有点不大对劲。我也不知道总理这个时候叫我回来找这个文件是什么意思。我平静了一下心情,嘴里答应着:“好的。”便顺手从那个小茶几上把毛主席批示过的登载那封信的(《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和有关材料拿了出来,递到总理的手里。
  总理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翻看,翻得很快,看得也很快。几份材料翻完,猛地朝办公桌上拍了一下,劲儿很大,连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接着,把文件“啪”地朝侧右后方摔去,我听到一句:“妈的,怎么不是极左,就是极左嘛!”声音不大,但每个字我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看到总理双眉紧蹙,两臂放在椅子扶手上,上身靠着椅背,两眼怒视着窗外。
  那几份材料散落在地上,我赶紧把它们一份一份捡起来,按顺序整理好,放在总理办公桌的左边,然后,悄悄地退了出来,轻轻关上门,小心翼翼地离开了总理的办公室。
  看到总理如此生气,我有点不知所措,我从来没有看到总理这样发过火。可静下心来一想,我反倒有了几分高兴:总理平时忍了太多苦太多气了,这次能这样“发泄”一下,心里也觉得酣畅痛快。我总觉得总理应该这样,有什么气、什么委屈,在家里、在我们面前发出来。特别是在他已经重病在身的时候,发出来比闷在心里好。
  这次,总理让我把半年前的文件找出来,肯定又是“四人帮”旧事重提,对总理批判极左怀恨在心,利用毛主席不同意外交部那期简报的观点,并让召开政治局会议对总理进行“批评帮助”的机会,进行报复。
  总理的那声“国骂”是我在老人家身边工作几年里听到的唯一的一次。可见,他精神上的痛苦煎熬已经到了不能再忍受的地步了,内心的愤怒已经压抑得无法再压抑了,才终于这样发泄出了一点。但我感到,就在那一刹那、那一瞬间,他也仍在尽量控制着自己,仍在忍着。
  总理的“忍”,不是软弱,而是他的党性修养,大局意识。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他不得不“忍”。是肩上的责任,使他在一般人难以忍耐的情况下,仍然咬牙忍着,不然,在那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天下大乱的年代里,没有这个“忍”字,那个“忍辱负重”的“重”,他怎能担负得起啊!
  过了一会儿,我找了个理由又走进他的办公室。老人家已经平静下来。他像往常一样,看了看我,我递上了一份要批的文件……
  说来也巧,这时正是雨过天晴:苍穹如洗,一片瓦蓝;满院葱绿,松柏盎然……
  (摘自纪东:《非常岁月——回忆周恩来总理的最后八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石油系统职业培训现状及其分析。石油系统职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职业培训提出了构建以培训项目管理模式为主的新型职业培训体系。新型职业
专家点评:PSA集团的老牌劲旅1.8THP发动机动力输出表现上乘,有缸内直喷发动机一贯的躁动,10L/100km的油耗偏高,运转精度中上,高级感和品质感有待提升。在群星闪耀的评选现场,
本文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探索出了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新途径,即先从专业设置上找准服务地方的切入点,把地方优势引进学校,把学校优势溶入地方,
从这么多年的职业经验来看,踏踏实实做一款车的测试是最有乐趣且最充实的工作……对于A5的测试成绩以及传递的主观感受我们都表示认可,尤为可喜的是全面超越了上一代产品——
警察防卫行为,是指警察依据法律规定,为了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控制违法犯罪分子或者阻止违法犯罪分子脱逃而实施的具有强制力、暴力性的职务行为。警察防卫权是警察实施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全球气候强迫的贡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本纲研究组最新评估表明,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不足美国的40%。相关成果发表于PNAS。气候强迫分为正辐射强迫(致暖)和负辐射强迫(制冷),在气候强迫的构成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显著。其中,发达国家主要以其排放的温室气体的致暖效应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短生命周期大气污染物的制冷效应则会抵消大部分温室气体的致暖效应。
韩国于1994年设立了作为总统咨询机构的教育改革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95年5月提出了第一次教育改革方案,1999年和1997年又分别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这些方案将职业教育改革放在极其重要的
近日,上汽集团发布产销快报,2016年全年实现整车销售648.89万辆,同比增长9.95%,高于市场平均增速,连续12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上汽大众实现销售整车200.18万辆,蝉联国内乘用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其中最亮眼的品牌当属比亚迪,其以月销12466辆的销量成绩再刷新高。以秦、宋DM等为代表的比亚迪插混车型更呈现“一枝独秀”的热销现象,凭8034辆的压倒性优势,占据超64%的插混市场份额——至此,比亚迪已连续5月销量破万,1-10月累销已达82859辆,占比超国内新能源同期销量的1/5,再次雄踞国内插混单月、新能源单月及1-10月累销三项冠军,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