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对于景德镇,多年前,我常常站在老家前湖咀低矮的小丘陵上眺望。比小松树略高一截的我总是手臂一挥,自信地指着东边的方向大声说:那里是“镇上”,似乎景德镇就是隔壁的村庄,每一条弄堂、每一处窑场的烟火都是那么熟悉,其实,有一百多里路呢。
“镇上”,是老家人对景德镇的亲切称谓,饱含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向往。我妈退休后就从乡下搬到了“镇上”,住在瓷响声声的戴家弄附近。对于景德镇,我便多了一份超越燃烧的情感,去景德镇的次数也与年俱增,去瓷器街的次数亦然,看一看瓷光闪烁,也满心欢喜。
从小就知道,景德镇是做瓷器的地方,把泥巴捏个碗盘什么的,丢进窑内,烧上大半天差不多就成器了。看過土窑烧砖瓦,遗憾从来没看过柴窑烧瓷器。后来,在技改的指挥下,烧瓷器有了煤窑、电窑、气窑,柴窑也就渐行渐远。
却在那么一天,不经意间我来到浮梁瑶里绕南龙窑遗址前,虽没有看到松木杂木堆满窑前,没有看到熊熊燃烧的烈火,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座有温度有气度的古窑,传递着指纹的信息、青花的传奇。一抹瓷光映照着我穿越时空,以一名督陶使的身份行走在陶瓷的故乡,陪同的地方官员们亦步亦趋,我懒得去理会他们例行公事的讨好样子,更愿意一个人踽踽行走,去用心聆听陶言瓷语,或发现什么。我尤其喜欢用手触摸瓷器,感受那一溜光滑、光泽、光洁。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面对绕南龙窑,我顶礼膜拜,那是多年来积蓄的情感迸发出对瓷文化表现出宗教式的虔诚。
瑶里,古称梅村窑里,出产瓷石,树木繁茂,水量充沛,千年前就有了窑火的猎猎光影。周围有三十多处古瓷业遗迹,主要生产陶瓷原料,辅以生产民用瓷,是景德镇三大窑区之一,发掘出的几座龙窑就是见证,瓷之源头名副其实,至今窑火不灭。
斜坡式龙窑大都倚山濒水而建,分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我想象着当年那磅礴火龙在窑炉内游走,携带着松脂的芳香,热情叩访、烤炙、烘托每一件器物,越是体贴入微,便越是光鉴如玉。在遗址上及栗树滩山林坡地间,至今还能看到大量的青花碎瓷和残破窑具等,捡起来辨识,偶尔能看到瓷片上的铭文,不外乎福寿、姓氏,还有数字等。阳光下,我在古窑周边彳亍、寻找,面对一枚枚瓷片,我可以静静地和它们无声对话,不需要有任何打扰,心想不仕后,瑶里当是一个归隐的好去处,摘几片山中树叶烧进瓷器,把一份闲趣凝固在釉上釉下。
不但是在古窑,就是在瑶里的任何一条古道上,半掩泥土或深埋地下的瓷片无处不闪烁着撩人的光芒,保持姣好的容颜,甚至沐浴了唐风宋雨一路走来,风华依旧。这就是瓷器的魅力,一袭玉一般的身影迷醉了多少人。
走进瑶里,多年来我在瓷器认知上建立起的自信被窑火一点一点吞噬。扪心自问,对瓷器的前世今生究竟知多少?
瑶河悠悠,木桥悠悠,山辉水媚入眼底,沿岸零星散落着不少废弃的水碓、池槽,承担着舂碎、淘洗、沉淀、稠化浓缩等任务,还有制作瓷土和釉果以及制坯、拉坯的作坊遗址,多少年过去,褪不尽瓷光的痕迹,闪耀在瑶里的天空下。想当年,这里的确是一派“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之火热场面。
伫立瑶河岸边,我听到了古老的窑场简易工棚里传出的拉坯声,想着那些排列整齐的白坯,真弄不明白怎么燃烧后就变成了温润如玉的瓷器。重新打量瑶河,是它以并不丰满的身姿孕育了世界瓷都,千百年来流翠泻玉,却从不趾高气扬,静静地蜿蜒山间,淘洗着大器成景。
倘若允许的话,我愿意结庐瑶河畔,当一个彻头彻尾的窑工,与泥土打交道,与瓷器交朋友,每天系上围裙靠捣鼓泥巴养家糊口,累了,就端起大瓷碗大口喝茶,或能喝出一片冰清玉洁的心境来。偷得闲情,也可在瓷、茶相映衬的氤氲中,用舌尖去触碰沉甸甸的瓷实和轻袅袅的悠然。
纵是碗不小心打碎了,瓷片还是大有用处,贴在地面上,拼成花卉、几何等图案,装扮一份好心情;或插在围墙上,设防防君子;日常生活中,以一块瓷片刨丝瓜、葫瓜的皮,三下两下,就干干净净,吃起来口感也似乎更好。还可选一枚精美的瓷片磨制成挂件佩戴,那是文化的标志,瓷光里闪耀着几分意趣。
二
对于瑶里,我是蛮后来才晓得的,一次一次走近,一次一次肃然起敬。
大山深处,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将瑶里分为南北两岸,那是瑶河,唱着清凌凌的歌谣,摇曳着青花、粉彩般的身姿缓缓而去。
群山逶迤,河岸坐落着瑶河人家。入夜,我一个人披件衣服出来,那个春夜居然还有清冷的月色照耀。走上一座不知名的石桥,青砖黛瓦的民居中传来二胡的舒缓散板,山边水中伴有青蛙的低吟浅唱,也不觉寂寞。
何为瑶里?我在做着无据无聊的猜想。瑶,乃美玉,也形容美好。照字面推想,瑶里当数人间仙境也,瑶池阆苑莫过于此。我的猜测很快得到权威解释。恰逢一位老先生经过石桥,我主动打招呼,他很愉快地和我攀谈起来。先生姓吴,年逾花甲,谈起自己的家乡,老吴言语里洋溢着自豪,说“瑶里”原本是“窑里”,南踞象山,北卧狮山,制陶瓷的瓷石最早就取自瑶里,是瓷都景德镇的发祥地,大大小小瓷窑依山就势分布,错落有致,故名窑里。元以来,“窑里”改名为“瑶里”,意即仙境,一直沿用至今。老吴说,早年,景德镇做瓷的瓷土和釉果其中就有瑶里汉子撑竹排沿瑶河送下去的,几十里水路,要十天半月往返,再对换些布匹、肥皂、发夹、盐等日用品逆水折返。
那个晚上,枕着瑶河的浅吟低唱,我陶醉在瑶里古镇的传说里,宛如走进了一帘悠远缥缈的梦乡。
一大早起来,走入瑶里平平仄仄的弄弄巷巷,踏上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感受着遥远的古风古韵。一座座古老的房子,风雨敲打岁月的沧桑,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深巷里走来一个蓝衣青裤老妇,提着一桶衣服走向瑶河,分明走来的是世世代代瑶里女性的一个缩影。从少女、少妇到老妇,她们喜怒哀乐全挥洒在早晨的梆槌下,是她们热闹了瑶河的水面,打捞着自己的幸福生活。站在瑶河边,看见一河的清水、一河的石头,还有红鲤鱼、小青鱼在自由自在追逐、嬉戏,让人羡慕,它们可以免却随时被贪婪的人们放在钩子上的诱饵。抬头望去,太阳正穿越山峰,光芒万丈,在冉冉升起,炊烟里鸡犬相闻,一幅不需要打造的和谐、恬美家园图,我有幸点缀其中。 然后,我坚持要去徽饶古道,那一截古道旁横跨着一座拱形石桥,一块青石板上书有“復源硚”三个大字,镶嵌在桥的顶部。走在徽饶古道上,感觉天然的亲切,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我是从饶州乡村走出的“现代书生”,而浮梁古时候就是饶州辖地,多少徽商就是绕过原始森林经瑶里进入饶州,向江南西道挺进,兜售他们执着追寻的资本主义,解构冲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徽饶古道,原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条路,两边杂草丛生,它掩藏在赣皖交界的崇山峻岭间。站在徽饶古道上,我很佩服徽商的勇敢、进取精神;站在徽饶古道上,我想,这里可喻为江南古“丝绸之路”。想当年,有多少学子求学赶考,有多少徽商搶占时机,有多少达官显贵耀武扬威走过,而今,再也看不到了背上行囊的匆匆身影,听不到了抬轿、拉马车、推羊角车来往穿梭的吆喝。
对瑶河上游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我充满着好奇。在千年岁月的长河里,窑火不绝,木柴不断,但是,这瑶里汪湖村旁的原始森林却是从未有人敢打主意,看得出,瑶里人对大山充满着敬畏,以一片原始森林来时时警醒自己,是大山养育了自己,绝不能焚林而猎、焚林而田、焚林而瓷。
回来后,瑶里沿着瑶河、昌江、饶河撑筏而下,悄悄地叩开了我的梦。
三
如果说瑶里是瓷之源,那么饶河岸边的鄱阳就是瓷路起点。
是的,丝绸之路,蛛网密布,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节点,那就是古饶州,景德镇的瓷器,就是从饶州鄱阳码头开始起航,过鄱阳湖,穿越老爷庙水域经湖口上长江,然后漂洋过海。
一湖清水,千年古城。水润鄱阳城,听渔鼓声声,看落霞渺渺,让我们走近瓷路起点鄱阳饶河古码头,去叩响岁月的回音。
历史上,景德镇瓷器又叫“饶玉”“饶州瓷器”,这些称谓始于唐初,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进瓷器状》就是关于“饶州瓷器”的专稿特稿。清代前景德镇隶属饶州府浮梁县管辖,是古饶州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大多都是鄱阳当地几大船行承运,经饶河沿岸各大码头转运输往世界各地。
饶河,鄱阳的母亲河,干流长四十余公里,常年通航,曲折西流,经莲湖龙口注入鄱阳湖。这是一条黄金水道,一条见证了鄱阳两千二百多年“鱼米之乡”的黄金水道,见证了“饶玉”千年辉煌的黄金水道。饶河在水路运输发达的时代,是长江中下游一大重要港口,景德镇的瓷器,皖南的茶叶、木材等大宗运往全国各地,必经之要津。
行走在饶河岸边,古码头痕迹依稀可辨,一艘艘满载瓷器、茶叶的商船扯起风帆,从饶河码头起航,经饶河、过龙口,进入鄱阳湖,上长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饶河被誉为“瓷路起点”不是空穴来风,饶河岸边也因水运兴起了一条街——解放街,古人有诗为证“十里长街半边商,万家灯火不夜天”,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
姚公渡得名,传说早年是一户姓姚的人家在这里摆渡,平时不收过往行人钱,到年底渡口两边各村统一以粮折算工钱,相当于公渡,故名。当地上了岁数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小时候,从下游来的装运瓷土的船只靠岸时,他们会要点那细嫩的瓷土玩耍,大人们则会讨点瓷土,碾碎,用一块布或者旧袜子包起来,就成了天然的婴儿爽身粉,据说也是治疗脚气的偏方。
姚公渡村民石先生告诉我,他们的先祖是清朝末年从湖北迁徙到鄱阳姚公渡的,历经七八代了,以打鱼为生。姚公渡这里原先是一个自然村,下面那边是架木棚,1998年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响应上面移民建镇号召,村庄整体搬迁到现在的住址上,易名“姚公渡渔港花园新村”。而今渡口已荡然无存,对岸是饶丰、三庙前等地,北宋年间,江右文化世家洪氏家族由乐平迁徙至鄱阳就是从这个渡口进入饶州的,是饶河水养育了南宋名臣洪迈,他在《容斋随笔》里也提到了饶州“浮梁陶器”。是饶河水滋养了“饶州瓷器”,传播了“饶州瓷器”。
说鄱阳是“瓷路起点”,解放街瓷器巷乃幸存的“活化石”,是一大佐证,这里当年就是景德镇人在鄱阳的集居地。瓷器巷不长,也就几百米吧,走进“瓷器巷”,已不见瓷器的踪影,显得有些斑驳破落。由于政府“棚改”,东边已经开始拆迁,像是经历了一场洗劫,这边保留完好。瓷器巷17号,是一栋精巧、舒适的小楼房,里面住着退休的王师傅一家人。
关于瓷器巷的得名,王师傅说,他是在瓷器巷长大的。早年,这里住的大都是景德镇的瓷器商,店铺也大都是瓷器行,还有都昌会馆(景德镇瓷业人员以都昌人为主)、抚州会馆,以及福建会馆等,今不存,旧址尚在。楼群中逼仄处独立一堵古老的风火墙,成为见证瓷器巷兴衰最后的守望者。
王师傅说,从记事起,瓷器巷其实就名不副实了,瓷器店几乎没有,连都昌人的后代都改行易业。但他听他的父母亲说过,那时景德镇的瓷器主要是运到南门口至高门一带码头上,景德镇的瓷器船都是小船,到鄱阳后要换成驳船进鄱阳湖,俗称“过驳”。过驳,也就是小船换成大船的意思。
从瓷器巷出来,走到饶河岸边最近的码头大概就两百多米。饶河岸边,仍然停泊着不少船只,木船已经很少,摇橹的也少见,大都是铁船,而且安装了发动机。和风习习,感觉好凉爽,偌大的鄱阳港,船过浪拍,我眼前浮现出昔日码头的一片繁华、繁忙,陶瓷走向世界,就是从鄱阳起航的。
饶河滔滔远去,瓷路悠悠不绝。China,瓷器,让世界永远记住了“中国”,今天,唱响“一带一路”,溯源厚重往事,触摸辉煌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是饶河输送了千年窑火烧制的东方文明。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是饶河成就了绵延万里的中国瓷路。
(选自2020年第7期《厦门文学》)
对于景德镇,多年前,我常常站在老家前湖咀低矮的小丘陵上眺望。比小松树略高一截的我总是手臂一挥,自信地指着东边的方向大声说:那里是“镇上”,似乎景德镇就是隔壁的村庄,每一条弄堂、每一处窑场的烟火都是那么熟悉,其实,有一百多里路呢。
“镇上”,是老家人对景德镇的亲切称谓,饱含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向往。我妈退休后就从乡下搬到了“镇上”,住在瓷响声声的戴家弄附近。对于景德镇,我便多了一份超越燃烧的情感,去景德镇的次数也与年俱增,去瓷器街的次数亦然,看一看瓷光闪烁,也满心欢喜。
从小就知道,景德镇是做瓷器的地方,把泥巴捏个碗盘什么的,丢进窑内,烧上大半天差不多就成器了。看過土窑烧砖瓦,遗憾从来没看过柴窑烧瓷器。后来,在技改的指挥下,烧瓷器有了煤窑、电窑、气窑,柴窑也就渐行渐远。
却在那么一天,不经意间我来到浮梁瑶里绕南龙窑遗址前,虽没有看到松木杂木堆满窑前,没有看到熊熊燃烧的烈火,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座有温度有气度的古窑,传递着指纹的信息、青花的传奇。一抹瓷光映照着我穿越时空,以一名督陶使的身份行走在陶瓷的故乡,陪同的地方官员们亦步亦趋,我懒得去理会他们例行公事的讨好样子,更愿意一个人踽踽行走,去用心聆听陶言瓷语,或发现什么。我尤其喜欢用手触摸瓷器,感受那一溜光滑、光泽、光洁。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面对绕南龙窑,我顶礼膜拜,那是多年来积蓄的情感迸发出对瓷文化表现出宗教式的虔诚。
瑶里,古称梅村窑里,出产瓷石,树木繁茂,水量充沛,千年前就有了窑火的猎猎光影。周围有三十多处古瓷业遗迹,主要生产陶瓷原料,辅以生产民用瓷,是景德镇三大窑区之一,发掘出的几座龙窑就是见证,瓷之源头名副其实,至今窑火不灭。
斜坡式龙窑大都倚山濒水而建,分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我想象着当年那磅礴火龙在窑炉内游走,携带着松脂的芳香,热情叩访、烤炙、烘托每一件器物,越是体贴入微,便越是光鉴如玉。在遗址上及栗树滩山林坡地间,至今还能看到大量的青花碎瓷和残破窑具等,捡起来辨识,偶尔能看到瓷片上的铭文,不外乎福寿、姓氏,还有数字等。阳光下,我在古窑周边彳亍、寻找,面对一枚枚瓷片,我可以静静地和它们无声对话,不需要有任何打扰,心想不仕后,瑶里当是一个归隐的好去处,摘几片山中树叶烧进瓷器,把一份闲趣凝固在釉上釉下。
不但是在古窑,就是在瑶里的任何一条古道上,半掩泥土或深埋地下的瓷片无处不闪烁着撩人的光芒,保持姣好的容颜,甚至沐浴了唐风宋雨一路走来,风华依旧。这就是瓷器的魅力,一袭玉一般的身影迷醉了多少人。
走进瑶里,多年来我在瓷器认知上建立起的自信被窑火一点一点吞噬。扪心自问,对瓷器的前世今生究竟知多少?
瑶河悠悠,木桥悠悠,山辉水媚入眼底,沿岸零星散落着不少废弃的水碓、池槽,承担着舂碎、淘洗、沉淀、稠化浓缩等任务,还有制作瓷土和釉果以及制坯、拉坯的作坊遗址,多少年过去,褪不尽瓷光的痕迹,闪耀在瑶里的天空下。想当年,这里的确是一派“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之火热场面。
伫立瑶河岸边,我听到了古老的窑场简易工棚里传出的拉坯声,想着那些排列整齐的白坯,真弄不明白怎么燃烧后就变成了温润如玉的瓷器。重新打量瑶河,是它以并不丰满的身姿孕育了世界瓷都,千百年来流翠泻玉,却从不趾高气扬,静静地蜿蜒山间,淘洗着大器成景。
倘若允许的话,我愿意结庐瑶河畔,当一个彻头彻尾的窑工,与泥土打交道,与瓷器交朋友,每天系上围裙靠捣鼓泥巴养家糊口,累了,就端起大瓷碗大口喝茶,或能喝出一片冰清玉洁的心境来。偷得闲情,也可在瓷、茶相映衬的氤氲中,用舌尖去触碰沉甸甸的瓷实和轻袅袅的悠然。
纵是碗不小心打碎了,瓷片还是大有用处,贴在地面上,拼成花卉、几何等图案,装扮一份好心情;或插在围墙上,设防防君子;日常生活中,以一块瓷片刨丝瓜、葫瓜的皮,三下两下,就干干净净,吃起来口感也似乎更好。还可选一枚精美的瓷片磨制成挂件佩戴,那是文化的标志,瓷光里闪耀着几分意趣。
二
对于瑶里,我是蛮后来才晓得的,一次一次走近,一次一次肃然起敬。
大山深处,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将瑶里分为南北两岸,那是瑶河,唱着清凌凌的歌谣,摇曳着青花、粉彩般的身姿缓缓而去。
群山逶迤,河岸坐落着瑶河人家。入夜,我一个人披件衣服出来,那个春夜居然还有清冷的月色照耀。走上一座不知名的石桥,青砖黛瓦的民居中传来二胡的舒缓散板,山边水中伴有青蛙的低吟浅唱,也不觉寂寞。
何为瑶里?我在做着无据无聊的猜想。瑶,乃美玉,也形容美好。照字面推想,瑶里当数人间仙境也,瑶池阆苑莫过于此。我的猜测很快得到权威解释。恰逢一位老先生经过石桥,我主动打招呼,他很愉快地和我攀谈起来。先生姓吴,年逾花甲,谈起自己的家乡,老吴言语里洋溢着自豪,说“瑶里”原本是“窑里”,南踞象山,北卧狮山,制陶瓷的瓷石最早就取自瑶里,是瓷都景德镇的发祥地,大大小小瓷窑依山就势分布,错落有致,故名窑里。元以来,“窑里”改名为“瑶里”,意即仙境,一直沿用至今。老吴说,早年,景德镇做瓷的瓷土和釉果其中就有瑶里汉子撑竹排沿瑶河送下去的,几十里水路,要十天半月往返,再对换些布匹、肥皂、发夹、盐等日用品逆水折返。
那个晚上,枕着瑶河的浅吟低唱,我陶醉在瑶里古镇的传说里,宛如走进了一帘悠远缥缈的梦乡。
一大早起来,走入瑶里平平仄仄的弄弄巷巷,踏上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感受着遥远的古风古韵。一座座古老的房子,风雨敲打岁月的沧桑,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深巷里走来一个蓝衣青裤老妇,提着一桶衣服走向瑶河,分明走来的是世世代代瑶里女性的一个缩影。从少女、少妇到老妇,她们喜怒哀乐全挥洒在早晨的梆槌下,是她们热闹了瑶河的水面,打捞着自己的幸福生活。站在瑶河边,看见一河的清水、一河的石头,还有红鲤鱼、小青鱼在自由自在追逐、嬉戏,让人羡慕,它们可以免却随时被贪婪的人们放在钩子上的诱饵。抬头望去,太阳正穿越山峰,光芒万丈,在冉冉升起,炊烟里鸡犬相闻,一幅不需要打造的和谐、恬美家园图,我有幸点缀其中。 然后,我坚持要去徽饶古道,那一截古道旁横跨着一座拱形石桥,一块青石板上书有“復源硚”三个大字,镶嵌在桥的顶部。走在徽饶古道上,感觉天然的亲切,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我是从饶州乡村走出的“现代书生”,而浮梁古时候就是饶州辖地,多少徽商就是绕过原始森林经瑶里进入饶州,向江南西道挺进,兜售他们执着追寻的资本主义,解构冲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徽饶古道,原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条路,两边杂草丛生,它掩藏在赣皖交界的崇山峻岭间。站在徽饶古道上,我很佩服徽商的勇敢、进取精神;站在徽饶古道上,我想,这里可喻为江南古“丝绸之路”。想当年,有多少学子求学赶考,有多少徽商搶占时机,有多少达官显贵耀武扬威走过,而今,再也看不到了背上行囊的匆匆身影,听不到了抬轿、拉马车、推羊角车来往穿梭的吆喝。
对瑶河上游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我充满着好奇。在千年岁月的长河里,窑火不绝,木柴不断,但是,这瑶里汪湖村旁的原始森林却是从未有人敢打主意,看得出,瑶里人对大山充满着敬畏,以一片原始森林来时时警醒自己,是大山养育了自己,绝不能焚林而猎、焚林而田、焚林而瓷。
回来后,瑶里沿着瑶河、昌江、饶河撑筏而下,悄悄地叩开了我的梦。
三
如果说瑶里是瓷之源,那么饶河岸边的鄱阳就是瓷路起点。
是的,丝绸之路,蛛网密布,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节点,那就是古饶州,景德镇的瓷器,就是从饶州鄱阳码头开始起航,过鄱阳湖,穿越老爷庙水域经湖口上长江,然后漂洋过海。
一湖清水,千年古城。水润鄱阳城,听渔鼓声声,看落霞渺渺,让我们走近瓷路起点鄱阳饶河古码头,去叩响岁月的回音。
历史上,景德镇瓷器又叫“饶玉”“饶州瓷器”,这些称谓始于唐初,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进瓷器状》就是关于“饶州瓷器”的专稿特稿。清代前景德镇隶属饶州府浮梁县管辖,是古饶州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大多都是鄱阳当地几大船行承运,经饶河沿岸各大码头转运输往世界各地。
饶河,鄱阳的母亲河,干流长四十余公里,常年通航,曲折西流,经莲湖龙口注入鄱阳湖。这是一条黄金水道,一条见证了鄱阳两千二百多年“鱼米之乡”的黄金水道,见证了“饶玉”千年辉煌的黄金水道。饶河在水路运输发达的时代,是长江中下游一大重要港口,景德镇的瓷器,皖南的茶叶、木材等大宗运往全国各地,必经之要津。
行走在饶河岸边,古码头痕迹依稀可辨,一艘艘满载瓷器、茶叶的商船扯起风帆,从饶河码头起航,经饶河、过龙口,进入鄱阳湖,上长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饶河被誉为“瓷路起点”不是空穴来风,饶河岸边也因水运兴起了一条街——解放街,古人有诗为证“十里长街半边商,万家灯火不夜天”,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
姚公渡得名,传说早年是一户姓姚的人家在这里摆渡,平时不收过往行人钱,到年底渡口两边各村统一以粮折算工钱,相当于公渡,故名。当地上了岁数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小时候,从下游来的装运瓷土的船只靠岸时,他们会要点那细嫩的瓷土玩耍,大人们则会讨点瓷土,碾碎,用一块布或者旧袜子包起来,就成了天然的婴儿爽身粉,据说也是治疗脚气的偏方。
姚公渡村民石先生告诉我,他们的先祖是清朝末年从湖北迁徙到鄱阳姚公渡的,历经七八代了,以打鱼为生。姚公渡这里原先是一个自然村,下面那边是架木棚,1998年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响应上面移民建镇号召,村庄整体搬迁到现在的住址上,易名“姚公渡渔港花园新村”。而今渡口已荡然无存,对岸是饶丰、三庙前等地,北宋年间,江右文化世家洪氏家族由乐平迁徙至鄱阳就是从这个渡口进入饶州的,是饶河水养育了南宋名臣洪迈,他在《容斋随笔》里也提到了饶州“浮梁陶器”。是饶河水滋养了“饶州瓷器”,传播了“饶州瓷器”。
说鄱阳是“瓷路起点”,解放街瓷器巷乃幸存的“活化石”,是一大佐证,这里当年就是景德镇人在鄱阳的集居地。瓷器巷不长,也就几百米吧,走进“瓷器巷”,已不见瓷器的踪影,显得有些斑驳破落。由于政府“棚改”,东边已经开始拆迁,像是经历了一场洗劫,这边保留完好。瓷器巷17号,是一栋精巧、舒适的小楼房,里面住着退休的王师傅一家人。
关于瓷器巷的得名,王师傅说,他是在瓷器巷长大的。早年,这里住的大都是景德镇的瓷器商,店铺也大都是瓷器行,还有都昌会馆(景德镇瓷业人员以都昌人为主)、抚州会馆,以及福建会馆等,今不存,旧址尚在。楼群中逼仄处独立一堵古老的风火墙,成为见证瓷器巷兴衰最后的守望者。
王师傅说,从记事起,瓷器巷其实就名不副实了,瓷器店几乎没有,连都昌人的后代都改行易业。但他听他的父母亲说过,那时景德镇的瓷器主要是运到南门口至高门一带码头上,景德镇的瓷器船都是小船,到鄱阳后要换成驳船进鄱阳湖,俗称“过驳”。过驳,也就是小船换成大船的意思。
从瓷器巷出来,走到饶河岸边最近的码头大概就两百多米。饶河岸边,仍然停泊着不少船只,木船已经很少,摇橹的也少见,大都是铁船,而且安装了发动机。和风习习,感觉好凉爽,偌大的鄱阳港,船过浪拍,我眼前浮现出昔日码头的一片繁华、繁忙,陶瓷走向世界,就是从鄱阳起航的。
饶河滔滔远去,瓷路悠悠不绝。China,瓷器,让世界永远记住了“中国”,今天,唱响“一带一路”,溯源厚重往事,触摸辉煌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是饶河输送了千年窑火烧制的东方文明。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是饶河成就了绵延万里的中国瓷路。
(选自2020年第7期《厦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