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在汽轮机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检测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汽轮机;故障诊断;问题;发展;方向
  【分类号】:TE969
  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生产的重要设备,由于其设备结构的复杂性和运行环境的特殊性,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率不低,而且故障危害性也很大。因此,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一直是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课题。本文仅谈谈我国汽轮机故障诊断的概况、问题与发展方向。
  一、我国故障诊断技术的概况
  1.发展阶段。我国在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这个阶段内主要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对一些故障机理和诊断方法展开研究;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初期到现在,在这一阶段,全方位开展了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研究,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大大推动了诊断系统的研制和实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983年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在南京召开了首次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研讨会,标志着我国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后又成立了一些行业协会和学术团体,其中和汽轮机故障诊断有关的主要有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诊断技术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学会及其旋转机械专业学组等。这期间,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频繁,对于基础理论和故障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并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八五期间又进行了大容量火电机组监测诊断系统的研究,各种先进技术得到应用,研究步伐加快,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2.技术特点。(1)信号采集与信号分析。传感器技术。由于汽轮机工作环境恶劣,所以在汽轮机故障诊断系统中,对传感器性能要求就更高。目前对传感器的研究0主要是提高传感器性能和可靠性、开发新型传感器,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力量在研究如何诊断传感器故障以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并且利用信息融合进行诊断;(2)信号分析与处理。最有代表性的是振动信号的分析处理。目前,汽轮机故障诊断系统中的振动信号处理大多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FT的思想在于将一般时域信号表示为具有不同频率的谐波函数的线性叠加,它认为信号是平稳的,所以分析出的频率具有统计不变性。FFT对很多平稳信号的情况具有适用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实际中的很多信号是非线性、非平稳的,所以为了提高分辨精度,新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成为许多机构的研究课题。
  3.故障机理与诊断方法。(1)故障机理。故障机理是故障的内在本质和产生原因。故障机理的研究,是故障诊断中的一个非常基础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目前对汽轮机故障机理的研究主要从故障规律、故障征兆和故障模型等方面进行;(2)诊断方法。在汽轮机故障诊断中用到的诊断策略主要有对比诊断、逻辑诊断、统计诊断、模式识别、模糊诊断、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而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后面几种,其中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3)系统设计和系统研究。完整的汽轮机故障诊断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与分析、诊断和决策几个部分,它是故障诊断技术的集中体现。我国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到目前已经研制开发出了几十种系统。
  二、汽轮机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手段。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中的许多数学方法,甚至专家系统中的一些推理算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征兆的获取成为了一个瓶颈。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检测手段不能满足诊断的需要,如运行中转子表面温度检测、叶片动应力检测、调节系统卡涩检测、内缸螺栓断裂检测等,都缺乏有效的手段。
  2.材料性能。在寿命诊断中,对材料性能的了解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寿命评价都是以材料的性能数据为基础的。但目前对于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对于汽轮机材料在复杂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还缺乏了解。
  3.复杂故障的机理。对故障机理的了解是准确诊断故障的前提。目前,对汽轮机的复杂故障,有些很难从理论上给出解释,对其机理的了解并不清楚。比如在非稳定热态下轴系的弯扭复合振动问题等,这将是阻碍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4.人工智能应用。专家系统作为人工智能在汽轮机故障诊断中的主要应用已经获得了成功,但仍有一些关键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有知识的表达与获取、智能辨识、信息融合等。
  5.诊断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我国汽轮机诊断技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开发机制和观念问题、诊断技术与生产管理的结合问题。机制和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机构分散,不能形成规模化效应;重复性研究过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技术研究转化为应用产品的少;系统研究连贯性差,因而系统升级困难。
  三、我国汽轮机故障诊断的发展方向
  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针对上述问题对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影响正在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总的发展方向为:
  1.研发全方位的检测技术。针对汽轮机及其系统各类故障的各种新检测技术将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会出现许多重要成果。
  2.加强故障机理的研究。任何时候,故障机理的深入研究都将推动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故障机理的研究将集中在对渐发故障定量表征的研究上,研究判断整个系统故障状态的指标体系及其判断阈值将是另一个重要方向。
  3.注重知识表达和系统学习。知识的表达、获取和学习一直是诊断系统研究的热点,但并未取得重大突破,它仍将是继续研究的热点。
  4.提高综合诊断的质量。汽轮机故障诊断,将从以振动诊断为主向考虑热影响诊断、性能诊断、逻辑顺序诊断、油液诊断、温度诊断等的综合诊断发展,更符合汽轮机的特点和实际。
  5.突出诊断与仿真技术的结合。诊断与仿真技术的结合将主要表现在通过故障仿真辨识汽轮机故障、通过系统仿真为诊断专家系统提供知识规则和学习样本、通过逻辑仿真对系统中部件故障进行诊断。
  6.强化信息融合。汽轮机信息融合诊断将重点在征兆级和决策级展开研究,目的是要通过不同的信息源准确描述汽轮机的真实状态和整体状态。
  总之,我国的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发展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们必须根据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才会不断缩小差距,并力争尽快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其他文献
【摘要】电源系统作为基站的动力核心,其可靠运行,关乎整个基站的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系统安全。电源系统的维护工作就显得由为重要。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下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开关电源;蓄电池组;动力监控;防雷  【分类号】TN86  随着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3G 甚至4G业务在几大运营商中实现商用。中国手机上网人数已经突破3亿。手机已不仅仅是完成通话,短信等的简单语音数据业务,更是向全业务,多媒体方
期刊
[摘要]煤矿辅助运输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运输管理程度直接影响矿井生产的安全性与企业效率。如何加强矿井辅助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成为现代化煤矿企业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某矿井为例,分析了制约该矿井辅助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实戏指导意义。  [关键词]辅助运输;安全管理;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序调整与工艺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艺设计原理的介绍,吸收塔从正装工艺转变为倒装工艺施工工序调整的实践以及搅拌器震动指标、吸收塔底胶板开裂问题的创新处理等方法来加以分析电厂脱硫工程的应用效果。其结果显示倒装工艺比正装工艺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工期,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艺的创新有效解决了搅拌器震动指标、吸收塔底胶板开裂等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矿山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矿山机械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矿山企业也开始重视设备的维修以及养护。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为下阶段的生产工作奠定基础。文中会介绍机械设备的故障特点,分析不同设备的故障以及维修,最后指出设备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特点;发展趋势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煤仓滑模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加强煤仓滑模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以保障煤仓滑模施工质量。据此,有利于提高煤仓滑模施工管理水平,加快我国基础建设的步伐,满足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有利于缓解我国煤炭资源供求矛盾,提升煤仓滑模施工的质量监管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煤仓滑模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煤仓滑模施工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煤仓滑膜;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锅炉排烟温度高,影响锅炉带负荷能力,通过对锅炉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改造:包括锅炉吹灰系统改造、磨煤机热风系统改造、锅炉省煤器改造及漏风治理。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锅炉排烟温度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锅炉出力和相关参数全面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锅炉负荷受限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关键词]:锅炉;排烟温度;技术分析;技术改造  【分类号】TK227  一、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某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选型设计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优化意见,对同类型机组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余热锅炉;自然循环  【分类号】:F426.22  0 前言  随着燃气轮机技术的日益成熟,西气东输工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国内人们对环保质量要求的提高,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已经成为苏州等发达地区热电负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燃气一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效率已达56%,由于其效率
期刊
摘要:我厂现有两套9E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其中燃机是由美国GE公司制造的120MW的PG9171E型燃气轮机,以及杭州锅炉厂制造的三压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和由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60MW双压凝汽式汽轮机组成。两台锅炉都于2005年12月建成投产,至2007年12月在这两年运行时间内两台锅炉低压过热器入口处第一根导汽管弯头处均发生过数次爆管事故,这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此本人根据切身经历
期刊
引言  分布式发电不同于集中发电,它一般以模块化的形式分布在用户附近,接入中压或低压配电系统。它的出现,会对传统的配电系统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配电系统不再只具有分配电能到末端用户的功能,而是有望演变成一种功率交换媒体,即它能收集电力并把它们传送到任何地方,同时分配它们。因此将来的配电系统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分配电能的系统,而是一个“电力交换系统(power delivery system)”。 
期刊
摘要:利用桂林机场天气实况资料、天气图资料、单站探空资料、自动观测数据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12月15日桂林机场的一次锋面型低空风切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地面浅层冷空气南下,高空西南暖湿气流维持强盛,导致从地面到高层存在风速和风向的明显不连续,是造成此次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原因,辐射逆温层的形成和地形因素是造成本次低空风切变的两个次要原因,并总结得出七点锋面型低空风切变的预报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