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在中国”与1930年代的左翼国际主义及其限度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7月美国黑人诗人休斯访华是1930年代左翼国际主义的大背景下的文化事件,其意义亦应在这一背景下探讨.1930年代初共产国际对“黑人问题”的重视,为休斯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条件.休斯本人对192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中“异域化”倾向的反思,构成了他向左转的内在动力.他对现代中国的体验与书写,传达出跨越民族边界的基于共同被压迫境遇的连带感.左翼国际主义虽然促成了休斯的苏联与中国之行,但其中隐含的以民族为单位的认识框架仍构成了某种内在限制,并影响了1930年代中国文坛对休斯的接受.而鲁迅对休斯和黑人的共情则体现出他对这一框架的超越,这与休斯对连带感的体认是内在相通的.
其他文献
1965年前后,越南民族烈士阮文追的故事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引发反响,衍生出大量文本.在“全球六十年代”的视野中,阮文追形象的传播和变化,反映了中国人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想
受德国艺术学独立运动的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出现了有关如何建构文艺学的思想争鸣,争鸣的结果是1930年代前期形成了以文艺学命名的新学科,及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广西西南部山区某铅锌矿已有数10年的开采历史,近年该矿因资源枯竭而关闭。长期居住在原铅锌矿区周围的农村居民以自产自给稻谷和其他农作物为生。但其生活饮用水则取自矿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幽(中国画)@吕琛正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