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课堂中我深刻体会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宗旨和灵魂,下面我把自己的点滴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就会集中精力,进而积极思考,这种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内在的需要和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的。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会对色彩鲜艳、造型美丽的东西用眼睛盯住不放,当他们学会抓住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期,尽管这时候的孩子什么都画不像,但他们还是有一种强烈的绘画、创作欲望,也许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兴趣,这是进行美育的有利条件。老师生动的语言是学生进入绘画思维、创造的桥梁,因為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心理恐惧,同时有着自卑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自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胸,尽情地用夸张变形的涂抹表现心中的思想,这是孩子纯粹心灵的流露,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前提。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美术的多种技法单纯靠临摹,展示教师范画,这么做虽然使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积累许多素材。但是,如此以往的长期教学,会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依赖别人已有的东西,造成绘画的公式化。比如让学生画一朵花,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只叫学生照着画,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花就是这样画的,花的这个形象就会被固定死,以后只要画花,学生的头脑中就只会出现他临摹过的花的样子,不会有大的创新。这就影响了儿童天性的发展,使孩子的童真被死板扼杀,想象力被临摹褪化。教师的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可在学生眼中是最好的,他们会去盲目地模仿,失去了儿童画中的童真和创造。
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其实,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鲜活的个体。只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许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创造,想创造,更乐意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想象空间。他们会把太阳想象成老爷爷;把树枝在风中飘动想象成树姐姐在比谁的头发最美丽;人的脸可以像衣服那样五颜六色;下雨了,小朋友想到的是给月亮姐姐撑伞……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有遥远的宇宙,有广阔的天空,有深邃的大海,有万化的世界,无所不有,不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都能出现在他们缤纷的画面中。他们正是以内心丰富的感受和亏里的想象惊奇地表现了出来,不管他们是多么离奇,多么荒谬,我们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用条条框框的理论把它约束,制约他们丰富的想象,伟大的创造。
三、运用多学科优点融会贯通,促进创造思维发展
我们生活的社会本是一个整体,知识也是一样,它们是融会贯通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要能够取长补短,那会完善的多。
1、文学要渗入到美术教学中去
文学中的诗歌与美术的渊源最深,关系最密切。我们的国粹“国a画”一直以来沿袭着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文字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给学生广阔的创作空间。有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儿歌、诗歌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这样不仅对文字有深入的了解,也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2、美术要与音乐完美的融合
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有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在人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含有想象的成分,因此抽象作品中离不开想象思维,并充满音乐性,音乐直接刺激创造想象,从音符、旋律中创造出抽象作品来。让学生从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
四、用多种评价手法,延续创造思维
在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体验教学中要注重评价的多维性。既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小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 知识创新”的过程,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创新,在创新中自然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一、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就会集中精力,进而积极思考,这种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内在的需要和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的。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会对色彩鲜艳、造型美丽的东西用眼睛盯住不放,当他们学会抓住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期,尽管这时候的孩子什么都画不像,但他们还是有一种强烈的绘画、创作欲望,也许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兴趣,这是进行美育的有利条件。老师生动的语言是学生进入绘画思维、创造的桥梁,因為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心理恐惧,同时有着自卑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自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胸,尽情地用夸张变形的涂抹表现心中的思想,这是孩子纯粹心灵的流露,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前提。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美术的多种技法单纯靠临摹,展示教师范画,这么做虽然使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积累许多素材。但是,如此以往的长期教学,会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依赖别人已有的东西,造成绘画的公式化。比如让学生画一朵花,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只叫学生照着画,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花就是这样画的,花的这个形象就会被固定死,以后只要画花,学生的头脑中就只会出现他临摹过的花的样子,不会有大的创新。这就影响了儿童天性的发展,使孩子的童真被死板扼杀,想象力被临摹褪化。教师的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可在学生眼中是最好的,他们会去盲目地模仿,失去了儿童画中的童真和创造。
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其实,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鲜活的个体。只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许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创造,想创造,更乐意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想象空间。他们会把太阳想象成老爷爷;把树枝在风中飘动想象成树姐姐在比谁的头发最美丽;人的脸可以像衣服那样五颜六色;下雨了,小朋友想到的是给月亮姐姐撑伞……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有遥远的宇宙,有广阔的天空,有深邃的大海,有万化的世界,无所不有,不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都能出现在他们缤纷的画面中。他们正是以内心丰富的感受和亏里的想象惊奇地表现了出来,不管他们是多么离奇,多么荒谬,我们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用条条框框的理论把它约束,制约他们丰富的想象,伟大的创造。
三、运用多学科优点融会贯通,促进创造思维发展
我们生活的社会本是一个整体,知识也是一样,它们是融会贯通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要能够取长补短,那会完善的多。
1、文学要渗入到美术教学中去
文学中的诗歌与美术的渊源最深,关系最密切。我们的国粹“国a画”一直以来沿袭着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文字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给学生广阔的创作空间。有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儿歌、诗歌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这样不仅对文字有深入的了解,也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2、美术要与音乐完美的融合
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有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在人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含有想象的成分,因此抽象作品中离不开想象思维,并充满音乐性,音乐直接刺激创造想象,从音符、旋律中创造出抽象作品来。让学生从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
四、用多种评价手法,延续创造思维
在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体验教学中要注重评价的多维性。既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小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 知识创新”的过程,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创新,在创新中自然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