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科技创新”一词热度居高不下,雄霸各地媒体头条。
“北京‘十四五’开局如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最重要标志。”3月20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场推进会上这样表述。
3月26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科技创新中心成立。这是国家环保科技部门帮扶地方政府,带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3月29日,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在沪签约,北大与上海共建科创新平台,培育战略科技产业。
……
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
各地科学技术奖的调整,是中国重视科创、重视科创人才的一面镜子。
北京颁发人物奖
“两个人,每人300万元,全部归个人所有”,这是2020年9月颁发的“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最高奖的几个关键词。
最高奖为人物奖,名为“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获此殊荣的是薛其坤和胡伟武。
薛其坤是著名物理学家、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他带领团队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论文成果被杨振宁评价为“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胡伟武是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持二十年扎根信息产业的基础——中央处理器CPU领域,主持研制成功了龙芯系列芯片,实现了我国CPU关键技术的突破。
此外,还有一项“杰出青年中关村奖”亦为人物奖,奖金50万元,共有6位青年才俊获此殊荣。
这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首次颁发人物奖,也是该奖自2002年设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修改。官方通告称,设立人物奖对增强科研工作者的获得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突出科技奖励的人才价值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凝聚创新人才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胡伟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己作为企业人物能获此殊荣,说明政府鼓励科研人员从科研院所走出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做出贡献;论文写得少,照样能拿奖。
除了增设300万元的人物重奖外,项目奖的奖金额度均大幅度提升: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20万元;此前则为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20万元,三等奖10万元。
事实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近年来一直在调整。2002年科学技术奖初设时,一、二、三等奖的奖金梯度为5万元-3万元-1万元。这意味着,18年间,最高奖的奖金从5万元提高至300万元。
北京在科创奖励方面步伐迈得很大,另一科创重镇上海的最新动作也引人瞩目。
一个重要背景是,2014年,“科创中心”成为首都四大核心功能定位之一。
1月,北京市科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时间表已经清晰: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中国建设科技强国。
沪深合新动作
北京在科创奖励方面步伐迈得很大,另一科创重镇上海的最新动作也引人瞩目。
2020年5月,上海公布了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共计308项(人)。
其中,最高奖“科技功臣奖”2人,“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0人,基本相当于北京的“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和“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亚珠荣获“科技功臣奖”。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自“2001年度奖”时便颁发了人物奖。和“2018年度奖”相比,2019年度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变化甚大:
“科技功臣奖”的奖金从50万元提升至200万元;“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的奖金由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此两项人物奖由两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年评选一次;项目奖的四级奖金梯度从以前的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提升至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科技属性”将在深圳这座城市显得更加突出。
2020年度的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已于2021年1月颁发,110个项目和11名个人获奖。
其最高奖为“市长奖”,共2名,为人物奖,奖金300万元,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黄三文和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屹获此殊荣。
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设2个等级,奖金梯度为100万元-50万元。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变化始于“2016年度奖”。此前,“市长奖”奖金为100万元,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奖金梯度为30万元-20万元。
新进阶的科创城市合肥,也彰显了在科创方面的决心和实力,可谓殊途同归。
2月25日,合肥市宣布拿出3500万元奖励“顶尖人才”,其中杨金龙、叶向东、陆夕云、吴宜灿、俞书宏5名院士入选合肥“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每人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2000万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得500万元。
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
再来看看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亦为人物奖,每届不超过两人。
第一届获奖者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至今已有33人获此殊荣。
自“2018年度奖”开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增至800万元,全部归获奖者个人支配;此前为500万元,并规定50万元属个人所得、450万元用作科研经费。这是自1999年该奖设立以来,奖金额度和结构首次调整。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的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奖金梯度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调整为150万元-30万元-15万元。
重视个体的创造性,提升奖金额度,对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推动作用。
当然,重奖只是一种手段,正确的价值导向尤为重要,其原则应是“物质利益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突出精神激励”,强化奖励的荣誉性。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刘永坦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永瑞基金,助力培养更多电子工程领域的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他说:“这份殊荣不单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愛国奉献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