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稻香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香,是家乡最浓郁的味道。
  一场春雨过后,布谷鸟展开第一声歌喉,农人一年的辛勤劳作开始了。牛拉、人拽,翻田、耙田,再放上超过泥土半尺深的水去沤。拿出去年精心挑选的谷种,泡上一晚,捞起来放在大箩筐里,用稻草盖上。待谷芽有半公分长,农人把它们撒到沤得细腻滑溜,像女人敷面的海底泥的谷垄上,再用谷活(一种农具)蹴踏。手上的谷活一上一下挥动,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有节奏地上下晃动,那姿势很优美。
  插田、耘田、施肥、放水、拔草……禾苗在农民的辛苦侍弄下,蹭蹭地往上拔节,一两个月的功夫,就长到人的膝盖高了。似乎一夜之间,整片整片的稻田开始扬花了,浅绿色的稻花挂在毛茸茸直挺挺的穗上,微风一吹,扬起的花飘飘悠悠,不紧不慢地飞舞。一只只青蛙,鼓着腮帮子,似乎有满腹情话要向稻谷倾诉。直到晚上,它们再也按捺不住,呱呱呱地不断重复着那首永远唱不完的情歌,田里的蟋蟀等虫子被撩拨得心里痒痒的,情不自禁地吱吱应和着。端午过后,阳光在稻田上热情燃烧。仰着头的稻穗无意间窥见阳光正用炽热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羞涩得赶紧低下头颅,换上多彩的大伞裙,先是深绿、浅绿,最后是金黄。风吹来,层层翻卷的稻浪,稍稍俯下身,一阵阵夹杂着草木气息的稻香扑鼻而至,熟稔而妥帖。伸手握住脖子弯成了反U型的稻穗,沉甸甸的,饱满瓷实,很有质感。“为别人点亮一盏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抱团生存是头重脚轻的稻穗特有的秉性,它们互相借力,肩靠着肩,搀扶抱成一团,扶住了别人,也扶住了自己。
  大暑前开始割稻谷。天刚亮,“嚓——切,嚓——切”的磨镰刀声在村庄响起,褐色的磨刀石上,镰刀上下挥舞,很快刀刃就在太阳光下闪着寒光。割禾这玩意很累人,先站稳脚,掌心向外,抓牢稻穗,弯腰、割断、扭腰,放稻穗,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从早上下田开始,一直把这一套机械而简单的动作重复到晚上,累得腰也直不起。难免有情绪,絮絮叨叨地埋怨几句。可很快,那些负面的情绪就被丰收的喜悦替代。
  稻谷割下后,要用脚踏打谷机把谷子打下来。打谷机轰轰地响着,箩筐装满谷子就挑回来放在晒谷场上晒。七月,天气爱在这个时候耍威风。正在割稻,突然来雨了,晒场上守谷的老人或者小孩子就冲着田里大声喊:下雨啦!快来收谷子啦!顾不上手中正割着的一把稻穗,丢下镰刀,扔下扁担,赤脚冲回晒场,扫谷子,撮谷子,垒谷子……大家急得鼻尖全是汗。收完自家的,看到别家还没收完,也会自觉过去帮忙。雨过天晴,人们边拧着滴水的衣服,边骂上老天爷几句,完了又乐呵呵跑去忙田间活了。“颗粒歸仓,粮食满屋。”看着辛苦半年收获的稻谷,把家里的谷围垒得满满的,谁还会真正生老天爷的气呢?对农民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丰衣足食更让人内心踏实、精神优雅的了。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每次回乡下,我总要去稻田里走一走,摸摸芳香的泥土,看看风情摇曳的禾苗,听听稻穗拔节的声音……
其他文献
苏轼论文,讲究“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他曾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  朱子好几次说过,东坡文字只是大势好,却不免疏漏,不可逐字检点。  周济说:“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  纪昀也说:“然东坡以雄视
2017年是美国女记者、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海伦·斯诺诞生110周年,也是她访问延安的80周年。她是《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续西行漫记》的作者。同埃德加·斯诺一样,她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事业铺路架桥奋斗了一生。  在中国与斯诺一见钟情  1931年夏天,24岁的海伦应聘担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见习秘书,同年8月1日抵达上海。当天,她就迫不及待地会见了在《密
我就喜欢这样慢悠悠地走啊走啊,没有人,走啊走啊,还是没有人。没有声音,停下来,侧耳仔细地听,还是没有声音。  几乎每天的下午时光,我都会进行一次漫长的散步。在河边平坦开阔的草地上一直向东面走,大约八公里后就到了河分岔的地方,那里的河水又宽又浅,流速很急。河中央卧着一块又一块雪白的大石头,水流在石头缝隙间冲起团团浪花。一靠近河,嘩啦啦的水声就猛地漫过了头顶,自言自语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在那里,地势突然
【后退】  在北漂的路上,我曾是一名逃兵。  那是我头一回来北京,却给了我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当时是2008年,我刚参加工作,起点不算低,当同龄人还拿着2500块的工资时,我已经月薪过万了。工作还算体面,但心里总有一种犹豫——每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压力时,就想要回老家。  这是人类的共性,也是生物的本能,遇到困难,就想退缩,遇到痛苦,就会逃避。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选择迎难而上,而是习惯性地会给自己找好退
我家庭园正中偏东一口井的旁边,有一株年过花甲的柿树,高高地挺立着,虬枝粗壮,过于壮夫的臂膀。因为枝条特多,大叶四展,因此布荫很广。到了秋季,柿子由绿转黄,更由黄转为深红,一颗颗鲜艳夺目,真如苏东坡诗所谓“柿叶满庭红颗秋”了。  柿是落叶乔木,高可达二三丈。每年春末发叶,作卵形,色淡绿,有毛,叶柄很短。夏初开黄花,花瓣作冠状,有雌性和雄性的区别:雌性的花落后结实,大型而作扁圆形的,叫做铜盆柿;较小而
“凯风”:  即南风,意思是和暖的风,常用来比喻母爱的柔和温暖。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诗经·凯风》  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苏轼《挽词》  大儿初脱怀,小儿犹恋乳。凯风棘成薪,母氏亦良苦。  ——刘鹗《戏题婴儿图》  “春晖”:  即春日的阳光,用来比喻慈母之恩如沐浴着春光。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野姜花的香气有种难言的魔力。  午后阅读中,手机清脆叮响,WhatsApp的信息声。诗人陈育虹传来她从后院采摘的,一束供在水晶瓶里安静的白蝴蝶。我深呼吸,幽香可以从手机里传来吗?指尖快速打字回应:野姜花,我的童年啊!……  我仍记得那个神奇的下午。忘了那天爸爸去哪里了,也许加班,妈妈回娘家,我们三兄妹在家里待不住,往后山龙门谷跑。二哥捉鱼,我无所事事哼歌,在石头上跳来跳去。捉鱼可能是我二哥这一生最
方汇泽,1996年出生于浙江淳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诗刊》《中国诗歌》《光明日报》《江南》《江南诗》《浙江诗人》等刊物。曾获全国大学生青春先锋诗歌奖,首届舞水诗歌奖等,浙江青年诗人研修班成员。  林妮萲是来自宝岛台湾的00后诗人,她以十几岁青春热切的情感表达方式完成了这首诗歌。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一种18世纪的狂飙突进精神,以及她作为写作个体所洋溢的生命力量。  首先是狂飙突进的精神。德国
名片夹  胡开 浙江诸暨人,2000年出生,诸暨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偶见于《浣纱》《绍兴晚报鉴湖月刊》等,曾获诸暨市工会诗歌二等奖、第二届樱花诗歌节优秀獎等奖项。  新锐诗人:   诗以热切记录生活,获得温度。
黄泥坨的冬天,是很少见到太阳微笑的。在湘中以北这么一个高山山区里,寒流的信息异常敏感,天阴沉下来后,风便会从垭口使劲往村里挤,过不了几天,风和雨便会轮流和我们开一个又一个阴冷的玩笑。  而有些东西是不能勉强的,比如雪。你得等,你得忍受雨和寒冷,你得等待北风使劲在窗外飞。这样的日子持续的时间越长,雪有可能会下得越大。  黄泥坨冬天的风,只要铆足了劲吹,整个村子都会颤抖;黄泥坨冬天的雨,只要动情地倾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