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史文物故事传播体系建设策略——以宝鸡青铜器活态化为例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铜器象征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它拥有着中国青铜文明的全盛期,青铜文化也是最丰富的,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古代文明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了文物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并旨在找到适合文物传播的战略和方法,让中国文物工作者和爱好者正确认识青铜文物,了解青铜文化的内涵,提高青铜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国际认同感.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以多种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本研究以青铜器的活态化为例,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以期更好地为新媒体时代的文物故事的传播和革新提供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作为字像的艺术变体,书像在承继字像意指的同时也架设了图像表征的审美逻辑.书像集汉字表意与图像表征于一体的物理结构、个体表意与整体表『像』的呼应机制以及现实意指与隐
本文认为鸟虫书的作者应该是官府手工业中由工师领导的有文化、会书法兼善工艺制作且训练有素、技艺娴熟的工匠,并且这种工匠的技艺是可以通过家族内部世代继承的.本文着重对
摘 要: 装裱修复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美化及修复书画、碑帖和公文文档的技术,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的装裱修复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及造纸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历史悠久,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揭裱、修补、染色等都有文字记载。明代的周嘉胄著有《
摘 要: 玻璃灯工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玻璃灯工工艺这一优秀传统技术正逐渐地被人遗忘。本文主要分析了玻璃灯工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希望可以让玻璃灯工工艺在当前的时代下依旧发展和应用,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到这一传统技术工艺,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  关 键 词: 玻璃灯工;当代工艺;首饰;应用  
对于书法作品文辞与笔墨之美的追求,使中国书法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也正是这种『道技相生』的追求才能使书法迥然独秀.现代语境下书法的发展,将文辞与书写的分离,在某种程度
摘 要: 当数据作为抽象的材料介入实质的手工制品设计,数据的物质性与思想性被唤醒,于数据来说,这是一次从可视化到物理化的新认知;于手工制品来说,成为数据的传达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延展了人与制品的关系。文章结合案例阐述了数据以手工制品所呈现的美的特征,对比计算手工工艺对于数据的特性。结果表明,触觉与空间感知是数据在手工制品中的明显特征;情感化及叙事性是数据的话语表达。而手工制品工艺的特殊性与产出的
摘 要: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魏晋的兴起、隋唐的成熟、宋元的辉煌、明清的延续等一系列漫长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绘画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坛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渐活跃起来,西方现代绘画观念也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背景下,山水画的发展充满了多种可能性,85美术新潮等运动的出现给中国画带来了观念和表现形式上的改变,艺术家们在反思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山水画,并在画坛
摘 要: 本文以具有闽南典型意义的鳌园石雕为例,对鳌园石雕群设计中的构思以及文化融合进行阐述。作为闽南石雕代表,鳌园石雕以其精美的造型、新颖的题材、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布局经营等,反映特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鳌园石雕群设计的现代性审美取向、启发民智的教育意义、时代价值观念的演进。  关 键 词: 鳌园;石雕群设计;文化融合;时代价值观  闽南地区花岗岩资源丰富,石雕历史悠久,追溯到唐宋时期直至
摘 要: 中国各地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受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染材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以蓝、黑两色为主的低调雅致的服饰色彩文化,服饰的色彩、图案、材质等元素上都凝结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壮族人们的审美理念和审美习惯。将含有壮族特色的服饰文化运用到现代图案设计中,有利于丰富现代图案的民族文化内涵,增加图案的艺术美感,同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关 键 词
当今书法创作的审美追求和风格倾向可以概括为『尚势』.『尚势』书风,特别重视行笔的快捷以及线质的张力,作品幅面注重轻重疏密的显著对比,有无相生,高下相倾,营造强烈的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