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game1209327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生活处处有数学,大量的学习资源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相应新课改精神,把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等方式,使学生有效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获得全面提高。
  一、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探究
  知识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规律和经验,是从生活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通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并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体验,不断地捕捉书本信息,不断地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找出数学知识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以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对这个实际问题都很感兴趣,他们不断地讨论解决的方法,有的说,测量一下就行了,有的是运用同一时刻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的原理计算出来。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学生的合理性建议提出表扬,比如,第二种测量方法科学而简洁,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积极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什么同一时间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呢,这里运用了什么原理?通过教师的引导,加深学生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同时,学生也可以真切地体验到太阳光是直射光线的生活常识。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体验不断丰富,探究能够得到有效开发。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性地观察生活现象,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这样学生在观察生活的体验中,数学知识可以一点点地得到积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极大的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学生学会观察,就可以不断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不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
  比如,现在每个家庭都会有存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父母计算一下,自家存款一年后的利息是多少。另外,每家每月都要交电费,教师引导学生帮父母算一下自家的当月电费是多少。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他们会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不断地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加强学习数学的激情,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3.从各种渠道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要在教学中加强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如,在教学“统计”后,可选择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案例,也可组织学生通过看电视、报纸,上网或到市场、机关、学校等进行搜集、调查,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信息情况。并加以整理、运用这些信息资源。这样,学生通过经历典型案例的处理过程,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体会统计思想和方法应用的广泛性。使他们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
  二、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探究
  1.教师要设计生活化的导入
  课堂导入对课堂学习很重要,导入设计的好,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要精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导入就是不错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就越大,吸收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导入课堂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导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探究过程。
  例如:在导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甲、乙两村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经解决,但在学校选址上两村庄却产生了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学校要建在公路旁,甲村人希望建在A处,乙村人希望建在B处。同学们,你们看建立在哪里好?这种导入设计就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学生的激烈讨论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教学内容,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很高,他们会积极配合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2.例题设计生活化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例题教学中,教师是依据课本讲例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讲的例题方式方法进行练习。这样例题教学并没有成为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重要方式,只是成为教师传达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工具。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例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设计生活化的例题,通过例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教师不能简单的照搬课本例题,把课本例题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教师可以结合“黄金周”旅游的比较多的生活实践,设计了这样一个例题:今年五一,父母打算带你和几个亲戚家的小孩一起去旅游,在咨询价格时,一个旅行社说:“如果你们买一张全票,其余人可享受半价优惠。”另一个旅行社说:“你们可以购买团体票,按原价的2/3。”而两家旅行社一张全票的价格均为100元。你能用小孩的人数来表示两家旅行社的价格吗?你知道哪家旅行社更实惠吗?这道例题就很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3.用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新的数学课程是指向真实生活的课程。从数学的本质来说,新知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如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完全从抽象到抽象,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太难了。实际上数学就在学生身边。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有关内容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例如,运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统计等知识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包含数学问题的活动,可促使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去体验、去感受,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兴趣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反思 对策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语文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做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但语文教师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
期刊
摘 要: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课堂。作为我们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主动获取知识。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准”;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催促他、干扰他,更不要跟在身边不断提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使其将来能胜任祖国建设与发展的重任。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两个方面谈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一方面谈了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另一方面谈到要注意学以致用,才能体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 应用 学习兴趣  近年来,著名的教育家们几乎无一不强调课程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应生活需要的原则。如夸美纽斯说:“要使我们的学生在这个教学场所不是为了学校而学习,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特别是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
期刊
摘 要:提问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它都将在教学中发生重要作用。课堂提问教学的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和现状,加强学生的主体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学生 主体性  提问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它都将在教学 中发生重
期刊
《美术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指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成技术意识。在基本理念中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活动。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应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灌输式的示范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践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
期刊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师生情感等方面下功夫,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 学习兴趣 提高 课堂效率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
期刊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情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