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社融合 以实践体验活动造就“阳光小公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社融合”是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各自承担自身相应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场所和活动等各方面的融合,以一个新的整体形态为青少年教育服务的教育活动。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胜浦实验小学通过实施“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凭借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倾力培育胜浦实小学子的“阳光小公民”素养。
  关键词:学社融合;实践活动;小公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11-2
  “学社融合”一词的解释是“the fusion of school and community education”,融合教育所推崇的的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课程教育,更倾向于站在学生终身教育发展立场,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外延及创新,我校倾力推进实施的“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旨在培育我校学生成为“懂礼、乐学、健康、创新”的“阳光小公民”。
  学社融合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与社会(社区)教育进行“水乳交融”式整合教育,学社融合教育通过不同的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小公民”意识,培育其四大核心素养。
  一、德育实践活动,打造“懂礼小公民”
  胜浦是一座有着长期稻作历史的水乡小镇。在这里,曾经有过无数的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汗滴入土,犁田耕作。德育实践基地展览上陈列的摇索头、插秧凳、坐车、果子桶等百十样物品正是当时胜浦居民使用的农耕农家用具。孩子们第一次在社区德育实践基地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稻作工具,不禁发出声声惊叹,对这些工具的用途更是好奇万分。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工具一一做了介绍,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在倾听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工作人员,体现文明礼仪的精髓所在。
  孩子们除了可以在浪花苑社区稻耕文化德育基地认识许多过去的农用、生活工具外,还可以在吴淞社区民俗文化德育基地了解胜浦三宝(山歌、宣卷、水乡服饰),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加深对家乡、对苏州的热爱;可以在纸文化基地参观纸文化体验馆,观看环保影片,亲手制作线装书、做纸工,体验传统的造纸术,切身感受祖国纸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环保的重要性;定期到胜浦金光敬老院开展“尊老、敬老、爱老”活动,给老人捶捶背,聊聊天,给老人们送去温暖和欢笑等。
  每一次的德育实践活动都于无形之中渗透了“懂礼”教育,有效推动了该校学生“懂礼”这一“小公民素养”的提升。
  二、智慧学习项目,打造“乐学小公民”
  智慧学习项目,涵盖范围颇广,但无论是哪一项,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学习项目走近学生生活,学习就不再是单一的课本学习,而是融入进自己的生活,从外在的要求内化成自己的素养提升。
  在该校的“阳光小公民手册”中有这样一个主题——我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构成单位,而每一位学生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倡导全民终身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处家庭的学习状态,与此同时,也影响着这个家庭的整个学习状态。例如亲子共读项目,学生的在校阅读是可以由教师来进行培养督促的,然而他们回归家庭后的的阅读情况却不是教师所能“企及”的,那么,亲子共读便应运而生,这一措施既保障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推动了学生所处原生态家庭的阅读趋势。当亲子阅读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精神纽带,我们的学生岂能不是“乐学小公民”?
  三、身心发展体验,打造“健康小公民”
  阳光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成绩好,更要身心健康,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实现“小公民”素养的全面提升。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胜浦实验小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陆续推出了涵盖艺术、体育、心理等多方面的课程,形成了具有胜浦特色的艺体心育校本课程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的艺体心育水平不断提高,呈现了“一校多品”的格局,各种艺术、体育、心理特色课程和活动百花齐放,全面促进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艺体精品课程是胜浦实验小学阳光教育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象棋课程、足球课程、中国鼓课程,面向部分学生开设的篮球课程、独轮车课程、自行车课程、纸泥课程等。这些艺体精品课程的落实都做到了“五有”:有规范的校本教材,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有多样的评价体系,有不同的成果显现,从而促进了学校“一校多品”格局的形成。
  在“阳光天使”心理工作室的策划与组织下,心育团队集体打造了“健康与幸福心理”课程。课程引进美国中小学课程《健康与幸福》,将其与本土心理课程相互融合,分为“健康与幸福心理”学科课程、“健康与幸福心理”大讲堂课程、“健康与幸福心理”活动课程三大体系。其中学科课程包含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拓展;大讲堂课程包含“健康与幸福”学生大讲堂、“健康与幸福”父母大讲堂;活动课程包含各主题系列活动、春秋游心理拓展、心理剧和“阳光小天使”心理社团。
  当学校课程与社团建设融为一体,立足學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情感体悟,意识形成,“健康小公民”必将是未来社会之中坚力量,国家之建设栋梁。
  四、实践深入研究,打造“创新小公民”
  学校以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作为引领,参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每个年级不同的活动主题,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紧密的研究主题,如秋游时到石公山采桔开展“小桔子,大创意”活动,到水八仙生态文化园游玩开展“八仙群英会”活动;结合学校创客节,开展“环保时装秀,无限创意show”活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速度与思维碰撞,引发最强大脑风暴”三阶魔方速拧比赛等,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从而形成学期最终性评价,打造具有该校特色的“创意生活研究性学习课程”。
  生活是最生动的课本,实践是最真实的体验。校本课程固然只能停留在学校层面,但是实践深入研究却不能止步于此,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近社区,走入社会,才是把学生推向未来发展的真实途径。正如社区教育针对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学生进行的“小公民意识培训”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区,走近社会生活。无论是公民意识培训的课程学习,还是走入社区分发“文明行为倡议书”的实践活动,抑或是“行善实践”的基地活动,都立意于培养学生的小公民意识,在实践深入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及陪伴者,我们始终坚信:今日之优秀小公民必是未来社会之优秀公民,所以学社融合教育下的“小公民素养”培育更是一项创举,每一次实践体验活动,我们都致力于让公民教育的精神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心灵,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我们都会倾心引导、耐心陪伴,让他们在正确的成长轨道上探索自我,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吴忠魁.论终身学习与学校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教育研究,2001(05).
  [2]陈玲.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研究.西南大学,2016.
  [3]崔淑霞.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证研究.郑州大学,2012(09).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历史知识丰富,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容易,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知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理解,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作为其板块之一的詩歌教学备受关注与责难:传统教学千篇一律,分解诗歌意象,灌输诗人情感,识记诗歌内容,索然无味。本文从教学策略出发,旨在探求诗歌教学的尝试与突破,从而让学生体会意象之外情感的空白,感悟诗歌之情感,先在脑中勾勒一幅读悟形成的画面,让诗歌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关键词:诗歌;教学策略;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 要:习题教学是初三物理总复习阶段教学的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基本途径。本文以学生思维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两项习题复习的有效策略:一是运用数学知识构建模型,巧用数学图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利用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复习课;习题教学;解题能力;变式训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近些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众说纷纭,由此引来了课改,之后模式虽有大改,但还是流于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以质的提升,本文另辟蹊径,就“问题”这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就是自主学习需要想问、敢问、会问的“问题学生”,让他们在问中站起来、长起来。  关键词: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观察、思考、主动探究,是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简要分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冀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拓展,提高探究式教学的延伸。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英语;观察思考;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突飞猛进地更新,十年改革,数学课堂教学课堂变得开放、自由、丰富了许多,课堂不再沉闷,知识不再枯燥,教学形式不再单一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感责任之艰巨,怎样利用最新的教学手段、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课堂专注力、将比较抽象的问题更形象地让孩子们易于接受,是数学老师每备一节课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数学;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深刻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数学与生活;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验算是数学解题后通过一定方法来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途径,也是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小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多与验算习惯缺失有关。为此,教师要倡导验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验算兴趣,教给学生多种验算方法,提升解题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验算能力;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60-1  在平时的
摘 要:Reading project设计与单纯的阅读环节设计内容不同,更多体现了以学生阅读探知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围绕问题探究,注重学生自我默读沉思、小组互动探究和画报运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跳出单纯依赖教师讲解的被动应付学习模式,形成敏锐语言感知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班级的规章制度往往属于外在的约束或驱动力,是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学生合理需求的实现,则是学生发展的内驱力源泉,是学生取得更大发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认同感;信任感;归属感;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88-1  对于班级的引领者班主任而言,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学生个体,当他们的合理的自我需求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