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也在进化(二)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不单是基因,还有谜因


  传统上,进化论对好人是“不友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可以试想,假如只有适者生存,那么那些不惜代价对他人好的人肯定最先被淘汰,比如在饥荒年代,自己还吃不饱就去救济他人的人,可能自己先饿死。但既然人类又是进化的产物,那么好人所携带的“利他基因”在漫长的进化中早就应该被大自然淘汰,天底下也不会有一个好人了。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不用说人类,在自然界中,“好人”也无处不在,从互相警告危险来临的植物,到无私地为一个群体工作的昆虫,再到合作捕猎的狼群、海豚等。进化论如何解释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合作现象呢?
  “自私的基因”学说—— 这个解释“自私的起源”的理论,却可以部分地解释“利他”行为的起源。它说,如果不同生物体之间拥有足够多的共同基因,它们就可以通过相互帮助来进一步保护和传播自己的基因。举个例子,父母照顾孩子,我们过去说这是一种无私的行为,但按“自私的基因”学说,父母的行为在基因层面上并不是无私的,因为孩子分享了他们的基因;保护孩子,也就是保护自己的基因。血缘关系越远,亲情越淡薄,这一现象也可作此解释,因为血缘关系越远,彼此拥有的共同基因就越少了。
  对于蜜蜂、蚂蚁等昆虫的行为,这一解释尤其有说服力。我们知道,工蜂、工蚁被剥夺了生育权,一辈子只知道勤勤恳恳地为集体服务。它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它们跟蜂后或蚁后拥有一套完全相同的基因;从基因层面说,让蜂后或蚁后生殖繁育后代,跟它们自己行使生育权,是完全一回事。所以,怪不得蜜蜂、蚂蚁等昆虫的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如此密切,整个群体几乎可看作一个单一的超级生物。
  但为什么人类对陌生人也如此友好?这可把“自私的基因”学说难住了,因为我们和陌生人并不拥有共同的基因呀。
  这个问题也许另有蹊跷!写作《自私的基因》一书的英国著名科学家道金斯等人认为,要解释人类的進化,单靠生物学上的“自私的基因”还不够,还需要把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因素包括进来。而且,后者虽然不是像基因一样的物质实体,但似乎也具有类似基因的功能。为此,他们发明了一个新名词“meme(谜因)”,其涵义是“一种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具有遗传、变异和选择三个特征的东西。”只是这里的“遗传、变异和选择”需要我们广义地去理解。
  谜因具有遗传性——谜因传播的过程就是谜因遗传的过程。如某种宗教信仰传播时,宗教信仰作为谜因,不断地在信仰者身上遗传。谜因具有变异性——谜因的传递过程并非都是完善的,如人们在转述一个事件时,或许会添加一些细节,或许会删减一些内容。谜因具有选择性——不同谜因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谜因更易于被传递,另一些谜因则从来得不到传播。如我们学唱歌曲时经常会发现,有些歌曲比较容易记忆,并能很快传播,有些歌曲则很少被传唱。



  道金斯等人进一步阐释了谜因传递的机制,认为模仿是谜因传递的主要方式。以“思想谜因”为例,当一个人听到或读到某个好的想法后,他把这个想法传给他的朋友,接着他的朋友又把这个想法传递给其他人,这个过程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想法从一个人的脑中传到另一个人的脑中,并不断地被复制传递。不仅是“思想谜因”,其他类型的谜因也是通过模仿这一方式传递自身的。
  此外,正如基因之间相互竞争着,要进入到下一代的身体之中;谜因之间也相互竞争着,要进入到更多人的大脑中;一个谜因在人群中传播越久,扩散越多,就越成功。
  这意味着,谜因的变异和选择在驱动着人类的思想观念的进化。所以,有别于其他物种,人类的进化包含身体的进化和观念的进化两方面。其他动物的行为,只需要用“自私的基因”即可解释,但人类的身体、心理和行为,得把“自私的基因”和“谜因传播”学说结合起来,才能做出完整的解释。

4、可遗传的不仅仅是基因


  前面提到,蚁后和工蚁拥有完全相同的一套基因,但为什么它们的长相、行为竟会如此不同呢?你瞧,蚁后长得个头粗壮,除了交配,什么都不干;而工蚁长得瘦小,除了交配,几乎什么都干。这该如何解释?
  我们在本系列的第一篇中提到,生物体上的每个基因,并不是都起作用的,有的处于休眠或者关闭状态。科学家发现,决定一个基因打开或关闭的,是附着在基因上的一些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是在细胞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温度、压力或饮食)下产生的。它们被称为“表观遗传标记”。如果说基因构成了生命之书中的单词,那么表观遗传标记就相当于标点符号。
  表观遗传标记自195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被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不具有遗传性的,在基因从父母传给后代之前,所有的表观遗传标记都会被清除。但人类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插曲为我们提供的证据表明,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1944年末,为了报复荷兰人的反抗,纳粹德国切断了对荷兰的食品和燃料供应。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之前,荷兰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的热量仅580卡,是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在此期间所生的孩子,到了晚年,肥胖症、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异常高;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子女虽然是在食物富足的年代生的,但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也一样很高。
  研究表明,在食物匮乏时期产生的一些表观遗传标记,有助于婴儿在恶劣的条件下存活;但一旦渡过了难关,到了食物充足时期,拥有这些标记反倒成了坏事,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等代谢疾病。上面这个例子还暗示我们,表观遗传标记似乎也能遗传。



  随后对动植物的研究表明,表观标记的遗传(简称“表观遗传”)非常普遍;而且,与基因遗传相比,它们具有很大的优势。环境可以迅速而剧烈地变化,但基因突变是随机的,通常需要几代之后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突变很多时候赶不上环境的变化——这对生物,意味着灭绝。相较之下,表观遗传标记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产生的。由于它们是环境变化的结果,它们通常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快速有效地促进后代的生存。
  以豌豆蚜虫为例。豌豆蚜虫有两种变种:有翅的和无翅的。当科学家把一群基因相同的豌豆蚜虫暴露在有瓢虫的环境中时,有翅蚜虫的比例从四分之一提高到了二分之一。这种情况足足持续了25代。在这里,蚜虫的DNA没有发生突变——当然也就谈不上有突变基因的遗传,唯一在起作用的是表观遗传。
  表观遗传并不总是有益的。关键在于环境是否能保持稳定。如果环境发生变化,那么暂时有益的适应性可能会对后代不利——正如上面那个例子,在食物匮乏年代产生的有益的表观遗传标记,一旦到了食物充足的年代,就会变得有害。
  目前,表观遗传的存在,在科学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对于表观遗传标记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遗传,尚有争议。一些人指出,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会涉及到一些清除表观遗传标记的过程,至于能清除到多大程度,还有待研究。(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地球上水循环将水分输送到各地,降雨和降雪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但是降雨和降雪有时也具有破坏性,比如引发洪涝灾害、暴风雪天气。然而,大自然系统的复杂程度可能是我们想不到的:雨雪除了制造我们看得见的自然灾害,它们有时还会来一些暗地里的操作,制造一些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这是怎么回事呢?降雨浇燃了火山?  2018年5月,位于美国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喷向天空,火山附近的地表出现新的裂
期刊
“解开”水怪谜团  尼斯湖水怪存在吗?对全世界的人来说,它一直是个谜。几十年来,不断有人说自己看见了湖中的巨大生物。但是,尽管科学家使尽浑身解数(包括使用潜艇和声呐等),但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神秘的怪物。  2018年,一个“超级自然历史”科学家小组声称“差不多”解决了这个谜团,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他们在苏格兰尼斯湖上花费了几周时间来收集湖水,并將这些水运回实验室进行检测。他们想在这些样本中
期刊
这个时代,无稽之谈跟有稽之谈是常常混在一起的。  比如十几年前,当手机刚普及的时候,曾经流行过“手机信号会致癌”的说法。后来,科学家出来辟谣,说这是无稽之谈:因为要影响生物体的DNA,至少需要紫外线波段的电磁波,而手机信号属于无线电波,离紫外线远着呢。  不过,无线电波虽不能作用于DNA,但有证据表明,它能作用于生物体内一种叫“隐花色素”的蛋白,从而影响生物的生长。于是,“无稽之谈”又变成“有稽之
期刊
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它将变成什么样子?未来,解开这个终极谜题的线索可能会出现在你的桌面上。  根据广义相对论,星体在宇宙之海中就如一块掉入水中的石头,宇宙中第一批恒星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与分离,在宇宙之海中激起一波波的涟漪。从此,这些涟漪就在整个宇宙中四散传播,而它们就是我們要找的引力波。如果我们能在茫茫宇宙之海中找到百亿年前就已经诞生的引力波,就能从中了解宇宙的开端。  但这么难找的东西势必要用巨
期刊
你知道嗎?在我们头顶上方的太空里,科学家建了一个“制药厂”。为什么他们要在太空里建制药厂呢,太空制药厂有什么优势?让我们走近看一看。太空药的诞生  太空中遍布宇宙射线,这些高能的宇宙射线能穿透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将生物细胞的染色体切断。细胞染色体被切断以后,它能利用自有的成分重新排列组合,产生一些新的基因片段,这就是我们说的基因突变。发生了基因突变后细胞能产生一些新的物质和相应的性状,我们常说的
期刊
人工细胞媲美天然细胞  2016年,美国生物学家克莱格˙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人工合成了“最小”的细胞。这个人工细胞的基因组是科学家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其余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壁)则是将天然的支原体细菌清除了基因之后所得。每个人工细胞的基因组中只含有473个关键基因。这些基因被认为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  该细胞被命名为JCVI-syn3.0。它们能够在琼脂上生长和分裂,并产生菌落。  但
期刊
前一段时间,一则趣闻上了热搜:一盆放置许久的学生衣服上长满了蘑菇。然而,蘑菇不仅能跑到衣服上,还能飞天和遁地。无处不在的蘑菇孢子  尽管肉眼或许看不见,但是蘑菇就在我们身边。蘑菇每年向大气排放上百万吨的蘑菇孢子。这些孢子随风飘扬,落在他处的土地上,或是附着在我们的衣物上,然后被我们带进衣柜里,在衣服上或衣橱的角落里生长。孢子还会随风跑到天空,科学家甚至在云中也发现了蘑菇的孢子。  如今,科学家认为
期刊
恶魔铁甲虫不仅能承受鸟啄、人类的脚踩,还能被汽车压过而不受任何损伤。这种甲虫主要生活在美国西海岸干旱地区,体长2厘米左右,颜色为暗黑色,虫壳表面凹凸不平,以真菌为食。尽管恶魔铁甲虫名字和外貌吓人,但是它似乎很胆小,当遇到威胁时,会迅速地藏起来。  跟其他甲虫不同的是,恶魔铁甲虫不会飞。它放弃了“落跑飞行”的能力,把鞘翅和外骨骼前翅进化成了极其坚硬的铠甲。这副昆虫甲壳最大可以抵御15千克的冲力,是恶
期刊
望著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人类的“飞天梦”油然而生,花了数百年,人类实现了这个想法。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早在鸟儿之前,已有动物为了它们的“飞天梦”努力了千万年的时间,那就是爬行动物。“飞天梦”萌芽  爬行动物的飞天梦萌芽始于空尾蜥,空尾蜥的拉丁文学名意为“空中蜥蜴的祖先”,也正说明了这一点。空尾蜥是一种生存于二叠纪晚期(距今约2.5亿年)的原始双弓类爬行动物,与蜥蜴和恐龙的共同祖先是亲戚关系。其实,如
期刊
有时蜂箱里显得特别安静,听不到一點嗡嗡声,但工蜂需要信号才能忙碌起来,于是像军营里一样,年老的蜜蜂会用“击鼓”来命令工蜂去工作。但是,对蜂箱的广泛监测表明,“击鼓”声往往在夜间发出——这是够奇怪的,因为蜜蜂只有在白天才出去觅食。  这里“击鼓”声是个比喻,实际上是蜜蜂背腹振动发出的一种声音。早先的研究表明,蜜蜂通常会通过这种信号来激活蜂群的成员。听到这种信号的蜜蜂似乎会一下子焕发活力,工作起来更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