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仔顶的夜生活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晚,基隆外海一百六十浬处,被载浮载沉的渔船给占据。一盏盏三、四十瓦的照明灯系于船身两旁,以最挺拔的英姿,最炯神的光芒,放出无比烈焰。在一片漆黑不见五指的寂寥里,有那一点点的热闹,更有那一丝丝的温暖。
  海上行动灯塔在飕飕阵风里闪亮着,要不是凭藉着一股讨海人的精神,我想很容易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更别说能迎击那随时一头爆冲的巨浪。的确,每次出海,时间只是定心丸罢了,随时一个大浪伺候,总得抓住你几刻钟不放,就这样误点是常有的事。一辆辆发财车早已蓄势待发在一旁等待,时间已来到三更时分,离拍卖会只剩不到一个时辰,必须使劲踩油门,将十几筐篮的“现捞仔”运往北部最大鱼货集散地——崁仔顶。在路灯投射下的冷清街道,有那鲜鱼活蹦乱跳的场景,没错,我更加确定这是讨海人的夜生活;有那腾空飞跃的闪烁,我再度确定它们在为待会的热闹拉开序幕。
  崁仔顶是北部远近驰名的大型海产拍卖市场,已悠悠走过二甲子又十余载,历经岁月洗礼,历经时代蜕变,说它是历史见证者,一点也不为过。一条短短不到两百米长的街道,从制作烧仔鱼脯、熟鱼的加工店铺,演变到现今比邻五十余家的壮大规模。站在红砖堆砌的亭仔脚,我曾仔细摸遍一砖一瓦,摸遍石墙斑驳凿面,抬头仰止,是整齐划一的石墙雕栏,搭配那鬼斧神工的青斗石材雕刻,细腻的花纹手工,可真无懈可击呀!它以最撩人的姿态,以最妩媚的眼神,像暗流般地把我卷入。我想在凌晨时段,这儿肯定是最繁华、最灯火通明的一条街。鱼味随风侵蚀我灵敏嗅觉,新鲜而带有海味。我忍不住这股诱惑,直奔热闹的人群里。
  走进崁仔顶,映入眼帘的是条离头顶不到三尺高的网架。网架联系两端骑楼,挂满一盏盏渔灯,好似金龙低空盘旋,照耀讨海人的生活,也照亮你、我的区隔。板车和铁牛车在后头催促着:“囝仔,借过一下,我赶着送货呢!”一辆辆古早味的人力车在人群里穿梭,寸步难行,或缓慢向前,或停滞不前,后头又是声声的催促。我得赶紧回过神来,别挡着十万火急的货源。深怕一不留神,又降低丝毫鲜度,一箭之地,总得花上大半柱香的时间。眼看报价表还没送达,常让粜手在摊位前焦急踱步。说起“粜手”是这儿的灵魂人物,最远可以追溯到日据时期的水产株式会社,从货主寄卖沟通,到买主货物成交,都非要经过他手中不可。打头阵的站在第一线,中路还有补给兵负责挑捡、分配,后头还有制冰员从冷冻库里铲来碎冰,为鲜度把关,层层分明的作业系统,展现忙中有序。也许是累积数十年的看家本领,震耳的叫卖声或左、或右、或急、或缓地攻人我的耳膜。一样的鱼货,一样的价格,一样拥有圆润大眼,一样拥有红润鳃泽,感觉一切都差不多,只能辨出鱼和虾,虾或蚵,蚵或蛤罢了,要是第一次来此朝圣,肯定会眼花缭乱。只见粜手拿起磅秤,精打着利润成本,一旁群聚的买家早就摩拳擦掌等候着,我也一头栽进“喊鱼价”的行列里。
  “老板,看看喔!嘉鱲一串八百,鲈鱼一斤一百,一篓便宜卖唷!”底价公布后,买家会做出不同的手势竞标,即便抓头发、摸耳朵,甚至微小动作,都逃不过粜手眼里。手势在喊价上扮演重要角色,虽是不成文,但可以让整个拍卖过程顺畅无阻,“八百……九百……一千……”,刹那已迈向千元大关,平均八分钟即可议定,少者一睁眼就成交。清理碎冰的欧巴桑告诉我:“做这行的除了看老天爷脸色吃饭,还要眼明手快才行,不然会少赚那一、二两银子,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你要赶在几秒内超越它。”的确,从捕捞,拖运,盘点,甚至议价,买卖,还真“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哪个环节出错,讨海人必定惨赔血本,每个环节都是和时间赛跑。
  喧闹声伴随着,不知不觉已走过大半街。人潮依旧汹涌。一旁是卖清粥小菜和古早面摊,这再也平凡不过的家乡味,陪伴我过往童年,至今,那透白清粥,搭配咸鱼、笋丝的美味,或是淋上古法特制酱料的油面,搭配鳗鱼羹的美味,极品滋味依旧在我口中残留。轮休片刻的杂工赶紧到面摊来果腹,马拉松式的赛跑没有因此鸣枪暂停,渔贩大口大口拼命地往嘴里塞,哪有闲暇可以细嚼慢咽?渔贩大口大口拼命地喝个精光,哪能辜负上天的恩赐?说什么也不能留下一滴汁液,这样的精神,是一般人未具备的,也让曾留下半粒饭的我感到羞愧。
  我坐在石阶低头静思,时间仿佛拉到五十年前,我像是刚跑船回来的渔夫,从旭川河出海口驶出,泊船卸货,将一箱箱保利龙盒装的鱼货搬运而上,委托商家销售。我坐在石阶低头静思,时间仿佛拉到十分钟后,我可能是最安静的沉思者,不管何等嘈杂,不管何等喧闹,都唤不回我澎湃如泉涌般不绝的思路,这是我和它相认的契机。时间如流沙般,晨曦早已映照在地面,但人潮没有散去的迹象,我继续走完后半段。熟家等待这黄金时刻,在收摊前,粜手会将底价大打折扣,一斤总会降两、三个银币,几篓筐下来荷包少说也不至于大失血吧!即使懵懵懂懂,但对于锱铢必较的人来说,这才是下手的时刻。
  尽头那端,不再是沙石遍野的滩地,多次整建后,我已失去方向感。眼前是二十二又五台尺的妈祖塑像,敬立于魔埕,青草石的雕工技法,十分精彩生动。走进辉煌大殿,我以最庄严肃穆的神情,跪地祈求,祈求讨海人能乘风破浪,祈求讨海人能像草船借箭般;祈求我能保有讨海人一丝丝的知命,一丝丝的执著,和一丝丝对生命怀抱的热忱。
  回程途中,店家筋疲力尽清理,鳞片在日光折射下,格外晶莹;水柱在日光折射下,格外剔透,扫帚扫过鼎沸后的余味乘风离去,曲终人散的原貌,果真差了十万八千里。看到的不是收摊时的忙碌,而是夜里最蓬勃的活络;看到的不是人丛散去的空荡,而是夜里最真诚的交心。在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后,谁冲破终点?还是没止息的拉力赛,继续着?时间如流沙般无声逝去,没有夜里那份静谧吵杂,没有夜里那份暗淡霅煜,崁仔顶悄悄走入梦乡。
  时间如流沙般无声逝去,汹涌人潮早已退去,要是昨晚没有体验那激烈厮杀,还真以为这儿人去楼空,被历史的凄凉给埋没。我再度回头看了几眼,熟悉的崁仔顶,熟悉的夜生活,我伫立等待,等待你再度为我敞开大门。我在讨海人背后深切体悟这股生命力,也期许这片净土中的在地精神能历久不衰,一路安稳延续。
  点评:“崁仔顶”,一个十足乡土味的名字。崁仔顶的“夜生活”,是鱼货市场、渔民、鱼贩交织而成的一幅浮世绘。不时穿插“发财车”、“现捞仔”、“粜手”、“古早味的人力车”等日常词语,描述真切生动。(吴 晟)
其他文献
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现任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委,闽派语文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事语文教学凡40年,成绩突出,在本省乃至全国都不同凡响。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书读书,几十年如一日的奋发读书。  在福州市首届十佳教师颁奖大会上,王老师曾作了题为《一生中要说的两句感激的话》的讲话。他说:“岁月如梭,不觉已到退休年龄,一生中我要说的第一句感激的话,那就是:谢谢您
期刊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交流”,我说,读书就是读生活,只是书是以文字的形式给人以视觉的感触,而生活则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共同阅读。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应有个背囊,来承载智慧的果实。而《智慧背囊》就很好地起到这个作用。每当我走近她的时候,总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她总是抛砖引玉似的把我引入生活的殿堂,她如同一个智者,同我交谈,使我去了解生活,去思考人生。  最近,她同我展开了一次交谈,解决困惑我许久
期刊
作者简介:林如求(1947.11-)福建闽清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职称:编审(正高)。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历任福建省文联《故事林》杂志副主编、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文学院副秘书长、《福建文学》副主编、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人海趣话录——精短小说100篇》、微型小说集《和平天使》、散文集《无事斋笔语》、文论集《卷边琐语》等。其他编著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袖珍小说精品》
期刊
一 明月    谪居黄城,豪情壮志竞未泯,牵黄擎苍叹古今。举步履履,惊涛乱石独自行。  宠辱何惜?一蓑烟雨任平生,明月随吾还阴晴。人生如梦,雨洗赤壁名犹清。  这首词是我为谪居黄城的苏大学士而题。从小,我就认为,每一个人心中一定有一个景物来代表他的存在。所以,我以一轮明月来代表苏轼的一生。  “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就了苏轼。”(余秋雨)世人都以赤壁来代表苏轼,而我却要以明月来演绎一回苏轼。  
期刊
中国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截至清末,中国有二千多座城池,且在建城之前多由府治和熟识地理堪舆的人士参与精心选址、规划和布局。建城先选址,历史上屡见不鲜。据《闽都记》卷二《城池总叙》载:“闽自无诸开国,都冶为城。所从来久远。晋太康三年,置郡树牧,狭视冶城。太守严高询郭璞,乃经始于越王山之南。”福州古城首次拓建见记载多推论是西晋始且由时人郭璞咨定。“晋太康三年,既诏置郡,命严高治故城,招抚昔民子孙。高顾视
期刊
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我掩卷深思,感到文中蕴涵着深刻哲理,那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成功与否,都要顽强拼搏,不断进取。  生活的大海不总是风平浪静,倘若只是因为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就自鸣得意,不思进取,那你就会有葬身深海的危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你不停地向既定的目标进取,就会饱尝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这恐怕也是生命的价值之所在吧。老人在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当他钓到大
期刊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藏品,也许是贝壳、书本、硬币、卡片、瓷器、卡通人物……收藏,对收藏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价值,而是背后的意义与过程之中的收获,即使是一件小小不起眼的物品,背后也一定有个属于它的故事。  我的收藏是邮票,记得第一次开始集邮是在幼稚园时,老师说了一篇关于集邮的故事,接着就进行一系列集邮活动,也开启了我和邮票的缘分。  老师教导我们集邮的方法,当时的我,虽然年幼但对这件事的记忆却很
期刊
有人说:“期待,终究是期待!”也有人说:“有期待才有希望。”  其实静下来想想,我做过了什么是令人期待的?难道只剩下未来?我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呢?我的目标在哪?都过了十七年了,留下来什么让人记忆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要说完它,是一段平淡或是激昂内容,特别的重点是什么?这篇故事,到底能启发人什么?我的人生、未来、一切意义在哪儿?  所有的问句都在质问着自己。写着写着,我的人生还是毫无进度,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房里,好一派春光明媚!难怪孔子每每一入书房就进入忘我境界,“韦编三绝”“三日而不知肉味”,原来书中确实别有一番新天地。  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泉。这不,学校最近安装了一个书架——图书角,上面有一二百本书,种类繁多齐全,我们都很珍惜这些书。因为它们是我们精神上的养料。  图书角让我们获得知识,饱足精神上的粮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领略大自然的田园风光,
期刊
2010年福建省语文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月8日在福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学习科学发展观,传承八闽文化、聚焦海西发展,进一步建设“闽派语文”,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福建省礼科联学会部张文光,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主编、“闽派教育研究所”所长邹开煌,《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副主编赖一郎,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副主任黄山仁,浙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