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中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传统数学教学中以老师讲课、学生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片面的追求学生以“学”为主,忽略了“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初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的学习阶段,在此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能够自主的去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对问题产生质疑和困惑,这对于开发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积累学习的宝贵经验。就目前现状而言,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的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继而学习创新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所以,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根据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为指导,对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可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自主、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有解决此问题的欲望,就会主动发挥能动性,探求问题答案;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学生具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去搜集各种资料,开发大脑,互相询问,做出各种推测和实践,从而探究问题的最终解释,最终得出合理结论和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具有了问题意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做出各种假设,会时时观察、时时思考,这样才会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进而不断地质疑、分析,积极思维,提出新问题,积极思维、探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操作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此课程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有一个章节是 “三角形三条边关系”,对于此章节的学习,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不同长度的纸片分发给每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去组合成三角形。这几张不同长度的纸片其实是有讲究的,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特点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制作纸片的长度。学生们经过自己亲手操作,发现有的纸片可以组合成三角形,而有的则不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就会主动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能拼成有的则不行呢,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还可以把数学教学课程与数学故事相结合,这样很容易就能吸引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比如说,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造者是“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尔。笛卡尔有一次生病在床,无意中看到墙角上有一只蜘蛛在沿着蜘蛛网爬行着,此时笛卡尔就想,如果把蜘蛛看成是一个定点,那么蜘蛛攀爬的路径是否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呢,就是这样一个无意中的想法,让笛卡尔创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故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是培养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开放式教学,首先可以从设计一些开放式的试题入手。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对初中数学试题进行开放式的设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设置开放式的试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多样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会讲到证明题,就是由老师提出一个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结论得出的过程。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结论,首先对问题进行思考,找出相关的证明条件,然后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把这些条件有效的整合到一起,最终写出结论得出的具体过程。这种开放式的题目设置,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利用,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体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实际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对于掌握薄弱的知识部分,教师要加以指导和重视。
另外还要开拓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对于开拓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拓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巩固利用,还能够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开拓学生数学思维,主要依靠练习数学题目来得以实现。通过练习大量的数学推理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疑问,这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创造也十分的有利,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同时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3。为问题意识的养成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前提条件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建立需要老师与双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两者必须要互相尊重同时拥有平等的地位,老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首先,在数学教学中,要紧跟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提问权。另外,课堂上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问题,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到课堂上大胆的向老师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于学生自己的见解,有些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打击,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因为这些错误可能正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教师正好以此加以正确的讲解指导,把错误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转变在课堂中传统的角色,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合作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旁加以指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问题意识,此种意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还能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这也是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要有耐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有效地方式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
[2]周秀君。谈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
[3]林朝清。关于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4]施其林。浅谈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必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5]张秋良。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的探讨[J]。数理化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能够自主的去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对问题产生质疑和困惑,这对于开发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积累学习的宝贵经验。就目前现状而言,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的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继而学习创新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所以,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根据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为指导,对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可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自主、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有解决此问题的欲望,就会主动发挥能动性,探求问题答案;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学生具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去搜集各种资料,开发大脑,互相询问,做出各种推测和实践,从而探究问题的最终解释,最终得出合理结论和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具有了问题意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做出各种假设,会时时观察、时时思考,这样才会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进而不断地质疑、分析,积极思维,提出新问题,积极思维、探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操作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此课程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有一个章节是 “三角形三条边关系”,对于此章节的学习,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不同长度的纸片分发给每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去组合成三角形。这几张不同长度的纸片其实是有讲究的,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特点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制作纸片的长度。学生们经过自己亲手操作,发现有的纸片可以组合成三角形,而有的则不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就会主动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能拼成有的则不行呢,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还可以把数学教学课程与数学故事相结合,这样很容易就能吸引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比如说,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造者是“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尔。笛卡尔有一次生病在床,无意中看到墙角上有一只蜘蛛在沿着蜘蛛网爬行着,此时笛卡尔就想,如果把蜘蛛看成是一个定点,那么蜘蛛攀爬的路径是否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呢,就是这样一个无意中的想法,让笛卡尔创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故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是培养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开放式教学,首先可以从设计一些开放式的试题入手。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对初中数学试题进行开放式的设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设置开放式的试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多样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会讲到证明题,就是由老师提出一个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结论得出的过程。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结论,首先对问题进行思考,找出相关的证明条件,然后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把这些条件有效的整合到一起,最终写出结论得出的具体过程。这种开放式的题目设置,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利用,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体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实际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对于掌握薄弱的知识部分,教师要加以指导和重视。
另外还要开拓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对于开拓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拓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巩固利用,还能够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开拓学生数学思维,主要依靠练习数学题目来得以实现。通过练习大量的数学推理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疑问,这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创造也十分的有利,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同时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3。为问题意识的养成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前提条件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建立需要老师与双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两者必须要互相尊重同时拥有平等的地位,老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首先,在数学教学中,要紧跟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提问权。另外,课堂上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问题,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到课堂上大胆的向老师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于学生自己的见解,有些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打击,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因为这些错误可能正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教师正好以此加以正确的讲解指导,把错误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转变在课堂中传统的角色,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合作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旁加以指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问题意识,此种意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还能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这也是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要有耐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有效地方式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
[2]周秀君。谈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
[3]林朝清。关于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4]施其林。浅谈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必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5]张秋良。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的探讨[J]。数理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