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在面向“拔尖学生”的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物理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在面向“拔尖学生”的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了Matlab编程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教学实践.以力学为例,介绍了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基本的物理原理出发,借助微积分和Matlab强大的计算和画图功能解决复杂的力学问题,这项极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物理知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微积分的应用,以及计算物理的魅力,使其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处理更加复杂的科学问题,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助力拔尖学生的培养.
其他文献
在云制造过程中,细粒度的资源会使设计任务的匹配变得困难,难以满足云制造请求方对于制造任务的要求.目前实现方法中,多粒度资源组合推荐主要着重于分析资源性质,并从架构设计的角度解决多粒度资源组合的问题,而未从算法角度提供解决方案,泛化性能较差.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基于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聚类分析的多粒度云制造资源组合推荐方式.该方法首先通过对请求方制造资源调度日志进行聚类分析,将制造资源按照QoS指标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采用滑动窗口分析统计各种类型的资源调度方式,计算不
为了探明钢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关方式,采集了近年来的螺纹钢与热轧板卷期货现货交易的时序数据,并运用多种时序数据相似性度量算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算法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度量.不同算法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钢材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强相关性.鉴于此,使用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模型根据期现货历史数据对现货价格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得到的数据与真实现货价格之间的对比,我们得出可以使用期货价格对现货的价格进行预测的结论.预测结果将有助于发掘具有价格上升趋势
本研究以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 Georgi)凋落物、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Kom.)Y.L.Chang)凋落物及两者的混合物作为长白山3种苔原类型的代表性凋落物,在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不同氮沉降量增加对凋落物早期分解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叶章凋落物质量高,易分解;牛皮杜鹃凋落物质量低,难分解;牛皮杜鹃-小叶章混合凋落物分解程度居中,且存在非加和效应的协同促进作用;(2)氮沉降增加对牛皮杜鹃和小叶章凋落物的分解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牛皮杜鹃-小叶章混
采用流水线方式抽取生物医学事件存在错误传播问题,且子任务之间的联系被忽略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端到端方法,对触发词识别、要素检测和事件评估三个独立的子任务同时建模,以联合的方式进行训练,再引入依存句法信息捕获同一句子中多个事件的关联性,将依存句法树转化为图,然后用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来建模图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三大生物数据集上的事件抽取任务上效果较好.
槭属(Acer)植物种类多,分布广,集药用、观赏等经济价值于一体.为探析槭属种子的表型分化程度和遗传变异规律,本文对槭属6个树种的种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槭属种子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性状的种间变异系数为9.72% ~42.30%,各性状遗传力均值为0.56~0.97;除翅宽与空壳率外,其他表型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将6个槭属树种划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5.981%.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法,以10%的入选率筛选
本研究分析了洛阳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1 hm2样地内腐木、岩石、树干和土壤等4种不同生长基质上苔藓植物的谱系多样性,探讨了地形与光照对不同基质苔藓植物谱系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生境苔藓植物谱系多样性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样地内土壤生苔藓植物的谱系多样性最高,而树附生苔藓植物的谱系多样性最低;腐木生苔藓植物谱系多样性与坡度、冠层覆盖度和平均叶倾角显著相关;土壤生苔藓植物谱系多样性与总透光比、冠层下散射辐射以及冠层下的总直接辐射相关性显著;岩石生苔藓植物谱系多样性仅与凹凸度显著相关;而树附生苔藓植物的谱系多样性
高阶思维是较高认知水平的心智活动、认知能力,是物理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具有较高思维水平的标志,是学生能够高质量思考问题的前提.习题教学中会遇到习题科学性和学生解答两个方面的错误.挖掘习题的这些错误的教学价值,将其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监控思维、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从第一个模式植物拟南芥被测序,植物基因组测序已经有21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测序成本大幅降低,基因组的组装质量显著提升.本文统计了2000-2020年间植物参考基因组从头测序的进展,分析了植物基因组测序数量变化与测序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测序基因组大小与倍性及重复序列的关系,总结了历年来测序物种的主要分类及其在系统发生树的分布,最后讨论了未来植物基因组潜在的研究方向.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云南黄芪(Astragalus yunnanensis Franch.)、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 Maxim.)、马先蒿(P.ikomai Sasaki.)以及穗花马先蒿(P.spicata Pall.)5种麦地卡湿地常见植物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影响麦地卡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通路及基因,探讨高原植物在光合作用方面的适应性机制.结果显示,通过搜索GO和KEGG基因数据库,发现大多数基因被注释到细
以不同产地附子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附子内生菌、土壤微生物、附子生物碱含量及土壤元素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丰度、土壤pH值、Al3+含量与正相关,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丰度负相关.次乌头碱含量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丰度正相关,与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次乌头碱含量与阿太菌属(Athelia)、镰刀菌属(Fusarium)的丰度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