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煤矿企业来说,在煤矿井下有煤尘、瓦斯等,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出现电火花以及电弧或者是出现局部的高温,继而就会出现相应的爆炸和燃烧状况,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途径以及相关的电气防爆管理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煤矿企业;电气设备;井下;防爆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09-01
煤矿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民获得取暖材料的重要环节,但是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其自身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行业,这主要是因为,煤矿井下的工作空间相对较小,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接触机会相对较多,因为岩石以及相关的煤层压力加上爆破等方面的影响,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往往会受到片帮砸压以及掉矸砸压的状况。
对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来说,其自身的安全性对于整个煤矿自身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当前煤矿发生的很多事故主要就是因为井下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其中的影响因素获取很多,比如说意外或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因素等等,但是其中更为关键的就是人为的因素,因为电气设备自身没有依据相关的规定购买,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不够完善合理,使得设备出现爆炸,或者是因为管理上的不合适或者是制度的缺乏使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爆炸。煤矿井下的环境相对会比较潮湿,往往会出现淋水以及滴水的状况,继而也就会使得电气设备自身往往会受潮,很多巷道的通风状况也不好,温度会相对比较高,设备自身的散热状况也就比较差,井下有煤尘以及瓦斯,当出现高温以及电火花的时候,就会出现爆炸以及燃烧的状况,所以说,井下的电气设备应当有一定的防爆性能,同时还能够确保其在爆炸之后不会使得设备自身的外壳出现变形。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失爆管理作进一步加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这不仅仅关于到技术设备的安全,同时还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生产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加强管理十分有必要。
1、电气设备的防爆途径
1.1 隔爆外壳
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采用隔爆外壳就是将相关的电器元件装置在了不传爆外壳之中,继而就会使得爆炸只能够在内部发生,这样的隔爆外壳主要是用于煤矿井下的电动机以及高低压的開关设备上等等。
1.2 增安
所谓的增安主要就是指对一些煤矿电气设备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制定相关的特殊要求,避免出现电弧、过热以及电火花的状况出现,比如说提升相关设备的绝缘强度以及对电气间隙之间的距离加以规定等等,将这样的措施应用于变压器以及照明灯或者是电动机上。
1.3 本质安全电路
所谓的本质安全电路主要就是指电路外露火花的能量还不能够将煤尘以及相关的瓦斯点燃,因为电路的电流以及相关的电压自身的参数都比较小,往往只是用于测量仪表或者是通讯信号以及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方面。
1.4 超前切断相关电源
因为煤尘以及瓦斯接触火源引起爆炸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短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利用这一点,使得煤矿的电气设备在故障以及正常的状态下出现热源或者是电火花没有引爆煤尘或者是瓦斯之间的时候,将电源切断,继而有效防止出现爆炸。
2、完善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的措施
2.1 健全管理组织
当前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基本上是分为电缆、设备、安全装置以及相关的小型电器等等,所有的使用方式以及自身所发挥的作用也都不一样,因此应当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恰当的管理,要依据设备自身的使用状况以及维修的实际状况做好记录,对其进行及时的检修,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设备以及出现了严重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淘汰或者是购买新的设备,从而有效确保煤矿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应当,进一步将责任落实到位,对相关的管理组织加以健全,当前很多煤矿企业自身还存在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的状况,将责任落实到位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者自身的积极性,在煤矿的运作中,将责任落实到位,对煤矿井下的组织管理做到进一步的加强,对设备自身的运作状况做到良好的记录。
2.2 进一步加强电气设备防爆
要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加强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检修环节、验收环节以及入井环节的把关工作做到位,只有这三方面都合格才能够对煤矿井下设备办法相关的入井合格证。只有井下设备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够准许其运作。
2.3 进一步改进现场管理检查
对于现场的检查来说,主要是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相关的专业管理工作者对相应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对相关的安装保护装置要每周进行中会少一到两次的检查,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其次,煤矿井下每个月应当结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化组织三到四次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重点检查防爆电气设备,另外对小型的电气以及井下的卫生环境都不能忽视。再次,还应当充分发挥各个单位设备管理工作者以及相关的防爆检查者自身的作用,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处理。
2.4 提升安全保护的性能
对于煤矿井下的供电来说,不仅要使得设备自身所有的零部件都要做到完整,同时还应当对所有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管理以及检查。需要注意的是,要对风电闭锁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查,另外还应当对这样的检查做好详细的记录,应当做到存档备用。
2.5 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的维护措施
煤矿井下事故的防御中,机电设备自身的日常性维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井下事故的出现就是因为煤矿机电设备没有做到足够的保养以及进行及时的检查所引起的。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的自身运行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损耗,同时对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煤矿的井下设备应当受到定期的养护以及进行检修,如果一旦发现井下电气设备自身存在安全隐患,就应当给予重视,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找到相关的解决策略,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护来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同时还应当确保整个工作环境保持整洁,要对井下的线路进行及时的以及定期的梳理和检查。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工作,甚至是一种工程,其不仅仅关系到技术设备的安全,同时还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生产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各个环节入手加强管理,在煤矿公司内部应当有相对稳定的机制,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进行领导,争取在煤矿企业的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管理规划进行详细的制定,同时还应当对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行完善,要对其中涉及到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加以推广,使得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防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成功.浅谈煤炭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煤炭经济研究.2011(03).
[2] 赵政才.加强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3] 王大伟.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03).
[4] 沈超峰.浅谈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2(9).
[关键词]煤矿企业;电气设备;井下;防爆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09-01
煤矿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民获得取暖材料的重要环节,但是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其自身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行业,这主要是因为,煤矿井下的工作空间相对较小,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接触机会相对较多,因为岩石以及相关的煤层压力加上爆破等方面的影响,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往往会受到片帮砸压以及掉矸砸压的状况。
对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来说,其自身的安全性对于整个煤矿自身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当前煤矿发生的很多事故主要就是因为井下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其中的影响因素获取很多,比如说意外或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因素等等,但是其中更为关键的就是人为的因素,因为电气设备自身没有依据相关的规定购买,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不够完善合理,使得设备出现爆炸,或者是因为管理上的不合适或者是制度的缺乏使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爆炸。煤矿井下的环境相对会比较潮湿,往往会出现淋水以及滴水的状况,继而也就会使得电气设备自身往往会受潮,很多巷道的通风状况也不好,温度会相对比较高,设备自身的散热状况也就比较差,井下有煤尘以及瓦斯,当出现高温以及电火花的时候,就会出现爆炸以及燃烧的状况,所以说,井下的电气设备应当有一定的防爆性能,同时还能够确保其在爆炸之后不会使得设备自身的外壳出现变形。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失爆管理作进一步加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这不仅仅关于到技术设备的安全,同时还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生产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加强管理十分有必要。
1、电气设备的防爆途径
1.1 隔爆外壳
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采用隔爆外壳就是将相关的电器元件装置在了不传爆外壳之中,继而就会使得爆炸只能够在内部发生,这样的隔爆外壳主要是用于煤矿井下的电动机以及高低压的開关设备上等等。
1.2 增安
所谓的增安主要就是指对一些煤矿电气设备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制定相关的特殊要求,避免出现电弧、过热以及电火花的状况出现,比如说提升相关设备的绝缘强度以及对电气间隙之间的距离加以规定等等,将这样的措施应用于变压器以及照明灯或者是电动机上。
1.3 本质安全电路
所谓的本质安全电路主要就是指电路外露火花的能量还不能够将煤尘以及相关的瓦斯点燃,因为电路的电流以及相关的电压自身的参数都比较小,往往只是用于测量仪表或者是通讯信号以及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方面。
1.4 超前切断相关电源
因为煤尘以及瓦斯接触火源引起爆炸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短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利用这一点,使得煤矿的电气设备在故障以及正常的状态下出现热源或者是电火花没有引爆煤尘或者是瓦斯之间的时候,将电源切断,继而有效防止出现爆炸。
2、完善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的措施
2.1 健全管理组织
当前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基本上是分为电缆、设备、安全装置以及相关的小型电器等等,所有的使用方式以及自身所发挥的作用也都不一样,因此应当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恰当的管理,要依据设备自身的使用状况以及维修的实际状况做好记录,对其进行及时的检修,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设备以及出现了严重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淘汰或者是购买新的设备,从而有效确保煤矿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应当,进一步将责任落实到位,对相关的管理组织加以健全,当前很多煤矿企业自身还存在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的状况,将责任落实到位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者自身的积极性,在煤矿的运作中,将责任落实到位,对煤矿井下的组织管理做到进一步的加强,对设备自身的运作状况做到良好的记录。
2.2 进一步加强电气设备防爆
要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加强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检修环节、验收环节以及入井环节的把关工作做到位,只有这三方面都合格才能够对煤矿井下设备办法相关的入井合格证。只有井下设备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够准许其运作。
2.3 进一步改进现场管理检查
对于现场的检查来说,主要是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相关的专业管理工作者对相应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对相关的安装保护装置要每周进行中会少一到两次的检查,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其次,煤矿井下每个月应当结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化组织三到四次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重点检查防爆电气设备,另外对小型的电气以及井下的卫生环境都不能忽视。再次,还应当充分发挥各个单位设备管理工作者以及相关的防爆检查者自身的作用,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处理。
2.4 提升安全保护的性能
对于煤矿井下的供电来说,不仅要使得设备自身所有的零部件都要做到完整,同时还应当对所有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管理以及检查。需要注意的是,要对风电闭锁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查,另外还应当对这样的检查做好详细的记录,应当做到存档备用。
2.5 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的维护措施
煤矿井下事故的防御中,机电设备自身的日常性维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井下事故的出现就是因为煤矿机电设备没有做到足够的保养以及进行及时的检查所引起的。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的自身运行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损耗,同时对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煤矿的井下设备应当受到定期的养护以及进行检修,如果一旦发现井下电气设备自身存在安全隐患,就应当给予重视,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找到相关的解决策略,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护来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同时还应当确保整个工作环境保持整洁,要对井下的线路进行及时的以及定期的梳理和检查。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工作,甚至是一种工程,其不仅仅关系到技术设备的安全,同时还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生产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各个环节入手加强管理,在煤矿公司内部应当有相对稳定的机制,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进行领导,争取在煤矿企业的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管理规划进行详细的制定,同时还应当对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行完善,要对其中涉及到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加以推广,使得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防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成功.浅谈煤炭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煤炭经济研究.2011(03).
[2] 赵政才.加强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3] 王大伟.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03).
[4] 沈超峰.浅谈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