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白糖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我刚七岁,上小学一年级。一天,爸爸上街后提着一小袋东西回来,看起来很打眼,我和哥哥忙凑上去,看是不是什么好吃的,不料爸爸猛地用手拦住我们道:“两个兔崽子,不要乱动,这是买来给你王二叔过五十岁生日的贺礼。今天钱花光了,没给你们买吃的,忍着点。”我和哥哥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但还是眼谗地看着那袋东西道:“爸爸,让我们看看你买的是什么嘛,王二叔生日是哪天呢?”爸爸说:“买的一斤白糖。王二叔后天过生日,到时我带你们去吃个够,但你们一定要听话不准碰啊!”我和哥哥无奈地点着头。爸爸在放那斤白糖的时候,都不准我们看,特意将我和哥哥赶出了他的房间。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哥哥躲在一个角落里,好像在吃什么东西。我悄悄走了上去,哥哥听见响动,惊恐地回过头来,我清楚地看见,他的嘴上粘满了白糖。于是我指着他的嘴道:“你……你偷吃白糖,嘴巴上还有,好啊,我要告诉爸爸!”哥哥一听,慌了,忙抹抹嘴,小声地对我说:“弟弟,不要告诉爸爸。我知道白糖藏在哪儿,你吃不吃?我去给你弄点来。”那时物质贫乏,生活困难,我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就答应了。毕竟是孩子,没想到一吃就上了瘾,我和哥哥又去偷吃了几次,几个回合之后,那斤白糖几乎被吃光了。这可怎么办呢?如果等到明天去王二叔家,爸爸发现没了白糖,非收拾我们不可。那时的白糖都用黄色的食品纸折叠后手工包装,外面再套上一张巴掌大小的印着红喜字的纸,然后用细绳系好。最后还是哥哥有主意,他找来一斤细沙,替代了原来的白糖,并包装成了原样。
  王二叔生日那天,爸爸打开柜子,提起“白糖”便走,我和哥哥跟在后面,心跳得厉害。走进王二叔家,一番客套之后,爸爸将“白糖”放进了一个专门装糖的大箩筐里(来祝寿的人都将糖放在那里面),我和哥哥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几天后,有媒婆来王二叔家退亲,说是女方家收到了男方给的假糖,里面装的是沙子……事情是这样的,王二叔有一个儿子,排行老大,已经进入大龄青年行列,全家人都很焦虑,到处找媒婆说亲,好不容易才说到了一门亲,可王二叔的儿子在父亲过完生日后提着两斤白糖去女方家送礼,竟然被发现有一斤是沙子,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女方岂能忍受如此的羞辱,立马叫媒婆来退亲。这下麻烦了,王二叔全家也不知道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大龄儿子的亲事如果就此泡汤,就误了他一辈子。哥哥知道这件事后再三告诫我千万别说,并吓唬我说如果说出来,不但要被割舌头,还要被打死……我害怕地点点头,一直守口如瓶。
  大概是两天后,在饭桌上,爸爸突然说:“那斤假白糖查到是谁的了!”我一听,筷子啪地掉到了地上,哥哥也吓得手忙脚乱,面如土色。爸爸呵斥我将筷子捡起来,然后对母亲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那斤假白糖是单身汉吴老头在王二叔过生日那天放进箩筐里的。”母亲听了气愤地道:“难怪他讨不到老婆,做这种缺德事,亏他想得出來,这样的人以后不要和他打交道了,到时怎么害了你都不知道……”
  在我的印象中,吴老头年近六旬,身材矮小,孤苦伶仃,看上去很老实的样子,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经常欺负他,不过他不记仇,有时还拿东西给我们吃。罪魁祸首找到,王二叔的儿子也就清白了,他也顺利地结了婚。从此,吴老头成了全村人的笑柄和谴责的对象。我们这些孩子更爱欺负他了,一见他就喊“骗子、坏蛋、假白糖、害人精”,我们也不再吃他给的任何东西,生怕有毒。我曾私下里对哥哥说:“太巧了,这个吴老头也想到了你的办法。”哥哥自豪地说:“他是徒弟,我是师傅。”
  我刚升入初中那年,吴老头去世。没想到,邻居王二叔竟然为他操办了丧事,更令大家没想到的是,王二叔的儿子披麻戴孝,跪在吴老头的棺材前声泪俱下。大家都感到奇怪,纷纷称赞王二叔一家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简直把吴老头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但也有个别人怀疑王二叔全家是为了吴老头的遗产,可问题是吴老头一贫如洗,加上后来治病,哪里还有什么财产呢。
  面对别人疑惑的目光,王二叔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几年前那斤假白糖并不是吴老头的,他之所以去承认,是为了挽救王二叔儿子的亲事,不让一斤假白糖毁了一门亲,更不让村里再多一个像他一样孤苦伶仃的单身汉,吴老头说反正自己也没成家,名誉没那么重要,承认了也无所谓。有人问王二叔为什么不早点说出来,那样也不至于让吴老头背负了这么多年的冤。王二叔说:“实在不好意思,是吴老头不让我们说出来,他说将秘密带进棺材,别毁坏了我们的名誉,再说我们更不好意思说出真相,因为当初就是我和儿子去求他无论如何都要帮忙,承认那斤假白糖是他的,刚好他也有那个想法,所以……”
  听到这里,吴老头佝偻的身影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陷入了久久无法平静的懊恼与悔恨……
  〔特约编辑 缪 丹〕
其他文献
关上有个说书的杨瞎子,在春和茶楼说瞎话,远近闻名。嘛瞎话啊?就是卫里发生的新鲜事儿,说得有鼻子有眼儿。常有报馆的记者来听,然后当新闻登在报纸上。  这天早上,春和茶楼开门不久,杨瞎子着长衫,戴墨镜,拿折扇,往书桌旁一坐,醒木“啪”地一拍,闹哄哄的茶楼立马就静了下来。  “各位老少爷们,你们知道吗,昨儿,稽查署的孙稽查出大娄子啦!”  茶客们一听,紧盯着杨瞎子:“出嘛娄子啊?”  “前天夜里,有个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放下一切,行在路上,真的有那么美好和浪漫吗?旅行归来,两手空空,又将如何面对灰扑扑的现实生活?  重庆女孩江静和她的老公徐如林,用行动,给出一个动人的答案。以下,是她的自述……  30岁那一年,我辞职了。日历停留在2011年6月的一天。陪我一起辞职的,是我的男朋友徐如林,比我小四岁的“老男孩儿”。  我叫江静,重庆姑娘,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重庆时报做体育记者。7
人到中年的乔诗,拼二宝、考研、老父亲手术,都堆到一块了,老公又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离婚,看看她是怎么应对的……本文是她的自述。  中年危机,二宝妈辞职读研  2020年12月,作为大龄应届硕士毕业生的我,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工作机会。我一咬牙,狠心丢下了还在生病的二宝,第一时间赶过去签约。可是,就在办理入职手续的间隙,老公发来微信:“我们离婚吧……”盯着屏幕,我泪如雨下。  我叫乔诗,今年35岁,来自
他们是喧嚣都市中每天最早的一批劳动者,风里雨里,烈日寒冬,永远在路上,守护着城市乡村的洁净与文明。大雨后,一名環卫工人在清理下水道口的垃圾。  黄峰、李如花、徐秀平、梅风云是4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着坚守,成为平凡岗位上的楷模。黄峰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如花被评为全国好警嫂,并获得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徐秀平是常州十佳环卫工人、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梅风云则
小产品大产业,从农田到餐桌,“周君记”从川渝口碑到誉满全国乃至叫响海外,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进军国际品牌行列。  火锅是中国传统美食方式之一,其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商周时期。说到吃火锅,就不得不说“周君记”。提及“周君记”,不得不说儿童火锅。  2015年12月27日,“周君记MINI儿童火锅乐园入驻‘地球蛙’少儿安全食品电商平台上线仪式”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隆重举行,全球首款儿童专用火
到西班牙去参加国际纵队的中国人当中,李丰宁算是年纪比较大的,1936年他到西班牙时已经46岁了。  李丰宁是从法国去西班牙的。根据他在西班牙的资料,他是1890年12月21日生于中国,父母亲似乎住在天津。他没有学历,很可能连学堂都没有上过,也没有结过婚。他是哪一年从中国去法国的?是否也是“一战”时就到欧洲去的华工?是直接到法国的吗?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资料可寻。只知道1934年他在法国住下来,在里昂
嫁给渣男,是种怎样的体验?重庆妹子邱琴算是体会了。只不过,当有一天,她发现渣男变成暖男,这滋味,让她百感交集。  未婚先孕:恨你才嫁给你  20岁那年,邱琴主动向一个男人提出结婚。不是因为爱情,恰恰是因为恨他!  邱琴,今年42岁,重庆人。父亲早逝,右腿残疾的母亲守着一个小商店,勉强维持生计。初中毕业后,她去了职业学校学烹饪。毕业后进了一家餐馆做帮厨。和她一起学烹饪的还有同学陈邵阳和林文建,也进了
2012年承接上年各“体”之余风,续写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xx体”的辉煌。  如“最懂生活体”。2012年1月31日,网友发布一条微博,“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  这条微博迅速引起网友围观,有的网友羡慕梁朝伟“懂得生活”,于是,“生活体”一
飞来横祸  秦三观是个货郎,成天推着一辆独轮车走村串镇。车上装着各种小物什。进了村口,拨浪鼓一摇,吆喝一声,乡亲们知道他来了,就来买自家需要的东西。他也顺便收些东西,像鸡蛋啊,姑娘家的长头发啊,废铜烂铁啊,但大件不收。  這天傍晚,他来到红柳村前。叫卖了一天,他实在累了,就放下车子,坐到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此时,红柳村里炊烟袅袅,还不时飘过来一阵阵饭菜香味,秦三观也觉得肚子饿了,就拿出干粮和水袋,吃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未来会怎样,但我抱有美好的希冀与信任,也很感谢看过的书和经历过的教育过往能让自己不一味地被教育直觉蒙蔽,不陷于成见与偏见之中,能在盛怒之后尽早让自己冷静下来,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封面或许精美,或许破旧,可无论如何,都需要翻开来,细细阅读,才能发现其真实内在。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我从未教过但却深深影响着我的学生。当时我任教的那个年级里有几名学生在全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