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结了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以食品学院组建的乳品学院为例,探讨了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食品专业中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校企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72-01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职院校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1]。高职食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食品企业一线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关键,因此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2]。本文就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
1 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世界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都有各自行之有效的方法。
德国双元制模式:所谓“双元制”[3],就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这种模式的特点,职业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所进行的但以企业培训为主。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是于1906年开始实施的。其实施办法是新生入学后先在大学里学习半年,而后便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在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在学学习理论知识,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在大学授课,最后完成毕业设计。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也称三明治学制。其主要特点是在正规学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中学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其学制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
澳大利亚“TAFE”模式:“TAFE”[4]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缩写,即:“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具有统一教育和培训标准,主要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的教育。
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模型具有共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职教法规比较完备,企业全称参与办学,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大力支持,人事保障机制比较完备。
2 国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表现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上。如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因此,这就使得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一个长足的进展,即便如此,在深度合作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许多校企合作项目成为学校的“一头热工程”。
(2)在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方面,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力型”岗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型”岗位则很少提供,实习难以达到锻炼专业技能的预定目标。
(3)在校企合作期限方面,校企合作期限较短,许多校企合作是一次性合作。甚至有相当部分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协议上,长期稳定的战略型校企合作项目急待开发。
(4)在实践经验传授方面,实习中缺乏师傅的真传,多数学生在实习之后表示,对岗位技能只能达到肤浅了解的程度。可以说我国高职校企合作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3 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校企之间深度合作,食品分院与合作企业组建了乳品学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摸索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借鉴性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互融,校企合作共赢,推动新一轮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形成共育机制,确定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特色课程结构模式,为校企共育培养人才提供保障;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利用行业资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理论研究成果,建立校企人才共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解决相关问题。
4 意义
结合我院食品专业的办学思路和教学实际,以建立乳品学院为依托,通过从校企合作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本研究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建立了一套科学性、可行性和具有借鉴性的培养模式。
4.1 理论意义
进一步完善了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理论体系,提升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层次,促进高职校企合作的丰富与完善。通过建立典型模式,构筑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构成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的主体框架。推动高职教育与市场的结合,为今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和实践模式。
4.2 实践意义
运转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局面。提高了学校教学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企业不同岗位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将企业对职业人才能力要求与个性化教学和共育培养相结合,实现学校服务企业、学生个性发展的双重目的。大大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且熟悉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已完全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毕业即就业,使毕业与就业之间实现了零适应。
参考文献
[1] 戴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56-57.
[2] 展跃平,刘靖,李志方,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7):104-106.
[3] 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0):20-22.
[4] 余群英.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解析[J].高教探索,2007(5):100-103.
关键词:校企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72-01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职院校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1]。高职食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食品企业一线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关键,因此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2]。本文就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
1 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世界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都有各自行之有效的方法。
德国双元制模式:所谓“双元制”[3],就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这种模式的特点,职业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所进行的但以企业培训为主。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是于1906年开始实施的。其实施办法是新生入学后先在大学里学习半年,而后便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在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在学学习理论知识,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在大学授课,最后完成毕业设计。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也称三明治学制。其主要特点是在正规学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中学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其学制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
澳大利亚“TAFE”模式:“TAFE”[4]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缩写,即:“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具有统一教育和培训标准,主要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的教育。
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模型具有共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职教法规比较完备,企业全称参与办学,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大力支持,人事保障机制比较完备。
2 国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表现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上。如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因此,这就使得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一个长足的进展,即便如此,在深度合作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许多校企合作项目成为学校的“一头热工程”。
(2)在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方面,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力型”岗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型”岗位则很少提供,实习难以达到锻炼专业技能的预定目标。
(3)在校企合作期限方面,校企合作期限较短,许多校企合作是一次性合作。甚至有相当部分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协议上,长期稳定的战略型校企合作项目急待开发。
(4)在实践经验传授方面,实习中缺乏师傅的真传,多数学生在实习之后表示,对岗位技能只能达到肤浅了解的程度。可以说我国高职校企合作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3 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校企之间深度合作,食品分院与合作企业组建了乳品学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摸索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借鉴性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互融,校企合作共赢,推动新一轮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形成共育机制,确定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特色课程结构模式,为校企共育培养人才提供保障;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利用行业资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理论研究成果,建立校企人才共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解决相关问题。
4 意义
结合我院食品专业的办学思路和教学实际,以建立乳品学院为依托,通过从校企合作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本研究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建立了一套科学性、可行性和具有借鉴性的培养模式。
4.1 理论意义
进一步完善了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理论体系,提升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层次,促进高职校企合作的丰富与完善。通过建立典型模式,构筑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构成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的主体框架。推动高职教育与市场的结合,为今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和实践模式。
4.2 实践意义
运转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局面。提高了学校教学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企业不同岗位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将企业对职业人才能力要求与个性化教学和共育培养相结合,实现学校服务企业、学生个性发展的双重目的。大大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且熟悉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已完全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毕业即就业,使毕业与就业之间实现了零适应。
参考文献
[1] 戴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56-57.
[2] 展跃平,刘靖,李志方,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7):104-106.
[3] 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0):20-22.
[4] 余群英.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解析[J].高教探索,2007(5):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