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与慢性胆系炎症的免疫学初步研究——胆汁、血液Ig及胆道Ig产生细胞的检测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单向免疫琼脂扩散法(SRID)检测结石性慢性胆系炎症患者胆囊Ig产生细胞密度和胆汁、血液Ig含量。得知血液、胆汁Ig在结石性慢性胆系炎症时增高,手术后降低(IgA除外);血液和胆汁IgG、IgM含量有正相关关系,IgA无显著相关;胆囊组织Ig产生细胞在胆囊结石增高不明显,而在原发性胆管结石明显升高。据此认为,胆汁、血液Ig及胆囊Ig产生细胞的含量变化与胆管结石性慢性胆系炎症有一定关系,血液、胆囊为胆汁Ig的两个来源。

其他文献
应用国产唑啉头孢菌素治疗细菌性感染63例,取得显著疗效,显效率为69.8%,总有效率为84.1%。通过对临床疗效、药敏试验和毒副作用的观察表明,本品是一种抗菌谱广、疗效好和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值得临床上采用。
期刊
左心房巨大血栓致心源性猝死一例报告
期刊
本文通过对42例换瓣病人的研究,提示术前造影法射血分数(EF)与手术预后有关。术前EF<0.50者术后心性死亡率91.7%,而EF≥0.50者仅为3.4%。以0.50作为EF的判断标准,其预测术后心性死亡的准确性达92%。我们认为造影法EF是反映左室功能较准确的指标,参考EF的判断标准选择换瓣病人,将有助于改善手术预后。
期刊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Ⅲ型一例
期刊
本文报告应用免疫电泳法对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者91例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结果。急性肝炎92%、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肝)55%、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83.9%、肝硬化93.3%降低。血清前白蛋白的浓度变化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平行,损害越重,降低越明显。前白蛋白是反映肝实质急、慢性损害的一项较敏感的指标。
期刊
通过对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及失代偿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心电图的对比观察,指出在肺心病右室肥厚的16项指标中,以Doll-Bilger指数(即V5a/b<l)和V5R/S<1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性最高。因此,作者建议在肺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中加上Doll-Bilger指数这一指标。
期刊
本文报道4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3例分别误诊为癌肿、肝硬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2年后才确诊。例1先用CB1348(苯丁氨酸氮芥)缓解,一年后复发,再用该药无效,用M-2方案后再次缓解。例3对CB1348无效,改用M-2方案后缓解。
期刊
应用黄腐酸钠治疗13例经染色体检查确诊为神经型地方性克汀病1年后,身体上/下部量比值显著降低;生活、劳动、语言和认识能力的进步比较明显,听力进步稍差;治疗前血cAMP及cAMP/cGMP明显降低,治疗后cAMP增高,cGMP降低致使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期刊
敌鼠是我国生产的一种高效低毒抗凝血杀鼠药,商品有1%敌鼠钠盐。敌鼠对人的毒性不如鼠类敏感。人误服敌鼠后,一般在3天左右开始出血,常误诊为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对中毒史清楚者,治疗得当,能完全治愈。对中毒史不清楚者(如误服、被害等),只靠出血症状,难以作出确切而及时的诊断,常延迟治疗而危及生命。所以如何建立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方法,实属必要。本文从1980年
期刊
本文报道用3H-UdR掺入法对41名病毒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的非特异调理功能研究,发现重症肝炎患者有严重的调理功能低下,并证实这种低下主要是血清调理素缺乏造成的。未发现患者有粒细胞吞噬障碍与血清抑制调理素因子。新鲜血浆有明显的纠正重症肝炎调理不足的作用,但因对热不稳定,故不宜久藏。纤粘素有促进调理的作用,然单纯纤粘素不能补充重症肝炎调理功能的不足。凝血因子有可能参与机体的调理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