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根据教育对象的发展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对职业中专乒乓球选项课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法”实验研究,即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班次,选用不同的教学、考核评定进行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中专 乒乓球选项课 分层教学法
随着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职业中专乒乓球选项课 “分层教学法”实验研究是针对学校乒乓球选项课学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运动能力强弱不同的情況,在教材设置、目标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分层教学法”能消除由于运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地为实现锻炼目标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教学矛盾,是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进一步深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祁东县职业中专乒乓球选项课(1)、(2)班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体育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验测试法: 乒乓球选项课(1)班的62人作为教学实验班,乒乓球选项课(2)班的60人作为对照班进行实验对比测试。
1.2.3数据统计法:对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分层教学法实验实施方法
2.1 实验班根据乒乓球专项技术水平的综合考核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组,各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A组以基本技术的衔接练习、基本战术为主,辅以专项理论讲授和教学竞赛;B组以基本技术练习及基本技术的衔接练习为主,辅以基本战术和专项理论的讲授;C组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专项理论讲授。
2.2 实行“优升劣降”制。一定课时后经过测试,技术掌握快的学生,升至上一层次组,相反就降至下一层次组,在学习结束时进行最终级别的考核,以确定其最终学习成绩。
2.3 对照班采用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按我院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专项理论、教学竞赛。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班与对照班乒乓球基本技术初始阶段成绩比较结果与分析(如表1):
表2显示了实验班在技术达标成绩上明显高于对照班,呈高度显著差异(p<0.01),说明“分层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效果显著;表3显示实验班技术评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呈现高度显著差异(P<0.01),说明“分层教学法”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效果显著。
3.3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比赛中的排名结果与分析
表4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比赛中的名次分布
表4表明在教学实验的教学比赛中,进入前8名的学生在第1轮实验班低于对照班,第2轮中实验班却大大多于对照班,进入9-16名和17-32名的学生实验均多于对照班,33-64名的学生对照班多于实验班。
“分层教学法”采用 “优升劣降”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分级考核,达到某级别考核合格者晋升更高级别的学习和考核,在学习结束时进行最终级别的考核,以确定其最终学习成绩,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向更高级别的目标奋斗;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反应出学生真实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分层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思想,能较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体育教学原则,有利于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目标管理。
4.1.2“分层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能促使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信心。
4.2 建议
4.2.1在制订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确定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运动素质、技能及心理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实行“优升劣降”制,进行全程跟踪,及时调整学生班次形成竞争强化优势。
4.2.2“分层”可能产生“标签效应”(特别在起始阶段),需要教师真诚关爱学生,积极开展多维立体的交往活动,如组间、层次间的互动,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等,避免或减少由分层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路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2001,(3).
[2]赵琳琳.普通高校高校乒乓球专项课教学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
[3]龚少清,郑定明.体育课层次教学的探讨[J].湖北学校体育,1990,(3).
[4]张荣国.大学“分层次”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0,(2).
关键词:职业中专 乒乓球选项课 分层教学法
随着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职业中专乒乓球选项课 “分层教学法”实验研究是针对学校乒乓球选项课学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运动能力强弱不同的情況,在教材设置、目标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分层教学法”能消除由于运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地为实现锻炼目标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教学矛盾,是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进一步深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祁东县职业中专乒乓球选项课(1)、(2)班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体育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验测试法: 乒乓球选项课(1)班的62人作为教学实验班,乒乓球选项课(2)班的60人作为对照班进行实验对比测试。
1.2.3数据统计法:对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分层教学法实验实施方法
2.1 实验班根据乒乓球专项技术水平的综合考核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组,各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A组以基本技术的衔接练习、基本战术为主,辅以专项理论讲授和教学竞赛;B组以基本技术练习及基本技术的衔接练习为主,辅以基本战术和专项理论的讲授;C组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专项理论讲授。
2.2 实行“优升劣降”制。一定课时后经过测试,技术掌握快的学生,升至上一层次组,相反就降至下一层次组,在学习结束时进行最终级别的考核,以确定其最终学习成绩。
2.3 对照班采用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按我院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专项理论、教学竞赛。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班与对照班乒乓球基本技术初始阶段成绩比较结果与分析(如表1):
表2显示了实验班在技术达标成绩上明显高于对照班,呈高度显著差异(p<0.01),说明“分层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效果显著;表3显示实验班技术评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呈现高度显著差异(P<0.01),说明“分层教学法”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效果显著。
3.3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比赛中的排名结果与分析
表4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比赛中的名次分布
表4表明在教学实验的教学比赛中,进入前8名的学生在第1轮实验班低于对照班,第2轮中实验班却大大多于对照班,进入9-16名和17-32名的学生实验均多于对照班,33-64名的学生对照班多于实验班。
“分层教学法”采用 “优升劣降”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分级考核,达到某级别考核合格者晋升更高级别的学习和考核,在学习结束时进行最终级别的考核,以确定其最终学习成绩,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向更高级别的目标奋斗;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反应出学生真实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分层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思想,能较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体育教学原则,有利于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目标管理。
4.1.2“分层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能促使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信心。
4.2 建议
4.2.1在制订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确定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运动素质、技能及心理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实行“优升劣降”制,进行全程跟踪,及时调整学生班次形成竞争强化优势。
4.2.2“分层”可能产生“标签效应”(特别在起始阶段),需要教师真诚关爱学生,积极开展多维立体的交往活动,如组间、层次间的互动,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等,避免或减少由分层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路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2001,(3).
[2]赵琳琳.普通高校高校乒乓球专项课教学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
[3]龚少清,郑定明.体育课层次教学的探讨[J].湖北学校体育,1990,(3).
[4]张荣国.大学“分层次”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