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部战争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彭德怀和李奇微一样,都是几近完美的军事家。”
  ——大卫·哈伯斯塔姆
  
  1951年,中国人面对的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美国指挥体系和一支非常不同的美国军队。1951年2月中旬,双方在砥平里及周边地区展开了三场极其惨烈的激战。但是,就在两支军队即将开战的时刻,中国领导层却发生了极大分歧。实际上,早在1950年9月和10月,就在毛泽东考虑是否实施军事干预时,中国的军方与政治领导人就出现过明显的意见分歧。林彪坚决反对出兵朝鲜,他担心中国无法抗衡强大的美国军事力量。他认为,美国一个师的火力就相当于中国的10个甚至20个师。林彪和其他军方人士还提出另外一点:中国的工业基础还极其薄弱,因此,两个国家在维持现代战争的能力上存在极大差距。即便是武器的供给和更换,对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林彪后来以身体抱恙为由拒绝指挥志愿军,这确实反映了很多中国军方人士的极度不安,而政治领导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当然,他们都是政治家,军人也知道这一点。他们的基本原则很简单:政治挂帅,军事服从于政治。这也是他们在长期的艰苦内战中能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毛泽东一向认为,政治有特殊的规律。他们在这一点上比任何人理解得都更深刻,更清楚。同样,彭德怀这样的军事家不仅了解政治,同时也意识到战争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尽管政治规律和战争规律在中国的内战期间完整地合二为一,但是到了朝鲜,它们将会一分为二。因为大多数朝鲜人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只不过是一支外国军队而已。
  
  主席的自信与元帅的谨慎
  
  在清川江战役之后,毛泽东变得更加自信,而彭德怀将军则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人走入自己挖下的陷阱。在中国军队继续南下时,他开始变得顾虑重重,因为他毕竟没有空中掩护,而且从一开始,后勤补给的困难就摆在眼前。但毛泽东认为,当资本主义的爪牙凶狠地伸向一场不必要的战争时,他们的表现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在志愿军向南进军过程中,毛泽东多次要求彭德怀采取更积极的进攻策略。但每次听到这些,彭德怀都会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向自己的助手抱怨毛泽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彭德怀的观点一直较为保守,他认为很多迹象表明,中国军队将在以后的战斗中遇到更大的困难。仅仅是这支大部队的吃饭问题就够让人头痛了——在1950年12月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基本上就是靠美国人剩下的食物充饥。他感觉到,现在部队实际上已经处于半饥饿状态。如果继续南下,口粮和军火的补给将更加困难。
  在清川江战役中,他面对的是一群毫无准备的美国部队。在对所有美国部队成功地实现分割的情况下,他们发现还是很难将敌人全部歼灭。美国的空中垄断显然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军的空中火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的空中优势和地面部队的高机动性,让他们随时能对被包围的部队实施援助,这一点是中国人无法想象的,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原定于1951年1月开始的第四次战役,将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役。按照毛泽东的设想,中国军队将继续向前推进100英里左右,然后为进攻釜山作准备。但是,由于美军一直是在沿着狭长半岛撤退,这就让中国军队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棘手问题,这些问题也曾让他们的敌人倍感头疼。最致命的问题莫过于不断拉长的补给线。在这个只有最原始的公路和铁路的国家里,输送物资绝非易事。由于没有空军和海军,这个问题更棘手了。美国人在向南撤退时,始终以卡车和火车为交通工具,而且又不用担心空袭。反之,相比于规模庞大的部队数量,志愿军拥有的机动车辆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就是这些有限的车辆,也很容易成为美国飞机的轰炸目标。
  
  彭德怀承受巨大压力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彭德怀和李奇微一样,都是几近完美的军事家。他们的战争动力以及他们认识战场形势和指挥军队的方式,都相当接近。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变换。下他们的身份,让彭德怀成为联合国军的司令和中国版的李奇微。和李奇微一样,彭德怀也是战士中的勇士,深受官兵的爱戴,因为他对士兵的疾苦深有体会。彭德怀坦率耿直,和李奇微一样口无遮拦。打败国民党后,有些和他一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同事开始摆架子,这让他感到很可笑。在对高级军官讲话时,彭德怀时不时会略带嘲讽地说到“某些自封为深请战争艺术的专家”、“某些军事专家”以及“某些以教条主义思想看待战争的人”等。
  彭德怀比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些人想象得更精明。清川江战役的胜利并没有蒙蔽他的判断力。早在战争开始之前,他就认为,考虑到朝鲜半岛的特殊地形,任何一方要从半岛一侧向另一侧输送给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在开战前就对自己的参谋说:“朝鲜战争将是一场后勤战。”他正是用这个理由成功地说服毛泽东,务必要等到美国人尽可能地远离南方,再对其发动第一次全面进攻。
  当苏联和朝鲜在1950年12月强烈要求他的军队加快追击步伐时,彭德怀勃然大怒。苏联人压根儿就没派一个人到朝鲜。至于朝鲜,是中国把他们从致命的失误和拙劣的军事指挥中挽救出来。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苏联并不是把压力直接加到他的肩膀上,而是推给了毛泽东。这背后的意思无非是说,他们还算不E优秀的共产党员,如果换成苏联人的话,肯定会比中国人勇敢得多。
  彭德怀对参谋人员抱怨最多的就是后勤。在战争开始时,彭德怀的总兵力约为30万人。随着战争进行,部队规模越来越大,他毕竟需要为未来的战斗进行储备。正像他预料的那样,物资补给真的变成了梦魇。12月,志愿军用于运输的卡车最多只有300辆,而这些卡车必须在夜间不开灯情况下行驶。因此,每天的行程只有20到30英里。弹药和食物的供给已经成为整个部队最大的瓶颈。因此,中国军队的很多补给并不是以卡车完成的,而是靠人力。
  在当地征收粮食也不现实,双方的拉锯战彻底破坏了半岛的农田和庄稼,而这对中国人的影响比对美国人更大,因为美军的口粮不依赖于当地的粮食。严寒使得中国军队不可能在当地找到足够的食物来源。看到中国军队的时候,朝鲜农民依旧惊恐万分,因为这些农民以为,中国人和美国人、韩国人都是一样的。很快,营养不良就变成志愿军的一个严重问题。
  战争初期出人意料的大胜正在慢慢转化为彭德怀的压力。迄今为止,中国军队的表现异常出色,超乎人们的预想。但苏联人还在不依不饶地通过驻朝大使敦促彭德怀继续前进。一想到
  彭德怀回答,“我的人正在战场上拼命。我可不能等着他睡醒。”
  苏联在开战前违背提供空中掩护的承诺,彭德怀就感到不舒服,这自然让他对苏联人的训诫鄙夷不屑。他觉得,苏联人的建议只能说明,他们是在厚颜无耻地用中国人的生命去证明自己所谓的勇敢战斗精神。
  但此时的毛泽东与苏联人想法一樣,夺取汉城的政治象征意义是不可想象的,那将会让全世界注意到中国的存在。除此之 外,他似乎有点轻视美军的实力了。美军在战争初期的溃败让毛泽东认为,他们甚至还不如自己以前的手下败将国民党。当时,美国的部分盟友和杜鲁门政府内的很多高级官员都在谈论在三八线与中国停战的问题。毛泽东对此很警觉。敌人主动提出妥协,这对毛泽东来说是一个信号:他们知道自己即将失败,正在想如何避免彻底的失败。因此,这突如其来的求和显然是他们的伎俩。
  
  李奇微“诱敌深入”?
  
  1951年新年前夕,彭德怀提前对联合国军发动第三次进攻,逼近三八线。不过,美国这次的撤退非常谨慎,伤亡也因此非常有限。进攻开始时,李奇微抵达朝鲜只有几天,韩国军队雪崩一样的溃退。如果说还有值得他庆幸的地方,那就是这次撤退和军隅里大撤退有所不同,美国人损失的武器装备非常少。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能否在汉城以北守住防线?李奇微本人认为,敌人对美国工兵修建的汉江大桥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一旦敌人毁掉这座大桥,一些部队就会孤零零地被扔在北方。李奇微不敢冒这个风险,因此他必须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而对于当时的李奇微来说,这个选择尤其艰难,尽管他一直想展开反攻,但在那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部队恢复士气。因此,他只能放弃汉城继续南撤。
  苏联驻华大使拼命地催促毛泽东继续追赶敌人。金日成更是如此。他在自己的司令部约见彭德怀,要求他更加大胆地追击美国人。彭德怀隐忍不发。他说,美国人并没有被真正打败。他们也许是在引诱自己继续南下,等待时机,再发动一次两栖反攻。但重新夺回汉城的政治宣传作用毕竟太诱人,中国国内也在期待收复汉城这样一个盛大节日。1月末,毛泽东将发动下一次战役的指示电告彭德怀,希望他争取通过此战消灭2.3万人。第四次战役的计划就这样被确定,毛泽东似乎没有听进去彭德怀在几周之前说过的话,还沉醉在胜利的美梦中。
  
  “转折点”的真实意义
  
  诚然,尽管防守得不够完美,但围绕砥平里与“中央走廊”的一系列战斗对于李奇微来说毕竟是一场重要的胜利,是一场在中国人而不是联合国军选择的战场上取得的胜利。李奇微也得到了他想到的东西。李奇微认为,现在给中国人带来无法承受的人员伤亡是美军夺取胜利的关键,这至少可以证明:中国人并非不可战胜。如果说以前是麥克阿瑟同于偏见,现在则是毛泽东受制于定势思维。麦克阿瑟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政治革命对这个国家的重要意义,现在的毛泽东也没有意识到美国的技术优势,更没有意识到一个杰出将领会给美国军队带来多大的威力。就像毛泽东以前说麦克阿瑟,一个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人是最容易被打败的。
  始终与美国人正面交锋的彭德怀显然比毛泽东更谨慎小心,早在1月,他就对未来战事采取了较为客观的态度。砥平里战斗带来的问题是,他的意见是否会被采纳。在砥平里战役之前的几个月里,他们两人就产生了分歧。弗吉尼亚大学的历史学家陈兼认为:“砥平里改变了一切。在此之前,中国人认为他们一直做得很好,战事非常顺利,以为他们知道如何与美国人交战:他们有自己的秘诀,相信自己一定能赢得这场战争,而且很快就能取得最终胜利。清川江的胜利给了他们信心,更给了他们鼓舞和动力。”
  砥平里的失败对彭德怀来说是破坏性的。他动用志愿军的一线部队,也就是最精锐的部队,却伤亡惨重,被迫撤出战场。中国方面一直没有透露伤亡情况,按照美方的估计,仅砥平里一战,中国的阵亡人数有可能多达5千人。对彭德怀来说,这是一个更危险的新对手,因为它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彭德怀一向不喜欢坐飞机,如果路途太长而不能走到目的地,他会选择火车。但这次他的确心急如焚。2月20日,彭德怀乘飞机回到北京。至于彭德怀此次是主动回京还是被召回京,历史学家们一直意见不一。更有可能是彭德怀主动提出来的,他必须当面向毛泽东汇报说,中国目前所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敌人了。他在早晨到达毛泽东的卧室,喜欢晚睡的毛主席还在睡觉。
  毛泽东的卫士试图阻止彭德怀:“您现在不能进去,主席还在睡觉。…别拦我!”彭德怀回答,“我的人正在战场上拼命。我可不能等着他睡醒。”
  彭德怀径直闯入,叫醒毛泽东并告诉他,志愿军正在进入一种全新的战争。他们不应该急于打到釜山,美国人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会全面撤到南方。现在,他们必须准备打一场持久战。此外,由于战争持续时间较长,需要采取轮换制,让作战部队保持足够的体力。当天早上,他们就部队轮换一事达成一致意见。但是,毛泽东的想法毕竟不同于彭德怀和其他前线指挥官。他仍然相信,整个朝鲜半岛最终会是他的。
  砥平里之战对联合国军来讲是一场重大胜利,并被美军认为是整个战争的“转折点”。最让李奇微提气的是,选择战场的不是他,而是中国人,而且这两处战场与沿海地区相比,地形更有利于中国人。联合国军犯了一些错误,有些部队确实遭到严重损失,但李奇微从这些战斗中找到了规律,学会了如何与中国人作战,尤其是防御战。这两场战斗也给中国领导层对未来战局发展的判断敲响了警钟。李奇微的部队被中国人包围时,以前很可能意味着灾难,但现在他派出的增援部队可以及时赶到。李奇微相信,他的情报将会越来越准确,他的空中力量既能有效遏制中国军队的快速集结和进攻能力,也能提升其后勤保障能力。他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他认为,中国人即将意识到他们也会像对手一样撞到一堵墙上,而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个时间问题。
其他文献
作为中东小国,约旦却拥有一支总兵力达13000人的特种部队,该部队甚至保有自己的装甲部队和航空队,已成为可与国防军和内务部治安部队相互制约的约旦第三支武装力量。  约旦,无论是国土、人口还是经济实力,与周边的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以色列等国相比,都算不上中东地区的大国。但正是这样的一个小国,却在以色列的威胁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的长期骚扰中屹立不倒,并且维持了良好的国内治安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期刊
印度的确是国际军火市场上最受青睐的客户,俄罗斯、西欧、美国的先进武器都无法完全满足其胃口,现在以色列也想通过出售防空导弹来赚一笔卢比。真不知道这到底是印度外交的成功,还是印度国防工业的悲哀!    最近据印度媒体透露,印度已同以色列达成协议,共同投资研制射程达70公里的远程型“巴拉克”Ⅱ舰载防空反导系统。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则可将“巴拉克”从一种近程低空防空反导系统,拓展成为具备区域防空能力和一定
期刊
关注2010年10月国际军事新闻的朋友会注意到:美国国防部继美军宣布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戰行动之后,迅速转入以经费节约为目标的下一阶段重点政策,这些行动与其他政策动向一起,标志着美国全球军事战略也许正在进入一个冷战后的新一轮收缩调整期。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英国卡梅伦内阁公布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军计划,此次计划不仅裁减的三军部队规模和经费预算空前,最关键的是,英国借此机会宣布告别二战以来自封的北约“
期刊
据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6月10日报道,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凯文·奇尔顿近日公开承认,战略司令部正在征召2000-4000名士兵,组建一支“网战特种部队”,这支特种部队不仅要承担网络防御任务,还将对他国的电脑网络和电子系统进行秘密攻击。据有关资料,这支部队将主要由世界顶级电脑专家和“黑客”组成,人员组成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以及其他部门的专家,甚至还可能包括盟国的顶级电脑天才,所
期刊
朝鲜干当地时间10月10日上午10时-11时在首都平壤的金曰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劳动党建党65周年。金正日、金正恩等朝鲜领导人出席。朝鲜的陆海空三军部队参加了阅兵式,首都平壤1075群众观看了阅兵。朝鲜国家电视台首次对阅兵式进行了全程直播,并首次邀请西方媒体现场报道。朝鲜劳动党是朝鲜的执政党,成立于1945年10月10日,现有党员400多万。该党目标是实现“全社会主体思想化,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期刊
日本陆上自卫队近日在距东京西侧90公里静冈县进行富士综合火力展示,陆上自卫队出动了90式坦克,“阿帕奇”直升机等先进装备,在火力演示之后參演部队还进行了各种作战兵器的检阅。
期刊
为期两天由韩国主导的防扩散联合演习10月13日开始在釜山附近海域举行。当天上午,来自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4个“防扩散安全倡议”成员国的代表在釜山举行防扩散研讨会。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4国14日还在釜山附近海域举行海上拦截演习。韩国派出两艘驱逐舰,美国派出一艘“宙斯盾”驱逐舰,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两艘驱逐舰,以及P一3C巡逻机等参加演习。这是韩国首次主导进行防扩散联合演习。据称,演习是
期刊
离砥平里只有几英里远的原州占据着中央走廊最重要的位置,它既是铁路的终点,又是公路的中央。与砥平里战斗相呼应的原州战役以美军失败的进攻开始,最后又以志愿军失败的反攻结束。双方在这里都流尽了血,但却没有胜利者。    阿尔蒙德将军的“围猎行动”    当砥平里的守军还在深挖战壕的时候,原州之战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代号为“围猎行动”的原州作战计划是纯粹的“阿尔蒙德”式战役,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好奇的战术实践。
期刊
“红旗”演习是美国空军主办的大型联合军演,自上世纪70年代创办以来,便以极度接近实战著称,是当今水平最高的空军军演。多年来,美国空军都会在每次“红旗”军演中要求一些北约美国之外的国家参加。2008年的“红旗”08-4演习中,美国邀请到了印度的苏30MKI战斗机参演,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一向惯于在地区搞平衡的美国没有忘记拉拢印度的老对手巴基斯坦,遂在今年邀请巴基斯坦空军的F-16参加“红旗”军演。与两
期刊
在印度尼西亚,军队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印尼人民早在摆脱荷兰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时就十分支持自己的军队。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就曾经说过军队和人民是“鱼”和“水”的关系。  另外,印尼的武装力量从一开始就兼负着打击走私、贩毒及保护正常商贸往来等多重任务。因此该国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作为正规军的印尼国民军(TNI)是在荷兰殖民时期的荷印殖民军和日本占领时期的国民后备军基础上改编而成,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