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概念枯燥抽象,实践性要求规范的课程,同时它又是所有会计学科中最基础、最关键的课程。中职学校应正视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04-02
近年来,随着普教的扩招、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认识的不足,中职学校入学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给会计专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技能,并为以后学好会计专业课打好基础呢?笔者为此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新路。
一、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中职会计教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是为社会经济输送一线的工作者。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是中职会计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传统的基础会计主要偏重理论知识讲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模拟实验环节重视不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基础会计学习普遍感觉吃力甚至对这门课的学习失去兴趣,这种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毕业后也很难胜任会计工作。
(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职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说相当薄弱;再加上近年来生源萎缩,入学“门槛”降低或取消,使得学生素质更是普遍下降。而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开学第一学期即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这对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财经知识近乎空白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基础会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抽象、深奥难以理解,很容易消磨他们对会计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辛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黑板书写,许多专业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会计从业经验,但他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差,所以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法,即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也常是教案的简单呈现。教师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上的时间绝大多数由教师支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讲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时,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理解;讲解会计核算时,由于内容多,使得教师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板书上,影响了讲课效果。
二、改进基础会计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概念及专业术语很多,又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及企业会计制度等,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能灵活运用。从学生大量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做账务处理时,常常把会计科目用错,主要原因是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及会计制度规定记得不清。学生遗忘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简单、不严格、抓得不扎实是其中原因之一。例如,会计核算的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平衡原理、记账方法,必须掌握得非常牢固、准确、熟练,才能在以后实际运用过程中,透析那些千变万化的经济业务,弄清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牢记概念、制度规定,对原理、方法在弄懂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只要熟悉了核算的基本内容,自然就能够记住账户的名称,只要懂得了资金平衡原理,自然就能够记住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所以,教师平时就要抓实干,把工夫下到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就强调了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目前有许多职高学校的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基础差,又不爱学。那么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与现在职高学生的基础差、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有关,同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高电算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未曾参加过生产经营活动,既缺乏理性认识,又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也就是用学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方法说明问题,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最贴切的实例来解决问题。如解释流动资产,用人的血液来比喻非常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有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但并不深奥,如凭证、账簿、报表。只要把这些会计资料买回来,让学生看一看、动手做一做,学生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接受的、兴奋的状态,对教师讲不到的知识他们也能想得到,这样便能给学生以渔的本领而非授之以鱼。
(三)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为以后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使学生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形成立体、多方位、动态的体系,并能灵活地运用、服务于社会,教师必须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单项训练。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运用的一种方法,是直接针对某一具体项目或内容的训练。它用时短,操作简便,也能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讲《会计凭证》一章时,就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凭证,对照真实的凭证,先讲凭证的主要内容,然后讲怎样填制凭证,此时教师应该边讲边示范,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经济业务的类型填制相关的凭证;在讲完《账簿》一章时,也应安排登记账簿的训练。单项训练结合教学适时进行,既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单项训练是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训练形式。
2.综合训练。它是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在进行此项训练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操作技能。如学生必须能够分析简单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科目汇总表和会计报表等单项训练技能。此项训练可以安排在学习《会计核算程序》一章时进行,结合某企业一个月的简单经济业务,按照书上所讲的核算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手工操作。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会计知识,对会计的核算方法掌握不是很深,所以,教师只要求学生懂得基本的核算程序,知道会计具体是干什么的就行了,更深奥、更复杂的操作等到以后学习《会计模拟实习》这门课的时候再进行学习。由于综合训练涉及的项目和内容较多,因此有利于教师全面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中职学校应正视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促进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森.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晓丽.《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
[3]牛彦秀.关于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04-02
近年来,随着普教的扩招、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认识的不足,中职学校入学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给会计专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技能,并为以后学好会计专业课打好基础呢?笔者为此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新路。
一、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中职会计教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是为社会经济输送一线的工作者。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是中职会计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传统的基础会计主要偏重理论知识讲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模拟实验环节重视不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基础会计学习普遍感觉吃力甚至对这门课的学习失去兴趣,这种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毕业后也很难胜任会计工作。
(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职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说相当薄弱;再加上近年来生源萎缩,入学“门槛”降低或取消,使得学生素质更是普遍下降。而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开学第一学期即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这对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财经知识近乎空白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基础会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抽象、深奥难以理解,很容易消磨他们对会计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辛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黑板书写,许多专业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会计从业经验,但他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差,所以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法,即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也常是教案的简单呈现。教师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上的时间绝大多数由教师支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讲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时,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理解;讲解会计核算时,由于内容多,使得教师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板书上,影响了讲课效果。
二、改进基础会计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概念及专业术语很多,又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及企业会计制度等,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能灵活运用。从学生大量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做账务处理时,常常把会计科目用错,主要原因是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及会计制度规定记得不清。学生遗忘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简单、不严格、抓得不扎实是其中原因之一。例如,会计核算的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平衡原理、记账方法,必须掌握得非常牢固、准确、熟练,才能在以后实际运用过程中,透析那些千变万化的经济业务,弄清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牢记概念、制度规定,对原理、方法在弄懂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只要熟悉了核算的基本内容,自然就能够记住账户的名称,只要懂得了资金平衡原理,自然就能够记住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所以,教师平时就要抓实干,把工夫下到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就强调了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目前有许多职高学校的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基础差,又不爱学。那么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与现在职高学生的基础差、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有关,同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高电算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未曾参加过生产经营活动,既缺乏理性认识,又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也就是用学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方法说明问题,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最贴切的实例来解决问题。如解释流动资产,用人的血液来比喻非常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有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但并不深奥,如凭证、账簿、报表。只要把这些会计资料买回来,让学生看一看、动手做一做,学生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接受的、兴奋的状态,对教师讲不到的知识他们也能想得到,这样便能给学生以渔的本领而非授之以鱼。
(三)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为以后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使学生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形成立体、多方位、动态的体系,并能灵活地运用、服务于社会,教师必须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单项训练。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运用的一种方法,是直接针对某一具体项目或内容的训练。它用时短,操作简便,也能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讲《会计凭证》一章时,就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凭证,对照真实的凭证,先讲凭证的主要内容,然后讲怎样填制凭证,此时教师应该边讲边示范,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经济业务的类型填制相关的凭证;在讲完《账簿》一章时,也应安排登记账簿的训练。单项训练结合教学适时进行,既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单项训练是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训练形式。
2.综合训练。它是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在进行此项训练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操作技能。如学生必须能够分析简单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科目汇总表和会计报表等单项训练技能。此项训练可以安排在学习《会计核算程序》一章时进行,结合某企业一个月的简单经济业务,按照书上所讲的核算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手工操作。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会计知识,对会计的核算方法掌握不是很深,所以,教师只要求学生懂得基本的核算程序,知道会计具体是干什么的就行了,更深奥、更复杂的操作等到以后学习《会计模拟实习》这门课的时候再进行学习。由于综合训练涉及的项目和内容较多,因此有利于教师全面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中职学校应正视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促进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森.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晓丽.《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
[3]牛彦秀.关于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