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光阁主办宋元明清近代大家艺术研讨会精品专家点评(一)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著名画家蒲华,字作英,他的《梅兰竹菊四条屏》,直以书法入画,酣畅淋漓,物我皆忘,如风雨骤至,万马腾空,惊蛇入草,飞鸟出林,又如画家张旭醉后挥毫,大刀阔斧,气势纵横,森然有抑人心魄之概,此四图纯以水墨出之,用笔如枯藤堕石,点苔如空中掷下,枯湿浓淡兼拖泥带水,苍苍浑浑,神秘莫测,信手抛掷,雄肆豪壮,如怒貌举石,渴骥奔泉,不可端倪,若消渴之际,忽逢甘露。另外一幅《梅兰竹菊四条屏》是作英先生80岁所作,构图迥异,与上不同,薄使粉黛,更为绝伦。 李可染先生的《童子牧牛图》,师牛堂主人写此双牛,运以淡墨,浓墨,焦墨,渍染,瀚染之法出之,水牛的质感、动感跃然纸上,牛角及牧童衣纹线条,笔法古拙,极具力度感,池中不勾一线,便觉丢水四泽,二牧童一俯一坐牛背之上,相与攀谈,垂柳数枝,摇曳随风,笔力遒劲老辣,写出江南一片春色,笔墨在境象之外,气韵又在笔墨之外,境象笔墨之外,自别有画在。
  徐操《货郎图》,取法明人,画一货郎拥车而至,车上满装玩具,一妇人携子而来,稚童做奔跑雀跃状,货郎高声叫卖,又一妇人抱咿呀学语幼儿走向货郎车,举门旁二女子驻足观望,呼之欲出,门前着太湖石一块,玲珑剔透,配以梧桐,青松,杂卉,庭院深深,茅屋数椽,一片市景气象,堪称佳作!
  
  于非厂《秋色图》其工细一路多勾勒渲染,线条遒劲,一丝不苟,染色圆润,均匀可爱。于翁之没骨写意花卉,尤为罕见,此作于氏先以浓淡不同水墨写出白菜一颗,可谓笔精墨妙,上着昆虫二只,别有生趣,白菜下端写出红椒二只,萝卜二只,均为胭脂色,配以翠绿叶子,和谐无比,又着二只蚱蜢,一只纺织娘点缀其间,跃跃欲试。上端衬紫菜一束,蜜蜂五只,嗡嗡若有声,蜻蜒二只游戏其间,真一片秋色也,乃精心之作。另有《太平盛世图》。用勾勒渲染之法写吉柿十只,角度各异,以阴阳向背之叶附之,太平鸟双憩于枝干之上。左顾右盼,形态悠然,吉柿渲染圆润,光点突出,质感度强,形象逼真,叶子偃仰错落,层次度深,井然有序,极其自然,叶筋留白,更显凹凸感,翎毛烘染细腻黑白分明,形神兼备,跃跃欲动,乃古稀之年制些佳作,尤可宝也。
  
  清·黄慎,号瘿瓢子,学养精深,诗书画俱能,尤以人物最为精彩,在“扬州八怪”中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黄慎笔意中甚得怀素草书精髓,尤其在用线方面,讲求勾染并施、兼方带圆、上下勾连、挥洒自如。《福宇天来图》画面上钟馗背负一红衣小儿,回望空中翩然滑翔的一只蝙蝠,人物神态轻松谐趣。常入画钟馗多怒目吒须做威武之状,瘿瓢子此画将钟馗刻画得神态亲和平易,很有人情味,堪称别具一格、独具匠心。65岁作,此画正是他技法日臻化境之力作!另一幅《芦雁图》。画面舒朗简逸,芦苇随风摇曳,两只大雁犹在睡中,另外一只则刚刚醒来,抖翅理毛,一派平和慵懒之态。此图布局疏密得当,笔法纯熟老练,画中所流露的恬淡诗情和幽谧意境,更可看出瘿瓢子在花鸟画上的不凡造诣。黄慎先生对自己的绘画,常作分类自评,凡最得意者题上诗,次者则识以岁月,再次者只署“瘿瓢”二字,《和靖赏梅图》。为其得意之作。图中画一叟一童正在赏梅,衣褶勾染并施、兼方带圆,面部须眉信笔写出,细笔复线,体现了画家不拘成法,灵活多变的绘画风格。尺纸容缣,世争宝之!另有《见福图》。图中老者羽扇鹤发,神态欣然,似说似笑,居画面中心。旁有一钗裙女子持花蓝半蹲在老者身边,神态端庄安详,画面左侧,一只红色蝙蝠翩然而至,半在画中半在外,与老者视线相对,仿佛要飞入画中,十分生动。郑板桥赠黄翁:“家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外,更无真相有真魂”,该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懒老。佳作《秋山访友图》,不以繁复取胜,专尚疏淡一路,以空白水渚,分隔近岸远山。远山树石疏淡辽旷,近岸低峦平坡纵横,点缀以草堂、轻舟、高士,幽闲雅致,绝无纵横之气,深得传统文人画的精髓之所在,是其意境深远的山水巨作。另有《春风江南》,构图疏密分明,有层次。用笔以直勾方折线条为主,树石虽意旷笔疏却刻画精微,形似倪云林,但内涵有所区别,后人评价查士标的画“风神闲散、气韵荒寒”。形成清劲明爽、笔墨简疏的风格。如果说倪瓒的画高逸、舒秀,梅壑散人的笔墨之间的确流露着潇散儒雅、闲懒荒寒的气韵,独具自家风貌,是查士标典型代表作。
  蓝瑛,明代杰出画家。此作《乔岳高秋图》,远山高耸,流泉飞溅,半山处数间草堂隐于草木葱茏之间,构图气势不凡,笔触苍劲又不失灵秀。蓝瑛的山水画或作浅绛,笔墨爽劲疏宕,气势博大,画风苍秀;或为青绿,作没骨法,以石色写山石树木,而不勾勒,色彩浓丽夺目。此图应是其浅绛山水中的具有代表风格的佳作。另有蓝瑛《寒岩积雪》,笔墨舒朗,意境旷达。几株杂树之下,三间草屋遥相呼应,一叶扁舟泊停靠在寒江之上,一派萧疏景象。然而远处白雪皑皑的山谷之中,一座玲珑宝塔隐约可见,似有风铃之声遥遥传来,使无声的画面平添了无尽的生机。
  清·赵之谦,后改字为 叔,佳作《朱砂钟馗》,悲庵以凝重之线,浑然出之,开脸怪异,二目炯,欲捉鬼啖之。长须虬髯,视之棘手,形象古拙,耐人玩味,袖藏佳卉一束,令人百思。评者曰:如若太平盛世,何尔大腹便便。不捉鬼魅魑魉,嗟尔悠哉等闲。另有《篆书七言绝句》,协叔此联书篆绝精“高人自与山有素,老可能为竹写真”旁益长跋:憩亭大兄画精六法,名满浙东西,余心识之人矣。同治庚午居杭州,始与相见,作竟日谭,并为余写照,形似神似,见者咸赏叹称妙,故因书楹帖贻之,且识颠末会,嵇起之谦协木甫,题跋六十九字即北碑以行出之者,书翰俱精,篆书之精,更益行楷北魏之精,且纸本洁净,錜印尤美,可谓四美具矣。
  赵之谦先生,44岁所作《五松图》始皇上泰山立石封禅,下山风雨暴至,休予五株松下,逐封五松为大夫,后世以五大夫为松树之别称,历来画五大夫内容者不乏,余曾见明万历间,邹臣虎之五大夫,古松奇崛,不可名状, 叔此图作于都门,伟岸擎天,气宇万千,不知取法何本?然 叔性情孤愤好嬉笑恕焉,是不容俗世的。
  赵先生的《书法对联》“净练寒江供望阔,赤萍圆日对低吟”。用笔浑厚遒润,顿挫有致,字与字之间笔意相连,情性相关。再从每一行的排列来看,整幅作品骨力内蕴,血肉丰满,以雄浑峻拔的北碑意趣来强调形体,日臻神妙,为赵翁上乘之作。另一幅“好风相从明漪绝底,倒酒既尽落花无言”赵之谦先生书此联,用笔沉稳,洒脱舒展。疏密相间,且横画多向右上取势,俯仰倾侧,存魏而不尽魏。“倒酒既尽”四个大字运笔潇洒,节奏明朗,刚劲有力。整幅作品骨力内蕴,血肉丰美,格 调儒雅,显示出作者的深厚功力!
  清初六大家之一汤贻汾,字雨生。此《山水》为72岁时作。构图采用三段式布局。图中几抹笔墨伸出滩渚,变结构曲折婉转。疏朗的树丛,分布得当,枝桠点朱叶,秋意愈浓。湖中一扁舟,二人对语。近处亭内,雀无人籍。浩淼的湖水,微茫的远山,向后伸展,悠远无尽,一派清远秀丽的湖光山色。画法多以干笔为主,笔意拓秀,皴擦简约,赋色淡雅。此轴山水,力追倪云林,平远疏淡而萧条淡薄意境极高。为其晚年佳作。
  清·陈洪绶,号老莲。此《苏武牧羊图》,为陈洪绶于明亡之年精品大作,且以苏武牧羊为题,足见老莲遗民气节。予为之赞也,画面人物生动,构图、设色、笔发、构思等手法多变,浓淡相成。几只小羊或卧或立,自由自在,栩栩如生。作品笔墨洒脱精湛,气韵生动,神态有趣,意境深远。题跋摆布恰到好处,如一轮红日,把整个画面照活,老莲面貌多方,此又一格,焉予定为真本无庸置疑!另有《陆机思友图》。图中人物神态表情栩栩如生,“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画取法高古,意境悠远,用线高古游丝,略施淡染,直追晋人古意。为陈老莲晚年精品力作。为大鉴藏家王季千先生旧藏。
  程遂,明末黄山派大画家。此作《山水》,取景高远法,上部峰峦高耸,气势雄伟。中部深谷云林,峰峦迭出,山径延转处古寺隐约。右侧山坳层叠瀑布,飞泻而下,左面流泉潺潺,似有细语绵绵,伴随林间山径折入深谷。谷底坡岸树木偃仰,碎石水流,小桥渡过,显现凉亭。此图勾皴宗法王蒙,纯用枯笔焦墨,追求荒拙朴茂气象,极尽“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构图以南宗山水画惯用的格局,可谓“境平笔奇”的艺术韵致。此图,实具雅逸文人画作特色,乃传世佳品。
  清·华曲,字秋岳,原字德嵩,号新罗山人。《丽雀双鹭图》此图构图新颖,气韵生动多姿,抒隋而浪漫,时用枯笔、干墨、淡彩,敷色鲜嫩不腻,有松秀明丽、空灵纵宕之致,可爱的两对小鸟天真烂漫之态跃然纸上,相互嬉戏,意趣盎然,栩栩如生,实属珍贵。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枝山老樵等,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此大幅书法,疏放流畅,欹正相因,于不经意中挥洒自如,结体清劲,巧拙皆成,于劲健中有流丽之姿,沉着痛快的整体气势与诗文相得益彰,百看不厌,堪称力作!曾是刘墉旧藏。
  明·杨继盛,河北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走进杨继盛的书法世界,其第一视觉就是他的气魄之大,行笔如吞云吐月,刚劲有力,整幅作品贯通自如,负有强烈的感染力,如作品中“三千丈”三个字,注入一种威猛方刚的血气,结构险峻又不失规矩,自由奔放,心猿意马,“鹤行”二字,真如仙鹤要上天之势,天马行空的自由之意。他的书法像音乐,像诗篇,像大海,富于美的魅力,使人倾倒赞叹,加之几位名人的题跋更显作品分量。可称神品!
  傅山的书法“春草如有意,高云共此心”,在常人眼里多以行草见长,而此联却以篆书书写,奇姿百出,恰好映射出他的理论和思想,字里行间守愚藏拙,含而不露,拙中见巧,起笔收笔似漫不经心,信笔直下,真正体现了书法的自然之美,为傅翁毕生不可多得的上上神品!
  郑板桥书法笔致瘦硬,结体开张而又不失法度,取黄庭坚其欹侧之势,挺拔飞动,作字如兰竹,揉合自然,浑然天成,是板桥代表作。
  张瑞图是明代变法大书法家,此幅《书法》体现了张派鲜明的书法特征,圆处悉作方势,盘旋跳荡,风骨摇醉,富有力感。落笔以拙为主,提按结合,横撑竖挫之中运笔转动,扭转翻转,反转并施,潇洒爽快,自由傲慢,线条很伸展,夸张,如作品中行“丰”字,奇险莫测,气势宏大,堪称佳作。
  明·王铎此卷行草作品。笔力苍劲刚健,线条、行笔酣畅,颇有吞吐风云、容纳葱茏之气概。字距紧凑,行与行之间错落有致,字与字之间大小、粗细、疏密、浓淡等变化,都表现的非常到位,显示整幅作品行气贯通自如,有强烈的感染力,该作又一次见证人谓“清代草书第一人”,不虚也。另—幅书法,整体看去为行书,个别字有草字出现,如“曲”、“随”、“熟”三个字。此幅作品用笔雄迈,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中行最后一“掌”字将整幅作品撑住,更加重了整幅作品的份量,体现了王铎书法的个性和性格。章法气势夺人,行际错综开合,参差中求平衡,对比中求调和,变化中求统—,险峻中求稳重,有音乐之节奏,有诗词之韵律,匠心独具,真可谓大家之作。
  
  宋·蔡襄,字君谟,宋兴化仙游人,工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蔡襄书法,运笔沉稳圆润,结体潇洒优美,秀润温雅自然生动,虽横向字距不均,但视觉平稳,此作近千年,但风貌不减,此作方笔圆笔并用,笔画轻重粗细结合,笔锋虽以中移为主,但用锋能够灵活多变,整个篇幅富有鲜明的节奏和灵气飞逸的韵味。该作品有学者、专家视为真迹,但仍需进一步考证。
  明·黄道周《明史》曰:“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石斋先生。精天文、历数、皇极诸书”。工书善画,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严冷方刚,不谐流俗。此书法纸本立轴202X 50巨帧大作。苍劲流美,错落有致,似不经意而法度谨严,宽博大度,风韵高雅。形质虽不与二王近似,然似欹反正,若断还连,乃上品。另有一幅明·黄道周《青绿山水》,画面气韵生动,笔墨苍阔,整体看秋林茂盛,枝柯参差,重岳叠嶂,溪涧幽曲。构图紧密而不拥塞,千笔万笔无一笔懈怠。此作流传至今,品相尚好,画面开阔,气运生动用色古雅,为其难得的珍贵精品力作。
  王原祁为清“四王”。《山居图》近景丘陵平远,大小坡石集散成涧,直逼眼际。冈峦坡上,古木欹仄,参差成荫,农舍庭院掩映其间。中部峰峦对峙,丛树林茂,溪谷迂回,村舍四布,云拥翠岫,一幅春山明媚之气象。画中王原祁尽用董北苑法,笔墨娴熟,坡石凝重,披麻勾皴,树木点簇细密,用笔沉着劲健,布景繁密严谨,为王原祁之杰作。
  陈继儒为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松江派”中造诣杰出的大书画家。《溪桥策杖图》构图和画面气息,尚具五代、北宋余韵。其白云于山间萦回飘动,秀岭突兀,众峰环绕仰俯,下置山麓曲水,湍流山涧。一小桥横架,通向隔岸,群树掩映,楼宇出其间。前景树林蓊郁葱葱。绿荫中小舟闲泊苇荻丛中。综观作品,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有顾盼,气势浑成而又隋趣高古,是其传世珍品。
  明·法若真,《春山隐居图》整个画面境界开阔,诗趣盎然。远景层岳起伏,山头古树枝繁叶茂,泉水湍湍绕岩;近景中一座小桥架于水上,泉水卧石错落有致,山腰几间茅舍若隐若现。远山以淡墨晕染而成,山石以淡墨勾染并施以皴擦,树叶或勾或点染。画面层次分明, 笔墨潇洒,意境深远,细细品赏可领略大家风范。
  谢时臣,明代著名文人画家,他在《西风木落图》题诗中说道“西风木落”,所指是冬季。左画面一巨大岗石作为主体,在后面是平岗蜿蜒,岗陵下,云雾朦朦,在丛林中,村舍掩映茫茫雾霭中。江面两人力撑船篙,逆水行舟。正此处为画眼,画题的立题所在。全画笔墨苍润,气运生动。天色以淡墨烘染,给人以沉郁之感。该画是其典型代表作。 沈豳,为沈周之三弟。绘画承袭家法,较沈周工细严谨,色彩奇丽古拙。此图《秋山观瀑图》是沈豳所作山水画中的代表作。画中高山峻岭,连绵迭荡,山坳流泉三叠,次第跌落,击石鸣涧,荡然平流。山间小路盘桓曲折,幽然自远。深壑间,木桥斜跨,一士人桥上观望。此图虽刻画深秋景色,实为抒发古代隐者之隋,正如画中所题,云:“峭壁增峻翠削成,流泉如向静中闻。知是深崖秋雨后,满林残叶乱溪声。”画中杂树虬松双勾具形,笔法精到,敷彩艳而不俗,于工整中求灵动,古法中求生存。不失为一幅经典之作。
  仇英,明“四大家”之—。此《孝子图》采用近乎民间风情风俗题材。画中表现一户丰腴富庶的农户人家,中部一长桌上有丰富食物等,桌前一耄耋老者,观看自己儿子,衣着戏装,正在翩翩起舞,以博老人欢心,是晚辈孝敬老人场景。图中描绘的栖居环境,十分优美雅适,高山流水,小桥人家,苍松翠柏,天清人逸,宛如人间仙境。此画用笔骨力峭劲,谨细秀润,刻画物象工整精致,设色鲜丽融合。—幅耐人寻味之精心佳作。
  明·沈周,宇启南,号石田,晚年称白石翁,是明中叶画坛上的大艺术家。《茅亭观瀑图》画面山峦起伏,崇山连绵,树木置于山顶。构图以“之”字型为轴线,自上而下,由近及远。下端作山根坡脚,两棵乌柏配以杂树,溪涧茆亭内一隐士观瀑。中景山脉盘垣而上,山貌雄奇,山泉穿涧跃岩,时隐时现,顺势而下。山与山动静互应,静动相宜,足见绘者匠心。图画近中远景相连相应,—气呵成。勾皴以淡墨干笔,披麻山石,笔墨松秀浑穆,堪为沈周上乘之作。
  王石谷为清代“四王”之一。此画《秋山殿阁图》1683年作,构图兼取高远与平远两法,山脉之颠,峻岭峻增,气势冲牛斗。中部疏放淡远云山,林木丛槎,飞殿楼阁湧出树颠。下部曲廊逶迤于疏林荫底,前景置几株杂树于石上,树木多姿,相杂红树,别致有加。全幅作品体势错综,结构完整且富有变化,为王石谷得意之作。
  明·陈道復,名淳,字道愎,别号白阳山人。此《耄耋图》纸本立轴。作者自题七绝:狸如一去杳无音,馋贯鱼虾便上心。敲破瓦盆无处觅,却来此地弄花荫。此作气韵生动,逸趣横生,用笔率真,小猫神态如动,蝴蝶在它眼中飞来飞去,真可谓如画如诗,诗如画,画入诗,诗入画,乃道後翁佳作也!
  清初宫廷画家钱维城的《青绿山水》,其近景画曲折坡岸,坡面勾画两株苍松,伟拔挺立,俨然士大夫气质。红栏亭台傍于苍松之左,亭内士人高座,浅吟低唱,溪岸对面夹溪峭壁,两崖间飞瀑直下。后景高峰突起,云烟缥缈其间,山壑时隐时现。画幅左下方,一叶小舟任其溪水飘泊,二人乘其上,红衣者盘坐船头垂钓,蓝衣者倾立观鱼,十分惬意。画面赋彩典雅,渲染隽秀,色彩对比强烈,冷暖相间,是其代表作,其东渡回归乃大幸!
  
  顺光阁主办宋元明清近代大家艺术研讨会精品专家点评(二)
  许志强 王 森 皮恩昌 沈德强 王 喆 陈 源
  
  齐白石先生的写意秋荷传世巨多。画荷操占法于已出,于没骨泼墨敷彩,皆能游刃有余,写意荷花更是墨彩文辉,层次丰富细腻而又整体浑厚空濛。白石先生的晚年之作《荷塘秋色》大片荷叶以浑润的大笔赭色铺排而出,上面遮掩半面的几笔鲜艳的荷花,犹如琵琶半遮面,娇艳而不俗,更显其雍容华贵。《寿酒图》,寄萍堂上老人,齐璜—挥,钤朱文“白石”“人长寿”卯此图画面采用俯视构图,上为—坛寿酒,下方—草蓝内三只鲜红硕大寿桃。意为寿庆献寿酒祝长寿。白石先生有深厚的书法根底,在画中描绘了酒坛、草蓝、桃实等物象,几乎没有经不住推敲的线条,这也是欣赏白石先生作品中的绝佳部分之一。
  
  白石先生的《钟馗陶鬲图》以泼墨简笔人物画,独树—帜,迈绝前人。此图钟馗朱袍拽地,虬须作髯,双目园睁,目光专注而深邃,如电石闪光,手擎降妖之剑,正气凛然,威武四方。—蝙蝠蹁午而至,寓其福自天将。画中人物源宗黄慎法,以狂草笔法入画,粗简尚意,其像神备,亦肖亦足也。研读题款,如篆书碑额,极为精彩,线条绵而挺,润而满,骨力通达。题字与画境,气脉贯通,高密不可分。另有《群虾图》为白石先生1948年作,图中群虾争相游弋,有疾有徐,有聚有散,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笔触精确,层次分明,有笔有墨,虾的头部施重墨—笔,更显虾的通体透明,虾须、长臂行笔苍劲,姿态多样,颇具动感。此图是白石先生晚年画虾之绝技使然。另有齐白石《花卉四条屏》,共取材为牵牛花、菊花、荷花、白菜,皆是被世人称道的题材。牵牛花条幅只画三朵盛开的花,若花蕾,数片荷叶,花株枝蔓攀附在竹篱上。花朵精神而鲜艳,画法高度冼练,都是笔笔写出,画蔓与叶是借用草书法为之。荷花条幅:构图饱满,花色娇艳,荷叶墨色浑然,依然在生长的夹叶淡墨清润。所作花卉放笔写意,不拘法度,泼墨淋漓,纵横驰骋,于挥洒规矩、不拘形似中得天趣。菊花条幅:画有几朵红菊、黄菊,它们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娇艳无比。几株菊花迎风婆娑,宛如几个美女结伴漫步,迎面款款而来。观其图法度完备,出自吴缶老之机杼,但不象吴氏写草篆般的放纵,而花朵的刻画白石先生要比吴氏较工整。蔬果条幅:看似平常,但平中寓奇,平淡冲和之中由显笔墨与形式之美。画中反映出白石老人内心世界朴素的情感。肥硕的大白菜和鲜嫩纤细的竹笋,交映相辉,用笔劲拔,力度内敛的线条,淋漓尽致的泼墨,有机的组织,刻画出大白菜和竹笋的品位和品质。白石先生所推崇“蔬笋气”,既充盈于画中,又洋溢于画外。齐翁四条屏为独立成画又搭配协调的条屏墨宝!白石先生生长在湖南的农民家庭,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常常联系着他的—段段难忘的记亿,一片充满感隋的追思,《瑰宝罗玉图》1936年作,画中描绘的萝卜、和芋头,正是农村常见的事物,正如画中所题“萝卜生儿,芋头有子,—饱衰年,犹赖此……”之意。
  白石先生用大写意的笔调,强烈而朴愫的色彩对比,构成—幅不寻常的佳作。白石先生的《柳荫放障图》以曲岸疏意设子前,二、三屋宇傍水而筑,小桥横诸,江柳低岸,郁郁葱葱,枝条随风摇曳飘舞。幅上以粗笔运彩墨,作远山几重,顿感江山无尽,风光无限。江水浩渺,两帆鼓风逐浪远川。白石先生作山水,简约奇异,不落恒溪,用笔用墨豪放中有温雅,于单纯中有含蓄,用少量笔墨绘出极富诗隋画意的作品。此幅山水表现江南春光明媚的湖光山色景致,幅右 下角,钤一戴季陶先生收藏印。据载,此画是白石先生约在20世纪40年代,应时任国民党政府要员戴季陶先生之嘱而作。视此精品,尤为珍贵。另有《玉笋清白图》题画曰:“余有友人尝谓曰:吾欲画菜,若不及君所画之似,何也?余曰:画无蔬笋气,但苦于欲似余,何能到?”又有题画诗日:“老屋此生能见否,菜根香处最相思。”有了这样的‘隋感,再施以高超的水墨技巧,才有了齐白石先生笔下佳作。《菊蟹图》,当属先生的晚年之笔。题:“杏子坞老农,白石”,钤朱文“齐大”、“鲁班门下”印。白石老人喜欢诸如“菊蟹图”的题材,常借此喻,隋抒之。止幅刻画—朵白菊、两朵红菊、三朵黄菊,一丛绿叶。在下方有用笔精致、墨色淋漓、形象俱佳的五只肥蟹。画面运用红与绿的互补,黑与白的协调,上半部艳丽色彩与下半部的浓淡相濡的墨色,使其整体上色与墨达到一种微妙的对照与平衡。白石老人用期瞄的艺术语言给我们带来—派明媚、丰裕的金秋时节,无限美好。更是先生深厚笔墨功力体现的上乘之作。
  
  吴昌硕先生的《秋日山居图》,是其69岁时重题十余年前的作品。此幅近山大石磊磊,树木高耸,远中、近景三段层次分明,笔画粗重苍劲,红树秋山,明净如妆,叶色浓而墨色淋漓,云烟树木相接。左上主峰斜向高耸,与题字呼应,开台有致。山石以赭色渲染,远山配以花青点缀,使画面秀润而又浑厚,意境深远。通篇构图饱满,气象万千。继承古人出入沈文,兼取石涛恣肆纵横之意,笔法苍老凝重,极富金石气息,墨法秀润浓烈,自有—种古朴醇厚的味道。昌硕大师山水画较少,尤为珍贵。《秋英君子图》,用笔豪放痛快,黄菊挺拔向上,又以凤竹点缀其间,感觉似有阵阵秋风拂面面来。画面构图上以横向的竹叶与纵向的菊枝形成了强烈的纵横对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人惊叹吴翁之超出凡人的险绝的风格。画左上角题诗款曰:“赏花螃蟹满堆磐,眼见秋英不解餐。每笑老夫甘寂寞,一枝写出自家看。安吉吴昌硕。”笔法苍劲的两行题字把画意巧妙点出,同时使画面构图更完整。画幅右边下方有王伯敏先生跋语曰:“吴翁落墨泼彩,气势磅礴,无有出其右者。乙亥春卫伯敏拜观。”金石之言吴翁当之无愧。《花卉四条屏》梅花、牡丹、荷花、菊花四种花卉,笔墨高雅,以篆隶之法运之于画,苍老华滋,富于金石气。荷花图:以泼墨法写荷叶,纵横交迭而上,墨色华滋,显得珠圆玉润,淋漓尽致。叶上亭亭荷花,临风送馨,花瓣勾写松动自如,顾盼多姿,明艳动人。整个画面由左下荷叶上升至右上的芦草,气势冲天。莲花昂首盛放,更觉白玉蕊之秀逸动人,而气势逼出,如觉香满乾坤了。大叶、长款陪衬着也点醒着荷花,墨色分明,单纯中感觉意味无穷。牡丹图题款“玉环真态”,大有以花喻入之意,花以颜色直接点染,浓厚艳丽,满枝如火。右下以苍老的数笔勾出一块白石,虽随意皴写,不加点染,却更见石之玲珑苍劲,与光艳烂漫的牡丹形成鲜明的对比,石之愈苍而显花之愈润。以如此温润秀雅之牡丹来比拟唐朝的美人,足见作者之立意是伺等的佳妙。此幅构图特点鲜明,左下纵横几笔枝干,上接牡丹,枝头直冲右上,切一大斜角而气势顿出。梅花图:款写大意是因见赵无闷的《岁朝清供图》,感觉其笔墨古穆,神采欲飞,颇有纵横之趣,兹抚其意写删匕图。赵无闷即赵之谦,善画花卉、柏树,多以书法用笔出之,为清末借鉴金石书法开创花卉新局面的第—人。吴昌硕此幅正是力追赵之谦的代表作。以石鼓文笔法入画,宽博淳厚,水墨交融,苍劲秀逸,充满浓厚的金石气息。画面上的两块巨石调节了画面的节奏,使得虚中有实,虚实交替,韵味无穷。菊石图:右侧长题直贯而下,映衬左侧的巨石及横斜侧出的几枝菊花,金灿灿夺人眼目。花瓣以墨线勾出,再点以重色,枝叶穿插生动自然,艳丽的花朵配以墨绿色的枝叶显得既鲜亮又雅致。画面中间斜出一巨石,用淡墨寥寥几笔写出,水墨淋漓而又苍劲厚重。横斜的枝叶与纵长的题诗形成鲜明的对比,堪称佳构。吴昌硕写诗敏捷而卓著风格,喜在画中题诗款。这幅题诗为:“荒崖寂寞无浴隋,老菊独得秋之清。登高—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飧落英。”为其七十三岁时的精品之作。《寿桃》,是他72岁作,画中桃干由右上角向左垂下—枝,枝上果实累累,色彩极其艳丽。叶之偃仰向背,桃之掩映单复,枝干之穿插伸展,极为生动多姿。桃实用色浑厚,笔触大胆,所谓“莽泼胭脂”红得如同墨色—般重。画幅右边题款,自叶下—行直拖到底,补足了凌空一株桃干的余意,并且托起了全副,原本空疏的下方顿时增加了份量,使全画疏密更加完美。画家题款中言其桃为三千年结实,可见其用意之精妙。《东离冷艳图》,画面中下部从右往左几朵白菊傲然挺立于竹篱之下,右下角以无数的墨点压住阵脚,墨点有浓有淡,极富变化。菊花以灵活的笔法勾出花瓣,点以白粉,给人—种冷艳绝俗的感觉。用大墨点点出的叶片,穿插有致,再以浓墨勾出叶筋,如此众多的墨色团块,把菊花衬托的更加洁白冷艳、美丽动人。背景纵横穿插几笔竹竿延伸到画面之外,再加上右边那伸向画外的半朵菊花,让人感觉画外有画,回味无穷。为吴昌硕盛年佳作。 《岁朝清供图》是先生77岁之作,此幅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海上名画》出版发表,为其精品代表之作。画中描绘了多种花卉鲜果,如牡丹、天竹、石榴、灵芝等等。吴昌硕擅大写意花卉,用笔蕴涵书法情趣,在挥运之际,非常独到地表现着他的书意美,全在于—气呵成。他以篆籀之法入画,在随意中更具匠心。所谓“食金石力,养草木心”。观画中花果,和专求形似,而凸显的是其笔墨的奔放气势与雄健的气魄。用色上浓丽厚重别具一格而没有庸俗之感。《菊石图》自题曰;“秋鞠餐落英,篱根发古鲜,三杯泛寿酒,—枝延年颂。辛酉九秋吉日,吴昌硕年七十八。”作者以艳黄色大朵菊花在墨叶的衬托下分外夺目,后面巨石穿插其间。画面笔法中透着浓烈的“金石气”。有一种朴茂、斑斓、苍莽的气格、神韵。用墨及用色极厚重,以强劲的力量为基质,形成宽博、凝重的气度。菊石的姿态天真烂漫,—派稚拙、纯真的风采,堪称吴氏的代表之作。《神仙贺寿图》是先生七十六岁时所作,梅花枝干苍劲如曲铁,直顶到画外。暗红色的花瓣掩映在巨石后面,斜向左下方伸出。画的正中间靠上部分由两块大石竖在眼前,与梅花形成虚实的对比,使整个画面满而不死,实中有虚。由左下角向右上斜向羽咧分布着水仙花,葱茏矫健的叶子层叠交错,白色的水仙花掩映于叶片之间,白花绿叶格夕L醒目。画面右边的长题款贯通上下,给人—种磅礴的气势,充分感觉到作者的内在力量。整幅作品笔法豪放,墨色浓艳,流溢出—种原始情味的生命力。
  
  傅抱石先生的《红叶高士图》,图中半壁陡崖占据画面大部分,茂密的枫叶枝条交错,倒挂于岩石之上,透过掩映的红叶,远处—挂飞瀑奔流而下,一叶扁舟自崖后转出,顺流而下。舟上白袍高土寄情 于山水之间,洞箫一曲,似与这高山流水相和。画面人物刻画精细,山水景物笔法多以施散风,大气磅礴,气韵生动。傅抱石属于激情型的创作画家,作画喜创新,所作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因为他早年留学日本攻读美术史,后又游历名山大川,加之深厚的学养,故艺术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融会贯通,《仕女图》作于1963年,是傅先生晚年的上乘之作。1957年傅抱石以新中国第—个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进行友好访问并写生作画、举行画展。《海天落照图》是他记录罗马尼亚某海滨疗养所风光的—幅作品。面对异域风隋,傅抱石尝试在发挥中国画工具材料和笔墨形式特长的前提下,充分表现外国山川的特色,开创了—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使山水画在新题材的表现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体,达到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高士行吟图》虽尺幅不大,但气势不减分毫,行笔似奔雷激湍,挥洒如闲亭信步,善用浓墨、破笔散锋的特点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很能代表傅抱石的绘画风格。傅抱石对传统文人画尤其是石涛纵横激越的画风有着深刻的理解,“往往醉后”的性情流露使他将“大胆落墨,小心收拾”发挥到极致,乘醉大胆下笔显示了他的魄力,而后精心构思下笔收拾又显示了他的功力,因此,傅抱石的绘画风格也具有了一种有别于他人的凌厉和奔放。此小帧正把傅抱石先生的才气体现得淋漓尽致。杨仁凯先生亲题诗堂,珠联壁合。傅抱石先生汲取古人诗意尤其是《离骚》、唐诗的丰富内涵,从中获取灵感,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行乐图》即是抱石先生笔墨诗情的写照。图中三人或抚琴、或弹拨、或吹奏,神态端庄祥和专注。线条、墨色洒脱利落,整个画面意境幽深,观此神仙般画幅,似可听到悠扬悦耳的仙乐飘飘,回荡在耳畔,诗情画意,令人陶醉。《泌园春》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诗词词意所作。宽广的湘江之上,层林红遍,秋雨锁江,百舸争流。傅抱石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纯熟的绘画技巧将诗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傅抱石以其博大的才情使山水画的面貌在20世纪中期焕然—新。而由他开辟的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创作,又创造了—个时代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
  
  1%1年抱石先后到长春、吉林、镜泊湖等地旅行写生,他曾感叹这次旅行是“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幅《镜泊飞泉图》即是此次旅行写生的一个记录。画面描绘了镜泊湖瀑布的壮美景色,苍松翠柏间,—挂飞瀑奔泻而下,似乎可以听到轰鸣的水声。石壁上、浅滩边,人物伫足欣赏,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的吸引。
  张大干先生倾慕石涛,继而上追宋元,对传统下功夫钻研临摹。《遗世独立》甲申款,为其四十六岁时所作。此幅山水人物笔法严谨,皴法有粗有细,包含有长短线皴、大小点皴等。此外善用于笔,干湿对比,使画面越发显得苍劲秀润。构图上近、中、远景层次分明,是传统构图法的典型运用。张大千博采诸家,师古人也师造化,才思敏捷而又功力逼人,止幅山水正是大千先生才气与功力的完美体现,可谓大师佳作。《观瀑图》丁丑款,为其三十九岁时所作。画面右下方山石上有—书生盘腿而坐,侧目欣赏面前的飞瀑奔流而下。画中人物面部施以淡赭,白色水衫,黑色腰带,眉目发丝刻画极其细腻,人物神态闲适幽雅,仰观飞瀑,若有所思。人物的衣纹也是细笔,回环转折,流动飘逸,但又不失凝练劲健。由此不难看出作者此时的笔墨功力已经相当深厚。画面左方用简练的几笔写出两山石间一水流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整幅画构图简练而又重点突出,堪称笔简而意繁,杰作也。《佛光普照》为其四十八岁时所作,画面以工笔重彩的形式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观音的形象,左手持柳条,右腿弯曲盘坐在莲花之上,神态安详而庄重,好象正在施法解救普天下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此幅画的用色非常讲究,尤其是观音上身的石青绿披肩和飘带,下身的大红裙,都是采用最昂贵的上好颜料的制,色彩亮丽夺目且经久不褪色。画面上方有白石老人敬题的“佛光普照”四个篆字,苍劲有力乃珠联壁合!赵震宇先生在右下方边跋称:张大千临抚孰蝗壁画观世音造像神品!民国三十年大干公赴敦煌,自此历时两载又七月。临摹得北魏及唐、五代、宋、西夏至元朝壁画276幅,此本即其—衍出者。署丙戍,则为敦煌归后之再制也。至于白石翁与大干先生之交谊当自民国十四年,张氏第一次北上来京时,白石翁之友上汪慎生、于非闇极力推重大干,翁见其所作亦颌然友善,遂订交焉。因论此帧真弥足珍贵哉! 《山水人物》画面上方以浓墨粗笔画出山峰直冲左上角,气势博大,山头下方以淡墨排点表现云烟环绕、迷茫高远之态。画面右下角水岸平坡,侧立老树垂柳,左下方两只小舟在江上荡桨,舟上数人皆举头遥望天空中的排排大雁,飞向远方。整幅画面构思巧妙,上部较实而下部较虚,然而虚中有实(小舟、人物的点缀),这样虚虚实实,意趣横生,画面意境空阔,灵气回荡,令人回味无穷,画面下方有邓彼得先生长跋。
  
  徐悲鸿《奔马图》,癸未款,为其四十八岁时所作。悲鸿画马,是以真马为师,又融合了传统的画理画法。此幅奔马,动感很强,大有奔跃千里之势。马鬃用焦墨散锋表现出骏马飞奔的速度感,坚实有力的四蹄腾空而起,迈向前方。整幅画面以豪放的笔墨在作者饱满的政治热情驱动下,寥寥数笔把—匹奔腾的骏马表现的淋漓尽致,神完气足,惟妙惟肖,足现大师手笔。右上角有黄养辉先生亲跋,赞叹之至。画幅右边有史树青先生亲跋,更增重了作品的分量。《红叶双喜图》是其五十岁时所作。画面简练而生动,两只喜鹊嬉戏枝头,姿态生动活泼。虬曲面上的枝条,几片淡淡的红叶点缀其上,也许正是这几片红叶才引得喜鹊结伴而来。此幅构图上虚下实,横纵伸展的枝条形成对比,其间穿插以淡墨写出的枝条,充满整个画面,但满而不闷,满中有空,实中有虚。两只喜鹊交叠而立可谓紧密之极,与分散的红叶形成对比,如此种种对比与协调,构成了作品的特色风格。此,帧尺幅不大,为其精品。《翠竹猫石图肋其四十七岁时所作。画面中央—只黑花白猫端卧巨石之上,背景点缀几支疏竹。白猫侧头后望,一种悠闲自在、无所事事的感觉,形象生动传神,笔墨简练概括。作者借画猫来抒发内心深处的寂寞之隋,于此展现无余。画面色彩浓重,尤其是白色的花猫在黑墨点及大面积赭石衬托下,显得越发光彩照人,再配以淡石绿色墨竹给以调和,使整个画面既亮丽又协调,雅而不俗,为悲鸿先生代表作。画幅右边有杨仁恺先生亲跋。另一副《青柳双喜图》是其五十岁时精品之作。画面布局饱满而透着疏空,可谓空中有虚。粗壮的枝干横斜向上,在画面上方两只喜鹊横卧枝头,其中一只正张嘴呜叫,似乎在召唤远方的同伴—起来晒息。喜鹊吉白的胸脯与焦黑的头颈、尾羽形成鲜明的对比,为画面最精彩之处。下方柳树以浓墨勾线,再以淡墨横扫几笔,皴出树干的质感。满幅柳条柔韧飘荡,丝早春之风阵阵吹来。
其他文献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体系和规律,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谈几点
巍巍中华,千年沧桑!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其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文明曾为她的子孙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物遗珍。然而,在那段屈辱的近代史里,在战火的浩劫、掠
我常觉得,教学就像是耕耘劳作。我是农民之子,从小随父辈在地里把弄,对农活的一套非常熟悉,芒种秋分,稻麦瓜豆,种管收割,既有四季规律,又各各有性,物物异类。就我所教的语文
一、当前经济改革的形势我国经济改革已进行十年,它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漫长道路。总的说来,发展得不错,速度不算慢,取得的成绩很显著。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目前我们正面临
1924年直奉战争,奉系军阀获胜后,张宗昌名声显露,被当时的北洋政府任命为山东省军务督办兼山东省省长,掌管了山东省的军、政大权。张宗昌为达其穷兵黩武,筹措军饷和政务经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早听说抗日战争期间,在大洲举行的闽北国共和谈,促成了闽北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久慕大洲,终于在“五一”前夕,我们来到光泽县寨里镇大洲谈判旧址。从县城驱车,溯北溪而
从世界范围看,室内设计有两种主要表现倾向,即工业发达国家追求“高技术加高情感”的设计特征,发展中国家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在艺术思潮上,经历了近代,从众多设计流
故事在哪里?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它能为你驱去烦恼消除疲劳,给你温情和力量,它就是——家。有 Where is the story? In this world, there is a place where you can g
我国生产陶瓷外墙砖已有很久的历史,近年来又引进了西德、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外墙砖生产线,而且正在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我国还有很多工厂尚无经济实力来改造老设备及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