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0日,上海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截至记者发稿,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天。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下,上海这座充满温度和速度的城市,众志成城,精准施策,全面“激活”城市“免疫”系统,全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上海作为一座有着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人流、车流、物流的流动频率和密度在全国都首屈一指,又恰逢春节假期、返程高峰,防控难度和挑战由此可见一斑,如何迅速组织起一套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防控体系,激活城市的“免疫”系统?这是一道难度颇高的考题。
所幸,在经历了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2009年新甲流、2013年H7N9禽流感,以及近年的埃博拉防控之后,上海在一次次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半个月来,上海的果敢决策和缜密部署,从政府到社区、从组织到个人,层层推进,高效落实,查漏补缺,从疫情防控到民生保障,无不在践行和发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超大城市治理在“战疫”过程中的作用。
从上海启动“小汤山”模式,到除夕夜135名医护英雄出征武汉、展示“逆行者”驰援的时代风采,再到无名市民为医院医护人员叫外卖“喂食”,入沪高速路口“逢车必查”,居委会工作人员为在家隔离市民送食物、倒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从日常管理向应急管理的快速切换能力,正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中检验成色。
还有那位讲着吴侬软语的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他说,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他做了两个决定,一是自己要亲自下病房查房;一是换岗,把第一批冲在前面的医生全部换下来,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吗?”
这就是上海人,既有专业,又有担当。
这就是上海—— 一点的事就怕死,如履薄冰;天大的事不怕死,舍生取义。
医疗救护:逆行天使与时间赛跑
零点,在结束河南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后乘红眼航班抵达浦东机场;1:30,驾车到达集中收治上海全部确诊病例的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并在宿舍内花一个半小时撰写一篇“华山感染”公众号第二天一早要发的疫情解读长文《武汉疫情拐点之际:无症状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否会攻破防控体系?》,针对疫情的最新进展,集合科学研判和分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出,“谣言比病毒本身更可怕”,民众只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以及合理的医疗流程,足以防控无症状感染者的威胁。(疫情至今,阅读“华山感染”的科普文章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这十几篇科普文章,几乎每篇都是10万 ,最高的一篇阅读量超过了千万。)
7:30,在公卫中心和来自不同医院的医疗小组交流、协调;9时许,赶回华山医院,进入发热留观病房查房,召集负责医生详细了解病人病情、用药情况等,安抚病人的焦虑情绪……
这是1月29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小半天行程。也是在这一天,他彻底“火”了——“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我带头上!”“派党员增援前不打招呼!”面对记者采访说的这些话,使他成为网民心中的“硬核”医生。
凌晨3点多睡下,早上7点不到起床,睡眠严重不足,深深的黑眼圈透露着疲惫,以至于有网友戏称,张文宏成為国宝,一定是因为他的黑眼圈。以“秒”计算工作时间,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一秒掰成两秒来用”的张文宏依然觉得时间不够。在张文宏看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虽然大家都很累,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是我们入党宣誓时的承诺,也是职责”。
从全球“超级细菌”到埃博拉病毒,从H7N9禽流感到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华山医院感染科始终奋战在重大疫情最前线,这样的“全民战疫”情形,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就上演过。上海创造了无医护人员感染、无社区传播、无群体爆发的“上海奇迹”,抗击重大传染病的“上海模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肯定。而当年的上海市“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正是张文宏的老师——如今的华山医院感染科终身教授翁心华。
时隔17年,张文宏接棒老师手中的指挥棒,带领团队不眠不休地与未知的病毒抢时间。“你真的是在跟时间赛跑,而且你面对的敌人——病毒,它们还很聪明,你必须跑得比它快,不然付出的代价就是很多很多生命而不是一条生命。”张文宏说,未知的病毒让感染科的医生离死神的距离比常人要近很多,在感染科医生眼中,不是一台手术救一个人,而是科学决策、精准判断、控制疫情,挽救一群人。
“一切没有想的那么好,一切也没有想的那么糟!中国,努力!”这是张文宏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写下的一段话。
事实上,1月24日,上海就派出了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组派医疗队的通知后,上海市各大医院医务人员主动请战,24小时内,136人集结完毕,来自52家医院。
除夕之夜,上海首批136名援鄂医疗队员在细雨中出发了。那一晚,白衣壮士出征的消息“刷屏”了。大年初一凌晨1时25分,搭载首批援鄂医疗队员的东航包机在细雨中降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医疗队驻扎武汉金银潭医院附近,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市一医院副院长郑军华透露,在交接的第一个夜晚,由于任务繁重、缺乏防护装备,上海医疗队延续了“六个小时一个班头”的排班。这对医疗队员考验很大:因为害怕上厕所导致防护服报废,值班期间需不吃不喝坚持六个小时。
1月28日、29日两天,上海增补的50名护理人员以及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也出发抵达武汉。即便去不了武汉,上海医护人员也随时待命,这其中就包括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施劲东。他本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肿瘤中心研修,国内的疫情让施劲东重新做了选择。“在意大利看着微信和报道中的疫情,每天都很揪心,晚上都睡不着。”施劲东着急:“我自己是呼吸科医生,参加过非典、H7N9等疫情的抗击,最适合干这个事情,所以必须得回来。”
在收治重症患者较多的金银潭医院,上海派去的医疗骨干们,用“上海方案”协助武汉同胞抗击疫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天使留下了太多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动人身影。
与此同时,好消息不断传来。
上海确诊的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56岁的陈姓女性经过近十天的积极救治,1月24日康复出院;1月27日和28日,又有3名感染者治愈出院;1月31日上海又有4名患者治愈出院,他们从确诊到治愈的时间为6天到8天……2月1日,上海援鄂医疗队治愈的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
1月31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启动了“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这个平台由15家市级医院的60余位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医师轮流排班,通过24小时热线电话为发热、有呼吸道症状的公众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启用微信小程序“新冠工作室”,提供针对发热门诊及其他慢病的线上问诊服务,只要一部手机,市民就能“零距离”问诊专家团队,线上排除疑惑。热线电话热到专家几乎没有时间休息片刻,而他们接听电话,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要紧张”——一名市民说她“全身发烫,但量下来体温正常”,医生告诉她,体温正常、没湖北接触史,通常就没问题,全身发烫可能是紧张情绪造成的。
此外,公众还可以下载手机客户端“上海徐汇云医院”,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向平台上的医生进行咨询。这个平台集聚了一批医生和护士,提供24小时接诊服务。上海的二十几家市级医院还开通了互联网在线咨询服务,用互联网 的形式形成点面结合、多渠道、非接触的专业医疗服务网络,引导公众合理就医,减少医院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
返程高峰8点提示
基层社区:用敲肿的手,行万步的脚织密暖心防控网
第一时间发现疑似感染者,为居家隔离者提供更精细服务,用温润亲情化解邻里疑虑,尤其是还要利用“人防 技防”应对节后返程大客流……在上海的基层社区、街角小巷、村口路边、田间地头,脚踏实地一户户排查可疑病例、实施隔离,社区和村居干部吹响防疫“集结号”,以绣花般的精细和韧性,用敲门敲肿了的手,日行万步的脚,还有温暖人心的“唠叨”,给居民们织密了暖心防控网。
静安8号是位于静安寺街道常熟路上的一栋高档酒店式公寓,这里常年居住着很多外籍人士,其中有一户已经居住了2年多的华人夫妇于1月19日由武汉返沪,引起了酒店管理方的注意。酒店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居民区干部晚上八点收到信息后,当晚就上门了解情况。原来这对夫妇也是医学专家,应邀赴武汉开会后,回到上海就采取防护措施,身穿隔离服,减少外出,但就餐依然是在酒店的餐廳解决。居委干部建议他们采取医学隔离,做到足不出户,并主动承担他们提出的买菜问题。
每三天,华人夫妇将所需食材清单发送到海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红芬的微信上,张书记与居委干部小邱一起当起了“采购员”。华人夫妇所列的食材品种比较多,在过年期间蔬菜相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他们要跑好几个超市才能买全清单上的米、油、蔬菜等食材,再专程送到公寓的门前,由华人夫妇拿进去。有了这样的“服务”,华人夫妇连连为中国基层社区工作者点赞,并表示将积极配合社区安排,在隔离期绝不出门半步,一起用行动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像这样的故事,每天在申城各个社区上演。尽管绝大多数隔离观察者特别是居家隔离的人员都不是感染者,但居家隔离是防控疫情扩散的重要环节,不能有丝毫松懈。可是,24小时不能出门,连续14天,这日子的确有点难熬。
1月27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共隔离观察9804人,居家隔离8706人,集中隔离1098人。在每一个居家隔离人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支持团队”。除了医疗关怀、物资保障,还给予心理疏导、精神鼓励。“阿姨爷叔,今天要买什么菜,尽管说哦!”“加油,再坚持几天哦,我们人隔心不隔!”守望相助,共渡难关,众多正在隔离的居民和来沪人员切实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咚咚咚……”在一次连续敲门好几分钟之后,门终于缓缓地打开了,一位80多岁的空巢老人蹒跚着前来开门,陕北居民区负责民政和老龄工作的党员社工沈怡敏赶紧把疫情防控的温馨提示大声地告诉老人,叮嘱她要少出门、勤洗手、带口罩,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安全,遇到老人不明白的,她还要耐心解释。“我们这里老房子多,里面留守着的大多都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这些老人年纪都大了,有些耳朵不太好,所以敲门时间要长一些,要有耐心,敲门的力气要大一点,这样老人才听得见。” “这是一位居委干部的手,敲门敲的”。一张配有沈怡敏红肿且有破皮的双手图片,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引来众多的点赞和称颂,而这背后,正是上海严密疫情防控网的缩影。
自春节期间接到疫情管控宣传排摸任务以来,沈怡敏就一直没有休息过,走街串巷、上门走访,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排摸户数人员情况。她带的块内实有户数约150户,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北京西路这里都是老房子,出租率很高,有时连续几天上门排查,这些借出去的房子内都一直无人应答,常常让她跑了个空。“只能反复滚动上门,经常去敲(门),多做尝试。”除了反复上门,她还尝试微信、电话联系房东,询问租客信息、返沪行程等,力争全面掌握块内的户数情况。
在将自己块里的居民全都上门跑了一遍,将所有户数情况全都清晰掌握之后,沈怡敏却依旧忙个不停。返沪的居民要及时登记、有湖北接触史的要及时掌握,还有这家的阿婆、那家的爷爷要重点宣传关心,这些事都萦绕在她心头。上门走访居民时看到1231弄大铁门链条脱落了,她抓紧联系维修,居委的防护物资不够了,她到处想办法去采购,还兼任了财务报账等工作,她也说自己像个停不下的陀螺,在这个关键时刻总要再做多点什么。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在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坚守在社区一线的岗位上,义无反顾。也许基层的螺丝钉并不起眼,但小区里响起了居委干部的敲门声,才会让居民们知道疫情管控大家都在行动,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到安心!”这是沈怡敏的真心话。
“春节宅在家一动不动,哪天能动?”“钟南山说动才能动。”
当绝大多数人都自觉过上了“死宅生活”,微信步数不过百时,1月30日,江宁路街道社区干部韦炳臻、陈燕的微信步数却超过了2万步。当天一早,开完工作例会,社区平安办这二位就忙碌起来,分别来到三星坊、武定坊、北京、蒋家巷等4个居民区“疯狂暴走”。 工作任务就是每天监督检查江宁路社区16个居民区群防群治的落实情况,包括检查门岗是否张贴公告、是否进行体温测量、是否设立快递外送物品集中堆放处,以及非本小区来访人员是否登记等内容。
4个居民区总面积0.56平方公里,涉及35个住宅小区。就算不带任务,一圈走下来也需要一个小时。陈燕和韦炳臻带着两张工作表格,检查了88个门岗,调试了18扇电子门禁,花了7个小时,才检查完了所有门岗防控情况。
上海的社区干部们,日行万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用双脚织就一张社区防控安全网。
道口防控网:越是车流滚滚,越是一丝不苟
随着春运返程高峰的来临,上海的疫情防控压力越来越大。能否有效应对返程大客流的挑战,关系着上海疫情防控的成效。 “越是车流滚滚,越是一丝不苟”,“人能过、车能过,疫情坚决不让过”——连日来,上海各大高速公路道口防疫值守人员的话语掷地有声。
青浦区是上海唯一与江苏、浙江均接壤的区域,区里在9个入沪道口设置了卫生检查站,值班的民警、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数百人,其中还有不少“夫妻档”。青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张庆锋,赵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汪玲燕,这对夫妻从年前至今双双奋战在一线,读中学的儿子始终待在老人家里。由于工作关系,即便同一屋檐下,这段时间仍是聚少离多,一次偶然的相聚竟然是在申嘉湖高速检查站。“我那天正好去检查站送点物资,看到了老婆,我喊她,她还愣了一下,可能我戴着口罩。”张庆锋说。
在申嘉湖高速入口的夫妻朱金兰和陈磊都是徐泾镇社区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前两天她手持的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常常因为天气太冷而罢工。为此,朱金兰把原本给自己准备的暖宝宝包在了测量仪上。丈夫陈磊知情后第二天给她多准备了一个。
清洁区、休息区、隔离区,医院的配置也出现在上海的大大小小的公路道口旁。这三个区域,实则是由三个集装箱搭建的板房。
“简易”的检查站,“检疫”却很硬核。位于嘉定区的沪宜公路葛隆检查站是江苏到上海的门户之一。“哪个体温不对,到这里来。”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卫家芬扯着嗓门,对车辆边手持体温测量仪的同事喊着,手指着其中一个集装箱板房。
这个集装箱被称为应急区,一张桌子加一个手推车,如同一个迷你急诊室,作用相当于隔离区,凡在道口执勤检查中发现有发烧、干咳等症状者,医务人员就会将其引导到这个集装箱里,对其做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另两个集装箱板房是休息区和清洁区,前者供值班人员吃饭休息,后者存放医用物资。
“如果发现体温有异常者,我们会建议他去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如果症状疑似,我们马上安排他前往对接的医院。”卫家芬说,从她小年夜在这个道口值班至今,卫家芬和同事发现了1例症状疑似的病例,将他送去就医。
6小时的班次里,卫家芬给2000多人测量体温。“测体温无非就是举举手而已,就是一站6小时,有点冷。”
非常时期,司机和乘客们对公路道口的测温检查都非常配合。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上海还有60多万辆车子出去后没有返程。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高速道口拥堵,上海将拥堵严重的道口尽可能地多开车道,尽量做到车辆即达、即查、即走。
除了启动“三个覆盖”——推动入沪人员信息登记全覆盖、重点地区人员医学观察全覆盖、管理服务全覆盖;“三个一律”——对进入上海的人员一律测量体温、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一律实施医学观察、对其他外来地区人员要求由其所在单位一律申报相关信息,并切实落实防范措施之外,上海還着力形成“两个闭环”——加强多源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让信息的汇集、推送、核查、反馈形成闭环;加强入沪通道体温异常者专送医疗机构的无缝衔接,形成闭环。
从医疗救治一线到广大基层社区,再到交通防控道口,上海密织起三张防控大网,树立起全民防疫的铜墙铁壁。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迅速从日常管理向应急管理切换,工作千头万绪,人们却忙而不乱,既讲规矩、更有温情。
一位资深媒体人发朋友圈赞叹,“上海的居委会大爷大妈们真是神奇的力量,无微不至神勇威武……”还有网友点评,将居民隔离后的生活保障工作,做到代买菜、代扔垃圾的细致程度,这很“上海”。
每次困难面前,网上都会有“魔都结界”的说法。如果真有“结界”,那就是——全市上下的团结一心、超强的动员能力、高效的执行力,以及绣花般的精细和韧性。这种强大的力量,来自2400多万市民的共同努力。所有的上海人都在用文明和善行,践行这座城市特有的精神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