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城市代言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不夸俺家乡好”,这是传统中国的说法。现在不是这样了,说这城市很好的,不一定是本地人。那是谁呢?什么人都可能——为官一任的领导、偶然路过的游客、本乡本土的读书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广告商等。我关心的是,谁的“夸耀”最有效——传播广且容易被接纳。
  首先应该排除的是官员的夸夸其谈。其实,我接触的官员中,有許多兢兢业业、一心一意想做好事的。而且,今日中国大城市里的官员,大都见多识广。只不过世人坚信,“屁股决定脑袋”,你当官的职责所在,必定尽拣好听的说。因此,谈及城市是否“宜居”,本地官员的公信力不高。连带政府制作的电视或委托广告公司生产的作品,不管是搁在纽约的时代广场还是CCTV播放,都不太被信任。
  于是,有了第二种“代言”,那就是选择土生土长或与本地有瓜葛的娱乐明星,让其成为本城的“形象代言人”。此举对于追星族有用,但对非追星族来说,非但无效,还容易引起反感。而且,这“星”到底能红几天,谁也说不清楚,故“传播力”实在很有限。
  第三种“代言”显得很有国际视野。出钱邀请众多“老外”前来拍照,举行国际摄影比赛,最大限度地呈现并传播本城的美丽及魅力;或者邀请名导演来本城拍电影,越大制作越好,目的是让电影院的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关注、接纳、赞美本城的“无限风光”。这两手虽精明,但更多着眼于旅游业,对提升整个城市形象效果不明显。况且,此“戏法”如今已揭秘,人人都能玩,效果于是递减。
  第四种“代言”比较文雅,签约国内外作家,让其在本城生活若干年,创作长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支持学界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或资助学者从事本城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等的研究。这方面的投入,不说一本万利,也是事半功倍。这些政府资助的项目,有的主题很明确(如北京市政府委托招标,要求撰写表现中关村崛起、金融街繁荣、老字号兴衰等题材的戏剧——连“剧本”带“制作”),有的则允许自由发挥。这些委托性的文学艺术生产,运作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效果一般都不错。只是吃人家的嘴软,得到资助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及文化人,谈及某城的前世今生,尤其涉及当下的市政建设时,多少有所顾忌。因此,标榜特立独行的作家或学者,不太理会此类“鱼饵”般的资助。但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政府这么做,有其合理性。部分作家、学者申请到可观的资助,得以深入研究、从容写作,还是值得庆贺的。
  相对于政府的殚精竭虑,我更关心民间的自发代言。古今中外,评价某人某城某届政府,口碑很重要。所谓“口碑”,一般都是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很难准确统计。我想到了一个特殊的行业,那就是今天中国各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出租车。
  终日奔波的出租车司机,有的口无遮拦,有的“沉默是金”,性格截然不同。我熟悉的各大城市中,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最为沉默寡言,也最敬业。上车问明地址,下车说声谢谢,其余的时间,你想你的心思,他开他的车子,各不相扰。都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最能侃,放到地市一级当领导,绝对没问题。那是过去的印象。现在北京市内开出租车的,原先大都居住在郊区县,经常问乘客路该怎么走。如今喜欢谈政治的,反而是台北的出租车司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赴台,遇见过立场鲜明且眼神凶悍的“的士”司机;十年前在台大教书,坐上出租车,经常被问及如何看待“台湾经验”;最近好多了,司机会跟你聊他在大陆旅游的经历与体会。
  我最佩服的是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对自己服务的城市充满自豪感。每回沪上行,总有出租车司机建议我多住几天,好好看看美丽的大上海。弄得我很自卑,觉得自己“很土”,愧对眼前的风景。上海朋友让我别介意,因为在很多上海人看来,所有从外地来的——包含南京、北京、广州、拉萨等,都是“乡下人”。当然,香港例外,一国两制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充分领略了上海出租车司机的尊严与聪慧。那天上午我在华东师大开讲座,晚上在复旦大学又有一场演讲,中间几个小时的空当,跑去参观世博会。午后2点进去,匆匆看了几个展馆,4:30就出来了。一上出租车,司机很不爽,问我是哪国人。第一次在国内被误认为是外国人,我很惊讶,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听出广东口音,以为是从香港来的?司机大义凛然,说:“香港也是中国。不是因为口音。看你这么早就离开,对世博会不感兴趣,估计是新加坡人。”对我忐忑不安的解释,司机半信半疑,临下车又丢下一句:上海怎么样?为了表示“爱国心”,我赶紧抢答:“味道好极了!”
  事后跟朋友聊天,我说,上海市政府应该给出租车司机集体颁奖。为什么?你到北京看看,一坐上出租车,司机若愿意开口,十有七八是在骂政府。从空气污染,到房价高企,到交通拥堵,到水资源缺乏,到没文化,到份子钱重……我发誓,居京三十年,至今未遇见一位劝我多看看“美丽北京”的出租车司机!
  我能体会上海的“好”,但北京也没有出租车司机说得那么“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为何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怨气那么大,政府应该好好反省。北京拥有正规营业的出租车六万多辆,这些车子每天10多个小时在路上转,若百分之七八十的司机对政府不满且喜欢对乘客发泄,这“北京形象”不变坏那才怪呢。
  对于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而言,出租车司机犹如一座城市的“形象大使”,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赞美、嘲讽与批判,比市长报告或明星广告效果更显著。
  摘自《记忆北京》
其他文献
雛菊
期刊
K先生住进市二医院外科住院病房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  这三天来,K先生按照医生要求,已通过该医院的不少相关医疗设备和仪器,做了一项接着一项的身体检查。  眼看着这住院的第三天下班的时间快到了。K先生这时似乎是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他想,从前天他住院以来已做过抽血化验检查、屎尿化验检查、心电图测试检查,还做了x光、B超、CT等好多项目的身体检查了。他小声叨念着说:“应该不再做什么检查了吧。”  然而,就
期刊
一不小心,刘老汉在取阁楼上的腊肉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顿时动弹不得。  和儿子商量后,决定到离家较近的第七人民医院去检查治疗。经诊断,右上肢和右下肢骨折,需要上钢板固定恢复。办理入院手续后,长相甜美的小宋护士,将刘老汉手指甲一个一个的剪好,左一个刘嗲嗲,右一个刘嗲嗲喊得打饱嗝,让刘老汉沮丧的心情有了一丝宽慰。  来之前,刘老汉听别人说,上钢板的经路蛮深,不把医生关系搞好,要花一两万元,可以把你整成
期刊
夏日的雨,如珍珠,夹着丝丝凉意,温柔有韵地敲打在独钓的鱼伞上,滴滴答答,象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为岁月摆渡,悦耳着,动听着。雨伞下的世界很宁静,除了雨点,喧闹的世界再无声音。雨水洗涤了这山川大地,尘埃已尽,万物清新。呵呵,青青世界,青青自己!  夏日的雨,撒落在摇曳的江面上,叮叮咚咚,象跳跃的琴键,用爱恨离愁演绎碰上红尘中一曲曲悲欢的歌。水无棱,天地合,敢与天地绝,不敢与君别,自古多情伤离别,化作夏
期刊
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壇!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
期刊
演讲者:梁建英  尊敬的院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  置身典礼隆重又快乐的氛围,看到各位同学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样子。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自己1995年大学毕业的时候,那些期待、忐忑,跃跃欲试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20多年间,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更新迭代时刻在各处发生。以我亲身参与的中国铁路的发展为例:从1997年到2007年的6次大提速,到
期刊
事由篇:  想去看看世界之大?不可!  我国很早便出现了“旅游”相关词汇。《周易·观卦》中的“观国之光”是“观光”的由来。南北朝诗人沈约《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则是迄今为止中国典籍中“旅游”一词的最早记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曾火遍网络,成为无数人旅游的理由,但这在古代可行不通。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时,只有游豫、游宦、镇戍、游学和经商等正当理由方可远
期刊
1967年11月,年满8岁的我新生入学,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不知道是哪位伟人说的:知识从你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随着你来到世上。我从小就不喜欢上学,喜欢在家自学。直到8岁没办法了,街坊家的孩子都上学了,我再不上學真成社会上的混子了。不过,别看我8岁才上学,但我十一二岁就树立了世界观和人生观。  1967年,制度和秩序还极其混乱。小学我上了6年半,最后半年用来学拼音,玻坡摸佛、得特讷勒一通狂练,还学会了
期刊
病毒学家顾方舟走了,2019年1月2日3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他走后,人们试图在儿时记忆里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然后给予他“谢谢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丸”“可能是小时候最甜的回忆”的评价。  在《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书中,顾方舟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他研制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国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  
期刊
1946年“二战”结束时,海军老兵艾德·罗伊回到密歇根州。接手父亲的大宗货物运输业务。他家销售的产品之一是漂白土——一种窑内烘干的黏土,可用于吸收溢出的机油。这种土能够多次吸收自身重量很多倍的液体,减轻了清理车库地板的负担。罗伊意识到该产品的性能同样可用于吸收鸡粪。因此,他把一些黏土装袋,码在他的1943年产雪佛兰轿车里,打算去养鸡场出售“鸡砂”。  这位27岁的准企业家没有找到买家。鸡民们根本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