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媒体盈利模式探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遭遇盈利模式的瓶颈期,被迫转型,纷纷探寻新的模式以适应当下瞬息万变的媒介环境。本文运用范围经济理论探讨ProPublica网站和《每日镜报》的媒体实践,浅析媒体盈利模式的内涵及本质。当下传媒行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关键,仍在于寻找稀缺的、有商业价值的新闻投入要素,从而发挥媒体内部的协同效应,实现盈利最大化。
  关键词:范围经济;传媒产业;ProPublica;《每日镜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072-02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形式和传播渠道不断变革,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不断地摸索新的经营路径,逐渐由传统的规模经济发展为范围经济。通过审视媒体盈利的新路径,媒体寻找范围经济的投入要素、挖掘可共享资源的协同价值,成为媒体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媒体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Panzar& Willing,1975)提出,是指单个企业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分别由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总和的现象。范围经济多用于分析企业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逐渐被媒体行业重视,传媒行业的范围经济效益意味着追加新的新闻产品进行联合生产时,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传媒行业对范围经济理论的运用十分广泛,如全媒体运营(蔡立,2010)、跨媒体经营(肖叶飞,2012)以及媒体融合(华琦,2015)。
  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媒体运营更重视媒体渠道多元化的思路,整体思路是将多种形式的媒体产品进行合并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传媒行业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通过共享新闻原材料以盈利;二是投入要素具有多方面使用价值;三是利用品牌资源等无形资产进行多渠道销售。
  以范围经济理论为基础,传媒行业盈利模式具体体现为,传媒产品对稀缺的、有商业价值的新闻投入要素的使用、包装、售卖,通过发挥媒体内部的协同效应,以期实现盈利最大化。原始新闻素材成为媒体可共享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稀缺投入要素。同样的素材,集团内部不同定位的报纸选取的报道角度是不同的,报道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通过对一手新闻素材的“再塑造”,是新闻独家报道的制胜关键。如何将媒体内部协同效应发挥至最大化尚存在可探讨的空间,笔者就ProPublica和《每日镜报》的实践,试说明媒体实现协同效应的具体路径,浅析其内在的借鉴价值。
  二、实现范围经济的现实意义
  为深入了解范围经济理论对媒体盈利的现实意义,本文以Propublica和《每日镜报》为例,分别就其盈利模式进行剖析。在范围经济中,存在一个被各类产品重复利用的部分,我们称之为产品的投入要素。而可能成为投入要素的,是能够重复利用却增加很少成本的部分,也是那些具有稀缺性、有商业价值的新闻原始素材。
  ProPublica网站是以“数据”为范围经济的投入要素,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利用;《每日镜报》则是以“版权”为范围經济的投入要素,通过“卖旧闻”进行版权再经营。为了便于范围经济理论对传媒领域的影响,本文试以两种不同的典型模式对其现实意义加以说明:
  (一)ProPublica网站:纵向一体化模式
  ProPublica在自己的主页里这样介绍,“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的、为公众利益做新闻调查的新闻编辑室”。该网站由Paul Steiger创立于2007年10月,致力于制作数据新闻,“成为第一家获得普利策奖的网络媒体”令这家新闻网站声名大噪。
  众所周知,新闻作品具有“公共商品”的属性,虽然初始成本高,但是边际成本很低,制作一则数据调查报道,无论是通过数据挖掘获得一手数据,还是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以获得官方数据记录,都会花费调查记者巨大的时间成本,有时甚至花费多名记者几个月的时间。虽然随着受众数量的增加,会产生很大的规模经济;但是当受众减少时,媒体却无法节约原始的资金成本。ProPublica面临同样的困境,虽然完成数据报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有时候这些数据库在用过一次之后就很难再被关注。鉴于这样“费力不讨好”的挖掘过程,很少有媒体致力于生产数据新闻,这样的数据资源也成为了稀缺媒体资源,稀缺性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ProPublica新闻网站变身数据商,利用自身的数据新闻优势进行了一项大胆的尝试,开创数据商店(Data Store)。从2014年开始,该网站尝试出售自己在调查报道中所搜集清洁的数据库,通过对有形资源数据的多次售卖,有效地降低了制作过程中长生产链的运营成本,成为新闻界的一项创见。
  这种盈利模式应用了范围经济中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将“数据”视为其中的零部件,沿着新闻产品生产链扩展媒体的生产经营范围,连续完成原材料产品(数据)生产和最终产品(数据新闻报道)生产两个阶段的生产,将平行的生产关系转变为生产链关系,其优势在于获得高效率性和低市场营销费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数据商店的收入很可观,自2014年至今带来了超过20万美元的收入,这证明“卖数据”的方式广为人们所接受。网站对数据进行“明码标价”,记者需支付200美元使用这个数据库;而研究型学者则需支付2000美元,用于研究;相关企业需支付更高的价格。
  生产成本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生产成本因素成为影响媒体产业生存和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保证传媒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较低的生产成本意味着更大的收益与更强的竞争力。通过对数据等稀缺资源的可重复性使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寻找增值的有效途径,为媒体盈利方式打开了新的思路,将稀缺资源进行售卖,以期发挥共享资源的价值。
  (二)《每日镜报》:横向拓展产品链
  英国的《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创刊于1903年,是世界上第一份小报,曾是世界发行量第一的报纸,现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   《每日镜报》在2015年报道了Phyllis与生母的感人故事,这篇报道瞬间在英国引起关注。这篇报道并未止步于此,反而开始拓展经营链条,将此报道的热度顺势扩展到其他领域,“卖新闻”由此开端。先是卖给其他报纸杂志刊登,采取多渠道同时报道;随后将故事扩展出书,销量喜人,精装版销量达到3万册、简装本销量高至4.5万册;最后将故事的改编版权卖给了一家电影公司,以期进行电影推广。《每日镜报》通过加长产品线的方式,横向开发多种发散式的产品,优化了原有产品链条,将媒体资源集中化,仅通过扩展销售形式,实现联动出售。
  横向拓展产品链的盈利模式转型,是内容类传媒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思路。《每日镜报》将内容制作成各种形式的产品,策划“一稿多用”,通过对版权的再运用,充分地体现了范围经济的思维,盘活了有价值的海量“旧闻”。除此之外,对周边产品的经营,还有效地利用了品牌等无形资产,以此完成多商品生产、多渠道销售,成为口碑式传播的绝佳行径。
  媒体在运作过程中, 许多资源均有多重利用价值,如何重复开发利用媒体的投入要素成为盈利制胜的关键,这也成为最为讨巧的盈利方式。同样的一条新闻原始素材, 在内容定位不同的媒体上,或是不同的产业经营(电影、书籍),可以从各自的视角进行对内容进行再加工,将信息变相增值。当下时代,新闻的原素材成为整个媒介报道市场的稀缺成分,以英国三一镜报集团为例,自2015年以来,其版权经营趋向成熟化,与有意愿购买新闻内容的媒体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将新闻的原始素材如独家照片、视频等自有版权的内容进行周边产品经营;将已有内容产品进行内容再生产,如出书;将有价值的“旧闻”进行再利用,重新利用过往的报道开发大数据。
  《每日镜报》的联合生产,通过对已有的版权作品进行重新包装、运营开发,提供一系列周边产品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其中优势产品的收入可以补偿系列产品的成本,不仅可以降低媒体的内在风险,还大大增加了产量,存在着显著地范围经济,值得内容生产式的媒体进行借鉴。
  三、传媒产业实现范围经济的思考
  不断创造范围经济成为传媒行业转型的战略选择,是传媒实践的大势所趋。转型的主要方式为横向拓展产品链、纵向一体化和多种经营。媒体必须要识别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准适合自己的范围经济投入有效要素。围绕“范围”匹配传媒产品的关系,确定媒体具有优势的专攻方向,有方向性地拓展经营范围,开拓相关周边产品,发扬报社品牌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媒介资源。本文通过对ProPublica和《每日镜报》盈利模式的梳理分析,更为具体地诠释了传媒行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努力方向。
  鉴于ProPublica新闻网站与美国主流的商业媒体不同,它是一家非营利机构,这种“卖数据”的经营形式是否能运用到整个媒体行业,还尚不可知;除此以外,IP热成为今年各个行业的热词,在新闻报道中隐藏的IP产业仍有待挖掘。当下從范围经济视角分析媒体盈利模式,关键仍在于不同媒体对稀缺的、有商业价值的新闻投入要素的选择,通过发挥其中的协同效应从而降低经营成本,要避免为追求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种类的全面而忽视核心竞争力,创造新市场的前提是做好前期预案,以了解媒体具体努力的方向,以期迎合某一市场的需求,传媒行业的进一步转型应在范围经济内做出深入开拓。
  参考文献:
  [1] Panzar.J.C&Willig.R.D.Economics of Scope[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268-272.
  [2] 张辉锋.传媒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J].国际新闻界,2004(6):57-61.
  [3] 蔡立,范以锦.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全媒体运营及思考[J].中国报业,2010(6).
  [4] 华琦.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媒体融合——无锡广电新闻中心的实践探索[J].视听界,2015(1).
  [5] 杨振华.“旧闻”如何增值变现?——以《每日镜报》版权运营实践为例[J].传媒评论,2016(10).
  [6] 余婷,陈实.美国新兴数字新闻媒体发展状况探析[J].新闻记者,2014(8).
  [7] 蔡立,范以锦.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全媒体运营及思考[J].中国报业,2010(6).
  [责任编辑:东方绪]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风险社会”理论,该理论产生于针对西方社会“现代危机”而興起的现代性批判与反思之中。风险是个人或群体被某一种特定危害所伤的几率,是指事物具有的不确定性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公众通过新型技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传播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认知度和认知效率,但高速发展的新媒体传播却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传播的风
期刊
摘 要:电子竞技借助互联网一路高歌,发展势头迅猛,同时也凭借其深厚的传统游戏背景,丰富的内容可玩性以及不断开拓的对象群体在网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借势催生与自己相关的产业。本文将围绕国内游戏视频直播展开,以斗鱼TV直播平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国内游戏视频直播的现状,剖析行业发展问题与前景。  关键词:游戏视频直播;斗鱼TV;恶性竞争;低俗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骤变的时代导致越来越多人自称患上21世纪的世纪之症——“屏幕依赖症”,而“屏幕依赖”低龄化又是其衍生的一个新特征。如今的低龄族从呱呱坠地就正面遭遇新媒体时代的种种变换,他们应该成为电子媒介的主人,而不能做小小屏幕的“奴隶”。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调研分析延安市幼儿“屏幕依赖症”的现状并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提出思考。  关键词:延安市;幼儿;屏幕依赖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1992-2013年的22年对精神病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主流媒体如何构建与呈现精神病议题,以及这一呈现方式在22年间的变化。研究发现媒体对精神疾病的报道存在“事件性”报道的倾向,精神病患者在媒体中的形象被扭曲和妖魔化。  关键词:大众传媒;精神病患者;身份建构;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人际关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青年是社区的主体,青年社区归属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社区的发展。为了探索互联网和青年社区归属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芙蓉社区为例,对社区中20~44岁的青年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对其互联网使用情况、利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情况、社区归属感状况进行调研,基于青年居民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互联
期刊
摘 要:微信红包开发者在“中国网络情人节”这一天针对中国受众做出了提高单个微信红包交易额的举动,原本的200元上限在这一天提升为520元,这是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主动式自我成长。本文将围绕微信红包开发者的这一举动,研究微信红包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循环互动方式及沟通机制,并探讨该机制的完善对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发展的意义。关于微信红包的大多数传播学方向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微信红包的出现对人际建构的影响或
期刊
摘 要:当代社会,新媒体正在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传播行为和生活方式。但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城乡使用状况存在较大差距。本项目选择周至县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不同职业、性别、不同年龄段、学历人群的进行调研,得出周至县新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准向更大层面映射,最终进一步得出农村地区新媒体应用现状并分析原因。  关键词:农村地区;新媒体;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
期刊
摘 要:回顾2016年,网络直播绝对是文化产业创新的热门标签。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视频直播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竞争异常激烈,其中YY Live格外显眼。通过对这一典型个案的直播生态环境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发现其“平台+公会+主播+用户”的模式建构了比较完整稳定的直播生态链,而这一闭环生态链的催生正是资本、移动技术以及观众三方需求的耦合。同时,对于网络表演业乱象的治理,也应该把握这一耦合机制。  
期刊
摘 要: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自媒体人,他们依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和流量,实现变现。然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仅仅以文字等内容实现变现的微信公众平台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专业的运营团队、多元的盈利模式、打造品牌化传播策略才可能在自媒体时代占领新的制高点。本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胡辛束”这一个案,探析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型,看胡辛束是如何实现以品牌化取代个人化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滴滴打车为研究对象,以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民众对相关服务行业的需求状况,通过深入研究滴滴打车运行模式、形成过程以及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接洽以借鉴,并从中总结经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对已有行业潜力进行再次挖掘,从而统观整个互联网线上服务行业。寻找其中的突破点,从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可借鉴的方案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行业;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