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于得到机遇,我走进了青藏高原,行进在可可西里。青藏高原不愧为地球的第三极。浩然天地,只受上帝支配,未经人类改造,保持着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态。这里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人类对它太陌生。知道的东西就不神秘,不知道的东西永远神秘。可可西里袒露在这里,却始终让人类难以接近,它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也就成了神秘之地的核心区。这当是地球上最后的原生态。我的第一感觉,也是最终印象,可以概括为:地老天荒,宁静高远。
一棵树也望不到,一堵墙也看不见,一条小路一行车辙也没有。原野、田野、沃野、郊野,若是用到这里,没有一处合适。无烟村田园小径作参考,又何以成“野”。瘦弱的小草,一小块又一小块,紧贴着地皮,都不能覆盖地面。生命也“一岁一枯荣”,但枯得漫长,荣得短暂。只有到了夏天,冰融雪化之后,才能匆忙发芽生长,急促开花结籽。到了秋天,冰雪骤然来临,又不能不枯萎,生长期短得可怜。小花小草为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变异成短命植物。戈壁、沙漠、盐碱、山丘,绵延广袤高原,一切赤裸裸,一切坦荡荡,没有人工改造的痕迹。
为什么这里处于原生态?很简单,它是无人区。为什么这里是无人区?也很简单,人类无法在这里生存。当然与海拔有关。地高气寒,无霜期很短。可是,我翻过唐古拉山,进入西藏的羌塘草原,又觉得上述理由不充分,至少不是唯一的。与羌塘草原比较,高与寒,两地相差不大。仔细考察,根本差异在于降雨量不同。印度洋上空飘来暖湿气流,青藏高原才会有雨雪。在可可西里高原上,成为阻挡暖湿气流的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屏障是唐古拉山脉,绵延千里,雄踞高原。干旱带来了沙化,荒漠不断扩大。风卷沙粒在高原上呼啸奔驰,一旦被高坡阻挡,放慢了速度,沙粒落下来,形成了扇面的沙原。天旱,迫使湖泊干涸,留下一片又一片盐碱滩,白茫茫,寸草不生。沙化和盐碱化,紧紧地扼杀脆弱的生态环境。
缀着野花的稀疏小草,不足承载牛羊,供养野生动物却是充足的。牛羊活动范围小,又是群体放牧,没有茂盛的草场,难于适应需求。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大,一天内能迁徙数百公里,只要可以找着野草,就能生存下来。高原野生动物之多,超出了想象,据说有200多个种类,好些是世界上独有的品种。大型食草动物,见到了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很机敏,精瘦灵巧。野牦牛很威武,体魄壮实。藏野驴很雅致,雄健漂亮。它们成群结队,从身边冲过去,蹄声隆隆,草地微微颤动。我还遇见了狼,单只的,夹着尾,低着头,慢悠悠的,像在寻找什么。知情者说,狼在嗅鼠。地洞里有鼠类,狼嗅到了,就趴下来等待偷袭。有一种兔鼠,个子很大,蹲守在洞口,竖起大耳朵,处在高度警惕的状态,一旦发现情况,马上钻入地洞。高原上还有豹子和熊。食草动物多了,必然要引来食肉动物,这是生物链形成的必然。
高原上的精灵,科研价值极高。可可西里的氧气含量,不及海平面的一半。藏羚羊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70—100公里。人类坐车在这里行进,呼吸都很困难,动作稍大一点,就会气喘吁吁。藏羚羊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该有多么优良。成年野牦牛重量超过了1吨,在陆地食草动物中,仅次于大象。小草稀疏而瘦弱,养活体型庞大的野牦牛,不能说不是一种奇迹。野牦牛肯定有很好的消化系统,能最有效地吸收野草的营养,供应庞大体魄的能量需求。揭开它们基因中的奥秘,可以深入地研究生命现象。
我国的无人区虽然极少,但有两种不同的状况。可可西里从未有人,保持着原生态,这是原始的无人区,纯净的原生态。另一种状况的无人区,曾经有过人,只是环境破坏了,改变了,人们再不能在那里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那样的无人区,原生态破坏了,后生态消失了,文明也被掩埋起来。这是教训,也是警示。人类繁衍太快,征服力太强,追求生存空间太急迫。凡是人类能生存的地方,无论多么险恶,多么贫瘠,都会有人勇敢地去开辟,顽强地占领它。可可西里却始终让人类畏而却步。它的可畏之处,如今也就成了备受关注之处。
行进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让人对大地的原生态充满着忧虑。它脆弱得像一层薄冰,只要有人将脚踩上去,立即会破碎,会塌陷。抬起脚,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痕,就不再是原生态。一位修铁路的环保工程师对我说:“在这里的高原上,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这对内地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纵使人类不去直接破坏它,却在不断地间接破坏它,如恶化大气环境,迫使雪山冰川缩小,雪线上升,河流萎缩,湖水下降。站在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旁边观察,能看到明显的痕迹。有一座山头湿漉漉的,阳光照上去,闪动着水的亮光。同行者告诉我,过去是常年雪山,如今摘了帽子,这是刚刚摘帽的一座。高原上的地貌,由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荒漠更替组成。升温和干旱,使得荒漠不断扩大,草甸草原不断缩小。当草甸草原缩小到连野生动物都不能承载时,就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农牧社会,可可西里不可以农耕,不可以放牧,必然会成为无人区。当人类走过农牧社会,无人区无人的状况就会被打破。好在刚刚发生打破的时候,人类有了理智的觉醒。但这种觉醒能不能阻挡住打破的脚步,还只能由时间做答。
(摘自《人民日报》)
一棵树也望不到,一堵墙也看不见,一条小路一行车辙也没有。原野、田野、沃野、郊野,若是用到这里,没有一处合适。无烟村田园小径作参考,又何以成“野”。瘦弱的小草,一小块又一小块,紧贴着地皮,都不能覆盖地面。生命也“一岁一枯荣”,但枯得漫长,荣得短暂。只有到了夏天,冰融雪化之后,才能匆忙发芽生长,急促开花结籽。到了秋天,冰雪骤然来临,又不能不枯萎,生长期短得可怜。小花小草为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变异成短命植物。戈壁、沙漠、盐碱、山丘,绵延广袤高原,一切赤裸裸,一切坦荡荡,没有人工改造的痕迹。
为什么这里处于原生态?很简单,它是无人区。为什么这里是无人区?也很简单,人类无法在这里生存。当然与海拔有关。地高气寒,无霜期很短。可是,我翻过唐古拉山,进入西藏的羌塘草原,又觉得上述理由不充分,至少不是唯一的。与羌塘草原比较,高与寒,两地相差不大。仔细考察,根本差异在于降雨量不同。印度洋上空飘来暖湿气流,青藏高原才会有雨雪。在可可西里高原上,成为阻挡暖湿气流的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屏障是唐古拉山脉,绵延千里,雄踞高原。干旱带来了沙化,荒漠不断扩大。风卷沙粒在高原上呼啸奔驰,一旦被高坡阻挡,放慢了速度,沙粒落下来,形成了扇面的沙原。天旱,迫使湖泊干涸,留下一片又一片盐碱滩,白茫茫,寸草不生。沙化和盐碱化,紧紧地扼杀脆弱的生态环境。
缀着野花的稀疏小草,不足承载牛羊,供养野生动物却是充足的。牛羊活动范围小,又是群体放牧,没有茂盛的草场,难于适应需求。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大,一天内能迁徙数百公里,只要可以找着野草,就能生存下来。高原野生动物之多,超出了想象,据说有200多个种类,好些是世界上独有的品种。大型食草动物,见到了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很机敏,精瘦灵巧。野牦牛很威武,体魄壮实。藏野驴很雅致,雄健漂亮。它们成群结队,从身边冲过去,蹄声隆隆,草地微微颤动。我还遇见了狼,单只的,夹着尾,低着头,慢悠悠的,像在寻找什么。知情者说,狼在嗅鼠。地洞里有鼠类,狼嗅到了,就趴下来等待偷袭。有一种兔鼠,个子很大,蹲守在洞口,竖起大耳朵,处在高度警惕的状态,一旦发现情况,马上钻入地洞。高原上还有豹子和熊。食草动物多了,必然要引来食肉动物,这是生物链形成的必然。
高原上的精灵,科研价值极高。可可西里的氧气含量,不及海平面的一半。藏羚羊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70—100公里。人类坐车在这里行进,呼吸都很困难,动作稍大一点,就会气喘吁吁。藏羚羊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该有多么优良。成年野牦牛重量超过了1吨,在陆地食草动物中,仅次于大象。小草稀疏而瘦弱,养活体型庞大的野牦牛,不能说不是一种奇迹。野牦牛肯定有很好的消化系统,能最有效地吸收野草的营养,供应庞大体魄的能量需求。揭开它们基因中的奥秘,可以深入地研究生命现象。
我国的无人区虽然极少,但有两种不同的状况。可可西里从未有人,保持着原生态,这是原始的无人区,纯净的原生态。另一种状况的无人区,曾经有过人,只是环境破坏了,改变了,人们再不能在那里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那样的无人区,原生态破坏了,后生态消失了,文明也被掩埋起来。这是教训,也是警示。人类繁衍太快,征服力太强,追求生存空间太急迫。凡是人类能生存的地方,无论多么险恶,多么贫瘠,都会有人勇敢地去开辟,顽强地占领它。可可西里却始终让人类畏而却步。它的可畏之处,如今也就成了备受关注之处。
行进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让人对大地的原生态充满着忧虑。它脆弱得像一层薄冰,只要有人将脚踩上去,立即会破碎,会塌陷。抬起脚,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痕,就不再是原生态。一位修铁路的环保工程师对我说:“在这里的高原上,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这对内地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纵使人类不去直接破坏它,却在不断地间接破坏它,如恶化大气环境,迫使雪山冰川缩小,雪线上升,河流萎缩,湖水下降。站在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旁边观察,能看到明显的痕迹。有一座山头湿漉漉的,阳光照上去,闪动着水的亮光。同行者告诉我,过去是常年雪山,如今摘了帽子,这是刚刚摘帽的一座。高原上的地貌,由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荒漠更替组成。升温和干旱,使得荒漠不断扩大,草甸草原不断缩小。当草甸草原缩小到连野生动物都不能承载时,就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农牧社会,可可西里不可以农耕,不可以放牧,必然会成为无人区。当人类走过农牧社会,无人区无人的状况就会被打破。好在刚刚发生打破的时候,人类有了理智的觉醒。但这种觉醒能不能阻挡住打破的脚步,还只能由时间做答。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