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春天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swd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在这个冬天,没有哪句话像这一句让人感同身受: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天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活力、朝气和阳光。春天像一粒种子,只有种下了,才会有希望,才能有收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管前路多么艰辛,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心,有打不败的精神,就能使大地处处铺满绿意。自然规律告诉我们:春天可能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
  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自定立意;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文章不少于600字;4.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题解


  遇到半命题作文题,动笔写作前,需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这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也只有学会补全题目,写作时才不会举棋不定、耽误时间,影响成绩。怎样补呢?第一步,领会命题意图,思考可填写什么;第二步,选择写作角度,将题目补充完整;第三步,扣住所填题眼,按照命题作文。
  这里的中心词是“春天”,可以写关于“春天”的某个故事,也可以是“春天”里的思想感悟;既可以是关乎个人的,也可以是联系社会的。补充的词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形成动宾结构,如“守望春天”“感动春天”等;也可以补充名词、代词,形成偏正结构,如“斗室里的春天”“网课中的春天”等。但是,切不可将中心词“春天”从后缀移至前缀,变成“春天XX”,背离题目要求。
  总之,这个题目毫无审题障碍,考生一般不会跑题。但是,如何选材,以怎样的视角描写春天,感悟春天,做到别具一格,富有个性,这是需要下功夫的。需要对题材选择、主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亲身感悟与独立见解,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这类题目,不能单纯写景。不妨在“春天”的具象中加入抽象的内容,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相生,自然棋高一着,文高一等。

学生例文


  冬天后的春天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2021届章鹏
  指导教师蔡奎
  都二月了,整个人都还浸在冬天里,这个冬天似乎漫长了些。
  春天就像好成绩一样,总是姗姗来迟。春天姐姐是害羞了吗?迟迟不愿出来与世人见面。我只得在心中默默地呼唤:春天,你快回来!
  前几天,下了一场雨。雨不大,细如针,绵如丝。雨棚上,滴答滴答,像水滴跌进水潭,十分悦耳!可这雨,散发的寒意又像钢针一样,能刺穿人的骨头。我躲进被窝儿里,依然无法抵御寒冷。
  春天,你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浇水时,因用力过猛,绿植唯一的叶子被冲掉了,我不由得有些自责和感慨。本以为这片叶子能挺到来年春天。这春天,她却迟迟不肯来!心中有些烦闷,就这样心烦意乱了好几天,无奈作罢。
  春天,你什么时候能够来?
  心中对春天的无限向往,如滔滔江水,开始泛滥。
  回老家的那几天,坐在窗前写作业。窗户紧闭,我躲在屋里,寒风还是直往衣袖里钻。我直哆嗦,手木了,字写得歪歪扭扭。窗外,寒风似乎越来越猛烈,大树摇来摇去,像恶魔的利爪,在风中狂舞。难道是冬天在给我展示那“独有”的姿态吗?
  春天,你来了没有?
  今天没有风,我推开窗户,呆望着窗外。窗前大树上的几根枝丫好像在晃动。顿时,我来了兴趣。枝丫上几只小鸟跳来跳去,很活泼,像森林中的小精灵。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讨论着令人兴奋的大事,实在可爱极了!突然,我眼前一亮,目光停留在那几只小鸟爪下的枝丫上———那枝上冒出了几点翠绿!
  春天,春天终于到了!我脑门儿上似乎闪过一道亮光。
  我终于寻到了春天的足迹!我在心里大声疾呼。
  多么畅快呀!春天终于到了!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正因冬天如此难熬,迟迟到来的春天才显得如此可贵!
  年初疫情猖獗,如那冰冷的冬天,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我们定能挺过去。大自然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的战“疫”取得了胜利,人们心中的阴霾也一去不复返。
  冬天后的春天,更加可爱,更加美丽。
  教师点评
  跟着小作者的思绪,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文章虽短小却能把读者带进自己的世界里,不容易!“春天,你什么时候才能到来?”“春天,你什么时候能够来?”“春天,你来了没有?”三句貌似相同的疑问串联起冬天里渴盼春天的三个片段,既有较强的层次感,又能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其情之真,其情之深,容易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蔡奎)

  樱花的春天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2021届姚嘉怡
  指导教师张燕
  虽说寒冷漫长的冬天眼看着走远了,可是真正的春天还没到来。
  直到樱花飘落时,我才发现春天走进了院子。
  在我的心中,花是春的信使。“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的脚步,是各色花瓣迎来的。春的长裙,是粉的桃花、白的梨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红的、黄的、紫的,深深浅浅、浅浅深深地晕染成的。荒凉的土地上,草还没长齐,尚不能没过马蹄,可乱花早已迷了人的眼。
  往年,我总会早早下楼,寻觅花朵的身影,可今年,我不敢,我竟不能!
  立春的日子早過了,天气仍如冬天般寒冷。天气预报说将有寒潮侵袭,温差将达十多度。我没放在心上,结果第二天一起床我便冷得发抖,不住地打喷嚏。
  人尚且如此,那枝头上的樱花何尝不在寒风中颤抖?
  等到母亲不再唠叨着让我喝药时,樱花早被倒春寒的冷风吹作了雪,星星点点的,还没落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家中,母亲见我神色暗淡,劝我道:“花朵总会化成春泥的。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妈妈带你去武汉大学看樱花吧。那里的樱花可美了,繁花似锦,漫天的粉色啊。”
  我不再那么感伤了。似在梦中,那满树粉白的樱花依旧,我站在树下,仰望花雨纷飞,一片、两片……像白色的翅膀,把我的思绪带到了武汉大学,带到了漫天的粉色花雨下。那时,才是樱花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盼望着,那真正的春天终会到来!
  教师点评
  没有樱花,还叫春天吗?武汉大学的樱花久负盛名,那是春天的主宰,可今年的这个春天,它们绽放得如此寂寞……就连窗外已被寒风吹作了雪的樱花,小作者也只能隔着口罩,咫尺天涯。春回大地之际,这篇文章能引起我们多少共鸣呀!就让我们和小作者一起去等待、去迎接真正的春天吧!花既开,春的脚步岂能被阻拦……(张燕)
  思春天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2021届王秀雯
  指导教师蔡奎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盼望着,盼望着,春天到了。是谁唤醒了草木,让其迎着春光生长?是谁带来了尘封一冬的情思?草木知春,花草有情。今夕只觉春寒料峭。
  盼春
  冬日,成都的街道寒風瑟瑟,街道两旁的树木光秃秃的。寥寥无几的行人穿着臃肿的衣服,边盯着手机边匆匆走过,老人们坐在路边的椅子上聊天儿。我站在路口,深呼一口气,一团白雾消散在空中。望着天上厚厚的积云,盼春的心情悄悄地、缓缓地流淌在每个角落,填满心灵的缺口……
  待到春天,拨云见日,手机屏幕上跳跃的信息不再吸引人?春光明媚,世界的调色盘是否会添色?樱树下的佳人,是否会留下一道湛蓝的身影?
  待春日到了,我是否会抬头感叹一句“天好蓝啊”!待春日到了,世界会是什么模样呢……
  伤春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吹万点正愁人。”我看着黯淡冷清的街道,心中不由得感叹:春日特有的芬芳,只能在梦中欣赏了。每天沉闷的呼吸声伴着“叮叮叮”的手机铃声,分外寂寥。手机上推送来一条疫情前线的消息。
  运送医疗物资的车辆在柏油路上排起长龙;出租车司机自发组织车队免费接送医务人员;前线的白衣天使全力以赴,全身浸透汗水,口罩的勒痕停留在脸庞上,只为那素不相识的生命。我的心中涌起华夏儿女的自豪感,泪水润湿了我的眼眶,那是一种感人肺腑,让人掩面而泣的情思,一种滚烫的、伟大的情思……
  惜春
  “所有细微之下都蕴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映在被露水沾湿的花瓣上,温暖的阳光透过槐树枝叶投下斑驳树荫,恍若隔世。一扇门半掩着,茶香了。向庭外望去,繁花似锦,彩蝶翩翩流连花丛间。春在书房撒下花香,是今年这场战“疫”的见证吧!
  睁开蒙眬的睡眼,春天依旧温柔,阳光依旧仁慈。
  拨云终见日,春水终流动,一个个逆行者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因为他们的存在,这个春天注定成为最值得珍惜的春天。
  教师点评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小作者和所有人一样,在瑟瑟的冬日里盼望着春天到来。大自然的春天终于来了,因为心中有爱,春意没有抚平小作者心中的伤感,这里的伤感是一种责任。“拨云终见日,春水终流动”,一位位逆行者的身影把小作者从伤感中解脱出来,让这个最艰难的春天成为值得珍惜的、永久的怀念。
  小作者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善于捕捉生活细节,亦能在生活的细微处触摸时代脉搏。文笔虽稚嫩,雕琢痕迹也重,但作为一名初中生能通篇使用短句且注重词句韵律也算可贵。(蔡奎)
  片段一
  粉里透白的小花瓣轻轻飘进水塘,转眼没了踪影。你看,春来了!寒风不知何时换了脾气,温柔地护着刚探出头的芽尖儿。嫩芽正扭动着身子,争先恐后地想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深呼吸,蓄势待发,眼看要成功了,不料却撞上了不速之客……
  2020年的冬天是可憎的!它粗暴地夺走了人们本该给春天、给花草虫鸟的目光。
  风,还在夕阳下散着步;星星,还在远处观望着。我们也在忐忑中迎来了“春晚”。热闹的气氛、喜庆的音乐、引人入胜的节目让我们都忘记了恐惧。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贴心地布置了弹幕留言区,能让我们和主持人及时沟通。我们虽身处世界的不同角落,但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窗外鸟鸣正清,虫吟正悦。你可嗅到,春花的芳泽。
  我梦见,樱花烂漫,清风拂面,千千万万人在樱花树下赏花,花也在枝叶间看遍千千万万的人。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2021届侯伊桐指导教师张燕
  片段二
  蓦然回望,心中一惊,迎春花藤上探出了一个金黄色的小脑瓜儿,扒着藤枝四处张望。我俯身轻问:“春天来了吗?”小脑瓜儿点点头,向天空望去。厚重的乌云四散而去,拨云见日,“万里黑云消散,一点灵明光莹”。蔚蓝的天空上几只归燕在嬉戏。
  此时已莺飞草长,春天在归来的路上。
  引路者正牵着春天的手,一点一点驱散云雾,一步一步踏碎冰霜,将迷路的春天重新带回我们身旁。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2021届吴若熙指导教师蔡奎
其他文献
“每只鸟呀,都是精灵,等到春天时就变成了人,下来帮助别人……”  祖姥姥正讲着故事,听到这里就没心思往下听了。想着鸟变成人的稀奇事,我直勾勾地盯着祖姥姥,心里忽地一惊,心想:她会不会是鸟变的呢,不然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鸟的事。  我的心里藏不住事儿,忙问祖姥姥:“太太,您是不是鸟变的?”“傻孩子,说个故事,咋还当真了。”祖姥姥笑着说。  我噘着嘴,依旧用手托着下巴,心想:太太肯定是鸟变的,她就是不
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流行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从老师到家长并不鼓励孩子们多读课外书,他们一致认为,与其看“无用”的“闲书”,不如多“啃”几个英语单词,多做几道数学题来得实际。我那时是个十来岁青头白脸的少年,面对索然无味的课本,为打发无聊的课堂时光,将小说摊放在膝盖上,从课前读到课后,从上学看到放学。看闲书能上瘾,在学校没读完的,回家接着“下回分解”。  我家的老屋是座两层多进的江南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大自然景物千千万万,丰富多彩。我们总是喜欢写那些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并在描绘时将自己的情趣寄托于景物中,使它们充满勃勃生气。  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中,作家在描写景物时,或写其颜色,或写其声音,或摹其形状,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环境,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小说艺术效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一描写有特点的物品,烘托人物形象的性格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
“烂醉如泥”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周泽,以身作则,常常斋戒后睡在斋宫里。他的妻子怜惜他年老多病,来探望他。不料周泽见到妻子,非但不感激妻子的慰问,反而大怒,以妻子触犯了斋戒期间禁令的名义,将妻子下狱。当时的人很同情周泽妻子的遭遇,写了一段话表达同情和怜悯:“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意思是说周妻命不好,嫁给太常周泽做妻子后,一年三百六
你是山中的穿林風  漫步掠过大自然的眉眼  在雨的唱和中缠绵着梦  你是清风里的草香  落叶拥着你的媚  花蝶在盘旋中流泪  日光拂过树梢  那轻柔,那婆娑  你是生机  万物的光芒你捧着  你是烂漫,瑰丽  你是纯纯的云烟  你是一寸一寸的爬蔓  你是林中呦鸣的鹿  你是伤,是梦  是重生  你是山中的穿林风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联邦的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由于英勇善战,屡立奇功,成为南方人的精神领袖。然而,胜利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北方。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更大规模的伤亡,罗伯特将军无奈地选择了投降。  代表南联邦签字投降后,罗伯特深感屈辱,暗下决心:一旦时机来临,他一定要东山再起。然而,当他怀着沉闷又不甘的心情回到他热爱的南方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他震惊:历经战火蹂躏的南方早已面目全非,满目疮痍。许多骄傲的南方
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一年一度的科技文体周开始了,同学们走出教室,在创造的海洋中畅游。跳蚤市场、才艺演出、英语节、学科竞赛、趣味运动会……同学们开动脑筋,大展拳脚,展现别样风采!  我们了不起  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初二宋海若指导教师 雷碧玉  这届科技文体周的“英语节”可谓我们班“有史以来”最轰动的英语节——我们要表演一场英语短剧!作为演员之一,我自然难掩兴奋之情。   “请看初二12班带来的英语
骑车记 孙天琛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各种共享单车仿佛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黄色的ofo、绿色的酷骑、橘色的摩拜,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将津城装扮得更加美丽。  那天我陪妈妈逛街,一路上看见许多人骑着小黃车、小绿车或小橘车来来往往,又环保又省钱,还没骑过共享单车的我也特别想骑。可找了半天,都没发现一辆空车。正当我灰心丧气时,路边停着的一辆小黄车闯入我的视线。总算找到啦!我赶紧跑过去,生
他叫阿列克谢·阿尔希波维奇·列昂诺夫,俄罗斯人。1965年3月18日,他穿着白色航天服,完成了人类史上的首次太空“出舱”,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那次太空行走持续十多分钟,说起来短暂,却九死一生———列昂诺夫的航天服出了故障,膨胀起来,进不了飞船的门。为了回舱,他不得不降低航天服内的压力,幸好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其实,每一次太空之行都激动人心,也充满了危险。人类在走向太空的过程中
刘家坡是老家的一个地名,那里居住着我的族人。民国年间,为躲避战乱,族人从湖南迁徙过来。刘家坡有一户人家,书香门第,辈分要比我们高很多,他家的人我们要称为太公或者老太。这户人家每一辈都会出几个有出息的人,而且都刚正不阿,具有士大夫的气节与抱负。到了我这一代,他家的读书人就数殷最好学了。  殷的父亲是旧社会的书生,解放战争时期任村里的会计,分管村里的大小事务,由于他名字里有一个“薛”字,人们称他为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