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优美的学科。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多向传导、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蕴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我们的学生常常学数学无味,学数学无趣。就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压力较大,其次是所学知识偏多偏难,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另外是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多,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对所学知识没有多大兴趣等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走进了数学课堂。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它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应当以学生良好发展为走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通过探究,建构真实的学习意义和生活意义,并在正确评价观的指导下,突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按照新思路来考虑有效评价的策略和方法问题。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目标应该比较自由
目标自由的评价观认为,如果不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向评价人员提供信息,那么评价就会比较客观。因此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不是制定者预定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所取得的实际成效。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必然会五彩纷呈,但只要学生将他们学习结果与适应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并且他们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有所展示,就可以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评价的标准应具有开放性。通过目标自由的评价方法能更好的判断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中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由此丰富了学生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进行,始终关注学生正在学习着什么,而不是建立一套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说有效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一
部分。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传统的评价以教育者为主,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对受教育者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较为忽视,导致教育者的期望和目的得不到实现,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自我评价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得到落实,通过真诚地指导和帮助被评价者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唤醒了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识,实现了评价的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经验和结果的获得是通过持续、主动地自我学习,自己亲自实践,亲自体验获得的。最好的评价者应该是学生自己。
4.研究性学习评价也注在合作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中师生的合作体现在主要由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教师起到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为学生介绍和提供测定和评价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反馈的信息,指导学生找出问题和缺陷,帮助改进研究方案。学生之间也有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通过组内个人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学会倾听和评判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学会交流和分享共同的成果。同时合作还可以向社会延伸,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一样,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知识技能的充实,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但是,它关注的重点和价值指向与学科学习评价有所不同。从知识层面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内容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它对学习素材(研究课题)的探究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并有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更广泛的生活实际,它追求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强调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联系、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评价内容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从能力层面看更强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它要求学生能多渠道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能从各种资料中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提炼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研究的课题提出“创造性”的解释,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的给出成果汇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个性品德方面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精神,学会与各种人群交往和团队协作,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计划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走进了数学课堂。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它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应当以学生良好发展为走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通过探究,建构真实的学习意义和生活意义,并在正确评价观的指导下,突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按照新思路来考虑有效评价的策略和方法问题。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目标应该比较自由
目标自由的评价观认为,如果不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向评价人员提供信息,那么评价就会比较客观。因此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不是制定者预定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所取得的实际成效。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必然会五彩纷呈,但只要学生将他们学习结果与适应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并且他们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有所展示,就可以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评价的标准应具有开放性。通过目标自由的评价方法能更好的判断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中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由此丰富了学生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进行,始终关注学生正在学习着什么,而不是建立一套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说有效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一
部分。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传统的评价以教育者为主,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对受教育者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较为忽视,导致教育者的期望和目的得不到实现,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自我评价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得到落实,通过真诚地指导和帮助被评价者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唤醒了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识,实现了评价的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经验和结果的获得是通过持续、主动地自我学习,自己亲自实践,亲自体验获得的。最好的评价者应该是学生自己。
4.研究性学习评价也注在合作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中师生的合作体现在主要由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教师起到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为学生介绍和提供测定和评价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反馈的信息,指导学生找出问题和缺陷,帮助改进研究方案。学生之间也有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通过组内个人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学会倾听和评判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学会交流和分享共同的成果。同时合作还可以向社会延伸,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一样,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知识技能的充实,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但是,它关注的重点和价值指向与学科学习评价有所不同。从知识层面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内容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它对学习素材(研究课题)的探究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并有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更广泛的生活实际,它追求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强调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联系、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评价内容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从能力层面看更强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它要求学生能多渠道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能从各种资料中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提炼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研究的课题提出“创造性”的解释,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的给出成果汇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个性品德方面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精神,学会与各种人群交往和团队协作,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计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