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它是一条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相关研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3个融合点及具体的融合方法,以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更有实效的开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点 融合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尝试性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的科学化、多元化。然而,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较为成熟的系统中并能够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很艰难的工作。关于二者融合的讨论,在理论认识上已经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但是在具体实践上却举步维艰,特别是涉及到行之有效的具体的途径、细化的做法更是少之又少。为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我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3个融合点及其基本内容和方法,希望能起到借鉴作用。
一、师资培训的融合
教育是通过人直接或间接的实现的,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师资培训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纵观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工作领域,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何选取内容才能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更有时效性,我认为应该依次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划清界限,厘清各自工作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大学生个体心理活动的研究,包括个体心理过程的训练、动机的引导和心理特征的培养等。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大学生各种价值观的培养,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两者看似不同,然而在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二者又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培训中首先要让两个领域中的教师明晰本领域工作的详细内容,研究框架及教育方向,以防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产生混淆,出现把心理健康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处理和把思想政治问题当做心理健康问题看待的现象。
2、开阔眼界,融合各方优势力量
在厘清各自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两个领域的教师队伍必须开阔眼界,通过培训充分认识和理解对方领域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厘清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产生心理疾病,那么他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一定会出现偏差,产生错误的、扭曲的道德观和政治观,阻碍个人的健康成长,甚至对学校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起到高层次的指导作用。科学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会促进和巩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它是一个大学生真正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标志。因此,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厘清二者的关系,能够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充分融合各方优势力量,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
二、咨询的融合
心理咨询室成立的早期就已经有思政教师进入到咨询室进行学生咨询工作,在很多高校,思政教师所占比例甚至还超过心理专业教师。但他们始终是以心理咨询人员的角色在为学生服务,限制了其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收到的预想实际效果,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混淆、咨询过程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要想使两个领域进行较好的融合,高校咨询工作一定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我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咨询工作引入到心理咨询室中来,做大做强学生整体的思想咨询工作,成立“咨询超市”作为整合心理健康咨询和思想政治咨询的新平台。
“咨询超市”是指学生以预约的方式自由选取咨询教师来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或思想政治问题的咨询平台。
首先,在高校中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只是心理咨询室在学生心理咨询环节的拓展和再创造。为了更好的管理和运营“咨询超市”,可以在心理咨询室的分支机构(个别咨询室、团体咨询室、行政室、接待室、图书阅览室等)中适当增加人力和物力,确保“咨询超市”健康有效的运营。
其次,“咨询超市”所聘请的心理咨询教师和思想政治咨询教师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在上岗后必须经常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研讨与交流,确保其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区别和联系始终保持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遇到自己的弱项或其它领域问题的时候便于及时作出判断,推荐学生转诊到其它咨询教师处进行咨询。
第三,为了使学生的咨询更便捷且针对性更强,“咨询超市”的运作参照商品超市的模式,将每一名咨询人员的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从事专业领域、善于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预约电话等)整齐有序的悬挂在“咨询超市”的门口或校园内较宽敞和明显的地方,方便将要咨询的学生进行选择。这样,心理教师和思政教师既能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又能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更有实效、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精神层面的问题。
三、课程的融合
教育教学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予以坚持的。我们教师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如何让两个领域的教师把自身的经验和优势在同一个课堂上面对同一主题时展现出来并且体现出更大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关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此,我提出开设“思想教育讲座类公共选修课”,将二者在教学层面上紧密结合起来。
“思想教育讲座类公共选修课”是指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而开设的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公共选修课程。
在课程内容上。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抽象概括出人们普遍关心的、最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困扰的一系列主题。这些主题包括:社会适应、学习、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职业生涯、性、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人生观等。
在授课形式上。采取“一个主题,两个角度;一项课程,两个教师”的形式。以学习主题为例,两个教师分别做一次或几次讲座。一个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讲解,内容涉及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障碍(考试焦虑等)、学习习惯等;另一个教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讲解,内容可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风,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考风考纪、学习奖励和激励;二是学习的影响,包括就业、升学、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家庭责任、国家责任等。
在课程要求上。首先,两个领域的教师在进行各自讲座的过程中必须从本专业角度出发进行讲解,避免出现专业混淆,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其次,为避免教学内容与主干课程相冲突、避免出现讲大道理的现象,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紧贴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宜选择最受学生关注的新闻事件、校园身边的真实故事等作为教学素材。第三,在备课阶段,同一主题讲座中的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沟通,科学的、符合逻辑的共同编写教案,确保两个专业的知识能够有机的结合,体现出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的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衷华、李江、徐晗宇.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5):82—84
[2]高秀丽、李海红.高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研究现状[J].成功(教育),2011(6):256—257
[3]蔡茂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网络财富,2009(3):9—11
作者简介徐世安(1983--),男,辽宁辽阳人,助教。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点 融合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尝试性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的科学化、多元化。然而,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较为成熟的系统中并能够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很艰难的工作。关于二者融合的讨论,在理论认识上已经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但是在具体实践上却举步维艰,特别是涉及到行之有效的具体的途径、细化的做法更是少之又少。为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我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3个融合点及其基本内容和方法,希望能起到借鉴作用。
一、师资培训的融合
教育是通过人直接或间接的实现的,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师资培训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纵观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工作领域,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何选取内容才能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更有时效性,我认为应该依次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划清界限,厘清各自工作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大学生个体心理活动的研究,包括个体心理过程的训练、动机的引导和心理特征的培养等。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大学生各种价值观的培养,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两者看似不同,然而在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二者又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培训中首先要让两个领域中的教师明晰本领域工作的详细内容,研究框架及教育方向,以防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产生混淆,出现把心理健康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处理和把思想政治问题当做心理健康问题看待的现象。
2、开阔眼界,融合各方优势力量
在厘清各自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两个领域的教师队伍必须开阔眼界,通过培训充分认识和理解对方领域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厘清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产生心理疾病,那么他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一定会出现偏差,产生错误的、扭曲的道德观和政治观,阻碍个人的健康成长,甚至对学校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起到高层次的指导作用。科学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会促进和巩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它是一个大学生真正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标志。因此,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厘清二者的关系,能够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充分融合各方优势力量,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
二、咨询的融合
心理咨询室成立的早期就已经有思政教师进入到咨询室进行学生咨询工作,在很多高校,思政教师所占比例甚至还超过心理专业教师。但他们始终是以心理咨询人员的角色在为学生服务,限制了其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收到的预想实际效果,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混淆、咨询过程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要想使两个领域进行较好的融合,高校咨询工作一定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我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咨询工作引入到心理咨询室中来,做大做强学生整体的思想咨询工作,成立“咨询超市”作为整合心理健康咨询和思想政治咨询的新平台。
“咨询超市”是指学生以预约的方式自由选取咨询教师来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或思想政治问题的咨询平台。
首先,在高校中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只是心理咨询室在学生心理咨询环节的拓展和再创造。为了更好的管理和运营“咨询超市”,可以在心理咨询室的分支机构(个别咨询室、团体咨询室、行政室、接待室、图书阅览室等)中适当增加人力和物力,确保“咨询超市”健康有效的运营。
其次,“咨询超市”所聘请的心理咨询教师和思想政治咨询教师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在上岗后必须经常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研讨与交流,确保其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区别和联系始终保持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遇到自己的弱项或其它领域问题的时候便于及时作出判断,推荐学生转诊到其它咨询教师处进行咨询。
第三,为了使学生的咨询更便捷且针对性更强,“咨询超市”的运作参照商品超市的模式,将每一名咨询人员的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从事专业领域、善于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预约电话等)整齐有序的悬挂在“咨询超市”的门口或校园内较宽敞和明显的地方,方便将要咨询的学生进行选择。这样,心理教师和思政教师既能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又能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更有实效、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精神层面的问题。
三、课程的融合
教育教学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予以坚持的。我们教师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如何让两个领域的教师把自身的经验和优势在同一个课堂上面对同一主题时展现出来并且体现出更大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关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此,我提出开设“思想教育讲座类公共选修课”,将二者在教学层面上紧密结合起来。
“思想教育讲座类公共选修课”是指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而开设的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公共选修课程。
在课程内容上。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抽象概括出人们普遍关心的、最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困扰的一系列主题。这些主题包括:社会适应、学习、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职业生涯、性、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人生观等。
在授课形式上。采取“一个主题,两个角度;一项课程,两个教师”的形式。以学习主题为例,两个教师分别做一次或几次讲座。一个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讲解,内容涉及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障碍(考试焦虑等)、学习习惯等;另一个教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讲解,内容可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风,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考风考纪、学习奖励和激励;二是学习的影响,包括就业、升学、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家庭责任、国家责任等。
在课程要求上。首先,两个领域的教师在进行各自讲座的过程中必须从本专业角度出发进行讲解,避免出现专业混淆,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其次,为避免教学内容与主干课程相冲突、避免出现讲大道理的现象,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紧贴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宜选择最受学生关注的新闻事件、校园身边的真实故事等作为教学素材。第三,在备课阶段,同一主题讲座中的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沟通,科学的、符合逻辑的共同编写教案,确保两个专业的知识能够有机的结合,体现出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的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衷华、李江、徐晗宇.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5):82—84
[2]高秀丽、李海红.高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研究现状[J].成功(教育),2011(6):256—257
[3]蔡茂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网络财富,2009(3):9—11
作者简介徐世安(1983--),男,辽宁辽阳人,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