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尚文化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选择等产生着巨大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角度加深对时尚文化的研究,以期真正理解时尚文化并对青少年做出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时尚文化;青少年;引导
  作者简介:闫超栋(1982-),男,江苏赣榆人,淮阴师范学院团委,讲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淮安 223300)
  
  时尚文化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青少年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综合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一种亚文化。时尚文化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选择等产生着巨大影响。因此,只对时尚文化做描述性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理论角度加深对时尚文化的研究,以期真正理解时尚文化并对青少年做出正确的引导,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时尚文化的释义及基本特征
  1.时尚文化的释义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时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时尚文化就是带有时尚色彩的文化,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时尚文化的基本特征
  根据时尚文化的释义,综合既有的时尚文化研究成果,可以将时尚文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1)前卫性。时尚文化是一种非主流的文化,强调个性与新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2)流传性。没有流传性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尚文化,时尚文化的形成一般表现为不断地扩展与蔓延。(3)阶层性。时尚文化应该具有大众化的特征,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时尚文化主要存在于青年群体中,具有青年特殊性。(4)消费性。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与时尚这两种现象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它往往以形成某种时尚性消费潮流的方式呈现。(5)短暂性。时尚文化的流行一般都不会停留很久,之后便不断出现新的东西来取代。
  二、时尚文化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原因
  时尚文化之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背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的心理迎合
  用时尚文化的眼光审视现实,传统文化的每一个规范和信条几乎都是“压抑人性”的,再加之教育主题的严肃和形式的呆板,使得青少年对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早已厌倦,相比之下,时尚文化却显得轻松、闲适。同时,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知识准备相对不足,尚未形成完整而准确的审美和判断力,加之好奇、虚伪、从众、模仿的心理作祟,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时尚文化以迎合自己的心理需求。
  2.现代教育的缺失
  教育是青少年成才的主要途径,然而教育的缺失却给了时尚文化得以渗透的契机。长期以来,家庭教育的单向、不平等、强制的方式使青少年形成了偏执和逆反的心理,而时尚文化可让他们得以解脱,正好满足了他们这种叛逆心理的需求。另外,迫于升学压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在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的同时,忽视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从而使学生形成了孤僻、空虚等为特征的“校园人格”。于是有的学生就会渴望从时尚文化中寻求刺激,释放心理压力。
  3.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交通及传媒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许多时尚在青少年中广泛流行,是因为它向传统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青少年的心声。
  4.大众传媒的影响
  当代青少年基本上都是伴随着电视机长大的一代,进入21世纪,电脑和网络又成了他们最亲密的伙伴。随着文化市场大众化的发展,商家为了追逐利益、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在网络、影视作品中大肆宣扬、鼓吹时尚文化,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意识和观念,无形中促成了时尚文化的流行。
  三、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双重濡化作用
  文化学者这样看待文化与人的关系:从内涵上,文化即“人化”,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创造的反映;从功能上,文化要“化人”,它必然对其创造者、传播者、承载者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尚文化与青少年的关系亦不例外。
  1.积极影响
  (1)加速了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青少年在参与时尚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了,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同时,青少年通过接触时尚文化,可以全面了解前人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使自己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青少年的社会化并不是完全被动的社会化,而是在主动创造着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将自己的个性融入社会、影响社会,甚至有时他们还扮演着“领潮者”角色。
  (2)有效扩大青少年的知识面。他们可以在网上“畅游世界”,获取信息,极大地拓宽知识面和个人发展的空间。同时,时尚文化的多样性还给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不仅能够提高其知识层次,而且能够满足其多元化的娱乐需求、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
  (3)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多元化观念和全球意识。互联网给不同国家的人们提供了直接接触异质文化的最大机会,这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逐渐达到全面公正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对青少年来说,这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有利于他们形成多元化观念和全球意识。
  2.消极影响
  (1)导致青少年的主体迷失。传统文化重视人的主体性,它推崇人的社会参与的能动性和意识活动的自觉性,将人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和人格健康放在突出的位置,注重文化生活中个体的理性锻造和观点升华。但时尚文化往往将创造时髦、领导时尚作为最大优势,诱使更多的青少年以追逐时尚作为最高境界。它过度渲染情绪和感觉,为了“流行效应”而刻意追求形式,使得灵魂净化和思想升华这些文化使命被摆到了次要的甚至被忽视的地位。它只要求人们去追逐时尚,而不必作理性思维的分析,只要求人们模仿和服从潮流,而不必作价值评判和自觉创造。青少年对时尚文化的参与往往被限制在最直观、最敏感的层次上,这些必然导致青少年青少年的主体性迷失。
  (2)导致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歪曲。时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其文化产品实质上就是商品。為了促进文化商品的消费,时尚文化总是通过各种缤纷的形象和华丽的包装,竭力刺激人们的欲望,不断向人们推销消费至上的理念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青少年无论是在性格还是在思维上都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成熟和不稳定的心理特征被赋予了浓郁的个性色彩和随意性。因此,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行为习惯上,青少年都极为容易被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所侵蚀。因此,在面对时尚文化时,他们往往来不及也无法对之做详尽深刻的判断便被裹挟着盲目追随,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错位。
  (3)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时尚文化的影响下,有的青少年过高地评估“偶像价值”,而降低对自我的信心和期望值,失去自我,甚至形成对自我的负面评价。这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会产生不利影响,将降低其趣味品格,甚至阻碍其人格独立性的发展。另外,健全人格的核心是积极进取,而部分时尚文化产品往往难以摆脱商业化的“包装”方式和被传媒大肆渲染的命运,从而使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始终沾染着一种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气息。青少年如果长期不加辨别地汲取时尚文化,不加选择地接收传媒发出的“时尚讯号”,终将导致正确人生观的缺失,阻碍健全人格的形成。
  除上述提及的三方面负面影响外,过度追逐时尚文化还容易耽误青少年的学习,影响人际交往,诱发心理疾病等。
  四、控制时尚文化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对策
  对于时尚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但也绝不能听之任之,应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方式,加以正确的引导,并尽可能为他们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
  首先,思想上注意积极引导。引导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引导时需要注意三方面。一要全面配合。让青少年远离“时尚文化”,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二要及时有效。及时用科学的、积极的主流文化去教育青少年,通过各种途徑提高青少年的修养和鉴赏能力,让他们能自觉分辨善恶、先进与落后,使青少年跟着主流文化走,创造健康活泼的时尚文化。三要重在疏导。家长或老师应该经常主动与孩子沟通,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压力问题和情绪问题,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加强对时尚文化的管理和引导,在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改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传媒的监督和自律。传播媒介应正确引导社会时尚,对积极健康的社会时尚应大力宣传、推动,对消极颓废等社会时尚的典型形式应进行坚决的批判。
  第三,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一方面,改革学校教育,做到德智并重,德育优先,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落后文化的侵蚀。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有益身心的缓解情绪的方法。另一方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热线、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等方式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第四,做好偏差矫正工作。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产生行为偏差不可避免,这就要求家长或老师不仅要正面引导,在他们出现问题时,批评惩罚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可以帮助他们认识不良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从而使不良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形成不良个性倾向进而产生恶性循环。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让青少年回归传统是不现实的;同样,让他们投身时尚也是不负责任的。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存在的新问题,如何正视时尚文化的渗透,将青少年对时尚文化的认同引向合乎理性的方向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晓珊.时尚文化的特征、流行和引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2]王成.青年时尚文化与青年行为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3]闫超栋.警惕时尚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教育探索,2008,(6).
  [4]毛春梅.“追逐时尚“与青少年心里健康问题的相关探讨[J].天津教育,2007,(1).
  [5]曾燕波.当代时尚文化文化的现实表现[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
  [6]贺雪飞.论时尚文化的成因及其话语特征[J].当代传播,2007,
  (3).
  [7]毛晓红.流行文化时尚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1).
  [8]杨雄,等.社会转型与青少年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挥教师身教作用以及促进教学相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实践教学在认识程度、保障机制、可操作性以及教师经验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通过提高各层面的认识、将全方位、多途径的实践教学系列模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健全运行和保障机制等策略来实现。  
期刊
摘要:很多学生在遇到与短路电流计算相关的知识点时,就开始退缩甚至放弃该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本文从短路的概念入手,分析短路原因及危害,重点介绍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方法及应用,给读者学习上的帮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短路;短路电流;方法;计算步骤  作者简介:肖俊(1984-),女,湖北武汉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陈子文(1984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必开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学会做人有重要作用,然而听障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其学习实效不尽人意。本文对162名听障大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听障大学生在學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参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摘要:在网络文化时代,青年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接受网络的群体之一。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社交和即时短信。我们应建立起积极向上、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网络文化,在为他们提供丰盛的网络文化大餐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施进华(1979-),男,江苏东台人,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讲师,文学硕士,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实质和意义。同时针对当代社会环境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对于加大力度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职高专;必要性  作者简介:毛怡(1984-),男,湖北荆州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講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周顺祥(1955-),男,湖北仙桃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
期刊
摘要:“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分析了“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开设的现状,通过“Learning By Doing及PBL”教学方式并结合案例应用探讨了该课程的教与学。  关键词:安全系统工程;教学;Learning By Doing;PBL  作者简介:邓奇根(1979-),男,江西乐安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安全系统工程、煤矿瓦斯
期刊
摘要:实验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验过程不仅是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体会、理解、消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思考的过程。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不仅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目的,还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规范操作、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科研写作的能力,达到在实验教学中提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沙理工大学教工党支部建设与作用发挥的调研,初步摸清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现状,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教工党支部;建设;调研  作者简介:江河(1965-),男,新疆博乐人,长沙理工大学物电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杨世全(1983-),男,湖南新晃人,长沙理工大学物电学院,助教,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医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将主要从学生、学校、社会和政府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医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能力;措施  作者简介:吴新菊(1982-),女,福建龙岩人,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高鸿(1981-),男,福建福州人,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力学实验特点、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从实验内容设置、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土力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土力学实验课上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力学;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吴同情(1982-),男,苗族,贵州铜仁人,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