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后的SAS评分及WHOQOL-BREF较干预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RR、MAP、PaO2等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综合改善患者心理与生理的负面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BiPAP呼吸机,慢阻肺,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呼吸内科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因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的减退,肺容积变大及过渡充气、膨胀同时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症状,通常合并呼吸衰竭、肺心病[1]。因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社会负担大,已变成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所引起的运动限制、呼吸困难、肺功能丧失及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均带来较大的压力[2]。近几年,BiPAP呼吸机治疗应用比较广泛,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均经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结果及胸部X线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对照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6±6.4)岁;研究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8.3±6.5)岁。两组病例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呼吸科常规护理措施,如脉搏、体温等的测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呼吸科疾病一般为慢性病,久治难愈,严重消耗体质,普遍存在焦虑现象,伴有失落感,患者考虑到家庭压力,觉得自己给家庭增添负担,常谴责自身。此时护理人员需多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帮助患者了解呼吸机治疗方案,让患者对其治疗过程有全面了解,纠正患者错误认识[3]。宣读和讲解身边已康复的案例,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帮助其树立信心,建立战胜呼吸病的积极心态。
1.2.2基础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病患呼吸道畅通,选取适合的面罩或鼻罩,将固定带松紧度调节好。指导患者进行咳嗽训练、呼吸训练,合理地控制运动强度,以免发生气短与气促,同时也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若出现心悸,血压不稳,心率失常及神志不清等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同时进行恰当的抢救,保证病患的生命安全。
1.2.3饮食护理
呼吸科疾病病程比较长,为消耗类疾病,在饮食方面应严格要求,要控制患者以清淡为主,忌食过咸、辛辣食物。禁止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减轻胃肠负担。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时间。
1.3 判定标准
分别在干预前后利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焦虑程度:SAS分为20个评定项目,根据患者各自的感觉评定每一个项目,分为1、2、3、4等级,各项目的对应等级再乘1.25即为评定分值,分值超过50分便为焦虑,在该分值基础上随分值的升高,焦虑程度越严重。利用WHOQOL-BREF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分5个层面,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的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SAS评分减少更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WHOQOL-BREF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的WHOQOL-BREF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WHOQOL-BREF评分提高更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RR、MAP、PaO2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RR)、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HR、RR、MAP、PaO2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呼吸系统疾病[4],该病特点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到限制,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缺少对机械通气治疗的认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5]。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暂时均不理想,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不注意护理,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给其带来诸多痛苦。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认知呼吸机的程度,讲解采取呼吸机治疗的安全,同时告知患者通气阶段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顾虑,使其直面现实,积极击败疾病[6]。另外,关注病患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帮助及调整,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保证病患可以充分的接受全面照顾,保障快速康复疾病。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与生理的负面因素,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建议将护理干预在慢阻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 曾石生,李晓红,张瑞侠,等.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 淮海医药,2014,32(1):9-10.
[3] 叶杏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39-641.
[4] 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体会[J]. 医药前沿,2013(24):296-297.
[5] 刘秋香. 双管道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COPD 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103-106.
[6] 韩淑香,韩士超,莊建春,等.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2013(7):354-355.
关键词:护理干预,BiPAP呼吸机,慢阻肺,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呼吸内科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因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的减退,肺容积变大及过渡充气、膨胀同时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症状,通常合并呼吸衰竭、肺心病[1]。因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社会负担大,已变成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所引起的运动限制、呼吸困难、肺功能丧失及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均带来较大的压力[2]。近几年,BiPAP呼吸机治疗应用比较广泛,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均经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结果及胸部X线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对照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6±6.4)岁;研究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8.3±6.5)岁。两组病例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呼吸科常规护理措施,如脉搏、体温等的测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呼吸科疾病一般为慢性病,久治难愈,严重消耗体质,普遍存在焦虑现象,伴有失落感,患者考虑到家庭压力,觉得自己给家庭增添负担,常谴责自身。此时护理人员需多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帮助患者了解呼吸机治疗方案,让患者对其治疗过程有全面了解,纠正患者错误认识[3]。宣读和讲解身边已康复的案例,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帮助其树立信心,建立战胜呼吸病的积极心态。
1.2.2基础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病患呼吸道畅通,选取适合的面罩或鼻罩,将固定带松紧度调节好。指导患者进行咳嗽训练、呼吸训练,合理地控制运动强度,以免发生气短与气促,同时也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若出现心悸,血压不稳,心率失常及神志不清等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同时进行恰当的抢救,保证病患的生命安全。
1.2.3饮食护理
呼吸科疾病病程比较长,为消耗类疾病,在饮食方面应严格要求,要控制患者以清淡为主,忌食过咸、辛辣食物。禁止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减轻胃肠负担。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时间。
1.3 判定标准
分别在干预前后利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焦虑程度:SAS分为20个评定项目,根据患者各自的感觉评定每一个项目,分为1、2、3、4等级,各项目的对应等级再乘1.25即为评定分值,分值超过50分便为焦虑,在该分值基础上随分值的升高,焦虑程度越严重。利用WHOQOL-BREF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分5个层面,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的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SAS评分减少更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WHOQOL-BREF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的WHOQOL-BREF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WHOQOL-BREF评分提高更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RR、MAP、PaO2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RR)、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HR、RR、MAP、PaO2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呼吸系统疾病[4],该病特点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到限制,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缺少对机械通气治疗的认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5]。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暂时均不理想,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不注意护理,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给其带来诸多痛苦。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认知呼吸机的程度,讲解采取呼吸机治疗的安全,同时告知患者通气阶段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顾虑,使其直面现实,积极击败疾病[6]。另外,关注病患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帮助及调整,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保证病患可以充分的接受全面照顾,保障快速康复疾病。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与生理的负面因素,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建议将护理干预在慢阻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 曾石生,李晓红,张瑞侠,等.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 淮海医药,2014,32(1):9-10.
[3] 叶杏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39-641.
[4] 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体会[J]. 医药前沿,2013(24):296-297.
[5] 刘秋香. 双管道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COPD 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103-106.
[6] 韩淑香,韩士超,莊建春,等.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2013(7):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