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单纯的出于责任感的话不应定能完完全全的做好一件事,但如果我们热爱它,我们必将付出100%的努力。同样对于阅读也是一样,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我们不能只拘泥于书本上所教的那些知识,应该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要想增加课外阅读量首要的就是提升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由阅读变为“悦读”。
关键词:悦读;课外阅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心悦而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同学的阅读兴趣:
一、提兴趣、点到面
良好的习惯起源于对这一事物的热爱,阅读也是如此为了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对阅读一本书的渴望,真正有一种“悦”的感受,我们应先让孩子们知道阅读这一本书或一类书的乐趣与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在课文导读上做足文章,让孩子们看到这一本书或一类书的吸引力,这样孩子们会由点到面的自发的去完成这一类书的阅读,这样也就达到了“读”的目的。
二、儿童诗、好帮手
由于儿童诗的独特的特点使孩子们对儿童诗甚是喜爱。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儿童诗的每一句都细细品味仔细咀嚼,让孩子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是可行有效的,孩子们对于而同时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每当我带领孩子们学习儿童诗时,他们都会集中精力的听我讲,不时还会自己表达出自己的感想,以及他们自己的见解与疑问。而我也会故意的设置一些问题,吊足孩子们的胃口,然后再推荐一些其他的儿童诗,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从金波、樊发稼这样的名家大作到金子美铃、林良写的趣味十足的儿童诗,从图像诗、绕口令到晨读对韵、古诗赏析,孩子们在每日诵读的熏陶中,轻松地把知识和经验井井有条地收进“智慧仓库”之中,并模仿着创作小诗,以儿童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美的事物,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更体会到了自己创作小诗的乐趣。孩子们正是用这样的语言抒发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创造出美的境界。
三、讲故事、留悬念
但有些孩子不愿意读书或者读的书比较少,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会从讲故事开始,因为讲故事一方面孩子自己不用机械的读书,另一方面孩子们只有认真听我讲完这个故事才能知道故事的结局。这样也就多了一分悬念,也就会认认真的听我讲完,并且认识人物个性,明白是非善恶,对所听到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讲故事的同时合理的设置故事悬念也可以作为孩子们阅读兴趣的一种启蒙手段。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是从“小喇叭”、“评书连载”等广播节目中听了很多文学名著,以后就对这些名著产生了读的欲望。。比如在讲《乌丢丢的奇遇》一书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乌丢丢跟吟老一起去寻找珍儿的路上,遇见了蘑菇人、小泥猴、鬃人、不倒翁等各类伙伴,读到最后,他们来到珍儿所在的村子里时戛然而止。这个时候是孩子们最想知道答案的时候,但我却偏偏不直接说出答案,我会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说出他们自己内心的结局,让后再告诉他们答案就在这本书里有想知道答案的可以向老师借这本书。学生出于对答案的渴望便会主动的借读这本书,有的还会自己去书店买。这样由听老师讲故事变成了自己主动阅读,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的兴趣。
四、设比赛、求胜欲
我觉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很有道理。因为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求胜欲望,以适当的竞赛形式来激发孩子们的自主阅读的兴趣,小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的同时,在让孩子们乐读爱读,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和阅读习惯。如,学生每读完500个字,奖励一个小兵。累积满10个小兵上升到排长,以此类推,比比谁能最终晋升到司令。或在班内贴出一张攀登榜,每看满5000字奖一面小红旗,看谁能在学期末攀到顶峰。又如我们可以开展成语收集竞赛,并标明是在哪本书看到这个成语的,以及他在文章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这样孩子们既不会去翻查成语词典,也不会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在奋力夺取第一的同时,也相应的提升孩子们的阅读量与阅读质量,那么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
五、定时量,好习惯
所谓定时,即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固定的读书时间,或早晨,或睡前,一旦确定了就严格执行,决不能想起来才读,想不起来一连几天都不读。所谓定量,指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把标准定得低些,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从而把计划安排得合理科学,使读书效果更持久。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包括选定了一本书就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读书时的坐姿;遇到生字、生词时一定不能略过要准备一个记事本,在查阅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弄懂其意思时记录在记事本上,定时的复习记忆;边读边思考等。这些习惯也须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六、分乐趣,自主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自主的给孩子们灌输自己的阅读兴趣,而是通过诱导的形式让孩子自己找到自己的乐趣在哪里。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既有些熟悉又不太熟悉、既有所了解又了解得不太清楚的内容,这样的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也很愉快,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因而,对刚接触书籍的儿童来说,让他们自主选择书籍是最合适不过的。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国内外名著是我们人类发展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每一部著作的内容充实而富有吸引力。但对于还资本的阅读基本功要求也较高。因此我们不能大跨步式的要求孩子们去大量阅读名著,而是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引导。这样通过根据自己的乐趣,自己选择自己要阅读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读书体系,孩子们慢慢知道自己想要读哪方面的书以后,也就会自己主动地去阅读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做到循循善诱,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关键词:悦读;课外阅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心悦而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同学的阅读兴趣:
一、提兴趣、点到面
良好的习惯起源于对这一事物的热爱,阅读也是如此为了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对阅读一本书的渴望,真正有一种“悦”的感受,我们应先让孩子们知道阅读这一本书或一类书的乐趣与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在课文导读上做足文章,让孩子们看到这一本书或一类书的吸引力,这样孩子们会由点到面的自发的去完成这一类书的阅读,这样也就达到了“读”的目的。
二、儿童诗、好帮手
由于儿童诗的独特的特点使孩子们对儿童诗甚是喜爱。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儿童诗的每一句都细细品味仔细咀嚼,让孩子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是可行有效的,孩子们对于而同时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每当我带领孩子们学习儿童诗时,他们都会集中精力的听我讲,不时还会自己表达出自己的感想,以及他们自己的见解与疑问。而我也会故意的设置一些问题,吊足孩子们的胃口,然后再推荐一些其他的儿童诗,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从金波、樊发稼这样的名家大作到金子美铃、林良写的趣味十足的儿童诗,从图像诗、绕口令到晨读对韵、古诗赏析,孩子们在每日诵读的熏陶中,轻松地把知识和经验井井有条地收进“智慧仓库”之中,并模仿着创作小诗,以儿童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美的事物,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更体会到了自己创作小诗的乐趣。孩子们正是用这样的语言抒发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创造出美的境界。
三、讲故事、留悬念
但有些孩子不愿意读书或者读的书比较少,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会从讲故事开始,因为讲故事一方面孩子自己不用机械的读书,另一方面孩子们只有认真听我讲完这个故事才能知道故事的结局。这样也就多了一分悬念,也就会认认真的听我讲完,并且认识人物个性,明白是非善恶,对所听到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讲故事的同时合理的设置故事悬念也可以作为孩子们阅读兴趣的一种启蒙手段。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是从“小喇叭”、“评书连载”等广播节目中听了很多文学名著,以后就对这些名著产生了读的欲望。。比如在讲《乌丢丢的奇遇》一书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乌丢丢跟吟老一起去寻找珍儿的路上,遇见了蘑菇人、小泥猴、鬃人、不倒翁等各类伙伴,读到最后,他们来到珍儿所在的村子里时戛然而止。这个时候是孩子们最想知道答案的时候,但我却偏偏不直接说出答案,我会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说出他们自己内心的结局,让后再告诉他们答案就在这本书里有想知道答案的可以向老师借这本书。学生出于对答案的渴望便会主动的借读这本书,有的还会自己去书店买。这样由听老师讲故事变成了自己主动阅读,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的兴趣。
四、设比赛、求胜欲
我觉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很有道理。因为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求胜欲望,以适当的竞赛形式来激发孩子们的自主阅读的兴趣,小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的同时,在让孩子们乐读爱读,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和阅读习惯。如,学生每读完500个字,奖励一个小兵。累积满10个小兵上升到排长,以此类推,比比谁能最终晋升到司令。或在班内贴出一张攀登榜,每看满5000字奖一面小红旗,看谁能在学期末攀到顶峰。又如我们可以开展成语收集竞赛,并标明是在哪本书看到这个成语的,以及他在文章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这样孩子们既不会去翻查成语词典,也不会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在奋力夺取第一的同时,也相应的提升孩子们的阅读量与阅读质量,那么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
五、定时量,好习惯
所谓定时,即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固定的读书时间,或早晨,或睡前,一旦确定了就严格执行,决不能想起来才读,想不起来一连几天都不读。所谓定量,指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把标准定得低些,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从而把计划安排得合理科学,使读书效果更持久。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包括选定了一本书就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读书时的坐姿;遇到生字、生词时一定不能略过要准备一个记事本,在查阅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弄懂其意思时记录在记事本上,定时的复习记忆;边读边思考等。这些习惯也须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六、分乐趣,自主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自主的给孩子们灌输自己的阅读兴趣,而是通过诱导的形式让孩子自己找到自己的乐趣在哪里。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既有些熟悉又不太熟悉、既有所了解又了解得不太清楚的内容,这样的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也很愉快,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因而,对刚接触书籍的儿童来说,让他们自主选择书籍是最合适不过的。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国内外名著是我们人类发展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每一部著作的内容充实而富有吸引力。但对于还资本的阅读基本功要求也较高。因此我们不能大跨步式的要求孩子们去大量阅读名著,而是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引导。这样通过根据自己的乐趣,自己选择自己要阅读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读书体系,孩子们慢慢知道自己想要读哪方面的书以后,也就会自己主动地去阅读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做到循循善诱,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