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体育大课间活动创新的几点认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因为场地、器材、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由于学生人数多、班额大,专职体育教师不足,再加上场地有限,大课间体育活动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所以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学校应动员班主任、课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做学生的体育指导者,达到人人主动参与、全民健身的高度。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活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17
  鉴于现在普通中学的学习任务重,学生锻炼时间少,体质有所下降等原因,创造性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拓展,是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领导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活动的发展,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对传统课间活动的改革和创新。开展大课间活动旨在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兴趣,促进师生和谐健康的发展。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会行之有效。在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管理教师等就要分工合作。作为学校领导,主要是把握教育方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作为体育教师,主要是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有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信息反馈等。教师是具体操作,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一般由班主任负责。主要按学校活动方案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有秩序的活動,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只有管理到位才会保证活动质量,才会使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制度落到实处。
  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才更会有生命力。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不同于传统的课间操,它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活动内容不更换不补充,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逐渐失去兴趣。我们现在推行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补充,不断创新,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学生玩多了、玩久了,自然也就会缺乏新鲜感。因此,大课间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需要教师及时收集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正面的意见可以得到肯定发挥,并进一步强化,负面的信息可以借鉴参考,促使我们不断地修改调整,做到最好。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音乐选择、评价办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活动质量。
  三、充分利用资源,注重实效,体现自主创新
  充分利用教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级风班风、体育场地、民风民俗等校内外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如让体育、艺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共同负责全校的活动设计,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活动过程中如何感受音乐节奏、创编操、班级队形和学校整体队形的设计与变换等,单靠体育学科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此时要发挥艺术学科的作用,在音乐和美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合理地感受音乐,既培养了学生编排操的兴趣、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调动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参与到大课间的管理中来,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并参与活动,其他学科教师也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同练同乐,既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又融洽了师生感情,相互沟通,促使师生间的和谐共处,更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身体。
  四、创新活动内容,突显个性,体现学校特色
  只有不断地创新,大课间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各个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大课间来。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自编操、健美操、球类项目、武术等,要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创新,要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在突出了创新教育的同时,不仅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构建学校体育特色,依靠的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正所谓课内教学,课外培养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生课外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根据个人体育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发展自己特长;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有计划地组建学生学习梯队指导其练习,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为本校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储备了人才,为取得优异成绩做好了准备。经过长时间的良性循环,学校的体育特色逐渐显现直至形成。
  五、适时地监控,活动持久发展的保证
  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与跟踪指导要到位。班主任和体育指导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对学生的监控,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要按照活动项目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要精心指导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学生的身心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开展的活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大课间活动对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有益的,这项活动的开展还是初期的,仍需不断实践、探索、坚持,才能把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4  一、安顺二中高三历史备考的阶段分布(如表)  二、一轮复习  时间: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必修三本书加选
摘要:色彩教学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学对培养学生在色彩的审美修养、造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浅析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色彩的能力。  关键词:色彩教学;分析交流;色调统一;单一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
一、[教材分析]rn本节内容主要侧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别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本用了两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来分析.并且
期刊
摘要:新课标倡导探究式教学方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学科内容,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式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力与运动的关系”讲解时,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力与运动;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为了推动笔者所在学校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各教研组纷纷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有效教学提供了路径。它要求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彰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同课异构;有效
摘要:君主专制政体下君臣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有关“君臣关系实质”的表述,认为“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用“主奴关系”来概括古代君臣关系的实质是不确切的。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微探。  关键词:君臣关系;君主专制;儒家  中图分类
劉丽霞
摘要:未来需要勇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树立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优化知识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想象空间,大胆批判质疑,强化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观念;知识积累;质疑;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
摘要:学生的安全教育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意识教育,通过角色转变、合作学习、生活体验、多元参与等方式渗透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展现给学生,以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能力,保证学生能得以身体、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科学精神和技能,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和自然,这是培养健全人才和高素质公民的课程。但是由于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制约,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模式,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尤其是相关管理跟不上课程的开展要求,致使课程成效大打折扣,没有有序管理作为保障,该课程难以像其他学科课程那样